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鸾翔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七七
夏曾佑,字穗卿,钱塘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维基
夏曾佑(1863年—1924年),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州人。
清末民初学者。
夏鸾翔之子。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夏曾佑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授礼部主事。
后与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来往密切,并参加了维新派的活动。
1895年,居于上海,发表评论于《时务报》。
1895年底,到天津,和严复等人创办《国闻报》。
戊戌变法失败后,奉派赴安徽祁门县任知县,后因母亲去世,转而在家居丧。
其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史,著《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后改称《中国古代史》,根据历史进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史中的“第一部有名的新式通史”。
1905年,清朝为实行预备立宪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夏曾佑任随员。
考察完毕归国后,历任泗州知州、两江总督署文案。
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至1915年7月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后改任京师图书馆馆长。
1924年,夏曾佑逝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南丰人,字子登。咸丰二年进士。光绪五年,出使法国,驻巴黎。受代还,旋卒。博通中西,尤精数学,所著算学二十一种,丁取忠刊入《白芙堂丛书》。
维基
吴嘉善(1818年—1885年),字子登,江西南丰县人,清代数学家。
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
在京师任职期间,常与江苏巡抚、算学家徐有壬切磋算学。
同治元年(1862年),吴嘉善游长沙,结识丁取忠。
同治二年来到广州,与邹伯奇、夏鸾翔相识。
光绪五年,出使法国,驻巴黎。
后回国从师学习,不久去世。
吴嘉善在徐有壬去世后,续完《测圆密率》3卷。
同治六年,又为算学家李善兰校刊《尖锥变法解》1卷。
撰有《算学二十一种》,被收入《白芙堂算学丛书》。
另有《翻译小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