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权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1—1691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宝坻人,字纯一,号敬修。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顺治初以荐授中书,累迁吏科都给事中,请集满汉大臣议冯铨被劾事,并主张追捕明末奸邪诸臣。累迁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用法周详审慎,不贪一钱,也不妄杀一人。康熙初,授保和殿大学士,调吏部尚书。卒谥文端。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二
杜立德,字纯一,宝坻人。明崇祯癸未进士。入国朝,授中书科中书,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谥文端。有《太傅诗选》。
维基
杜立德(1612年—1692年),字纯一,号敬脩,直隶宝坻(今属天津市)人,官至太子太师。
谥文端。
杜立德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同进士出身。
清顺治元年(1644年),经顺天巡抚宋权推荐,被授予中书科中书。
次年(1645年)考选户科给事中 。
顺治三年(1646年)调兵科,任右给事中。
顺治四年(1647年)又调吏科,任左给事中。
顺治九年(1652年)任太常寺少卿。
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破格提拔为工部右侍郎,同年六月,调职为兵部左侍郎。
顺治十一年(1654年)四月,调职为吏部右侍郎。
同年七月,因父丧丁忧去职。
守丧结束,因丁酉江南科场案牵连,降一级,任太仆寺卿。
顺治十四年(1657年)四月,谏言「热审之刑」的减轻。
同年六月,擢升刑部右侍郎。
八月,转刑部左侍郎。
顺治十六年(1659年),加太子少保衔,不久因事被夺衔。
同年擢升刑部尚书。
康熙元年,调户部尚书。
考察期满,重新加太子少保头衔。
康熙三年(1662年),调任吏部尚书。
康熙八年(1667年)四月,官拜国史院大学士。
康熙九年(1668年),改任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康熙十二年(1671年),进太子太傅。
三藩之乱爆发后,杜立德与李霨、冯溥等参预机务。
康熙十八年(1679年)乞休,受到慰留。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夏再次乞休,康熙帝批准,并赐御制诗及“怡情洛社”篆章,派遣专人护送归里。
《太宗实录》修成,进太子太师,获赐银币及鞍马。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卒,享年八十一岁。
康熙帝闻此消息,谕大学士:“杜立德秉性厚重,行事正大。
直言敷奏,不肯苟随同列。
可谓贤臣!
”赐祭葬,谥文端。
清史稿》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秦羽明(?
—1630年),字中南,号中铉,直隶广平府清河县人。
万历乙卯解元,天启壬戌进士。
官至户部郎中。
家贫博学,邑令商丘郑际明(举人)见而奇之,延入衙舍读书,秩满,偕归里,与宋权同笔砚,宋甚重之。
罗致幕下读书。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式乙卯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三年授户部陕西司主事,管新饷,丁忧归乡。
崇祯二年(1629年)起补浙江司,管下粮厅,调兵部职方司郎中,三年卒于官,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1714 【介绍】: 清河南商丘人,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
宋权子。
顺治间,以大臣子列侍卫。
康熙间,任江宁巡抚,尽力供应圣祖南巡。
后入为吏部尚书。
少与侯方域为文友,诗文与王士禛齐名。
精鉴藏,善画。
有《绵津山人集》,晚年别刻名《西陂类稿》。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二
宋荦,字牧仲,号漫堂。别自署绵津山人,商丘人。由侍卫援黄州通判,官至吏部尚书。赠太子少师。有《西陂类稿》。
词学图录
宋荦(1634-1713) 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绵津山人。商丘人。精鉴赏,工诗善画。诗温润缜密,邵长蘅以之与王士禛合刊为《二家诗钞》。有《绵津山人集》、《西陂类稿》。词集名《枫香词》。
清诗别裁集
字牧仲,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著有《绵津诗钞》。○商丘公官部曹时,列《十子诗选》中,抚吴时,有《渔洋绵津合刻》。又尝选江左十五子诗,以提唱后学,固风雅之总持也。所作诗,古体主奔放,近体主生新,意在规仿东坡,时宗之者,非苏不学矣。兹所录者,俱近唐贤诸作,公晚年订定,意或转在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