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泰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9—145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有戒,号柏轩。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赴任途中见饥民流移就食,因疏请免赋役。正统二年,巡延绥、宁夏边,修荒政。内调。七年复出镇陕西,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时瓦刺渐强,镒请严为之备。景帝监国,以于谦荐,抚京畿。旋召还,进左都御史。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谣云:“愿得陈公活我”。乃第三次出镇陕西。次年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卒谥僖敏。有《介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壬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镒字有戒,吴人。
永乐壬辰进士,除监察御史。
历湖广、山东、浙江按察副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兼督宁夏、延安、绥德边备。
进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谥僖敏。
有《介庵集》。
(田按:僖敏镇陕西,有成惠,陕人呼为「黑髯翁」。
闽中陈泰挽公诗云「关西民仰黑髯公」,纪其事也。)
维基
陈镒(1389年—1456年),字有戒,号柏轩,南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永乐十年(1412年)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授监察御史,迁湖广副使,历改山东、浙江。明英宗即位当年,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正统二年(1437年),受命巡视延绥、宁夏边境。正统九年,进右都御史。在西北劳顿多年。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也先俘获,陈镒经于谦推荐,出抚畿内。北京保卫战得胜后,晋左都御史。景泰三年春,召还,加太子太保,与王文共掌都察院。次年因病致仕。卒赠太保,谥僖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7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巨川,号钝庵。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宣德间,以顾佐荐,为温州知府,均定税额徭役。官军捕盗无所得,执平民以火烙之,使诬服。文渊悉为解脱。在位凡六年。以胡□荐,擢刑部侍郎,督两淮盐课。正统间麓川之役起,上疏极谏。景泰易储诏书中,“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出于文渊。英宗复辟后,或传朝命逮捕,惧而自缢。
维基
何文渊(1385年—1457年),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江西广昌人。
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书。
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四川等地。
洪熙年间,弹劾工部侍郎杨和等三百馀人。
宣德五年,经都御史顾佐举荐,进温州府知府,有善政。
后升刑部右侍郎。
正统五年(1440年),赈灾山东、南京等地。
次年,因事连坐入狱,以疾病告辞。
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起用何文渊为吏部左侍郎,次年,升吏部尚书。
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后因贵州民变,被给事中林聪弹劾。
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十一日得疾,三日后骤逝。
一说景泰三年何文渊曾参与拟改立太子之诏,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顺利复位后,不久,又听说广东按察副使陈泰前来提问,最后何文渊畏罪自杀死,同谋黄竑与徐正被处以极刑,为此,朝廷还派人前来验尸,确定是自杀。
有子何乔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