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伟业

相关人物:共 70 位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至发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山东淄川人,字圣鹄,号宪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崇祯间代温体仁为内阁首辅。起自外吏,诸翰林多不服,又始终恶异己,不能虚心延揽。终以赇请事发去官,时人传笑以为遵旨患病云。
维基
张至发(1573年—1642年),字对鹄,号宪松,山东济南府淄川县(今属淄博市)人。
明朝大臣、内阁首辅。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东乡试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历知玉田、遵化。
后授南京礼部主事,改云南道御史,四十二年巡按河南,四十六年正月巡视京通二仓。
时齐、楚、浙三党方盛,张至发属齐党,力排东林。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称病归里。
天启元年(1621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
三年十一月掌河南道印。
崇祯五年(1632年)担任顺天府丞、光禄寺卿,迁刑部右侍郎,崇祯八年(1635年)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
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等,崇祯十年(1637年)升任首辅。
时受李自成农民军打击,明朝已近灭亡,至发为政维持而已,无大作为,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因大力歌颂温体仁“孤执、不欺”,被日讲官吴伟业上〈劾元臣疏〉弹劾,后因内阁中书黄应恩接受贿赂牵连,“回籍调理”,时人讥为“遵旨患病”,崇祯十四年(1641年)重启诏用,力辞不就。
次年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9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茂宰,又字长蘅,号香海,又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万历三十四年举人。两应会试不第,遂绝意进取,誓毕其余年,读书养母,刳心学道,以求正定之法。工诗善书,尤精绘事。知县谢三宾合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及流芳诗,刻为《嘉定四先生集》。居南翔里,其读书处名檀园。有《檀园集》。
词学图录
李流芳(1575-1629) 字茂宰,又字长衡,号檀园、香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泡庵道人。
本安徽歙县人,侨居嘉定。
万历丙午(1606)举人,厌恶魏忠贤,决意功名。
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
"工诗,擅书画,亦能印。
吴伟业称为"画中九友"之一。
尝语钱牧斋"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
"牧斋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
" 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称"嘉定四君子"。
与钱谦益为友,常往来常熟。
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2 【介绍】: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平槎,号散尹。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间典试山东,以试录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为职方郎中。有才干,时军书旁午,尚书熊明遇深倚信之。孔有德反,明遇欲抚,继贞谏阻之。以不从周延儒、曹化淳等请托,被排挤削籍。后再起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督蓟辽军饷,大兴屯田。十四年,以故除名。次年再起,旋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散尹,太仓州人。万历癸丑进士,历官兵部右侍郎有萍槎集
维基
李继贞(16世纪—?—1642年),字徵尹,号萍槎。
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属江苏省)人。
吴梅村是世交。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中进士。
授直隶大名推官,升工部屯田司主事,迁兵部职方司主事。
天启四年(1624年)秋,典试山东,坐试录刺魏忠贤,降级,已而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起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进职方郎中。
擢尚宝寺卿,照旧管职方郎中事。
崇祯四年(1631年),为易五房主考官。
会叙甘肃功,继贞请起用故巡抚梅之焕,帝遂发怒,削继贞籍。
已,论四川桃红坝功,复官,致仕。
十一年用荐起,历两京尚宝卿,迁顺天府丞。
寻超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督蓟辽军饷。
十四年冬,诏发水师援辽,坐战舰不具,除名。
得疾,卒于途。
赠右都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编修、詹事,崇祯初为礼部侍郎,因事罢归。以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极富。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清兵渡江,出城迎降。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塞愤张之语。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又编《列朝诗集》。清高宗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不绝。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九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
词学图录
【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虞山蒙叟。
常熟人。
崇祯初官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官礼部尚书。
降清官礼部右侍郎,充修明史副总裁,旋告归。
与郑成功等秘密抗清。
明清之际文坛宗主,学殖宏博。
其诗博大闳肆,以杜为宗而出入韩、苏,与吴伟业、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
词作仅数首。
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
编有《列朝诗集》。
词在《有学集》中。
清诗别裁集
字受之,江南常熟人。成历庚戌,赐进士第三人。国朝官至礼部尚书。著《初学》、《有学》二集。○尚书天资过人,学殖鸿博。论诗称扬乐天、东坡、放翁诸公。而明代如李、何、王、李,概挥斥之;馀如二袁、钟、谭,在不足比数之列。一时帖耳推服,百年以后,流风馀韵,犹足詟人也。生平著述,大约轻经籍而重内典,弃正史而取稗官,金银铜铁,不妨合为一炉。至六十以后,颓然自放矣。向尊之者,几谓上掩古人;而近日薄之者,又谓澌灭唐风,贬之太甚,均非公论。兹录其推激气节,感慨兴亡,多有关风教者,馀靡曼噍杀之音略焉。见《初学》、《有学》二集中,有焯然可传者也。至前为党魁,后逃禅悦,读其诗者应共悲之。○牧斋诗,如“吾道非欤何至此,臣今老矣不如人”、“屋如韩愈诗中句,身似王维画里人”,“工致有馀,易开浅薄,非正声也。五言平直少蕴,故不录。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后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汪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汪桂,字伯祯,号仙友,湖广武昌府崇阳县军籍。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行人,迁兵部主事。
崇祯四年辛未分考武闱,杜倖门,同翰林刘必达等闲住。
起补光禄署正,迁户部主事,榷九江钞关,屡奉加税,以羡余应,不复派累贾舶。
迁建宁知府,性恬淡,好山水,野服一杖,任意登临,无幽不历,凡游览所得,即叫笑伸纸泼墨,淋漓满幅,自呼“卧雪居士”,建宁命下,陈情乞休,卒于京。
著有《梅村》诸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流寓太仓。
字在湄,一字璧双。
善弹琵琶,时称江南第一手。
吴伟业、陈其年均有诗咏之。
白彧如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通州人,流寓太仓。
白珏子。
善弹琵琶,好为新声。
吴伟业曾于王时敏南园听其弹奏述明末时事之新曲,为作《琵琶行》,时有人比作白居易《琵琶行》。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读彻,字苍雪,呈贡人,本姓赵。长洲中峰僧。有《南来堂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苍雪,呈贡人。居苏州楞伽中峰有南来堂槁
人物简介
苍雪(一五八九—一六五七),名读彻,初字见晓,后更名苍雪,号南来。
云南呈贡人,童年随父祝发于昆明妙湛寺,曾主持虞山中峰寺,与钱谦益、吴伟业等交往。
有《南来草堂诗集》。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读彻,字苍雪,初字见晓。
姓赵氏,云南呈贡人。
生性敏捷,慧悟天成。
童年随父,舍身昆明妙湛,复游鸡足,为寂光水月侍者,讲诵之馀,研穷义谛,文词泉涌,辩者莫当。
年二十五,发志行脚,一笠飘然,遍览名胜,遂达吴门,嗣法一雨。
会明季丧乱,天下多故,不遑宁处,彻独晏然。
更启法会,欲以慈祥化彼杀机,及居中峰,继主讲席,道风郁鬯,声闻南北。
复兴支公道场,海内宗之。
又以禅暇,与眉叟、玄宰、牧斋、梅村诸公往复酬唱,诗名藉甚。
生平著述颇富,笔迹尤珍。
晚岁讲《楞严》于宝华山,手编未终,踞坐而逝。
书有《遗诫十章词》曰:“无端讲席应宝华,老病人扶上小车。
南国远钟萧帝寺,东阳古井志公家。
苍茫不尽江边苇,狼藉空馀台畔花。
一自云光登说后,独怜沽酒送烟霞。
”“南朝帝业几经衰,碧眼无人辨劫灰。
山抱玉泉荒寺在,峰标金地大僧来。
针锋一拨山河转,枣叶重移殿阁开。
衣钵相仍谁继武,法筵龙象见宏才。
”“闭门莫怪老山僧,打睡从来接上乘。
十日庖羹咽未下,千人讲席病犹登。
鼓将风力声难转,散入烟霞气不胜。
如是我闻知未及,奉行倍受已先膺。
”“最初方便请开经,末后圆通择性灵。
我自无心聊为说,谁人有耳不能听。
蘸乾海墨收佳句,缩小江山入净瓶。
珍重莫教莲社冷,天涯诸子各飘零。
”“到岸乘风实快哉,亲迎遗像几还回。
香花夹道群情肃,幡盖摩空宿雨开。
人化双虹天上去,泉飞百道树头来。
俨然未散灵山会,想望荆溪入五台。
”“庆喜惯啼抛止叶,饮光解笑示拈花。
而今哭笑俱非是,何啻宗乘辩正邪。
试问此槌曾白否,可怜双眼果青耶。
刹竿倒却门前久,大厦将倾赖木叉。
”“囊虫漉水细微事,粒米同餐展钵巾。
鸡足传衣犹在定,鹅头开戒遍分身。
乡音莫辨难兄弟,老景无多惜主宾。
博取大千凭手掌,陶家游戏转双轮。
”“多闻误堕示儿曹,作饭蒸砂事枉劳。
欲漏未除习漏重,爱根不断命根牢。
无心淫女能成佛,叉手屠儿早放刀。
道眼沧桑何足问,云霄万里一鸿毛。
”“昼长无暑夜无蚊,帷幔虚牵掷扇巾。
好与时人谈笑语,任留知已诉辛勤。
难辞铩羽投林鸟,强作无心出岫云。
一自金经读破久,奈何泄漏尽东君。
”“毛端五色障开经,劳久狂花净眼停。
刁斗更声催𠪾历,明量烟火散荧荧。
交光摄入川源影,纲相盘回楼阁形。
何物无情头解点,也须说与众山听。
”又《中峰喜逢白公,夜集法公方丈》云:“久别几于消息断,重逢犹记道途间。
两山相忆秋同老,一夜刚随雨到山。
故旧何人堪共话,林峦有主暂投閒。
乱流落叶声兼下,听尽寒岩水抱关。
”又《法公招游狼山,登大观楼》云:“海上危楼壮大观,烟波无尽此凭栏。
江南一水横衣带,天外三山落弹丸。
潮色不来风势紧,客心欲渡浪声寒。
高明胜会知何日,回首斜阳几度看。
”又《解制送恒生还山》云:“满堂瓢笠忽天涯,云水茫茫去路赊。
同坐那知君是客,送行翻觉我无家。
九秋露冷芙蓉色,一夜风吹芦荻花。
最是不堪回首处,夕阳江影片帆斜。
”又《铁桥》云:“自堕黄尘每慨然,故乡卿相我无缘。
眼前见画思鸡足,梦里寻家渡铁莲。
苗庶尚潜诸葛洞,儒臣不去小西天。
料应难得今生见,先过此桥五十年。
”又《送唐大来还滇》云:“小艇难禁五两风,鸡山有路几时通。
殷勤为我传乡信,结个茅团在雪中。
”《送元白之燕》云:“一带燕山色,常时入梦间。
平生未到处,今日逢君还。
客路无时尽,秋心不自閒。
塞鸿牵别思,早已出江关。
”《挂瓢》云:“抱膝向空坐,偶然同许由。
一瓢还似累,何物更须留。
涧响悬孤影,风翻入夜秋。
几时从空出,犹见在枝头。
”《送朗癯入匡山》云:“独向匡庐去,安禅弟几重。
九江黄叶寺,五老白云峰。
落日眠苍兕,飞泉挂玉龙。
到时应为我,致意虎溪松。
”《别吴中诸子》云:“相看了无意,临歧还黯然。
回看吴苑树,独上秣陵船。
春老还山路,江昏欲雨天。
白鸥颇怪我,聚散缘波前。
”其所著书,有《法华珠髻》,并同丽府木公参补《华严海印忏仪》四十二卷在藏。
闻所传诗文,散佚颇多,有《南来堂集》刋入《云南丛书》中。
王渔洋评“当代释子诗,以苍雪为第一”。
卒葬中峰,牧齐为撰塔铭。
邵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长洲人,字僧弥,后以字行,号瓜畴。
性迂癖不谐俗,好学多才艺。
山水学荆、关,清瘦枯逸。
书法宗钟繇,为时所宝。
好搜罗金石鼎彝。
吴伟业画中九友之一。
唐蟠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姓名或作汤蟠。
明末清初江苏嘉定人,一名元升,字穆如,号冰庵。
崇祯诸生。
尝游太仓吴伟业、王时敏之门。
工书画。
有《柳东阁诗草》、《睡贤处稿》。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