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施闰章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1—1478 【介绍】: 明江西永丰人,字应魁,改字彝正,学者称一峰先生。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抗疏论李贤起复,落职,谪泉州市舶司提举。次年复官,改南京,居二年,以疾辞归。隐于金牛山,专研经学,开门教授,从学者甚众。嘉靖初追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能诗,有《一峰集》。
明诗纪事·丙签·卷五
伦字彝正,永丰人。
成化丙戌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坐论事贬泉州市舶提举。
起南大理评事,就迁修撰。
正德中,赠谕德,谥文毅。
有《一峰集》十卷。
(《四库总目》:伦文刚毅之气形于楮墨,诗亦磊砢不凡。
施闰章蠖斋诗话》:世传罗一峰起用时,《哭友》诗有「九原若遇南阳李,为报罗生已复官」,予疑其忿狭不类一峰。
偶问施伟长,则御史薛之网挽卢陵陈庄静者也。
其诗云:「学士先生早盖棺,《薤歌》声襄路人欢。
填门客散名犹在,附郭田多死亦安。
盐井已非今日利,冰山不似旧时寒。
九原若遇南阳李,为报罗生已复官。
」盖陈不协乡评,又尝与李同齮龁罗公者也。
田按:彝正谪提举后,起南大理评事,见《菽园杂记》,可据以补史缺。)
维基
罗伦(1431年—1478年),字彝正,号一峰,江西永丰人,成化丙戌状元,官翰林院修撰。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与上对策万馀言,直斥时弊、名震帝都,擢进士第一,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嘲讽大学士李贤夺情,不守丧,被贬。后又因大学士商辂保荐而起用。两年后告病回乡,不复仕。于金牛山著书讲学,学者甚众。卒赠左春坊谕德,谥文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宣城人,字大美。
文章初为陈子龙所推重,晚年与施闰章相友善。
家贫,好交游,客至每质衣具酒。
有《来谂居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五十二
蔡蓁春,字大美,又字象山,号芹溪,宣城人。诸生。有《来认居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湘潭人,字山长,号了庵。
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康熙间荐举鸿博,官澄海知县。
工诗,善书画。
少客金陵,与顾炎武、王士禛、施闰章等友善。
有《了庵集》、《且园近集》、《溪上草堂诗文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一
王岱,字山长,湘潭人。明崇祯己卯举人。入国朝,官澄海知县。康熙己未,荐举博学鸿词。有《了庵诗集》、《且园近诗》、《浮槎溪上草堂》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89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云客,号一庵。早有文名,顺治十六年始成进士。授惠州长宁知县。珑见县小民贫,以去苛政与民休息为宗旨。被诬劾归。初好佛、道二家,年六十后读明季高攀龙、顾宪成书,乃专心儒术,称信好老人,署室名为志矩斋。卒后,门人私谥仁简先生。
维基
彭珑(1613年—1689年),字云客,号一庵,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树市),清初政治人物、学者,进士出身。
早年有感于明末复社被奸党抨击而使明贤沦丧,便和宋德宜、尤侗等人创立慎交社,一时四方络绎,地方名宦和士绅群起响应,纷纷积极入社。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科顺天乡试举人。
顺治十六年(1659年)登己亥科进士,授广东长宁县知县,有惠政,但却遭同僚排挤中伤而被罢官免职。
彭珑回归故里后,在家乡讲学授课,将所居住的房屋命名为志矩斋
每月的初一与十五,都会邀诸生在文星阁下以文会友,其门下学生多严谨修饬之士,江宁巡抚汤斌欣赏其学问,常屏除侍从亲自登门拜访,(1689)卒,享寿七十七岁,葬于玉遮山,门人私谥“仁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78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休宁人,字无言,号桴庵。
工诗。
客居扬州,交游甚广,而始终为一穷老布衣。
晚欲归黄山,王士禛、施闰章等作诗以送,然未能成行。
有《笛松阁集》。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九
孙默,字无方,休宁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4—1674 【介绍】: 清山东莱阳人,字玉叔,号荔裳。
顺治四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累迁浙江按察使。
顺治中,康熙初两遭诬告,被囚数年。
晚年复起为四川按察使。
工诗,多愁苦之音。
施闰章齐名,称“南施北宋”。
有《安雅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莱阳人。顺治丁亥进士,户部主事,历官四川按察使。有《安雅堂集》及未刻稿《入蜀集》。
词学图录
宋琬(1614-1673) 字玉叔,号荔裳。
山东莱阳人。
工诗,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加严沆、丁澎、陈祚明、张文光、赵宾又有"燕台七子"之目。
其诗以才情隽丽、格合声谐见称。
其词有"忧谗"之语,人服其赋情之真挚、用语之苍古。
有《安雅堂全集》。
词集名《二乡亭词》。
简介
莱阳宋荔裳先生,以文章名海内久矣。乃人称其登临宴集之暇,好为小词,甫脱稿,辄为好事袖去。尚书红杏,郎中花影之句,恒津津人齿颊间云。间读《安雅堂》所载古文辞,暨各体韵语,绝似昌黎庐陵诸大家,与建安开元时人,不禁叹曰“美哉,泱泱乎,东海之风。于鳞以后,一人而已。”顾以未得读其诗馀为恨。一日,先生驻骖五茸,得追随杖履,采莼淀湖,玩月九峰,历寿梦之遗墟,吊平原之故馆。夕阳蔓草,流水寒鸦,相与徘徊不忍去。于是出其奚囊中诸长调歌之,多商羽之音。秋飙拂林,哀泉动壑,不足喻其峥嵘萧瑟也。已而置酒名园,银屏绛蜡,掩映于花榭竹屿间,檀板红牙,肉倡丝和,先生复出其小令,为曼声歌之,如新筝乍调,雏莺初啭,尖佻新艳,不数齐梁《子夜》、《读曲》诸歌。噫,观止矣,湖海之作,伧父辛刘;闺帷之制,衙官秦柳。此真子建天人之才,邯郸生能不为之咋舌汗下乎。余尝谓之曰“不朽之道,人患其少,公患其多,岂欲占尽文苑诸家耶?抑公以生平风波危惧,跋胡疐尾者尚少,而更将深造物之忌耶。”先生为之扪腹微笑而已。康熙己酉暮春下浣,云间年家后学董俞苍水题于玉屏梵阁。
清诗别裁集
字玉叔,山东莱阳人。
顺治丁亥进士,官浙江按察使。
著有《安雅堂集》。
○观察天才俊上,跨越众人,中岁以非辜系狱,故时多悲愤激宕之音。
而溯厥指归,仍不盩于中正,此诗中之变雅也。
王新城称为“南施北宋”,惟愚山足以俪之,洵为定论。
维基
宋琬(1614年—1674年),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人。明末清初诗人、政治人物。清顺治丁亥进士,累官浙江、四川按察使。为一代诗宗、清八大诗家之一,亦为南施北宋、燕台七子、清朝六大家之一。莱阳宋氏世族,六世祖宋黻为明代莱阳的首位进士。宋琬之父宋应亨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官清丰知县。崇祯十六年(1643年),宋应亨于清兵陷莱阳时遇害。宋琬自幼聪慧过人,“负隽才,著声誉”,“少能诗,有才名”。曾随仲兄宋璜游学京师,与王崇简、王熙父子相识。亦同姜埰、姜垓兄弟友好。顺治四年(1647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吏部郎中。一度因“文字余孽”为逆仆所陷,下狱。顺治十八年(1661年),官至浙江按察使。康熙元年(1662年)又因亲戚董樵之故,其侄宋彝秉(宋一柄)诬告宋琬与登州于七起义有关,下狱,三年后释放,流寓江南八年,与宋荤、朱彝尊、王士禄等人诗酒唱和。康熙十一年春任四川按察使,次年进京述职,遭逢三藩之乱,不得回程,得知家人皆陷于兵火,忧苦成疾,卒于京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7—1679 【介绍】: 清浙江嘉善人,字子顾,号顾庵。顺治九年进士,授编修,官侍讲学士。多识掌故。工诗。填词与曹申吉齐名,称南北二曹。罢归后,优游田园间。有《南溪文略》、《南溪词》。(《清史列传》卷七〇)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曹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学士。有《杜鹃亭》、《南溪》、《客装里音》等集。
词学图录
曹尔堪(1617-1679) 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善人。清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编修,迁侍读,擢侍讲学士。因受清圣祖赏识见嫉于人,被诬下狱削籍归。优游林泉,吟咏唱酬终老。其诗风格清丽,人许为入大历之室,王士禛选其诗入《八家诗选》。其文沐浴润泽于唐宋八大家。又工词,为柳洲词派主将,与曹贞吉并称"南北二曹",词品在苏轼、陆游之间。有《南溪文略》、《南溪诗略》。词集名《南溪词》。
简介
记二十年前,与顾庵相乐也。每当湖山宴集,毫墨淋漓,酒旗歌扇,逢迎不暇,此真少时之极致矣。顾庵既登上第,直内廷,簪笔视草,飞声京洛,忽以细故下吏,放归草庐,而余襆被灌园,已及十载。握手相看,颠毛半白,回思二十年前之乐,恍焉如梦,其能无慨于心乎?独诗歌兴会,至老不衰。予间以花草之馀,度曲梨园,陶写丝竹,而顾庵出所著近词,一唱三叹,遂使铁板承前,红牙侍后,狂奴故态,吾两人可相视而笑矣。予惟近日词家,烘写闺襜,易流狎昵;蹈扬湖海,动涉叫嚣,二者交病。顾庵独以深长之思,发大雅之音,如桐露新流,松风徐举,秋高远唳,霁晚孤吹,第其品格,应在眉山、渭南之间。会须诃周柳为小儿,嗤辛刘为伧父,予又何人,敢与较长絜短哉。假使今日有上官昭容秤量天下,则顾庵必受明月夜珠之宠,而予则纸落如飞矣。又使今日有旗亭妙伎,双鬟发声,则顾庵必擅黄河远上之名,而予且未得书壁。然则顾庵之词,予岂惟不敢望肩背,虽欲品题甲乙,亦不能赞一辞也,盖新城王阮亭亟称之矣,曰学士词,其源出于豳风,一洗郑卫,予尝以为知言。吴门尤侗悔庵撰。
清诗别裁集
字子顾,浙江嘉善人。顺治壬辰进士,官侍讲学士。○学士性英敏,所过山川厄塞,无不指掌形势,人与之游,凡姓氏里居官爵与所览诗文,积久不忘,即虞世南之行秘书,可移赠也。诗文顷刻成,同馆无与争捷者。
槜李诗系·卷二十六
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勋之长子。
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
两冠阁试,授编修。
扈从瀛台南苑,世祖褒问,谕令与吴伟业同注唐诗。
丁艰起补,转侍读,旋升侍讲学士。
转盼三擢,异数也。
性强记,诸琐屑事能举其原委,人一见,辄不忘。
若舆图要害、山川形势,指画纤悉,听者神竦,当世以大用期之。
无何诖误镌级,寻罢官归。
而优游田园,皆二三老友选胜赋诗,间为远游,篇什益富。
为诗清洒可讽,与宋荔裳、施愚山、沈绎堂、王阮亭、王西樵、汪苕文、程周量诸公称,海内八家。
有南溪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华亭人,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
顺治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累擢洮岷道佥事,卒于官。
留心经济,尝著《河渠论》、《图经》。
后浚浏河、吴淞江,皆用其议。
诗工乐府、七律,尝与王广心、施闰章等人唱和。
兼善书画。
有《诗原》、《堪斋诗存》。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五
顾大申,字震雉,号见山,江南华亭人。顺治己丑进士,历官工部郎中。有《鹤巢诗存》。
清诗别裁集
字震雉,江南华亭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工部侍郎。著有《鹤巢诗存》。○云间自陈卧子后,诗格渐衰,鹤巢古今体气足神完,可以接武。
维基
顾大申(1620年?—1674年?),初名镛,字震雉,号见山,又号堪斋,江南省松江府华亭县人,清朝官员、水利专家、书画家。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与王广心、彭宾等在郡城结“赠言社”。顺治九年(1652年)壬辰科进士,授工部主事,督江宁芦政。顺治十四年(1657年)分司夏镇河道,节约公款,以筑镇城,又曾捐俸创设两湖书院,人皆服其廉干。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奏销案诖误,左迁顺天府通判,后丁忧,解任归里,服阕,诏复其官。康熙二年(1663年)和宋征舆等共纂《松江府志》,分叙水利、兵防、文苑。康熙九年(1670年),苏州、绍兴一带患水灾,当局采纳其建议疏通娄江、吴江、松江,解决水患。十二年(1673年)出为陕西洮岷道佥事,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1687 【介绍】: 明末清初湖北蕲州人,字黄公,号赤方。明贡生。康熙十八年,荐举博学鸿词科,以病辞。记诵淹博,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读书集论》、《贉池录》等。
沧海遗珠
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人,明末贡生,南明弘光朝时考授推官。入清后屡征不仕。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称病不就。著有《白茅堂集》《白茅堂词》《南渡来耕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四十六
顾景星,字赤方,一字黄公,蕲州人。明诸生。康熙己未举博学鸿词。有《白茅堂集》。
词学图录
顾景星(1621-1687) 字黄公,一字赤方。
湖北蕲州人。
性颖悟,六岁能作赋,八九岁遍读经史,时称圣童。
与广济张仁熙、竟陵胡承诺皆著名江、汉间。
为明贡生。
马士英使人密招,却之,因浮家隐于淀湖。
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儒"科,因病不试。
杜门息影,翛然遗世。
名其堂曰"白茅"。
施闰章友善,闰章为雠校其诗。
景星记诵淹博,诗文雄赡,亦能曲。
著述甚富,有《白茅堂集》四十六卷、《读史集论》九卷、《潭池录》一百十八卷、《顾氏列传》十五卷、《南渡来耕集》七十三卷、《阮籍咏怀诗注》二卷、《李贺诗注》四卷、《虎媒记传奇》、《曲录》等。
清诗别裁集
字黄公,湖广蕲州人。著有《白茅堂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22—1686 【介绍】: 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
回族。
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
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
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
工诗。
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
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丁澎,字飞涛,号乐园,仁和人。顺治乙未进士,历官礼部郎中。有《扶荔堂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飞涛,浙江仁和人。顺治乙未进士,官礼部郎中。有《扶荔堂诗》。○严灏亭云:“祠部少有《白燕楼诗》流传吴下,士女争相采摭以书衫袖,婺州吴之器有句云:‘恨无十五双鬟女,教唱君家《白燕楼》。’为时倾倒如此。”
共 2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