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郭汝霖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简介
琉球人,字汝霖,称伊计亲云上,久米村蔡氏后裔,琉球王国后期重要诗人,著述甚丰。
蔡大鼎曾多次求学或奉使中国,其汉诗文创作甚至延续至琉球国灭。
道光二十六年(1846),蔡大鼎在王城漏刻楼任职漏刻官,故所作诗文以之名为《漏刻楼集》。
蔡氏于道光三十年在琉球应庚戌科及第,被授予文章总师职,位晋都通事,从事汉文表奏文书的编撰工作, 此间有《钦思堂诗文集》。
咸丰十一年(1860)蔡氏随琉球使团来华,以进贡存留通事之职,居榕城三年间,所作诗歌合集成《闽山游草》。
同治十二年(1873),蔡大鼎以都通事身份随琉球使团赴燕京朝贡,出闽山,经齐鲁,游江南,抵于京师。
《北燕游草》是其往返途中流连咏叹之作。

人物简介

简介
琉球人,字宠文,号念庵,自署雪堂主人,久米村人,官至紫金大夫,加衔法司正卿。
1683 年,作为谢封使船通事滞留福州,师从竺天植学习儒家经典,四年后学成归国,任教久米村。
1689 年,任接贡存留通事,再留福州三年,受业于陈元辅。
捐资购得《十七史》,回国赠孔庙。
后为琉球王世子、世孙讲解“四书”、唐诗。
1706 年,奉命为进贡正议大夫赴北京,购得《六谕衍义》回国,经由萨摩进献江户幕府,并翻译、刊刻、颁行,对琉球和日本国民教育产生莫大影响。
1720 年,程顺则再次随团来华朝贡,途经江南,偶然得见敕编《皇清诗选》,该编将琉球汉诗与清朝公卿、学者、鸿儒诗作汇为一集。
程顺则览后大喜,出资购得数十部,归国后献与王府、孔庙及师友。
后来程顺则亦效仿此选,集琉球王室贵族、官员、学者汉诗,汇编《中山诗文集》,乃琉球汉诗之大成。
此外,程顺则参撰《琉球国中山王府官制》,诗集有《雪堂燕游草》《雪堂杂组》等。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际春(1532年—1586年),字应元,号槐亭,河南开封府杞县青龙岗村(今西寨乡黄土岗村)人。
乙卯科(1555年)河南乡试第十五名举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第二百十六名,三甲第五名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七年四月充琉球册封副使,与正使刑科右给事中郭汝霖册封琉球国中山王尚清世子尚元为中王山,至福建以风阻未行,四十一年(1562年)以副使册封琉球国尚元王,六月归国后升任尚宝司司丞,四十四年四月升本司少卿,四十五年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隆庆二年(1568年)四月改北京,升太常寺卿,六年四月升通政使。
四年正月升鸿胪寺卿,万历元年(1573年)九月兵科左给事中蔡汝贤参李际春,言福建按臣刘良弼奏海贼入犯事情,际春稽阁六日方进御前,泄泄若此,万一虏骑长驱,边烽告警,其不失误军机者几希,际春竟坐改调南京。
因不欲谄媚张居正,辞职归里。
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二月卒,赐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