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偁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庭兰。永乐四年进士,除刑部员外郎,迁平阳知府,擢广西按察使,政声卓异。长于诗,好作奇语。有《蜗濡集》。
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廷兰,本蜀人,徙家于鄞。
为人魁岸,性倜傥,嗜学。
以进士出使粤中。
经庾岭见大木委道傍,因作悼木赋以见志。
尚书夏公原吉览而奇之,荐于朝,授刑部员外郎,迁郎中。
持法平。
出知平阳府。
平阳俗尚武悍,先生戒其属吏曰:治民在顺其常性而已。
能顺之,则俗不扰而易安。
由是所部帖然。
寻丁外艰,方治归,部民俱走阙下请留,上特报可。
秩满,迁广西按察使,数辨冤狱,军吏俱畏服之。
年五十七,卒于官。
先生所在奏治行第一,尤以诗文擅名。
所著蜗濡集行世。
郡守沈凤峰先生恺序吾乡诗曰:四明诗源,起自唐贺秘监,当时巳与李、杜并驰。
循至宋元,攻尚互异,篇什不传。
及洪建以来,作者辈出。
倡雅中朝则有郑千之,继以张白斋、金本清、杨文懿诸贤,后先凌竞,彬彬以兴。
先辈戴南江序曰:四明诗人,萌芽秦汉,鸣盛于开元。
宋元而下,其诗失传。
至洪建中,吾乡诗学始盛,尽归雅驯。
尝得名家数十人,若谢廷兰、章文重、金本清、张白斋、魏云松,其杰然者,风雅之体,于是为备。
余按两家所述吾乡诗源,一以郑千之为举首,一以谢廷兰为举首。
郑先生家学渊源,蔚然作者,余巳选其全集,录冠此卷。
及读谢先生传,意其负才气,历落自许,词赋流传,为当代巨公所重。
而诸选家仅录诗一首,意殊不满。
近始从范氏天一阁得读其蜗濡集,于腐题烂句中,时作惊人语,老气横厉,方称其人。
若非先辈藏书,则风流尽矣。
余既录其七言七首,他若吉州曰:乱山过雨迷高下,斜路穿云入有无。
秋云曰:晨度空林迷马鬣,晚拖疏雨带龙腥。
樵唱曰:数声去疾云生屦,一曲归迟月在薪。
金山寺曰:月转天心山压卵,塔横灯影水吞虹。
沙浦曰:青裙移棹脚双赤,金鲤出波鳞半红。
幽居曰:新声歌罢春生榻,老瓦盆乾月满楼。
并奇句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瑾字庭兰,鄞人。永乐丙戌进士,出使粤中。以荐除刑部员外郎,迁郎中,出知平阳府,擢陕西按察使。有《蜗濡集》。 田按:庭兰诗好作奇语。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文重。
自天顺、成化以来,文重与张景心、宋弘之、先栎轩诸先生,俱以布衣宿望,为里中五经师。
启后鸣时不愧。
真隐先生少为文,学胡平仲,书法仿宋克而变,自成一家。
诗溯汉、魏以至盛唐诸大家,能造其妙。
生平喜读易,有易注若干卷,孤舟夜读一卷。
它所著勾章小家言二十卷,并藏于家。
先生卒后,魏云松先生哭之曰:九原诗癖应如昨,月白花开对墓门。
是足使人追味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珍字文重,鄞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应奎。土木之变后,发愤学兵书、讲剑术。以无所用,乃更学《》。有《味易诗集》。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应奎。
少有文名。
会感土木之变,复学孙吴书,讲剑术。
既久无所合,乃更杜门学易。
忽意思朗彻,若有神授,遂尽弃世事。
曾一客京师,名动诸公卿间。
大学士万公安将论荐于朝,即日谢归。
先生自读易有得,辄能前知。
尝在杨文懿公所,有中贵使至,先生见一雀自庭树集于地,已还集树,即谓其使曰:顷来得非失马耶?
六日当复。
使大惊。
杨公质之。
先生曰:雀,踊跃物也。
去树而集于地,舍所依也。
还集树,复其所矣。
初集自北而南,水数六,故曰六日当复。
又问马色。
曰,以水色尅火,当黄而近于黑。
语毕,验都御史王公应鹏童子时至先生所,甚奇之。
王适作一庄字。
先生曰:蒙庄书,开卷辄云,鹏翔童子,与名合,不可量也。
以其甥妻之。
客有问妇将产者,伞忽裂,其人失色。
先生曰:伞外裂,则小人见,君喜得子矣。
其前知类如此。
人因以小康节呼之。
学者称味易先生,唯与金太仆、魏云松、先栎轩三先生交最深,翛然人外,高企羲皇。
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太仆先生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士,窥天合少微。
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前辈谓先生古诗最工。
七言效初唐,音格流丽,近体不减王右丞。
其味易诗集凡十二卷,不知为何伧所删,仅存律诗二卷。
余往问其家,前集亦不存矣。
因即所选录存二十馀首,复采其佳句。
如秣陵道中曰:路柳官桥晚,山花野店春。
寄金文用曰:萍开鱼弄日,花落蝶愁人。
泊瓜州曰:平林藏宿雾,疏雨带春潮隐居曰:岸风落藤子,晴雪上梅花。
宿山家曰:水清溪近户,枫老叶归林。
閒居怀郑兰谷曰:燕窥花径暖,鹤护草堂清。
病起有怀知已曰:海阔成鸥梦,风高断雁心。
幽居曰:野云当户过,青草闭门閒。
送李公子还乡曰:江风催去棹,戍鼓接行装。
过七里滩曰:白石依樵爨,青山隐钓台。
游崇法寺曰:青山应作主,黄鸟自留人。
游东林庵避暑曰:殿凉云气入,池午藕花开。
屏迹曰:远山随水下,细雨带云流。
早春游虎丘曰:万水浮光去,诸峰积翠来。
游上天竺曰:万竹岩前双鹿卧,百花林外一莺啼。
育王寺曰:天垂紫气笼双塔,路引青松入两廊。
奉寄尹天官曰:阴崖短竹含霜老,幽谷芗兰背日生。
题蜀中山水曰:路绕山川通汉畤,花明楼阁入唐风。
客中书怀曰:萝偃破篱花自老,门生新竹燕还飞。
吊岳坟曰:宋树参天无北向,吴江抱地尽东流。
雨后閒行曰:新水短蒲鱼戏日,暖风新巷蝶寻花。
俱气温词丽,真不亚盛唐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二十一
光字应奎,鄞人。有《味易诗集》。 (《甬上耄旧诗》:味易先生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金太仆本清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其作达如此。)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字允恭。
少读书,长于吟咏。
袭宁波卫指挥佥事,以其诗法传子称,是为云松先生
吾乡将门万氏有悔庵先生,魏氏有云松先生,儒将之后,笃生名贤,亦一时之盛也。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六
逸其字,云松先生子也。
所著有《东溟集》。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五
字立德,以辟荐授阴阳正术。
少有诗名,为一时所重,人称栗轩先生。
尝与魏云松相倡和,所联句工力悉敌,而《栗轩集》竟失传。
同时若薛元礼先生以司税,杨梅读先生以仓副使,先生以正术,俱小官名重。
今城南有周正术墓,梨花累土,行人过之,犹知为诗人藏骨处。
吾乡前此公侯卿相甚多,以此一抔较彼墓亭翁仲,诚不与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