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永吉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四川井研人,字发圣,号赞皇。天启二年进士。授编修。工结纳,初入仕,即与内侍通。庄烈帝选用阁臣,每发策观其能否。崇祯十三年,得中官关节,知帝所欲问数事,奏对称旨,即拜礼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入阁。十三年改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周延儒罢,为首辅,实无能为,无所筹划,而以贿闻。十七年,罢政。资多,不能即行。李自成破京师,被执,以献巨金于刘宗敏获释,寻被杀。
维基
陈演(?
—1644年),字发圣,号赞皇,四川井研人,崇祯时期的内阁首辅。
治书经,行一,庚子年九月初九日生。
陈演是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顺天乡试三十六名,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
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
崇祯十五年(1642年),陈演于山东平定盗贼有功,升任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
崇祯十六年五月,周延儒被罢免,陈演代为首辅,后因谎报战功而被罢免。
明史》称陈演为人“既庸且刻”,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李明睿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
崇祯有意迁都,陈演反对“南迁”,并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
二月初八,李自成陷太原,北京震动。
蓟辽总督王永吉、顺天巡抚杨鹗建议提调吴三桂保卫京师,二月二十七日,崇祯帝在文华殿召开紧急会议,徵调吴三桂“勤王”,陈演、魏藻德两人不敢同意,以致此事一延再延。
最后崇祯骂他:「汝一死不足蔽辜!
」三月初四,崇祯帝终于决定,放弃宁远,徵调吴三桂、王永吉、唐通、刘泽清护卫京师。
吴三桂接到命令后,三月上旬启程,十六日入山海关,二十日至丰润时,李自成已攻破北京。
李自成入北京,陈演想逃离北京,但因家产太多而未果。
他主动向刘宗敏献白银四万两。
稍后,其家仆告发,说他家中地下藏银数万。
农民军掘之,果见地下全是白银。
刘宗敏大怒,大刑伺侯,刑求得黄金数百两,珠珍成斛,四月八日,得释。
十二日,李自成败于多尔衮、吴三桂之联军,临走前,将陈演等人斩首。
另一民变领袖张献忠后来称帝,以陈演的女儿为皇后,陈演的儿子为翰林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明四川成都人,字念修。崇祯十年进士。授宁国推官,十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山东。李自成入北京,祖德南奔。成都亦陷,无家可归,流寓宁国。响应金声起义抗清,兵败,退入山中,被清兵杀害。
维基
丘祖德(1614年3月20日—1645年),号念修,四川都司成都后卫人。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十年(1637年)丁丑科进士。
吏部观政,授宁国府推官,十二年(1639年)调济南府推官。
后被推荐,越级提拔为山东按察司佥事,仍带降俸一级,分巡东昌道。
山东土寇猖獗,崇祯帝听给事中张元始之言,令丘祖德及东兖道李恪专任招抚,土寇多解散。
十五年(1642年),调官沂州。
冬季,因兵部尚书张国维所荐,被擢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提督紫荆等关,兼理海防军务。
十六年(1643年)在官吏考核中被解职待查,查明后,以原官代王永吉巡抚山东。
北京沦陷,李自成遣使招降丘祖德,丘祖德斩使者,图谋发兵拒守,但中军梅应元叛变,率部卒索取印绶,丘祖德于是南奔。
弘光年间,御史沈宸荃弹劾丘祖德和河南总督黄希宪轻弃封疆,诏将二人削籍提讯久后获释。
时成都亦沦陷,丘祖德无家可归,流寓于宁国。
金声起兵绩溪反清,丘祖德与宁国举人钱文龙、诸生麻三衡、沈寿荛等各自举兵响应。
时郡城已失,丘祖德驻华阳,麻三衡驻稽亭,其他蜂起者还有十余部,相约一同攻郡城,不克,沈寿荛阵亡,丘祖德退还山中。
清军攻破其寨,丘祖德被俘,被磔死,其子也被杀。
不久其余各部也都败亡。
绍武帝追赠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谥忠烈。

人物简介

维基
卫胤文(?
—1645年),字祥趾,号紫庵,又号紫岫,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卫胤文是天启元年举人卫之琚的儿子,在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次年(1631年)成进士,改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詹事府中允、左谕德后告归。
十四年(1641年)时李自成入关,陕西军力崩溃,他在家乡连夜赶到北京,痛哭上陈作战计划,表示西方危险,将祸及社稷,并请求徵召四大镇入朝保卫京师;他连续呈上十五道奏疏,捐出三千金犒军。
崇祯帝认为他切实,在朝堂当面褒劳他。
北京失陷,他匿藏在民间,被李自成部下搜获,在审讯前逃到南京。
弘光帝继位,仍然让卫胤文担任左谕德,迎合马士英意思而奏请罢史可法兵马,弘光帝下诏责备他,马士英就和他遂渐亲䁥。
不久他到兴平营,高杰因为他是同里而上疏让他留下监军;高杰去世,卫胤文在马士英推荐下即时以兵部右侍郎总督兴平的部队,经略开封、归德。
很快朝廷下令安庆巡抚并入应天巡抚,屯抚并入凤阳总督,王永吉兼巡抚淮安,他则兼巡抚徐扬。
当时柳城人高金高自修筑土城,训练壮丁,不接受李自成命令,卫胤文上疏让他担任副总兵。
归德失陷,清兵徘徊不前,令徐州人民惊慌,王永吉请求急调阁标以及甘肃团练营救;但忽然传来密旨要求撤军入卫,因此各军队前向江上,徐州空虚。
王永吉再次上书说:「清兵已进入虹县,距离泗州二百里,万一泗州沦陷,就会直达盱眙。
盱眙东南一路可达淮安,正南一路可达扬州,西南一路可达六合、浦口,不但淮安、扬州无法支撑,而且随时会渡江攻入南京。
请求让卫胤文、刘泽清全力守住徐州、泗州,保全南直隶的门户,同时以南直隶全力防寇防清,才不会四面受敌。
」朝廷不采纳。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朝廷才命令他和李成栋屯驻泗州,未出发扬州已沦陷,他投水而死。
王永积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崇岩,号蠡湖野史。崇祯七年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郎中。有《锡山景物略》、《心远堂集》。
维基
王永积,字稚实,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王永吉,天启二年壬戌进士,官福州知府。
永积登崇祯七年进士,知武定州,三筑城而民不扰。
清兵破济南,山东郡县望风瓦解,武定城甫完而被围。
永积以民兵六千登陴坚守,且半年,百方捍御,独得不破。
寻以计典黜职,巡按御史疏永积功,起兵部职方司,协赞员外郎,计典复官自永积始。
李贼猖獗,京师戒严。
永积上疏陈堵截之方,进郎中。
有宦官为其弟赂求浙镇者,永积却之,寻罢归,遂不复出。
寄意山蹊水道,名贤往迹,而缀之以诗,曰:锡山景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