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吕宫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徐养心,字泰箓,号松涛,湖广荆州府江陵县人,进士出身。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当涂县知县,治声著闻。
分校江南秋闱,吕宫王行俭、堵胤锡皆出其门。
十年行取,十一年授云南道监察御史,疏论锦衣马直,丰采凛然。
巡按江右,威惠并著。
明亡,潜于家,以寿终。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廷鉴(1603年—1665年),字冰如,号靖山,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
明朝末科状元,历仕李自成、南明及清廷。
幼习勤苦,早年师从孙慎行、张玮,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状元,是明朝最后一位状元,与吕宫是“僚婿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杨廷鉴化妆外逃被识破,遂投降起义军。
任弘文馆编修。
李自成兵败,杨廷鉴又投奔南明。
弘光朝廷灭亡后回乡,洪承畴推荐杨廷鉴为官,廷鉴是武进人,顺治帝见到家乡在武进的大臣,都要问杨先生最近病得如何,什么时候能好,欲请杨出山为官。
随后出仕清朝,任江南省松江府儒学教授。
顺治十七年(1661年)常州大旱,杨廷鉴提议知府设立粥厂多处,“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
康熙四年(1665年)正月二十八日卒。
黄敬玑 朝代: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敬玑。
山东济宁州人,清初官员。
黄敬玑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吕宫榜三甲进士。
官云南道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2—1685 【介绍】: 清山东滨州人,字子濂,号湄村。顺治四年进士。任直隶真定推官,屡决大狱。官至河南参政,兼理驿传盐法。行保甲,剔盐弊,尤以除溺女淹丧锢婢等事为善政。家世工书,至漺尤遒媚。有《湄村全集》、《湄村吟》等。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四
杜漺,字子濂,别字湄村,滨州人。顺治丁亥进士,历官分守开归道参政。有《湄湖吟》。
维基
杜漺(1622年—1685年),字子濂,号湄村。
山东省济南府滨州人,清初官员。
杜漺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吕宫榜三甲进士。
授直隶真定府(今正定市)推官,改礼科给事中。
官至河南布政使司参政。
工书法,有《湄村全集》。
李清藻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福建安溪人,字信侯,别字疑之。
李光地孙,李钟伦子。
康熙五十六年举人,举鸿博,任兴国知县,决狱平允。
熟谙历代典章制度沿革,擅长音学书法。
有《经史新记》、《壁经梅书辨赝》及文集。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黄侃(1886-1935) 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生于成都。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1914年后曾在北京大学、武昌高等师范(武汉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等学校任教授。在北京大学期间,从刘师培学,尽通春秋左氏学家法。殁于南京,仅49岁。于经学、文学、哲学皆有深诣,尤以"小学"之音韵、文字、训诂最为卓越,人以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之集大成者"。主张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应以《说文》、《广韵》两书为基础,强调从形、音、义三者关系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学,以音韵贯穿文字和训诂。有《量守居士诗集》、《量守居士词集》、《量守庐日记》、《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诗品注释》、《说文古韵》、《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黄侃(1886—1935) 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
字季刚,自号量守居士。
湖北蕲春人。
师事章炳麟,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
1925年9月就武昌中华大学之聘,时章太炎过武昌,徐复观记黄侃率众人“欢宴太炎先生于黄鹤楼上”,后有诗七律《登黄鹤楼故址》,表达对“黄鹤何年复却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