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玉搢

共 8 首
晒盐场(乾隆丁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釜海曾无薪爨劳,引潮晒日鬻盆牢。
勤劬事业营千灶(虽不煎盐亦称灶户),次第工夫藉五
大异浙东更淮北,亦宽背负及肩挑
筹惟商与民胥便,别悉情形在此遭。
⑴ 晒盐之法穿地为五池以次相属土人呼之为圈旁为一沟窒其外候潮入蓄之汲贮第一池令满晒五六日引注第二池递晒递注至第四池则味渐咸而为卤量卤之稠稀准日以曝乃纳之第五池复晒视凝如雪霜则盐成矣
⑵ 附场居民扫括场地剩盐肩挑背负三十斤以内者听其就近贩售亦所不禁
吴宝鼎砖字歌(丁酉) 清 · 翁方纲
此砖一在朱十斋,其一藏者顾秀才。
朱欤顾欤此孰是,面底四畔量无乖。
中间岁字损左半,朱跋所以笑取材。
周官法与夫差法(《吴都赋》:「采夫差之遗法。」),临硎弯埼谁考哉。
火气欲交垺欲孰,建业直到吴江隈。
吴郡助役亦想像,弗兴龙首犹云䨓。
仙灵图画红翠气,双螭万瓦新宫开。
临平建德鼎获后,黄旗紫盖谶渐催。
石函银刻册又玺,改年纪瑞纷纷来。
小雁岭边拾耕户,千四百载生远哀。
砖文著录世所少,朱云五凤砖与偕。
五凤非砖制亦异,此砖字特隶势该。
天纪砖闻吴玉搢,己亥丁亥星周回。
惜哉朽坏不收拾,一十一字恰此侪
吴碑仅传皇象字,谲诡不独文类俳。
工陶朴拙胜镌篆,令我摹度增徘徊。
二京之末六朝始,书学孰为寻根荄。
署书符书必一贯,转均尌侧即体裁。
补诸吴录江表传,不与镂楶同飞灰。
遗基莽苍吊江水,更莫远问姑苏台。
⑴ 山阳吴山夫《金石文存》载一砖,文云「大吴天纪己亥,慈子刘翼立」。
我有金石癖,心契山阳吴。
手释皇象文,竟获巾箱图(己亥典试金陵,作《天玺碑考》,因买得碑图一卷,即吴山夫手迹也。)
惓惓兹集中,时时说山夫
烟水风露气,中有斯人乎。
因君托遥讯,傥得访遗书。
空音答风雨,远梦来江湖。
牛空山说碑八尺,顾南原说阴三列。
以阴證碑滋我疑,二家龂龂岂剿说。
释文近得张力臣,亲到碑下精剞劂。
继南原者吴山夫,亦叹阴趺字磨灭。
拓文但任毡蜡为,嗟予有口谁从决。
武林黄九官济州,眼照万古肠为热。
诺我此段烦急足,三度缄来冒风雪。
今秋始得手量石,五尺八寸高巀嶭。
两列姓名四十二,下无一字非刓缺。
顾则失矣牛岂得,吴所误者张何别。
从今一洗贉轴疑,有若两造衷成谳。
汝南干商洪不识,经义承师孰补阙。
小玲珑馆旧拓本,归我缃囊非忝窃(晋斋所赠。)
独怪南原语奚自,直羡铁桥碑手抉(济宁李东琪有《得石图》。)
他年合作摩碑图,著我从旁歌击节。
须策秋盦第一功,举杯千里邀明月。
近时嗜篆王与吴,秦碑具拓琅邪无(王虚舟、吴山夫皆未见此。)
七百年前赵家录,不言此石今可摹。
青州进士李文藻,轩髯意气誇吾徒。
自言鹰窠搆危架,不数鹅鼻披榛芜。
仅得十行又半字,持向二钱(坤一、辛楣。)兼赠吾。
尔时惜未段生遇,手量石角穷锱铢。
生也亲挟海客去,时哉春杪未夏初。
天青无云浪不涌,槎枒鸟革苍石肤。
摩挲新阳一斜照,微辨两行五大夫。
赵婴不存杨樛在,李斯那并王戊呼。
迩来樛字讹著录,何况竟石全模糊。
此纸分明画遒劲,画较周鼓分才逾。
始知画肥与体称,体亦周鼓脩加粗。
證以欧阳考岱释,肯执徐郑援申屠。
吾去青州阅一岁,喜得詹事缄频书。
隗状权铭信可准,之推王劭功应符。
之罘片石觅不得,汝州遗刻珍难诬。
梦从文登裹圆石,大海崛起蟠桃株。
夏承娄寿配石经,丰人叔赋我夙聆。
义门未见都穆本,何以甲乙能畦町。
昔摹寒山赵氏卷,窃疑自运非模型。
小宛堂开跋初夏,绿阴搦管馀芳馨。
时于瘦劲出新意,似趁草篆姿伶俜。
迩来顾(蔼吉。)玉搢。)说旧拓,未审都本谁辨鼮。
独有义门斋语古,是有端绪非目荧。
华家己酉顾戊子,百六十载踪合萍
真赏斋头夜飞斝,齐女门外秋扬舲。
此时此侣那更得,济南前夏君车停。
小楼四照初握手,诺我五岳图真形。
君归割爱辄寄我,何啻诸老同窗棂。
卷端数行佚奚害,珠圆磊磊垂日星。
鄱阳阙处俨合璧,寒山陋矣矜挈瓶。
是间可以考隶势,岂委波画于畸零。
后梁有人来吊古,岘首想近新茅亭
阿弥小印宛手迹,南禺赋罢仍心铭。
汉隶佐书体孰偶,张迁韩仁语漫听
十年前摹夏承本,双眼正共东沙青。
义门苦泥丰赋语,欲叩洪刻官曹厅。
小蓬莱阁墨响处,石帆亭子旧梦醒。
笑凭黄九怀顾八,重须乐石磨济宁
⑴ 丰道生为华东沙作赋,在嘉靖己酉。顾憩闲以此本赠何义门,在康熙戊子。
⑵ 此碑后有「贞明四年十二月廿四日偶因行过」十四字,甚古拙。「贞明」二字新脩岘山亭记见王象之舆地碑目。
⑶ 丰跋比之张迁碑,虚舟跋比之韩仁碑。
⑷ 予昔所摹寒山赵氏本已倩吴门顾文鉷镌于济上,故及之。
丁俭卿舍人兄新得宋嘉祐二体石经三百七十馀纸,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孟子》七经、《玉海》等书。述汴石经,不言有《孟子》。表章亚圣,自此刻始,是足补史志之阙。吴山夫尝见四册于吴门薄自昆家,乃《尚书》《周礼》《礼记》《孟子》。山夫自得五碑,止有《易》《书》《周礼》。顾亭林、朱竹垞皆谓汴经久佚,拓本之富,未有如今日所得者。既黏缀为四大册,有重出者卅馀片,另为一册,寄京师付贤郎颐伯兄弟。颐伯来饮余斋,持册丐题。余因忆祥符、陈留两处二体石经,余皆曾寻获摩赏。行路悤悤,未及详讨,不知汴中湮匿者尚有几碑。亭林、竹垞谓其全佚者,非也。太宗表章《说文》,仁宗特刻二体石经,右文稽古,前代所无。而有宋一朝,篆学荒芜特甚,深可慨叹。酒后纵笔成诗,奉柬俭老。俟南游时诣六萟堂,当获饱观快订也。
昔年南北随计吏,访古寻碑剧閒恣。
祥符陈留两县学,谛观二体石经字。
当时单车急驰走,毡蜡无缘自携致。
数纸虽从帖贾收,末由手拓穷精致。
三十年来成老㝱,百事荒凉从弃置。
今宵忽枉故人子,翠墨持示而翁寄。
三百七十有馀幅,得自淮安破书肆。
易书诗礼春秋经,附庸孟子七经萃。
溯惟宣圣定六经,古文特秉周公制。
中兴籀史屏不录,鲁国儒书赖弗坠。
臣斯敢以秦革周,仓雅茫茫委荒翳。
惨到焚书万古无,三代斯文真坠地。
桃源俎豆无处问,孔壁金丝定馀几。
何怪中郎校石经,止写八分不求备。
先时洨长正六书,博采通人理群类。
上通古籀成大宗,李相秦文多割弃
黄初三体果嗜奇,本邯郸纯及卫觊。
惜哉入石止两经,臆造科文相杂厕
五胡扰扰纷谬体,有唐巍巍握神器。
昭陵茧纸宝俗书,开成石壁斠同异。
虽然事有本末歧,要知俱远篆分意。
后蜀刊石兼传注,翔实一更前代例。
莫嗤闰位孟知祥,贤哉仆射毋昭裔。
右文崛起宋雍熙,应时果有徐常侍。
远从祭酒续遗绪,特斥阳冰出新义。
传及仁庙崇正学,首重篆文真楷配。
七经朗朗列胶庠,二体森森标职志。
无如讲义忽郁兴,坐使奇文堕幽閟。
欧苏文笔骋雄骏,周程学术真渊粹。
不闻论据到石经,神物嗟从何处避。
许氏遗书幸已传,徐家系传孤行世。
兹经寥阒少人窥,岂待渡江落胡骑。
打本都如凤羽稀,贞珉那免牛角砺。
先生微尚在高密,淬掌镂心研六艺。
精诚所感经有神,秘奥来逢天所赐。
零琼碎璧不肯舍,缄付贤郎勤诲示。
贤郎恳恳敬父执,手编来破猿翁醉。
猿翁经畬久不锄,粗识𧒘扁迷次弟。
旧学温寻四十年,灵光想象三千岁(四目灵光,见《仓颉碑》。)
其箕云云与于乌,触手摩挲古芬腻。
颇望时髦略识字,休竞词华忘典记。
几时去泊淮浦舟,与君细剪寒镫穗。
金石重探钱阮遗,觚彝远索商周邃。
江上烽烟当渐息,中天日月还重丽。
古篆不毁圣不死,礼乐可兴经可继。
莫惊此语迂且夸,请读山阳丁氏新装巨册四。
⑴ 秦刻石多与许书不合,知叔重自云合以古籀,即刊落秦文也。
⑵ 三体石经止有《尚书》《春秋》,其古文特依科斗形造出。
⑶ 即此册中篆书「其」作「箕」,「云」作「云」,「于」作「乌」,古气可掬。
代题北宋石经残本长句三十三韵(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熹平残字六百馀,三体两册摹当涂。
开成石经最完足,太和长兴分两途。
九经十经毋昭裔,雍都旧本同步趋。
自蜀广政迄乾道,未尽清献详成都。
宋人称引据蜀本,陕本南渡阻崎岖。
鹊巢乘舟仅起讫,谷林谢山空欷歔。
长兴板本行北宋,郡斋读书记国初。
邢璹林甫说不取,梦土作乂示一隅。
两楹深刻出嘉祐,长编恍载帝曰俞。
癸辛杂志及玉海,篆隶二体标揭橥。
谁知牟驼冈一战,艮岳花石弃焚如。
或传石经同禹鼎,沈沦入水黄泥淤。
或云元季始茫昧,金源失载独何欤。
游梁太学罗寿可,如山堆积犹于诸。
重修况闻耶律隆,也先帖木复规模。
亭林季野皆惝恍,竹垞道古仍模糊。
弇山仅搜陈留县,开封早拓吴山夫
竹汀跋尾等彭本,苕溪茂才分钞胥。
一时方氏别藏弆,周官戴记兼易书。
稍资考證冯教授,中州作记尤区区。
山阳丁氏生已晚,阅市得此真不图。
易书诗礼春秋经,益以孟子古所无。
三万字将四百纸,唱和大放词琼琚。
多藏古字自善本,六书谬误堪胡卢。
如其作箕云作云,及修作脩于作乌。
又池作沱斋作亝,若援此例概可诬。
求将作裘衰作蓑,朋将作凤乎作呼。
良由许书失古本,说文北宋宗大徐。
存沱删池但失训,此例更仆妄未祛。
怪哉猿叟讲许学,古气可掬翻称誉。
近来唐本多发见,说文木部韵写吴。
夥颗内阁北宋本,不数双井及髯苏。
纷纷石印玻璃版,著录谁纂觚不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