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孙星衍

相关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06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映渭,号朗斋。
诸生。
精六书金石之学,又通史学。
王杰延之入京,佐校《四库全书》。
游山东,阮元、孙星衍与之合作,成《山左金石志》。
王昶著《金石萃编》,亦得其校正之力。
在浙又分编《两浙輶轩录》、《嘉兴府志》。
另有《碧溪草堂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
朱文藻,字映漘,号朗斋,仁和人。诸生。有《碧溪草堂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5—1818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景炎,一字似撰。
乾隆三十三年副贡。
由州判累官邠州知州,历署兴安、凤翔、榆林知府。
与洪亮吉、孙星衍等人同治汉学,尤深于声音训诂之学。
尝校刊《淮南子》、《一切经音义》。
诗文谨于法度。
有《宝绘堂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三
庄炘,字虚庵,阳湖人。乾隆戊子副贡,官邠州知州。

人物简介

维基
刘种之(1741年—1810年),字存子,号檀桥。
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南巡,召试一等,特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二名进士出身。
选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
四十四年(1779年),以翰林院编修充文渊阁校理。
充任己亥恩科山东乡试副主考。
四十六年(1781年),以翰林院编修差任山西学政。
任内奏报山西考试情形。
五十一年(1786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任丙午科广西乡试主考官。
五十二年(1787年),翰林院编修加四级差任河南学政。
奏报考试情形:“考试汝州、南阳府、汝宁府、光州、许州五属童生,光州为豫省人文之薮,作奸舞弊积习相沿。
许州该处文风朴寔。
考试各属武童,以南阳府属南阳、邓州、新野、镇平为最。
”五十四年(1789年)奏陈豫省开封、怀庆等六府科试情形。
奏报弊案处理:“五十三年科试,开封等六府各属,有李鸣岐等劣生十余名,俱斥革注册。
现在豫省各属科试全行竣事。
”五十五年(1790年),升詹事府右春坊右赞善。
嘉庆十五年(1810年)卒于任上。
诰授奉政大夫。
有诰敕二道。
墓志由赵翼撰文,孙星衍篆盖,盛惇崇书丹,毛渐逵镌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4—1794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容甫。幼孤贫,赖母授读。少长,游书肆,借阅经史百家书籍,过目成诵,遂为通人。乾隆四十二年拔贡生。以母老不赴朝考。文章以汉魏六朝为则,卓然为清代中叶大家。笃志经学,尤精《周官》、《左氏传》,兼治诸子。与同乡王念孙、刘台拱为友,服膺顾炎武,自许为私淑弟子。曾应湖广总督毕沅之聘,撰《黄鹤楼铭》等文,传诵一时。后至杭州文澜阁掌《四库全书》,旋卒。有《广陵通典》、《春秋后传》、《容甫先生遗诗》、《述学内外篇》。
晚晴簃诗汇·卷一○○
汪中,字容甫,江都人。乾隆丁酉拔贡。有《容甫先生遗诗》。
词学图录
汪中(1744-1794) 字容甫。
江苏江都(今扬州)人。
21 岁中秀才,乾隆四十二年34 岁选为拔贡生。
一生困苦,靠做幕宾、卖文及教书生活,常年奔走,多交学者,如钱大昕、程瑶田、王念孙、凌廷堪、孙星衍、毕沅、刘台拱、章学诚等。
与王念孙、刘台拱为莫逆交。
王念孙在为汪中《述学》所作序云: "余与容甫交,垂四十年,以古学相砥砺,余为训诂文字声音之学,而容甫讨论经史,榷然疏发,絜其纲维。
余拙于文词,而容甫播雅之才,跨越近代,每自愧所学不若容甫之大也。
"乾隆五十五年被推荐参加文宗、文澜二阁《四库全书》校勘,历时四年,后因心脏病猝发死。
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汪中(1745—1794) 清代学者。字容甫,号颂父。江苏江都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曾为毕沅幕宾。是清代“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以文章秀美和解释经籍名噪儒林。著述丰富,有《述学》等。曾代湖广总督毕沅作《黄鹤楼铭并序》,序中介绍黄鹤楼“更制”的年代和大致的造型。后由歙县孝廉方正程瑶田书石,嘉定州判钱坫篆额刻制成碑。该碑被时人称为文章、书法、刻石三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6—1809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
洪亮吉,原名礼吉,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人。乾隆庚戌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有《卷葹阁》、《附鲒轩》、《更生斋》等集。
词学图录
洪亮吉(1746-1809) 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初名莲,字华峰,中更名礼吉,字君直。
江苏阳湖(今常州)人。
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
授编修,督贵州学政。
嘉庆四年(1799)上书陈时政之弊,触仁宗,流放伊犁。
次年赦归。
主洋川、梅花书院讲席。
为乾嘉学派著名学者,著述甚富。
兼工辞章,诗与黄景仁、孙星衍号"洪黄"或"洪孙"。
骈文为一时翘楚,具兼人之勇,有万殊之体,与胡天游、袁枚并称三大家。
词清疏俊爽,自具面貌。
有《洪北江诗文集》、《更生斋诗馀》。
维基
洪亮吉(1746年10月17日—1809年6月24日),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祖籍安徽省徽州府歙县,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学者、文学家,曾发表人口学说。
洪亮吉原名莲,字华峰。
乾隆三十七年改名礼吉,乾隆四十六年参加礼部会试春闱时,改名为亮吉。
因祖父洪寀入赘而寄籍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
洪亮吉六岁父亲洪翘去世,家贫,寡母蒋氏携洪亮吉和弟弟洪霭吉,以及三个女儿投靠娘家。
洪亮吉刻苦读书,身材高大,喜欢穿红色衣服。
洪亮吉一直住在蒋家,设塾任教。
乾隆三十三年(1768)与大舅蒋树诚之女结婚。
洪亮吉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
与诗人黄景仁、学者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
工骈文,与汪中并称。
乾隆三十四年(1769)洪亮吉中秀才。
乾隆三十五年和乾隆三十六年两次参加江南乡试,均未中。
于是与好友黄景仁同往安徽太平府,作安徽学政朱筠的幕府校文。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洪亮吉得知母亲病故,从浙江绍兴赶回家中,途中大哭落入河中,幸而得救。
他守丧三年,教学童为生,租住在常州白马三司徒巷,贫困度日。
乾隆四十四年(1779)夏,洪亮吉赴京,在四库全书馆参加江南进呈图书的校对工作。
第二年,洪亮吉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
又一年,应春闱落榜。
遂前往西安,充陕西巡抚毕沅幕府,协助编写《续资治通鉴》,并参与编撰《淳化县志》、《长武县志》、《澄城县志》。
同幕有汪中、戴震、王念孙、邵晋涵。
后来在河南作幕府,校刊书籍,编写《固始县志》、《登封县志》、《怀庆县志》。
1783年,黄景仁在山西运城病重,托付身后事给洪亮吉。
洪亮吉从陕西七百里奔丧,千里扶柩回乡安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03 【介绍】: 清江苏阳湖人,字敦五,一字西禾,一作和。
乾隆四十六年进士。
官广西荔浦知县。
早年与孙星衍、洪亮吉等齐名,后主讲武昌江汉书院,为毕沅所重。
有《杜诗镜铨》、《九柏山房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四
杨伦,字西禾,阳湖人。乾隆辛丑进士,官荔浦知县。有《九柏山房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23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字亿孙,号味辛、收庵。
乾隆四十五年举人,官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署登州知府。
主通州、石港讲席,工古文,好学深思。
诗与同里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
有《亦有生斋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
赵怀玉,字亿孙,号味辛,武进人。乾隆庚子召试,赐中书舍人。历官青州同知,署登州知府。有《亦有生斋集》。
词学图录
赵怀玉(1747-1823) 字亿孙,号味辛,又号牧庵。
江苏武进人。
诗与同里洪亮吉、孙星衍齐名,为"毗陵七子"之一。
有《亦有生斋集》,词集《秋籁吟》。

人物简介

维基
汪继培(1775年—?),字因可,号苏潭。
浙江萧山县人。
藏书家汪辉祖第四子。
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家富藏书,其父建有“环碧山房”。
继培于嘉庆六年拔贡生,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科进士,官吏部主事。
因淡于官场,告假请归。
居家专心著述。
与同里陈春友善,每得一善本,则举书相示。
某年陈春之父七十大寿,汪继培持手校本《列子张注》为贺礼。
陈春每刊印新书,聘汪氏为其校定欲刊之书。
又辑有《尸子》二卷附《尸子存疑》一卷,较之孙星衍所辑更尤详。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与弟汪继壕分家,所藏之书归于他掌管。
卒年不详。
著有《尸子校正》二卷、《潜夫论笺校正》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3—1776 【介绍】: 清江苏武进人,初名薇玉,字玉瑛。
孙星衍妻。
性喜文史,工小楷,喜吟咏。
有《长离阁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五
王采薇,初名薇玉,字玉珍,武进人。
知县光燮四女,阳湖孙星衍室。
有《长离阁集》。
闺秀词钞·卷十
字薇玉,一字玉瑛,武进人,知县光燮第四女,山东粮道阳湖孙星衍室。
有《长离阁诗词》。
亡女采薇小传
采薇,余第四女,其生母方妊时,梦月旁星光熠熠,或告曰“此四女,星也。”欲手摘之,倏尔不见矣。及生,姿质清弱,既长,貌端丽,性柔婉。耽文史,手不释卷,尤好吟咏,每明窗净几,读书临帖,煮茗供花,翛然物外,时翻道家,书志神仙。余切戒之则止,而夙根灵慧,时有出尘之想。年十九,赘婿星衍于家,生女阿灵,卒年二十有四。殓时颜貌如生,手足温软,似解脱者。今春托乩仙致寄外者八绝,自言尸解仙去,居忍利东宫,掌上界书三百架。
亡妻王氏事状
外舅教女,一如教子,尝自言“吾女慧,或过于男。”故夫人姊妹俱识字能书。既婚数日,夫人属余填词,并约围棋,余皆未学,颇心愧之,后遂为小词,而卒不能对弈。夫人尝言唐五代词,率可倚声,被之箫管。春馀夜静,则取李后主“帘外雨潺潺”词,按笛吹之,令余审听,至“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闻者唏嘘,其后写夫人遗影为《落花流水图》以此。好洁,除几席。余每陈书满案而出,比入室,则夫人为整齐之。偶得许氏《说文》,与余约日识数十字,久之,予遂通小学。山斋有桐桂古柏,冬寒月皎,对影萧瑟,或出户闲吟,或焚香开卷,论说史事,俱有神识。既得疾,终夕咳不止,自疑将不起,为诗词多凄楚音。
王孺人墓志铭
孺人尝读《王章传》,曰“牛衣妻自贤,奈沮仲卿上书,终是恇怯女儿。”又对落英叹曰“人当如渠,早谢虑有怜者,何俟颓侵,才舍恒干耶。”
长离阁集·跋
夫人喜读汉晋书,尤工小楷,尝见夫人为伯舅手录诗草一册,绝似虞永兴家法,因题句册后云“手写新诗墨细研,永兴楷法尚依然。名山敢有千秋业,偕老何须说百年。”以志景仰之,诚且纪实也。
名媛诗话
薇玉爱读道书,时有出尘想,殁年仅二十四。诗亦清超,如《舟过丹徒,与夫子登山岸行》云“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双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佳句如“虫依香影垂帘网,蛾怯晨光堕帐纱。”“一院露光团作雨,四山花影下如潮。”
邢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甘肃阶州人,字雨民,号佺山。
乾隆五十五年进士。
官至江西南安知府。
好古博闻,精考碑版,工行楷。
孙星衍同撰《寰宇访碑录》,另有《关右经籍考》、《两汉希姓录》、《金石文字辨异》、《守雅堂稿辑存》等。
维基
邢澍(1759年—?),字雨民、自轩,号佺山,甘肃省阶州直隶州(今甘肃省武都县)人,同进士出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登进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任浙江永康县知县。后改浙江长兴县知县,署江西饶州府知府,后任江西南安府知府。为清代史学家及金石学家。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