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428—1499 【介绍】: 明宜兴人,字时用,号谦斋。景泰五年进士。授编修。宪宗时,累官为吏部侍郎。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弘治五年,为首辅,与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心辅治。官终华盖殿大学士。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屡遇大狱及逮囚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以目疾乞归,卒谥文靖。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溥字时用,宜兴人。景泰甲戌第二人及第,授编修。擢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拜礼部侍郎,改吏部,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寻进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卒赠太师,谥文靖。有《谦斋文录》四卷。维基
徐溥(1429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直隶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景泰甲戌榜眼及第,历仕四朝,弘治初年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徐溥生于宣德四年(1429年),自幼天资聪颖,每日将黄豆、黑豆分装两瓶以自省。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会试第五十五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宪宗时,迁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成化十五年(1479年)拜礼部左侍郎,又改吏部左侍郎。孝宗时,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旋进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弘治五年,刘吉罢免,徐溥为内阁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徐溥为政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其他内阁成员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力辅政。当时,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徐溥等称不宜赏赐内臣。弘治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来朝,溥等与尚书倪岳谏劝阻事,明孝宗批准。之后亦上疏劝阻进军安南。同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之后因年七十岁,请求退休,不予批准。后诏风雨寒暑免朝参。弘治十一年,皇太子出閤,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以目疾乞归。帝眷留,久之才批准,恩赉有加。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谥文靖,赠太师。徐溥天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他人有过错,均为之掩覆,并屡次调解大狱及逮系言官。明孝宗多采纳其言。人称“四朝大学士”。曾拥有《清明上河图》。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法忠。号敬堂。新安曹氏子。龆年喜端坐。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激发。遂落发受具。依讲庠数年。行脚入少林。见大千润公。走长安。参遍融笑岩二老。指示心要。稍有启悟。寻入牛山火场。调鍊三业。后归匡庐。爱仰天坪高胜。单丁居之。手植松十馀万本。久之。衲子来集。仰天坪遂成丛林。师为人夷坦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甘苦必同。虽粒米茎菜。必随众乃食。劳务必身先之。不开禅讲门户。一以真实示人。依之者。无论愚智。浸久嘿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家侍父母也。且训人有方。用人有度。出语慨切痛至。听者悚然。无不心领而神会。一众森严。俨然一大垆鞴。以身为教。不用言说。真本色住山人也。刘云峤太史。访师。一见心契。乃为颜其寺。曰云中。憨老人为之记。张洪阳太史。书庐山高三字。赠之旌其志。庚申秋。示微疾。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寂然而逝。憨老人复为铭其塔曰。师住云中。二十馀年如一日。视十方衲子如一己。精心为众。未尝以无有异志物我介怀。数语盖实录。师当之无愧也。
释法忠,字敬堂,姓曹氏,歙人也。母程氏。生而颖异,幼好端坐,不随儿戏。稍长,颇厌尘苦,不治家人生产。年十九,游钱塘灵隐寺,遇云水僧大机即求出家,为染剃执侍三载,未几登坛受具,即依讲肆。久之,多所参承,然未自信。遂行脚至少林,依大千润禅师,扣单传之旨。已而走长安谒遍融月心,指示心要。寻归五台,时憨山、妙峰同居北台龙门,忠访之于冰雪中,一见心相印契,留居期年。万历壬午,妙峰之芦芽,与忠同往,遂开丛林,诸所创立忠有力焉。居三载弃去,入伏牛火场调炼三业。南还登匡卢,爱其幽胜,诛茅于讲经台,居三载,复还五老峰,匿彩四年。一日,登仰天坪,乃匡山绝顶,喜其高胜,遂居之。零丁数祀,渐缉屋宇,久之衲子渐集,忠手植松十馀万本,冀成丛林。忠恒坦夷无缘饰,御众不立规矩,凡细务必以身先,至老不倦,随缘自守,一衲之外无长物,粒米茎菜必与共之,视众如一,平等行慈,无论智愚,浸久默化而不自知。故来者如归,凡所言论慨切痛至,无不心领神会。寂于万历庚申秋七月二十一日。先示微疾,临化端坐谓其徒曰:“吾见红日当空,金莲遍地,吾其行矣。”言讫默然。寿八十,腊六十,荼毗收灵骨塔于桃花峰下,憨山为之铭。
人物简介
【介绍】: 明宁国府宣城人,字应期。万历八年进士。由海盐知县擢礼部郎,议定藩封禄制。迁温处兵备副使,筹划海防,斩倭七十余人。累官四川布政使。有《温处海防图略》。维基
蔡逢时(1554年—?),字应期,号鳌阳,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匠籍。应天府乡试第四十一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二百十四名,登三甲第八十三名进士。授海盐知县。履亩均徭,筑海塘,御潮患。迁礼部祠部郎,议藩封禄制,著为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升浙江温处兵备副使,画策海防,战倭七十馀级。二十五年五月升湖广参政,二十九年四月转河南右参政,筑沁河,由故道,戢禹州巨盗,制亲藩,出入有度,三十一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三年十一月升右布政使,管按察使事,三十四年九月迁左布政,三十七年六月仕四川左布政使。卒后有海盐人十馀辈来哭墓下而去。
人物简介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九畴,号瑞屏。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天启中被魏忠贤指为东林党人,降调,削籍。崇祯中,复故官,累迁礼部左侍郎。复忤杨嗣昌,遭谗削籍。十五年,廷臣交荐,起为南京礼部左侍郎。福王立,进本部尚书,请补建文帝、景皇帝庙号及建文朝忠臣赠谥,又请夺温体仁谥。与马士英不协去,遂致仕。南都失守,寓居温州江心寺,为总兵贺君尧所害。有《纲鉴正史约》、《秦汉鸿文》。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九畴,昆山人。万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天启中削籍崇祯初以原官起用历国子祭酒少詹事礼部左侍郎进尚书有握日草维基
顾锡畴(1585年—1646年),字九畴,号瑞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己未进士。弘光时任礼部尚书。隆武时,加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因欲弹劾总兵贺君尧被杀。顾锡畴十三岁时,以诸生身份参加应天府乡试,魏国公徐弘基将女儿许配给他。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顺天乡试第二名。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天启四年(1624年),与给事中董承业为福建乡试主考,取中五经奇才颜茂猷。魏忠贤党羽指责他们是东林党人,两人一起降职。最后,被削夺官籍。崇祯初,得崇祯帝召见,官复原职。升任国子监祭酒。他奏请恢复积分法,礼官阻挠不予施行。顾锡畴又申诉此事,并请求选择监生担任州县长官。此后,奏请订正陪祭祀者的位次,担当国子博士的进士能参与考核、录用。崇祯帝均同意。之后他母丧回乡,并请求不再出仕。丧期满后,起用为少詹事,晋升詹事,加封礼部左侍郎,负责部中事务。皇帝曾经召见他面商国事,询问理财用人的问题。顾锡畴告退后,陈述了用人方面的五点失误,称:“考察选官没有法度,文网太严峻,议论太多,太拘泥于资格,对人没有鼓励效果。请使先用人的地方清正源流。精心鉴别,依照才能任用,这是好处一。赦免小过失而不完全废弃,这是好处二。减少议论而专门责其成事效率,这是好处三。选择奇异人材而不拘泥于平常规章,这是好处四。积极奖励而宽缓督察、责备,这是好处五。”最后极力陈述耗靡钱财的弊端,仍然归其根源在于用人。皇帝对他的奏疏称好。杨嗣昌奏疏请求招抚流寇,其中有“乐天者保天下”和“善战者服上刑”的话。顾锡畴争辩,称这是诸侯间交战的事情,引用不合伦理,与杨嗣昌互相攻击。杨嗣昌当时主持政务,诸位言官都攻击他,杨嗣昌很怀疑顾锡畴所为。遇上驸马都尉王奁犯罪,顾锡畴准备从轻发落,杨嗣昌借机攻击,便削夺了他的官籍。崇祯十五年,朝廷大臣交相举荐,皇帝召他回朝。御史曹溶、给事中黄云师又称不应该任用他。皇帝不听,任命他为南京礼部左侍郎。甲申国难后,福王朱由崧立位,顾锡畴升任本部尚书。福王尊奉福恭王为恭皇帝,准备商议庙祀,顾锡畴奏请另外设立专门的庙宇。不久,请求增补建文帝的庙祀谥号、明景帝的庙号和建文朝忠臣的赠封与谥号,均获准施行。东平伯刘泽清称:“宋高宗在南京即位,靖康二年五月即改建炎纪元,以遵从民望。我请求从今年五月改为弘光纪元。”顾锡畴明确地说诏令已经颁布,不能追悔更改,方才作罢。当时确定大行皇帝的庙号为思宗,忻城伯赵之龙称“思”不是美称,引经据典核证,顾锡畴也认为如此,上奏请求更改。大学士高弘图因为前面提议极力坚持,于是事情搁置。温体仁去世,特谥文忠,而文震孟、罗喻义、姚希孟、吕维祺都没有获得谥号。顾锡畴称:“温体仁得皇上信任,行使政令最为专横而且长久,他对先帝所负的罪大且深重,请求将文忠谥号,或者删削或者更改,而增补文震孟等大臣的谥号,使普天下奖惩有度。”答复可以。于是增补诸臣的谥号,剥夺了温体仁谥号。吏部尚书张慎言离职,顶替的徐石麒没有到任,朱由崧命令顾锡畴负责事务。当时马士英掌握国政,顾锡畴一向与他不和。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弹劾他,于是他请求到南海祭祀而离去。弘光元年(1645年)春,御史张孙振极力颂扬温体仁的功绩,请求恢复他原来的谥号。便勒令顾锡畴退休。五月,清军破南京,昆山也被攻占。顾锡畴的正遭父丧,由小路赴福建。唐王命令他就任原职,他极力推辞,在温州江心寺寓居。总兵贺君尧鞭挞侮辱诸生,顾锡畴准备弹劾,被贺君尧乘夜色派人杀害,尸体投入江中。温州人寻找多日,方得收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