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士春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州镇海卫人,字元子。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五年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时授户部主事,迁工科给事中,农民军破凤阳,辅臣不严惩巡抚杨一鹏等,楷劾辅臣包庇。杨嗣昌主与清议和,夺情入阁,楷亦劾之。丁忧服阕,仕福王、唐王,以忤郑芝龙,请告归。清军陷漳州,郁闷而死。著有《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
维基
何楷(1594年—1645年),字玄子,号黄如,福建漳州镇海卫所(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人,祖籍福建晋江,进士出身。
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学,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时值魏忠贤乱政,辞归。
崇祯时,授户部主事,任工科给事中。
率直敢言,杨嗣昌夺情入阁。
何楷弹劾杨嗣昌,结果被降为南京国子监丞。
与林兰友、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
不久因父丧服阙,乃归乡讲学于紫芝书院。
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朱聿键授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不久去职,还归途中被郑芝龙派部将杨耿截去一耳。
何、郑自此为世仇。
隆武帝误闻何楷被盗杀,哭了几天。
时人有对子曰:“都院无耳方得活;皇帝有口只是啼。
”清军入闽南,破漳州,愤恚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仙游人,字翰荃。崇祯四年进士。授临桂知县,擢南京御史。因抨击杨嗣昌忠孝两亏,被贬为浙江按察司照磨,迁光禄署丞。李自成入北京,被捕。大顺军西撤后,兰友南还。唐王任为佥都御史。事败,匿居海隅十余年而卒。
维基
林兰友,字翰荃,号自芳,福建兴化府仙游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中辛未科进士。
刑部观政,授临桂知县,十年(1637年)行取,十一年擢南京湖广道御史。
因夺情事弹劾杨嗣昌,贬为浙江按察司照磨。
与何楷、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
迁光禄寺丞。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陷北京,林兰友薙发自匿,仍为贼所捕获,拷挟备至,终不屈服。
李自成败,逃离北京。
唐王时,任太仆少卿,迁佥都御史。
清军攻进福州后,全家逃往海边,十余年后逝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乐安人,字仁有。天启五年进士。授饶州府推官,师事邹元标。崇祯末,官南京御史,抗疏论杨嗣昌夺情入阁,被削籍戍宁波卫。明亡,出家为僧。有《消闲录》、《西铭解》。
维基
成勇,字仁有,又字弱翁,山东青州府乐安县人,同进士出身。
天启二年,参加会试,答策言宦官之祸,因而得罪阉党,被放逐。
三年后,再次参加,并登进士,授饶州府推官,七年任江西乡试同考试官。
丁忧后,历任开封府、归德府推官。
崇祯十年,得南京吏部主事,之后授御史。
杨嗣昌夺情入内阁后,黄道周、何楷、林兰友、刘同升、赵士春等人反对,反而被谴。
成勇于是愤上疏,崇祯帝读后大怒,命削籍戍宁波卫。
后用刘宗周、张玮建议,命以他官用,不久听闻李自成攻陷北京。
福王时,起御史,不赴任。
后出家为僧,十五年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