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权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左赞成月沙李公。持先大夫状谓钦曰。先妣之亡。不肖孤仅十一岁。后十二年中进士。又六年中文科。先府君卒五年。不肖孤升拜承旨参判。赠先府君吏曹参判。先妣贞夫人。又二年。升判书。加赠先府君吏曹判书。又五年录扈圣从勋。加赠先府君左赞成。先妣贞敬夫人。已又先府君录宣武从勋。加赠领议政。后不肖孤升崇政崇禄辅国崇禄。而先府君先妣之赠无以加矣。呜呼。先府君之在世也。不肖孤秪有一女矣。今子若孙满前矣。官才郎署。今列上大夫矣。含饴列鼎。皆未逮焉。以先府君先妣之厚仁积德。不克享年与位。又不及见子若孙之显荣。天之报施何舛也。惟是夙夜兢兢者。托立言君子为不朽图。而迄未谐者。非缓也。不肖孤尝闻先府君之言曰。我曾祖文康公文章德业。冠绝古今。而墓道阙显刻。汝其勉之。言犹在耳。肆于今年夏。先树石于文康公墓。庶几不堕先训。继而诠次先府君先妣事行为状。要执事之文以贲神道。因是而后之人。知先府君先妣之砥行焘后如此。不肖孤之薄技浅能。遭际显融。保全名节。不忝所生有自。则不肖孤足以藉手见先府君于地中矣。庚申春。不肖孤以陈奏使如京师。有雅于翰林汪公煇。汪公笔法名天下。欲倩书墓道之石。而时则执事之文未及请也。汪公但书前面大字赠曰。此标延陵季子之意也云。今谨治石而俟。愿执事之一言也。钦闻命而曰。钦之外高祖曰府使宋公汝谐。即文康公之女婿。外王父参赞公。与议政公为再从兄弟。而契好之笃。在寻常修睦之外。间相过则辄亹亹忘倦。移晷不能去。时钦稚幼。不省事。尚能从门屏间。纵观议政公符采谈论。意气溢发。有非伦类所攀及者。至今记之矣。况与赞成公少而同术。长而同升。有莫逆者。钦而不为公先君子文。恶乎文。乌可以不娴于辞辞。敬以赞成公所为状叙之曰。公讳𡹘。字景瞻。初名𡸙。避宣庙潜邸旧讳改之。世传唐中郎将李茂从苏定方平百济。留仕新罗。赐籍延安。后分为三宗。公之世其一云。至丽而有讳贤吕。判小府监。公远祖也。曾祖曰石亨。是为文康公。魁生员进士及第三试。佐成庙致太平。有樗轩集行世。祖曰浑。司宪府掌令。赠吏曹参判。考曰顺长。补荫职不仕。以大耋受嘉善秩。赠领议政。妣曰边氏。长渊大姓。进士希哲女。侍中处厚之后。嘉靖戊子生公。生而英秀。未学语。先知文字。稍长试公车。都中人士。莫敢望焉。己酉。郑湖阴士龙主贡举。见公作称赏曰。文章手也。乃擢为诸诗之冠。华问日播。奇高峰大升与公同榜。有重名。同年生皆拜之。公不肯曰。榜下之拜状元古也。吾当从众。若奇明彦虽望士。岂可受同年拜。高峰闻而喜之。即来见公。握手交欢。定交而去。公在布衣。所与游皆一时名胜。金公继辉,金公弘度,金公虬最相善。三公居台阁。专事激浊。为奸倖所螫。尹元衡乘时起狱。金公虬下理受栲。公日诣狱。手传药治之。具疏令子弟叫阍白冤状。金公得免死。士论韪之。宣庙初即位。公率泮中多士。抗疏请褒赠己卯诸贤。宣庙许之。事在己卯录中。公屡举不成名。年踰五十。犹无仕宦意。庚辰春。为同年会。公以长第在上座。吏曹参判郑公芝衍亦与焉。诸同年以公滞儒冠。浮觥而属郑公。郑公曰。此友朝夕大科。朝野所想望。不然岂不欲为贤才贲铨笔乎。居数日。荐拜瓦署别坐。移拜义禁府都事。癸未。北胡尼汤介叛。兵使李公济臣遭诬被逮。金吾郎当去。公与李公素契许。见时议攻李公甚峻。将寘不测。慨然曰。李公倔强。恐忧愤成疾。非吾莫能宽其意。请自往。沿途同寝食。单诚救护。及谪江界又如之。乙酉。转司导寺直长。丙戌。升汉城府兼参军。旋拜义兴县监。以方伯婚媾。换拜长城县。为治先教化。首行养老宴。民之穷不克婚葬者。官为之资。设学堂于霞谷。以县中逸士郑云龙为学长。建乡贤祠。祀高丽节孝徐棱。跨水构阁。为学徒藏修之所。暇日命驾。论讲经籍。课试文艺。记徐公行迹。示民兴感。民有兄弟讼田者。呼使前。谕以天伦。民垂泪而退。让其田于兄。郑贼汝立居全州。遥执朝。声生势张。人莫敢何。贻书于公。要得祭需。公笑曰。吾与此人无一日之雅。岂容致书求索。此人使气如是。必不善终。遂谢病不答。仍语郑云龙。云龙亦绝之。己丑。汝立谋逆伏法。宣庙阅汝立家文书。得云龙绝交书。下教嘉奖。特拜王子师傅。云龙曰。此皆我明府先见善诲之恩云。辛卯。瓜满还朝。见国事日非。叹曰。边圉恬嬉。朝论乖张。必有危亡之祸。结数椽于先垄下。为终老计。壬辰夏。倭寇猝至。宣庙西狩。公尽室徒步向行在所。秋。拜司禦。癸巳。除三登县令。治军调饷。咸得其宜。抚摩疮痍。一境晏然。冬。患中风卒于县。年六十六。邑人悲号。如丧考妣。甲午春。赞成公奉榇东归。县吏发民四十夫为舆徒。时当抢攘。人皆谓舆人必道亡。赞成公哭而吁众。约给脚价。众泣曰。我公之泽不可忘。何忍舍丧主而亡。又何忍受直为。自赍糇粻。舆至墓山。无一人亡。为赞成公伐木葺孝庐而返。三月。葬于龙仁文秀山巳坐之原。先是夫人卒。卜兆于文康公墓右。虚其右穴。其后相者言穴宜上。公许之。遵遗命为上下坟。同原而异室。公天资豪爽。志气磊落。重然诺。有大节。不事细行。孝友出天。大夫人早世。大府君年踰九十。公色养无方。佳辰令日。花酒宴娱。至作斑衣之戏。及丧庐墓。执制一仿家礼。有姊早寡。有兄无子。公曰。骨肉三人。岂可异居。筑室于一墙之内。晨昏省问。绝甘分少。藜羹缊袍。未尝独享。同居四十馀年。家庭无间言。人比之张公艺。乡里举公行谊。公让于伯曰。兄之德也。我则恭为弟职而已。伯公因里选。仕至监察而终。其病也。躬尝汤药。其丧也。自初终至葬。备物致虔。无少缺。尤修敦睦。中表亲党。悉归依焉。尝谓平生无不可对人言者。外虽宽厚。中亢直。不能藏人之过。与人交。不饰貌软语。酒赋歌呼。谈说忼慨。精采风流。有动人者。名公巨卿。折辈行为交。玉溪卢公,圭庵,德恩宋公兄弟。见公必讨论倾倒。忘其年与位。观书十行俱下。一览终身不忘。为文主左氏班氏。诗主昌黎。雄健不事绳削。苍然有古色。自弱冠发策决科。中汉城试诸科。通二十一榜。魁者二。第二第三者五。馀亦高选。科制一出。无论中不中。脍炙人口。洎赞成公发轫场屋。公曰。吾结发受书。高视词坛。今落拓一官。命也。汝才必能光大先烈。吾家旧物。当传与汝。即抛科业。大肆力于坟典。于百家言。无所不窥。当世文衡诸公。遇大制述。咸来就正。所著诗文累百篇。丧祭礼要,纲目辑释,文溪厖诨等书藏于家。失于壬辰之乱。公夫人曰光州金氏。新罗王子之裔。县监彪之女。妣龙仁李氏。己卯名贤佥知弘干之女。生长法门。柔嘉淑哲。不事书籍。而能通大义。古今理乱。事是非人邪正。片言剖析如神明。佥知公奇爱之曰。吾孙女女也。不者。当大吾门。金公虬乃夫人季父也。遇事必咨于夫人。一日。金公被酒待客。客谄笑钩语。金公不之觉。纵谈无忌。夫人时未笄。在壁后闻之。客去谓金公曰。叔必为其客所搆。无何祸作。并以其时语为谤讪朝政之目。及归公。事舅姑。诚敬俱至。脂瀡蘋蘩。手具躬进。篝灯达曙。纺绩不去手。公好客。客至置酒。咄嗟之办。皆有异味。公喜施与。甔粟箧衣。不问有无。先意恪承。绝不为穷窭之色。室如悬磬。而人不知贫。市易之际。稍过其直。即还与之。不喜巫卜浮屠说。屏去浮华奢泰之习。闺门之内肃如也。生于嘉靖庚寅。卒于万历甲戌。年四十五。举三女一男。女长崔泳津。以勋裔为老职嘉善。袭封月川君。次李德容。次朴琎。皆早卒。月川无嗣。养李德容季女。嫁其族侄应斗而子之。德容有二女。长李廷哲。次为崔应斗。琎生二男。长大健。次大华。替成公娶判书克智女。生二男二女。女长洪霙司艺。次郑玄源。男长明汉吏曹参议。次昭汉弘文校理。崔应斗四男。曰庆濂,庆洛,庆洙,庆海。李廷哲生二男。曰杜齐,郭齐。二女幼。洪霙生五男三女。男长柱元。尚贞明公主封永安尉。生一男幼。天之骘佑善人。不在其身。在其后。公具兹德美。不得展其抱负。乃竟食报于赞成公。赞成公以学问文章。遭逢宣庙。早岁蜚英。荷不世之遇。历判六部。再秉文衡。至我圣明拨乱反正。㩴置贰公。公方励翼中兴。精神治理。而爰及子姓。英髦衮衮。玉树交芳。袍笏盈床。向用五福。盖未艾也。于是乎愈信天道之有定。铭曰。
或自致之,或树而滋。
天之畀之,曷异其施。
公树之厚,而后之阜。
公神之灵,宁与魄朽。
铭而无愧,我诗孔扬。
有来式之,德人之藏。
宋元平给事 明末 · 孙传庭
七言律诗
十年踪迹任浮沉,知己相期意转深。
无我一邱谁作癖,有君四海尽为霖。
雪肠尚在终堪矢,霜鬓何来欲见侵。
辇上旧游如讯问,泽癯分老碧云岑。
旷望长安道,春风啸咏还。
故人如问讯,袖里有盘山。
按:扈送梓宫瞻望陵寝情易苍凉游赏之篇风尤遐散拔其五言隽永不独步武苏陆即谢客之警句苏州之逸响尚泠泠未歇也牧仲官在法曹擅能政事而性癖苦吟双江扇美于和歌回中抒怀于登望邺下梁园于兹复秀矣宣城施闰章跋
何限低徊驻马心,方塘无复旧泉音。
苍松怪石能相待,向夕空亭取次吟。
鼓棹难酬醉月心,张琴且为和松音。
微闻父老殷勤语,还似先公拥鼻吟。
人日新霁宜游骋,饭罢儿童再三请。
东郊策马一放怀,何必深林与峻岭。
河冰将泮沙路融,昨日风霾息馀猛。
曲渚桃菜流光催,卬首天涯叹浮梗。
晴云敛尽气乍暄,拟脱敝裘兼露顶。
城隅响闸翻瀑花,匡庐开先到俄顷。
霆飞雷斗耳欲聋,大是奇观要细领。
回堤迤逦野意多,老树长河背万井。
吏人莫进宾从佳,旁午盘桓忽斜景。
招提访旧罘罳倾,削磴虽存待重整。
周旋杖履三纪馀,版上一诗还记省。
如人短柏谁手栽,不见参天旧文杏。
伤心斗室绳床悬,那得老僧同说饼。
壮岁已过讶抱孙,仍啜香台一瓯茗。
低徊欲噪林际鸦,更寻南邻初地静。
水精域里欣慕生,禅理贸然金在矿。
天童老人夙所钦,讵意空堂睹留影。
龛前再拜思皈依,如汲深泉乏修绠。
起登佛阁临沙湾,云水㳽漫与天永。
无终山色拂地来,俨对佳人晚妆靓。
言归衙斋闭户吟,簿书且喜早春屏。
侧理狂草作蛇盘,蜡梅吹香灯炯炯。
此情惟有朱髯知,宁顾旁人怒生瘿。
遵化城东北隅有泉澄澈流周于隍旧名乌龙先文康开府畿东时易名曰练暇日筑亭种树与宾客泛舟游宴其间曾有泉上作后入相诸将士置酒饯别公复留断句一首刻石置泉上时为顺治二年荦方稚龄今康熙二十三年二月荦缘观察通永按部过遵寻访旧迹而泉以地震涸久矣因次断句韵有方塘无复旧泉音之句又明年复过其地泉忽涌出顿还旧观邦人士亦惊喜共事修葺荦留连久之爰次泉上作原韵勒诸贞珉以志今昔之感
先人渔阳拥节旄,我今重来驻畿甸。
山城访旧空亭留,不见清泉照人面。
古隍庚庚龟兆横,千亩安能灌卮茜。
独倚怪石吊斜阳,忍对长松自葱茜。
今年一事出意表,坏甃依然明匹练。
回溪觱沸得旧观,幽响临风传别院。
缚桥设槛走士人,舆隶惊看亦云便。
昔如黄犊今霜髭,插脚谁知此开宴。
何戡歌发感客心,况复林端山鹧啭。
载寻邃洞剪烟萝,苔藓封门青一片。
顾瞻先泽矢渊冰,求瘼敢言黔首贱。
摩挲断碑景遗编,口沬手胝咏百遍。
回首霜月到方塘,依俙诸将当年饯。
火云烧空何赫赫,是处山田尽龟坼。
千村望雨农歌劳,职在封圻忧惧迫。
忽惊宠命九霄临,习习清风传蓟北。
近臣(织造臣李煦)捧赍宝光歊,御书二扇蒙天锡。
老臣拜罢敬展观,凤泊鸾飘双拱璧。
其一御制省刑诗,仁民德意殊恻恻。
背写杂花艳有香,紫檀细股穷雕饰。
其一白檀嵌美玉,尺馀宫扇真创获。
谛视名画属徵明,玉帐山铭(御书此铭)圣人迹。
动摇炎暑讶迸退,到眼阴云渐四塞。
凉飔急雨如愿来,原隰匀匀沾濊泽。
从此南国庆丰登,野老恬熙安作息。
须知太平有本原,端自吾皇手中得。
按:上己卯南巡视河赐江宁巡抚臣宋荦仁惠諴民四大字又赐怀抱清朗四字癸未以河工告成再南巡渡江驻跸金山之江天寺荦扈从因奏臣家有别墅西陂敬乞御书西陂二字赐臣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独有千古上笑而书之即以颁赐驾回行宫又命侍卫取入重书赐焉再赐清德堂额荦西陂有纬萧草堂芰梁钓鱼诸胜常属予辈赋诗今乃获御书张之不世之遇也古来名臣别业最著者无如午桥平泉顾未闻有此矧辋川盘洲以下乎荦自有诗记事济南王士祯敬为之跋 鱼水君臣古不如玉音问答驻乘舆近来官阁无留牍更敕香厨挍秘书 西陂水比石湖清云汉天章照影明且莫平泉疏草木试看马乳后园生 朱彝尊
田田漫舞银塘,鱼床捧出黎云好。
新妆淡伫,静窥湍濑,临风窈窕。
翠羽低穿,水荭斜压,数枝偏皎。
宛湘妃独立,轻绡掩映,明珰缀,波光照。

三十六陂淼淼。
渐黄昏、冰姿恁悄。
开宜玉井,折应素手,闹红都扫。
露冷才香,月明无影,蘋花共老。
鹤洲千朵,堪成雪赋,向邹枚道(鹤洲在梁园,即邹枚赋雪处。)
① 朝会皇帝升坐中和韶乐作奏隆平之章
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定飨祀乐章诏礼部翰林院议明年正月尚书(臣)帅颜保学士(臣)陈廷敬等集议言郊庙乐章世祖章皇帝所亲定(臣)等不敢变易独朝会燕飨沿习前明典章未备祈敕下(臣)等考古乐之原定声律之节作为雅歌用昭盛美诏曰可于是礼臣曰此词臣职也以属(臣)廷敬(臣)待罪掌院事乃集诸词臣谓之曰廷敬材能浅薄不足以光制述之事乐歌之作无如公等为宜诸词臣固以让(臣臣)不得辞尝考古乐之备者莫如诗朝会之乐正大雅之诗是也燕飨之乐正小雅之诗是也汉以来失雅诗之义魏得杜夔所传古乐四篇遂仿鹿鸣作于赫篇以祀武帝仿驺虞作巍巍篇以祀文帝仿文王作洋洋篇以祀明帝则直以雅为颂且乱以风又乌能得雅诗正义乎晋以后去古虽远间存雅诗之遗逮梁武帝南北郊明堂太庙三朝悉名为雅则是颂声亡而正雅之用混也唐分雅俗二部然所谓雅者以别俗之名耳其实皆俗乐也宋郊庙之乐曰安其义亦犹唐曰和隋曰夏也而朝会燕飨之乐亦以安名词皆短歌其亦犹有雅诗之遗意者与惟六变之曲声调靡曼实皆五字长句也及乎明之乐无有足观者矣我朝郊庙之乐名曰平今(臣)所撰乐章实先定名义朝会皇帝升坐曰隆平还宫曰显平万寿升坐曰乾平还宫曰泰平元旦升坐曰元平还宫曰和平冬至升坐曰遂平还宫曰允平小宴升坐曰协平还宫曰兴平郊祀导迎曰祐平庙祀导迎曰禧平谢见曰庆平外藩谢见曰治平虽略仿乎宋而要皆以雅诗之义为准至于六变之曲则槩无取焉(臣)又尝诵正雅朝会之诗曰无念尔祖曰无遏尔躬燕飨之诗曰视民不佻曰遍为尔德罔不尽其反覆丁宁之意而不专主乎铺张扬厉之辞(臣)虽愚陋窃取此义故十四章之中所以陈述天命之不易大业之艰难者虽不能尽其辞亦略举其指焉(臣)不任皇恐顿首谨序
赫矣天鉴,眷求惟圣。
保右我清,既集有命。
假乐大君,天位以正。
莅下有容,监于万方。
念兹崇功,骏命孔常。
共 1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