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叔元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定海人,字鸣谦。
九岁,父赴京听选死,母在家亦卒。
及长,不乐仕进,于三山建永思堂,环植以竹,人称竹所先生。
有司屡荐,固辞。
卒年一百五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7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灵寿人,初名维桢,字掌雷,号歉斋。
顺治三年进士。
历东昌兵备道、左副都御史,至工部尚书。
熟于明代文献。
有《明书》、《四思堂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三
傅维鳞,字掌雷,灵寿人。顺治丙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
维基
傅维鳞(1608年11月14日—1667年7月10日),一作维麟,原名维祯,字掌雷,号歉斋,直隶灵寿(今属河北)人。清初历史学家。祖父傅铤,官岐山县令,父亲傅永淳官吏部尚书。崇祯十五年举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弘文院编修,历任东昌兵备道、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官至工部尚书。顺治四年(1647年)参修《明史》,因“所纂不过二十余年”,“止类编实录,不旁采”,于是参照明朝实录,考订异同,独立撰修《明书》一百七十三卷。康熙六年(1667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9—1652 【介绍】: 清湖北黄冈人,字克猷,一字稚川。
顺治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
博综群籍,精制举文。
有《屺思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刘子壮,字克猷,号稚川,黄冈人。
顺治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
有《屺思堂诗集》。
沧海遗珠
刘子壮(1609-1652)字克猷,号稚川。
湖北黄冈人,顺治六年(1649)一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著有《屺思堂文集》八卷,《屺思堂诗集》不分卷。
黄鹤楼志·人物篇
刘子壮(1609—1652) 明末清初学者。
字克猷,号稚川。
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人。
明崇祯三年(1630)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殿试状元及第。
授国史馆修撰,曾任会试同考官。
博综群籍,精制举文,与同榜榜眼汉阳熊伯龙齐名,世称“熊刘”。
诗古文亦以气胜,康熙初年湖广提学道蒋永修称:“国初楚文大家,首推稚川刘太史。
”著有《屺思堂文集》等。
所作五律《黄鹤楼》意境开阔,特色鲜明。
维基
刘子壮(1609年—1653年),字克猷,号稚川,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湖广乡试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考获状元,为清朝第三位状元,授国史馆修撰。顺治九年(1653年)充会试同考官。告归,不久卒。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杨应标,字胜林,号南城,嘉善人。
顺治乙未进士,由推官历官剑州知州。
有《永思堂集》。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应标,字胜林,号南城,嘉善人。
顺治乙未进士,除江南宁国府推官,缺奉裁,补江南溧阳县令,再知河南鄢陵县事,皆有政声。
升云南剑川知州,抵贵阳,以病乞归。
有永思堂集。
朱凤台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 【介绍】: 清江南靖江人,字慎人,号骥渚。
顺治四年进士,官兵部主事。
有《退思堂集》。
侯七乘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山西汾西人,字仲辂。
顺治十五年进士。
授福建闽县知县,历江西广信府同知。
有《孝思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 【介绍】: 清江南泰兴人,字诜兮,号沧苇。
季开生弟。
顺治四年进士,授浙江兰溪知县。
历任刑部主事、户部员外郎、郎中、浙江道御史。
家豪富,族人三百余家,皆有复道可通。
藏书富甲海内。
辑唐代一千八百九十五家诗为《唐诗》,为后时编辑《全唐诗》底本之一。
有《季沧苇书目》、《静思堂诗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泰兴人。
顺治丁亥进士,历官御史。
有《静思堂诗稿》。
清诗别裁集
字沧苇,江南泰兴人。顺治丁亥进士,官御史。
维基
季振宜(1630年—1673年),字诜兮,号沧苇,江南扬州府泰兴县季家市(今靖江市季市镇)人。
明末清初官员、豪富,与山西平阳亢氏并称「北亢南季」。
季振宜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
季家为名门望族,曾祖父季缙为山东乐安县县丞,祖父季三卿是贡生,为河南祥符县知县,父亲季寓庸是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迁居泰兴县城,建嘉树园,革职归里后经营盐业致富。
收藏国宝级名画《富春山居图》之《无用师卷》。
其兄季开生(1627—1659),字天中,号冠月,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
清顺治三年(1646)季振宜17岁中举,顺治四年(1647年),18岁中进士,授浙江兰溪县知县,后历任刑部主事、户部郎中,官至广西道御史。
擅长行书,工诗文,喜藏书,又精鉴别,贮书于“静思堂”和“辛夷馆”。
季振宜是清初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富,冠于江南,宋元名刻甚富;钱谦益的曾孙钱曾死后,其书尽归振宜,后撰成《季沧苇藏书目》,该书搜集唐诗1859位作者的42931首诗,康熙时编《全唐诗》即以此为底本。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五月下诏彭定求、沈三曾等10人修《全唐诗》,至次年十月,《全唐诗》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这主要是利用了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在这之前,季振宜与钱谦益整理唐诗七百十七卷,始于康熙三年(1664年),迄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历时十年。
著有《静思堂集》等。

人物简介

简介
琉球人,字汝霖,称伊计亲云上,久米村蔡氏后裔,琉球王国后期重要诗人,著述甚丰。
蔡大鼎曾多次求学或奉使中国,其汉诗文创作甚至延续至琉球国灭。
道光二十六年(1846),蔡大鼎在王城漏刻楼任职漏刻官,故所作诗文以之名为《漏刻楼集》。
蔡氏于道光三十年在琉球应庚戌科及第,被授予文章总师职,位晋都通事,从事汉文表奏文书的编撰工作, 此间有《钦思堂诗文集》。
咸丰十一年(1860)蔡氏随琉球使团来华,以进贡存留通事之职,居榕城三年间,所作诗歌合集成《闽山游草》。
同治十二年(1873),蔡大鼎以都通事身份随琉球使团赴燕京朝贡,出闽山,经齐鲁,游江南,抵于京师。
《北燕游草》是其往返途中流连咏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