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炳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赵廞(?—301年),西晋巴西郡(今四川阆中)人。
赵廞与晋惠帝贾南风皇后有姻亲。
元康六年(296年),晋惠帝以扬烈将军赵廞为益州刺史,徵调梁州、益州的军队和粮食援助雍州讨伐氐、羌人。
永康元年(300年),贾南风被司马伦所杀,诏令徵召益州刺史赵廞为大长秋,以成都内史耿滕为益州刺史。
赵廞因是贾后之姻亲,害怕被司马伦所害。
赈济流民,来收买民心,图谋割据蜀地。
收纳李特、李庠兄弟。
这时,成都郡治所在少城,益州治所在太城。
耿滕率众进州城太城,赵廞派兵在西门阻挡他,耿滕战死。
赵廞又派兵杀死了西夷校尉陈总,自封为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任命李庠为威寇将军,封为阳泉亭侯。
因李庠骁勇又很得人心,被赵廞猜忌。
赵廞的长史杜淑、张粲劝说杀李庠。
而李庠劝说赵廞称帝,赵廞以大逆不道之罪,杀死了李庠与他的子侄十馀人。
李特、李流都在外带兵,带领兵马回归绵竹。
杜淑、张粲因内讧被杀,赵廞衰败。
永康二年(301年),李特秘密聚集了七千多兵卒,夜袭赵廞部将费远等人所率的军队,进攻成都。
赵廞与妻子乘小船逃走,到广都时,被随从杀死。
李特进入成都,纵兵大掠,遣使到洛阳,陈述赵廞的罪状。
赵廞长子赵炳在洛阳,因而被处死。
赵廞自立使用的年号太平(300年十二月-301年正月),共计2个月。
晋书·惠帝纪》:永康元年十二月「益州刺史赵廞与洛阳流人李庠....据成都反。
」《资治通鉴》考异:「《晋春秋》云『建号太平元年』。
他书无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8 【介绍】: 元僧。庆元奉化人,字古鼎,俗姓应。年五十四始出主隆教寺,迁杭州径山,赐号慧性宏觉普济大师。有《古鼎外集》。
元诗选
祖铭,字古鼎,奉花应氏子。年十八,从金峨横山锡公学出世法,二十五得度。竺西坦公主天童,使掌书记,后遍参诸尊宿,闻元叟在灵隐,往谒焉。言下豁然开悟,元统元年,始自径山出住昌国之隆教,迁普陀,复迁中天竺。至正七年,还主径山,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十七年,退居妙明庵。十九年书偈而逝,有《四会语录》暨外集若干卷,古鼎洞彻玄微,踔厉纵横,袁伯长、胡汲仲、黄晋卿、虞伯生、欧阳原功皆称慕之。原功赠诗,有「上人能举龙文鼎,坐断淩霄第一关」之句。初在中竺时,有童子仇姓者,从师荷包笠。夜宿苏之承天寺,见空中有一宝鼎。左右翼卫皆天神,曰:「天帝以此鼎还赐径山。」诘旦以事质其僧,曰:「此必古鼎师还迁径山也。」俄而径山命下,闻者异之。
皇明名僧辑略
师讳铭。临济十五世孙。四坐道场。将示寂。谓其徒曰。观世音持莲华至矣。安坐而逝。火化。舌根齿牙数珠不坏。五色舍利无数。国史危先生为之碑。有四会语录行世。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祖铭。
字古鼎。
奉化应氏子。
幼颖悟。
不近荤食。
稍长学通百氏书。
而尤嗜佛典。
年十八厌处尘俗。
从金峨锡公。
学出世法。
二十五得度受具戒。
出游诸方。
首依竺西坦公。
掌记室。
复走闽浙。
多所参访。
莫有契者。
时元叟在灵隐。
师往谒焉。
一语之下。
遂坦然无疑滞。
久之。
臻其阃奥。
一时德誉蔼著。
所与交游。
皆雅望之士。
去留为丛林重轻。
而师愈谦抑自持。
有以舆从为相迎者。
悉谢绝之。
唯杖履而已。
顺帝元统元年。
师五十有四。
始自径山出。
住昌国之隆教。
学者不惮步险。
争愿趋往座下。
后八年。
迁普陀。
浙东都元帅完者都公。
威震海上。
而于师至礼甚恭。
日本商航。
数奉国命。
盛赍金币来聘。
师每避去。
未几。
迁中天竺。
至正七年。
还主径山。
师在中竺时。
有童子仇姓者。
从师荷包笠。
夜宿苏之承天寺。
见空中有一宝鼎。
左右翼卫皆天神。
若有所告曰。
天帝以此鼎。
还赐径山。
诘旦以事质。
其僧曰。
此必古鼎师。
还迁径山也。
因与之俱来。
为求给役。
俄而径山命下。
闻者异之。
朝廷以师法席之盛。
锡号慧性文敏宏学普济禅师。
十一年。
颖豪乱作。
师治妙明庵于放生池上。
曰。
吾将老于是。
十七年。
杭再受兵。
师退而庵居。
又数月。
苗獠焚掠径山。
丞相达识帖木迩。
延师入云居庵。
暇则诣师问道。
请礼弥笃。
一日请看经次。
师惟默坐。
公问。
长老何不看经。
师云。
寻行数墨为看经耶。
公无语。
师翻经云。
老僧看经。
看经去也。
公以手覆经云。
请与说破。
师云。
伊尹周公阿谁做。
公遂领悟。
已而示微疾。
更衣危坐。
致书丞相。
嘱以外护佛法之意。
俄而指语其徒曰。
观世音金台至矣。
吾平生兼修之功。
有验也。
乃大书偈曰。
生死纯真。
太虚纯满。
七十九年。
摇篮绳断。
书已掷笔而逝。
留七日。
颜貌如生。
行院概郡府官僚。
设俎奠于道。
茶毗。
舌根数珠不坏。
得五色光舍利无算。
建塔于径山及隆教普陀青山。
有四会语录。
暨外集若干卷。
传于世。
师意度直率。
不为缘饰。
居处物用。
清苦淡泊。
晨兴盥颒以至浣濯。
未尝役童仆。
自幼至耆年。
未尝少休。
修净业礼观音像。
日必千拜。
而于大法。
洞彻玄微。
开示直截。
踔厉纵横。
应变无穷。
虽门庭峻拔。
若不可少杀。
随其夙器。
慈悲诱掖成就为多。
至于文学。
乃师之世业。
里中袁文清公桷。
金华胡公长孺。
黄公溍。
蜀郡虞文靖公集。
长沙欧阳公玄。
咸称慕之。
见诸文字者。
举可徵已。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古鼎禅师。讳祖铭。出于四明应氏。风骨轩昂。谈论超人意表。得道于元叟端公。出世。谈禅之会有四。皆名山广泽之中。四众围绕。其升堂入室之鼓。日不停声。当是时。六宗之徒。互相犯诤。铭著书千百言以解之。声达朝廷。朝廷赐铭号。曰慧性文敏弘学普济禅师。丛林共美其功。楚石琦有语曰。具眼宗师。超方哲匠。传列祖之灯。息六宗之抗。身非身相非相。天教擎在千峰上。盖铭初与楚石。同参元叟端。端公喜怒不测。所举者皆流俗鄙事。所诃者皆贤圣章句。铭大疑之。乃诣端公之室。端呵呵大笑。铭曰。自远趋风。师何谑耶。端公蓦起顿足曰。山僧罪过不少。铭瞠愕而却。会书记寮虚职。林首座知铭。欲举铭补之。端曰。见弹而求鸮炙。不亦早乎。林曰。何谓也。曰。待渠识得西来意方可耳。不然流成文字蠹鱼。何益哉。铭闻大惭陨涕。自誓求决大事。一日参罢。铭复进曰。黄龙南倾心。请益于慈明。慈明屡诟骂之。何也。端曰。赵州道。台山婆子。被我勘破。与慈明笑曰。是骂耶。为复肝胆相似。为复鼻孔不同。铭曰。一对无孔铁锤。曰。南立悟去。又且如何。铭曰。病眼见空花。端曰。金沙混杂。政未得在。铭又拟进语。端震声喝之。铭失声笑曰。祖铭此回做得书记也。端公亦笑而许之。住后僧问。如何是佛。铭曰。秤锤蘸醋。又曰。如何是佛向上事。铭曰。仰面不见天。僧曰。云门乾矢橛。又作么生。曰。不是好心。僧曰。乾矢橛与秤锤蘸醋。相去多少。曰。镬汤里𨁝跳。僧又拟问。铭便喝。铭言行平易。不以绳墨制学者。尝曰。沧海有择流之心。则成牛迹。春日有偏炤之意。仍似萤光。所以大冶烹金。不须九转。众生成佛。只在刹那。分之别之。远之弃之。岂大慈长者之心哉。晚住径山。禅流益心归之。恕中愠。早受业于元叟。既出游方。闻铭继径山之席。乃归访铭。铭请愠归蒙堂。间与商确古今。于是二公互相肯可焉。及愠出世灵岩。法嗣紫箨道公。铭复称之。或曰。愠公向亲先老人。今其背德承绍无名老衲。师反奖之。何也。铭曰。不然。当今吾老人之望。故重天下矣。裨贩之徒。往往承虚接响。愠公得意于紫箨。不以声名而忘其本。节操如此。岂可及哉。铭年垂耄。爱携衲子山游。不计远近。意得即到。归便高枕。鼻息如雷。一日命侍者遍插香。声钟告寂。众趋绕之。铭则宴然侧身长往矣。有遗偈曰。生死纯真。太虚纯满。七十九年。摇篮绳断。其门下继居径山者。象源淑也。居径山。百尔躬先率之。勤奋乃言。先老人。弗以絮务劳贤者。淑曰。安有贤者。而弗劳乎。于是。冰风四峻。廉士大集。一日趋出门。大叫曰。杀来了。杀来了。众惊集。淑乃庄立蜕去。其次门人力金者。主持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