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才常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909 【介绍】: 清直隶南皮人,字香涛,又字香岩、孝达,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号抱冰,又号广雅。
少时工词章。
同治二年进士。
光绪初,擢司业,迁洗马。
遇事敢言,曾请斩崇厚,毁俄约。
与宝廷、陈宝琛、张佩纶等号为清流。
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
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立广雅书院,武事与文备并举,以谋自强。
后督湖广近二十年,筹卢汉铁路,办汉阳铁厂、萍乡煤矿、湖北枪炮厂,设纺织四局,创两湖书院等,为后起洋务派首领。
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反对戊戌变法,作《劝学篇》以明宗旨。
庚子之役,参与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及唐才常自立军起事。
光绪末,擢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谋振兴国势,而为满族宗贵所挠,不能有所作为。
卒谥文襄。
所作文章典瞻,诗亦淹博沉丽。
有《张文襄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二
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广雅堂集》。
词学图录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号壶公、抱冰。谥文襄。直隶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官至显位。宣统继位,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有《广雅堂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香涛、芗涛,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殿试探花。累官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3岁回家乡南皮应童子试时曾游黄鹤楼。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学政时为黄鹤楼写楹联一副:“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輶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后来又为黄鹤楼(奥略楼)再次题联:“昔时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还曾作七律《黄鹤楼太白堂》。同治黄鹤楼被焚毁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拟重建并主张“此楼当造铁壁,才能避免火灾”,后因种种原因重建方案未能得到实施。光绪三十三年(1907),擢升军机大臣后,其僚属捐款在黄鹤楼故址处筑建一楼,拟名为“风度楼”。张之洞知道后,建议用“奥略”二字为名,并亲笔题写“奥略楼”楼名。此后较长一段时间,一些游客将此楼视作“黄鹤楼”前来登临、游览。
维基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直隶南皮县(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
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
咸丰二年(1852年)15岁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据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
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宣统元年(1909年)病卒,谥文襄。
著有《广雅堂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0—1899 【介绍】: 清江苏元和人,字建霞(一作建霞),号萱圃,又号师鄦,又自署笘誃,别号灵鹣阁主。好为骈文,兼工绘画,喜搜辑金石文字。光绪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湖南学政。以变士习开风气为己任。与谭嗣同善,创办《湘学报》。戊戌变法间以四品京堂入总署。未就职而政变起,革职禁锢于家。辑有《灵鹣阁丛书》、《宋元名家词》,著有《灵鹣阁诗稿》、《红蕉词》。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六
江标,字建霞,元和人,光绪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词学图录
江标(1860-1899) 字建霞,号师邧,又自署誃笘。
江苏元和(今吴县)人。
光绪十五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与文廷式、费念慈年相若,才相等,蜚声词翰。
青年时期即关心时事,与谭嗣同、黄遵宪、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成立校经学会,办《湘学新报》,以介绍西学。
以此遭湖南守旧派王先谦等攻讦。
后值维新,受命四品京堂、总署章京上行走。
未及就职而新政败,被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
次年卒于乡。
有《灵鹣阁丛书》、《唐贤小集五十家》。
维基
江标(1860年—1899年),字建霞,号师鄦,清末官员、诗人、学者,维新派人物。江苏元和县(今属苏州市)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江标中式己丑科二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九年(1894年),任湖南学政,任内整顿书院,选拔人才,注重转变风气,弘扬新学。与黄遵宪、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湖南时政学堂,并办《湘学新报》,提倡变法。戊戌变法之末,被任命为四品京堂,总理衙门章京。未及上任,变法即已失败。江标被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次年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9—1913 【介绍】: 清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
吴长庆子。
荫生。
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
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
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
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
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九
吴保初,字彦复,一字君遂,庐江人。荫生,官刑部主事。有《北山楼集》。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号君达,晚号瘿公,安徽庐江人。淮军将领吴长庆之子,与谭嗣同、陈三立、丁惠康并称“清末四公子”。光绪二十一年(1895)授刑部山东主事,旋派充贵州司主事,秋审处帮办。甲午中日战争后,保初上《陈时事疏》,刑部尚书刚毅抑不上达,乃愤然引疾南归。宣统三年(1911)在上海卧病,民国三年(1913)卒。遗著有《未焚草》、《北山楼集》、《北山楼续集》,安徽古籍整理委员会编辑为《北山楼集》,黄山书社印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2—1903 【介绍】: 清湖南善化人,原名克諴,字愚溪。
戊戌变法时,与谭嗣同、唐才常交往,倾向维新。
旋赴日本。
光绪二十六年春返上海,与唐才常组正气会,改名自立会。
在汉口参加自立军,任右军统领。
失败后,避往上海,又转往北京。
二十九年,揭露《中俄密约》,国内外大哗,被捕入狱笞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7—1906 【介绍】: 清末湖南长沙人,原名鼎彝,别名遁公、巩黄,字力山。
在长沙时务学堂学习时,参加南学会。
戊戌变法后留亡日本,任《清议报》笔政。
光绪二十六年赴天津联系义和团,不果,后又加入唐才常自立军,在大通起事,失败后赴日本,自此与康有为、梁启超疏远。
二十八年与章太炎发起支那亡国纪念会。
三十一年转道缅甸入云南,从事革命,次年病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75—1900 【介绍】: 清湖南湘阳人,字述唐,号悟庵。
光绪二十四年入湖南时务学堂,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戊戌政变后留学日本,二十五年冬,随唐才常回国,次年参与发起正气会,旋改名自立会。
唐才常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任中军统领,定期起兵。
事泄,被捕遇害。
戢翼翚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翼(1878年—1908年),字元丞,湖北郧阳府房县人。
中国翻译家、语言学家、清朝官员。
戢翼翚早年曾随父亲住在武昌,曾就读于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1896年旧历三月底,他和唐宝锷、朱光忠、胡宗瀛、吕烈煇、瞿世瑛、 冯訚模、金维新、刘麟、韩寿南、李宗澄、王作哲、赵同颉等共13人,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选拔,派往日本成为首批留日学生。
他也是湖北省最早的留学日本学生。
到日本后,他们均在亦乐书院跟随嘉纳治五郎学习。
1899年毕业后,戢翼翚进入东京专门学校学习。
1901年,曾参与唐才常召开的「国会」之戢翼翚发行《大陆月刊》,宣传排满。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十章第三节)。
戢翼翚是兴中会会员。
他曾被孙文派到湖北,还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回到日本。
毕业回国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获游学毕业进士。
1905年,他任外务部主事。
后因被指控“交通革命党,危害朝廷”而遭革职,押解回籍,于1908年在武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