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允礽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福锟(1834年11月5日-1896年10月10日),爱新觉罗氏,字蓟甫,号箴庭、珍庭、珍亭,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嫡次子理密亲王允礽(废太子)六世孙,因其当上大学士后于朝廷声名显赫,人称福中堂。
福锟为咸丰八年(1858年)举人,九年(1859年)己未科第二甲进士,授任吏部主事,晋升吏部员外郎。
光绪五年(1879年),由吏部员外郎迁右庶子,擢任太仆寺卿。
光绪六年(1880年),赏任副都统,任西宁办事大臣。
光绪八年(1882年),召命授任兵部侍郎,再历调刑部侍郎及户部侍郎。
光绪十年(1884年),擢任工部尚书,兼任步军统领,后被受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
后再调户部,任协办大学士。
福锟于户部驳斥机器制造及鼓铸钱币之弊,议革职,后改留任,很快得以复职。
光绪十五年(1889年),被加封太子太保衔,再封詹事府右庶子。
当时,崇文上疏弹劾东阁大学士张之万交纳外官,结党营私,命福锟偕同刑部尚书潘祖荫访查,后證明张之万之清白。
光绪十七年(1891年),授任体仁阁大学士。
光绪二十年(1894年),皇太后万寿,赏双眼花翎。
时年京师常有盗案发生,福锟先禁止步军以严刑迫令盗犯招供,遂令盗贼更显放肆,于是福锟决定奏请通布缉捕章程,严拿罪犯,得允。
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甲辰(1895年6月26日),福锟致仕。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丙申(1896年10月10日),福锟卒,光绪皇帝派贝子溥伦领侍卫十人,前往奠酒,并赏陀罗经被。
赏其子毓方为郎中。
寻予谥文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1714 【介绍】: 清浙江石门人,字书升,号介岩。
康熙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官至左副都御史。
四十七年,以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夺官,笞四十,逐回籍。
五十二年,复原秩。
诗学白居易,喜涉时事。
有《静观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五
劳之辨,字书升,号介岩,浙江石门人。康熙甲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左副都御史。有《静观堂诗集》。
全台诗
劳之辨(1639~1714),字书升,号介岩。浙江石门人。清康熙甲辰(1664)进士,曾任左副都御使。有《静观堂诗集》、《介岩百篇稿》〖参考《碑传集》<康熙朝部院大臣>及彭国栋《广台湾诗乘》,台湾省文献会。〗。(施懿琳撰)
清诗别裁集
字书升,浙江石门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副都御史。著有《静观堂诗》。
维基
劳之辨(1639年—1714年),字书升,号介岩。
浙江石门人。
康熙三年(1664年)中式甲辰科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主事。
历任户部主事、礼部郎中、兵部督捕理事官,官至左副都御史,在贵州设驿马以利塘报,停运湖南军米。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知道清圣祖有复立已废皇太子允礽之意,于是密折奏请早日裁定太子,触怒圣祖,斥为奸诡迎合,夺官,笞责四十,逐回原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恢复原秩。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卒于家。
著有《静观堂诗集》。
诗学白居易,喜涉时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3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赫舍里氏。
初授侍卫,官至领侍卫内大臣。
康熙间偕都统佟国纲等赴尼布楚与俄罗斯议界,定议以额尔古纳河及格尔必齐河为界,订立《尼布楚条约》。
后以与废太子胤礽相结,幽禁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1729 【介绍】: 清浙江慈溪人,字殷玉。康熙五十四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时年逾七十。工诗文。有《复古堂集》、《横山诗文集》、《玉湖诗综》、《明史·崇祯长编》。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九
裘琏,字殷玉,慈溪人。康熙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有《横山集》。
维基
裘琏(1644年—1730年),字殷玉,号蔗村,又号废莪子,学者称横山先生,浙江慈溪人,清朝剧作家、方志学者,同进士出身。
裘琏于科场失意多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曾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主纂《三楚志》。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中乙未科同进士,已年逾古稀。
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乞归。
年轻时曾创作《拟张良招四皓书》,有“欲定太子,莫若翼太子;欲翼太子,莫若贤太子”、“先生一出而太子可安,天下可定”等对白,为当时广为传诵。
雍正七年(1729年)有人告发《拟张良招四皓书》是裘琏替废太子允礽出谋划策所作,当时八十五岁高龄的裘琏因此被捕,次年六月死于北京狱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04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顺治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康熙间,奉旨往谕吴三桂。既至,三桂谋反,萨穆哈乘驿马疾驰十一昼夜诣京告变,升光禄寺卿。历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工部尚书。以受贿逮治拟绞,卒于狱。
维基
萨穆哈(17世纪—1700年代),满洲正黄旗人,乌雅氏,清朝官员,官至工部、礼部尚书。
顺治十二年(1655年),满洲进士,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申请撤藩。
萨穆哈等人至贵州办事撤藩事项。
十三年,升刑部郎中,十四年,因告吴三桂造反之功,与党务礼、席兰泰等人升职。
十五年,为太仆寺卿。
十六年,为户部侍郎。
二十年十二月丁酉,接替帅颜保,担任工部尚书。
二十五年,因黄河入海口治理问题,革职。
由佛伦接任。
不久授步军翼尉。
康熙三十一年二月乙巳,接替索诺和,再度担任工部尚书。
康熙三十二年十月甲戌,兼任礼部尚书。
康熙三十三年,礼部上奏祭奉先殿仪注,太子胤礽拜褥置槛内,康熙帝令尚书萨穆哈移设槛外,萨穆哈请旨记档。
康熙帝于是夺了萨穆哈的礼部尚书之职。
夺职时在三月丁未。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因工部问题责问萨穆哈等官员。
不久,萨穆哈以年老有疾请求致仕。
康熙帝斥其伪诈,命夺官,仍留任,察工部积弊,一一自列。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革职。
萨穆哈因受贿而被逮,拟处绞。
逝世于狱中。
萨穆哈曾任正黄旗满洲第三参领第十六佐领(系康熙十三年(1674)编立)。
该正黄旗满洲佐领并萨穆哈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拨隶镶蓝旗诚亲王允祉属下王府佐领,萨穆哈任此镶蓝旗包衣佐领,后革退。
该镶蓝旗包衣佐领又于雍正五年(1727)改归正黄旗满洲第三参领第十六佐领(据《钦定八旗通志》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1728 【介绍】: 清江苏太仓人,字藻儒,一字颛庵。
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康熙六十年,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应谪戍。
以年老由子代行。
寻致仕。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
王掞,字藻儒,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有《西田集》。
清诗别裁集
字藻儒,江南太仓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大学士。著有《西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1709 【介绍】: 清湖北孝感人,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愚斋。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检讨,迁国子监司业,进弘文院侍读。康熙初,以直言为鳌拜所嫉。鳌拜败后,任翰林院掌院学士,为经筵讲官,深受器重。超授武英殿大学士,旋以故罢官,后又再起为东阁大学士。四十二年,以年老解机务。四十五年去官。卒谥文端。生平潜心理学,有《闲道录》、《经义斋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八
熊赐履,字敬修,又字青岳,号愚斋,孝感人。顺治戊戌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谥文端。有《澡修堂集》。
维基
熊赐履(1637年1月28日—1709年),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北孝感人,祖籍江西南昌,明末清初理学名家、官员,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以康熙帝老师的名义,曾经拉拢过顾炎武,有书简往来。
孝感熊氏为望族。
父熊祚延是明末生员,曾组织团练,不屈而死。
张献忠入湖广时,熊赐履家中数十口被杀,熊赐履随母活命。
顺治丁酉科二名举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会试七名,熊赐履中式三甲进士,选为庶吉士,散馆授检讨。
历任国子监司业、弘文院侍读,康熙七年(1668年)官秘书院侍读学士。
康熙十四年(1675年),以熊赐履“素有才能,居官清慎”,升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因内阁票拟嚼签案回籍,后寓居江宁府(今南京)清凉台,在家闲居十余年,与毕嘉密切来往。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召任礼部尚书。
时人谓“以王佐之才,为圣天子辅,启心沃心,兴起鸿业,天下莫不想望其风采。
”熊赐履师宗程朱理学,提倡“非《六经》、《语》、《孟》之书不得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
”抨击王守仁之“心学”,认为“阳明之于圣学,只是胡说乱道而已。”。
康熙帝曾说:“许三礼、汤斌、李光地俱言王守仁道学,熊赐履惟宗朱熹,伊等学问不同”。
熊赐履曾攻击李光地“不识一字,皆剽窃他人议论”。
而李光地则说熊赐履“不讲学问,但以明末门户人语说过”。
康熙帝对汉臣之间互相倾轧不满,说:“许三礼参徐乾学荐举熊赐履,往者皆言熊赐履不好,今见朕起用熊,又言熊赐履好……熊赐履所作《日讲四书解义》甚佳,汤斌又谓不然。
以此观之,汉人行径殊为可耻。
”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帝与太子胤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熊赐履多次请求解任。
康熙四十二年四月,再上疏请求离任,帝许其以原官解任,但仍令食俸。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初二日,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熊赐履病故,称其“于八月二十八日未时病故”。
两江总督噶礼前往吊唁,“见其家穷,故以奴才盘川银与之,以资丧事”。
康熙六十年(1721年),康熙帝追怀故人,称:“每念旧劳,不忘于心”。
熊赐履有子三人,熊志伊、熊志契、熊志夔。
熊赐履逝世多年后,康熙帝曾让苏州织造李煦查看上元县熊家情形,并派人照顾。
当时,四十一岁的长子熊志伊“言语颠倒,悲喜不常,所患痰病未愈”。
年仅九岁的次子熊志契、八岁的三子熊志夔随生母龚氏生活,与兄长熊志伊分居。
李煦“至江宁织造衙门宣示谕旨,着曹頫照看熊赐履之子”。
著有《经义斋集》、《学统》、《闲道录》,《学规》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6 【介绍】: 清圣祖帝第八子。
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
太子胤礽被废后,曾谋代为皇储。
雍正元年,封廉亲王。
四年,夺爵禁锢,令改名为阿其那。
旋“病故”,实非良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4 【介绍】: 清圣祖长子。
世宗即位后改允禔。
尝副裕亲王福全征噶尔丹,以信谗,与福全不协,召回京。
康熙三十七年封直郡王。
皇太子胤礽被废后,胤禔用蒙古喇嘛咒诅废太子。
事发,革爵禁锢。
卒后,世宗命以贝子礼殡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满洲镶白旗人,字九如。
康熙五十二年进士,官检讨。
五十六年,典山东乡试。
五十七年,疏请复立允礽为皇太子,坐斩。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