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忻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4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掖县人。
张忻子。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
甲申之变,先降李自成,再降清朝。
授弘文院检讨,官至国史院大学士。
卒谥文安。
维基
张端(1618年—1655年),字正之,号中柱,山东莱州府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明崇祯末科进士,后仕清,官至大学士。
父明末尚书张忻
崇祯十六年(1643年),登进士,改庶吉士。
清顺治二年(1645年),授宏文院检讨、《明史》纂修官。
顺治三年,担任江南乡试正考官。
顺治五年(1648年),升任秘书院侍讲学士;次年,改国史院侍讲学士、内翰林国史院学士。
顺治九年(1652年),担任殿试读卷官、礼部左侍郎。
顺治十年(1653年),担任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
顺治十一年(1653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湖广浏阳人,字征吉。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由中书舍人累迁南京刑部尚书,以忤魏忠贤夺职。崇祯初起南京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官至户部尚书。
维基
胡应台(1574年—1644年),字徵吉,号泰六,湖广长沙府浏阳县军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湖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
授中书舍人,三十五年(1607年)擢吏科给事中,转兵科右给事,以直忤时相,出为江西左参议,旋改督学副使。
复内擢通参,四十六年升太仆寺少卿,四十七年六月升巡抚应天地方,总理粮储提督军务,执法不阿。
泰昌元年十二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值白漕起衅,击伤代巡陈,几致揭竿。
应台单骑抚定,两粤服其威信。
晋南大司寇,以忤珰夺职。
崇祯间起南兵部尚书,改北刑部,以父老屡疏乞终养。
崇祯朝官刑部尚书者十七人,或死或戍或除名,张忻降贼,独得善去者惟应台。
后起户部尚书,值寇据郡邑,道梗未赴,俄闻国变,以忧愤卒,年七十一。
侍经筵者四,传胪读卷者一,陪郊祀者再,推毂者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1432 【介绍】: 明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与同年进士二十八人读书文渊阁。善书法,工文章。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馆阁中自解缙、胡广以后,诸大制作,多出其手。卒谥襄敏。有《西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启,永丰人。永乐甲申赐进士第一,选进学文渊阁,授翰林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有巢睫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八
棨字子启,吉安永丰人。
永乐甲申以第一人及第,授翰林修撰。
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
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
有《巢睫集》十卷。
(《诗薮》:宣庙好文,海内和豫,虽大手希闻,而名流错出,若曾子启、刘孟熙、张静之、李昌棋及闽中诸王辈,皆浸润明风,解脱元习,然才俱不甚宏钜,非国初比。
东里集》:太宗皇帝龙飞第一科进士中,简明秀通敏者二十八人就文渊阁,尽出中秘书,俾进所业,朝暮大官供膳,月给内帑钞为膏火费,盖期之于古人,曾君子启其首也。
后有荐文士于上者,必问得如曾棨否。
子启为文章,如源泉混厚,沛然奔放,一泻千里。
又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组绣烂然,可玩可悦。
赋咏之体必律唐人。
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他人不足,己常有馀。
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致。
自解大绅、胡光大后,独步当世。
《抑庵集》:曾公为文,思发如涌泉,大篇短章,各极其趣。
诗词尤雄放清丽,出入盛唐诸大家。
精于草书,笔势纵逸,若秋隼奋扬,天骥决骤,不可追蹑。
殿阁词林记》: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近侍官轮班入直,若本院官则日在馆阁。
吴沈、刘三吾、胡广、杨士奇、胡俨、王英、王直辈尝有内直倡和诗。
曾棨《东华门内新馆初成入直有作》云:「东华楼观郁岧峣,高阁新成抗碧霄。
秘府图书金作匮,禦沟流水玉为桥。
草分碧色承殷辂,鸟弄歌声和舜《韶》。
当直几番清坐久,隔帘时有禦香飘。
」盖当时车驾常临幸馆阁故也。
) 《井观琐言》:曾子启诗,佳处不减昆体。
《国雅》:曾少詹该博逸荡,其才长于七言,古遂切直,健捷为工,颇以繁靡为累,故永、成间多效其体。
先辈于肃湣、杨文贞诸公互相宗尚,亦一时艺林风气使然也。
其《行路难》、《燉煌》二作,颇不失唐家声。
《艺苑卮言》:曾子棨如封节度募兵东征,鲜华杂遝,精骑殊少。
上尝召试《天马歌》,援笔立就,佳之,赐宝带。
又因醉遗火,延烧民居,上弗罪也。
后病卒,且气绝,呼酒饮至醉,题曰:「宫詹非小,六十非天。
我以为多,人以为少。
易篑盖棺,此外何求。
白云青山,乐哉斯丘!
」 《明诗选》:阵卧子曰:「学士诗如南金在握,未入丹鼎;又如金羁玉勒,微有蹄齧之恨。
」 田按:洪武中选举人张唯等肄业文华堂。
永乐二年,远道士为庶吉士百有十一人。
又选二十五人合一甲三人进学文渊阁,世比之二十八宿,所得人才为多。
肄业文华堂者无甚表见,盖洪武时所选者仅河南、山东二省,永乐时则合天下之士,而精其选也。
二十八人者:永丰曾棨,吉水周述、用孟简、罗汝敬、刘子钦,泰和杨相、王直、馀学夔,庐陵王训,安福彭汝器、李时勉,宁海章朴,星子卢翰、馀鼎,丰城熊直,永嘉王道,海宁沈升,馀姚柴广敬,金溪王英,怀安洪顺,武进段民,江宁杨勉,会稽章敞,晋江倪惟哲,慈溪陈敬宗,衡山袁添禄,开化吾绅。
子启及东王、西王、南祭酒陈光世、北祭酒李时勉,其表表者也。
子启夫第时,见赏于解大绅,为作《莲竹堂记》,其文章烂漫亦颇似大绅。
不甚持择,故遭讥议,然论才人于永乐时,终为轶群之骏也。)
张恕琳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恕琳(1875年—1919年),字心如,号云门,山东掖县城东南隅村人。
晚清进士,学者,书画家。
张家自元延祐年间定居莱州以来,文脉兴盛,明末清初有张孔教、张忻、张端,祖孙三代皆为进士;清代中期,又出张伟、张尔牧、张尔宇、张弼“一门四进士”。
张恕琳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选拔贡成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中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
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清帝逊位后,感叹“世局奇创”,离京返乡。
民国初年,张恕琳远离政坛,并作《遁石诗》以明志。
民国八年(1919年)秋去世,年仅45岁。
工书画,有作品集《遁石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