人物:陈豨

相关人物:共 33 位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韩信反汉诛,千载多怜恕。
私与陈豨言,一室无人预。
谁闻谁见之,而作造反据。
况乎居京师,兵权已尽去。
党羽结何人,兵械藏何处。
岂率数家僮,能将长安踞。
其实帝出征,设计事前豫。
特假吕雉手,宫门伏刀锯。
舍人外间告,萧相暗中助。
冤酷甚黔彭,我为呼天吁。
读淮阴传 北宋末 · 周紫芝
淮阴一世豪,勋业满天地。
晚节不自全,遗恨在百世。
君臣如父子,焉得置猜忌。
功高良易疑,地大苦难制。
折箠下燕齐,群豪自风靡。
岂有须假王,而可镇齐伪。
祸生固有胎,失在此举尔。
沛公窘荥阳,齐卒尽精锐。
颉颃楚汉间,事若反掌易。
信岂不自王,何乃遣汉使。
帝意自此疑,齐楚终易位。
哙等何足羞,鞅鞅遂失意。
晚路说陈豨,咄嗟甚儿戏。
吕姥何能为,公乃自失志。
淮阴侯不反明矣而史迁附会狱辞致千载之下徒惜其功大而不克终且归罪于吕氏吕氐固汉祖所托而甘心者也汉于当时所畏惟籍与信籍灭而信继之时事必至无可言者彼陈兵之搆舍人之诉皆汉之为也信亡即庸庸如越犹以故智除之诛越以速布之死而汉之谋无不效矣于是以戆如陵椎如勃者而以后事付之然且曰陈平智有馀难独任也呜呼汉之心可识矣
黄河倒流日东转,地坼天摧钟室晚。
志士千秋空扼腕,谁为淮阴明不反。
忆提利剑追重瞳,邂逅关前隆准公。
登坛片语定刘项,岂须垓下知雌雄。
井陉战血飞长虹,齐城七十如飘风。
当时楚汉在掌握,磊落千言辞蒯通。
固陵长驱三十万,手挈神器归真龙。
泰山为砺河为带,欲齐伊吕称元功。
宁知隆准猜忌主,畏信雄图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跸朝行云梦渚。
朝行云梦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纵虎诚难缚虎易,青冥咫尺飞雷霆。
列侯朝请亦奚忌,隐若大泽居长鲸。
陈豨相过理则有,舍人上变谁当明。
遂令身首异都市,九族并命咸阳城。
嗟嗟吕姥岂办此,固知汉主行叮咛。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宁无名。
呜呼季也实凉德,万古愁云吊钟室。
史臣徒赞宽大辞,百代枭雄定谁匹。
君不见三雄死,三吕立。
厕中爱姬人作彘,掌上佳儿血盈席。
天道好还如一日,长信宫深辟阳入。
愧杀长陵一抔土,冢中强魄无颜色。
君不见亚父当年赐骸骨,虞姬效死阴陵侧。
壮士至今犹悼惜,千秋为季宁为籍,嗟乎千秋为季宁为籍。
不上江楼二十年,凭栏风物尚依然②。
青螺忽送君山雨③,白马长连震泽烟④。
漠北军声纷羽檄,海东祲气盛戈船⑤。
空矜彩笔高能赋,无奈忧时泪欲悬⑥。
按:【校注】 (1)诗载《市隐园集》卷十一,题作“登黄鹤楼二首”,此为其二,其一云:“积雾蒸云跨彩虹,岧荛一半插晴空。山开宝嶂堪呼月,水湛金波欲驾风。隍鹿梦醒惟酒盏,江鸿愁渺半诗筒。千秋割剧俱陈迹,独有残碑志禹功。”卷十三又有《登黄鹤楼有感时故交零落殆尽》,《黄鹤楼集》未收,亦录于兹:“不到江楼近十年,参差人寿重凄然。心怀酒侣兼文侣,肠断歌筵并舞筵。门冷久荒扬子宅,家贫半鬻寝丘田。谁怜无限山阳痛,都入梅花笛里传。” (2)首二句:《黄鹤楼集》作“不到高楼二十年,江空木落转堪怜”,据《市隐园集》改。 (3)君山:又名湘山,在洞庭湖中。《水经注》:“(洞庭)湖中有君山,…… 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谓君山青翠,处湖中,如银盘里一青螺。 (4)白马:湖名,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震泽:湖名,即今江苏太湖。《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五:“太湖,在(吴)县西南五十里,《禹贡》谓之震泽,《周礼》谓之具区。” (5)漠北二句:漠北,古泛称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羽檄,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史记·陈豨列传》:“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 裴骃集解:“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祲气,不祥之气。《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非祭祥也,丧气也。”万历年间,漠北、海东战事频繁,俺答、倭寇南北骚扰,二句当指此。“军声”“祲气”,《黄鹤楼集》作“毡裘”“鼙鼓”,据《市隐园集》改。 (6)矜:自负。末二句,《黄鹤楼集》作“孤臣剩有忧时泪,回首风波重惘然”,据《市隐园集》改。 本诗当作于拂衣归隐后。作者虽寄情山水,以诗酒为侣,然孤臣忧国伤时之情,仍不能自已。
壁垒无存,止留下、河山历历。
叹淮阴、用兵神变,古今谁匹?
背水奇谋天欲笑,陈豨暗事人为泣。
论中间、功罪不无分,还该恤。

定垓下,谁之力?
游云梦,谁之失?
既猜嫌满肚,自然成隙。
三楚移封恩已薄,诸侯俎醢心尤戚。
纵当诛、亦自有王章,由巾帼。
题韩王故里 清 · 刘廷玑
七言律诗
钓鱼城下饿王孙,一旦登坛九命尊。
进饭不忘犹报德,解衣常念肯孤恩?
仰天若挈陈豨臂,相背应听蒯彻言。
隆准也同乌喙忌,功臣千古共衔冤。
按:明淮阴之不反,即于本传中辨之。比弇州、牧斋二作较胜。
一官迢递到岩疆,闽海烽烟正扰攘。
此日陈豨终负汉,同时南八自忠唐。
三年乱定闻家祭,两字名尊慰国殇。
庙社灵旗应俨在,清魂千古恋桐乡。
按:南八忠唐又有雷万春在,此因马公而兼及陈公,犹因南而兼及雷也。举一人而中藏一人,句法甚巧。
过淮阴钓台 明末清初 · 赵湛
汉兴接秦火,将相寡儒术。
韩子绝世姿,惜不窥典籍。
蒯通一腐鼠,何异养仇敌。
当日拔其舌,功名勒金石。
未央起隐凶,怨悔终何益。
斯实高祖谋,萧吕胡能出。
史载陈豨词,窃恐是罗织。
吊韩淮阴 清 · 沈德潜
七言律诗
自古功高揔不酬,韩侯背畔竟何由。
果然曾挈陈豨臂,胡弗先从蒯彻谋。
推食解衣藏钓饵,封齐王楚伏酋矛。
后人频洒英雄泪,恨与长淮水共流。
寄隐客(810年3月) 中唐 · 元稹
我年三十二,鬓有八九丝。
非无官次第,其如身早衰。
今人夸贵富,肉食与妖姬。
而我俱不乐,贵富亦何为。
况逢多士朝,贤俊若布棋。
班行次第立,朱紫相参差
谟猷密勿进,羽檄纵横驰(羽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反,邯郸以北皆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裴骃集解:“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辙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监察官甚小,发言无所裨。
小官仍不了,谴夺亦已随。
时或不之弃,得不自弃之。
陶君喜不遇,顾我复何疑。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⑴ 多士:众多贤士。《尚书·多方》:“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
⑵ 朱紫:红色官服与紫色官服。唐制,服色以散阶论,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旧唐书·舆服志》:“贞观四年又制,三品已上服紫,五品已上服绯。”绯即朱色。此代指高官。
⑶ 谟猷:谋略。密勿:见卷2《阳城驿》注。
⑷ “监察”句:《唐六典·御史台》:“监察御史十人,正八品上。”
⑸ 陶君:指陶渊明,古代著名隐士,因不为五斗米折腰,遂挂冠而去。
⑹ “白云”句:意谓归隐有日。南朝齐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孔稚桂《北山移文》谓周颙离开钟山后,使“青松落荫,白云谁侣?”
共 3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