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干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08 【介绍】: 东汉鲁国人,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性好学,有异才。初辟司徒杨赐府,大将军何进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掾,拜北军中候,迁虎贲中郎将。以忤董卓,转议郎。献帝时为北海相,立学校,表儒术,荐贤良。历少府、太中大夫,名重天下。自负才气,对曹操多侮慢之辞,曾被免官,终与操积怨,构陷成罪,为操所杀。文辞有名于世,为“建安七子”之一。有《孔北海集》。
全后汉文·卷八十三
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
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
中平初,举高第,为侍御史,病免。
辟司空掾,拜中军侯,廷虎贲中郎将。
献帝初,以忤董卓,左转议郎,出为北海相,刘备表为青州刺史。
建安元年,为袁谭所攻,城陷出奔。
徵为将作大匠,迁少府,以忤曹操免。
复为太中大夫,与刘桢,王粲、陈琳、阮瑀、徐干、应玚为建安七子。
有《春秋》杂议难五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4—554 【介绍】: 北齐洛阳人,字延兴。
本姓徐,父徐干为姑婿高氏所养,因从其姓。
高欢以为从弟。
从欢起事,累迁并州刺史。
东魏初,入为尚书右仆射,领营构大将,主持京邑营建事。
又凿渠引漳水,起长堤以防漳水泛溢,造治水碾硙,并有利于时。
官至太保、录尚书事,领大宗正卿。
高洋代东魏,隆之以为不可。
后被洋使人殴死路中。
全北齐文·卷二
隆之字延兴,本姓徐,高平金乡人,冒祖姑高氏姓。神武命为从弟,仍云勃海蓨人。初为汝南王悦司州户曹从事,除员外散骑常侍、给事中。神武引为治中,行平阳郡事,及起义,以为大行台右丞,中兴初,除御史中尉,太昌初,除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出为北道行台,转并州刺史,封平原郡公,历沧州刺史、大行台、尚书侍中、尚书右仆射,领御史中尉,入为尚书令、右仆射,进司徒,武定中为领军将军、录尚书事兼侍中,拜太子太师,兼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迁太保。文宣受禅,进爵为王,领大宗正卿。天保五年以谮死,赠阳夏王。
释智𧦬 朝代:

人物简介

神僧传·卷第八
释智𧦬(扶件切)不知何许人也。
少而英伟长勤梵学。
遂负箱帙遍历名山。
至衡岳寺憩息月馀常于寺闲斋。
独自寻绎疏义。
复自咎责曰。
所解义理莫违圣意乎。
沈思兀然。
偶举首见老僧。
振锡而入曰。
师读何经论穷何义理。
𧦬疑其异。
乃自述本缘。
因加悔责。
又曰。
倘蒙贤达指南请受甘心。
钤口结舌不复开演矣。
老僧笑曰。
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
大圣犹不能度无缘之人。
况其初心乎。
师只是与众生无缘耳。
𧦬曰。
岂终世若此乎。
老僧曰。
吾试为尔结缘。
遂问𧦬。
今有几赀粮耶。
𧦬曰。
自南徂北。
裂裳裹足。
已经万里。
所赍皆罄竭矣。
见受持九条衣而已。
老僧曰。
只此可矣。
必宜鬻之。
以所易之直。
皆作糜饼油食之物。
𧦬如言作之。
约数十人食。
遂相与至坰野之中散掇饼饵。
焚香长跪。
祝曰。
今日食我施者。
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
我当教之得至菩提。
言讫乌鸟乱下啄拾地上。
蝼蚁蝇蚃莫徵其数。
老僧曰。
尔后二十年方可归开法席。
今且周游未宜讲说也。
言讫而去。
𧦬由是精进不倦研摩。
义味滋多。
志在传授。
至二十年却归河北。
盛化邺中。
听众盈千数人。
皆年二十馀。
其老者无二三人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9—772 【介绍】: 唐河南鲁山人,字次山,自称浪士,亦号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元延祖子,元德秀族弟。玄宗天宝进士,由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于肃宗,召为右金吾兵曹参军,历仕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水部员外郎、道州刺史、容管经略使。结有吏才,卓有政声。文章戛戛自异,变排偶绮靡之习。有集,又编沈千运、王季友等七人诗为《箧中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5—772,旧说生于723,误 字次山,自称元子,又号猗玗子(猗玗,或作猗犴、琦开,今从《新唐书》本传)、浪士、漫郎、漫叟、聱叟等。先世本鲜卑拓拔氏,北魏孝文帝时改姓元。其先居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鲁山(今属河南)。17岁始从学于宗兄元德秀。天宝十三载(754)登进士第,复举制科。安史乱起,率家南下避难。乾元二年(759),以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一度代摄荆南节度使事,有战功。后历任道州(治今湖南道县)、容州(治今广西北流)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甚著。大历四年(769)因母丧辞归。七年复入朝,病逝长安,赠礼部侍郎。生平详见颜真卿《元君表墓碑铭》及《新唐书》本传。元结诗文兼擅,为中唐古文运动与新乐府运动之先导者。其诗多自写胸次、针砭现实之作,诗风简古,淳淡自然,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金元好问曾云:“浪翁水乐无宫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论诗绝句》)唯“朴质处过甚”(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所选《箧中集》体现其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之诗学主张。其文亦自成一家。著有《元子》10卷、《猗玗子》1卷、《文编》10卷,今已佚。明湛若水辑有《元次山文集》,今人孙望校订之《元次山集》更为详核。《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又2句。
唐诗汇评
元结(719-772),字次山,自号漫叟、聱叟。鲁山(今属河南)人。年十七,折节读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安史乱起,举家南奔,避难于猗犴洞(在今湖北大冶)。乾元二年,苏源明荐为右金吾兵曹参军、山南东道节度参谋,抗击史思明。迁水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代宗初,召为著作郎,后出守道州,招抚流亡,颇有政声。迁容州都督。卒。结反对当世“拘限声病,喜尚形似”之风,编录沈千运等七人诗二十四首为《箧中集》,今存。其所著《元子》十卷、《文编》十卷等均已散佚。后人辑有《元次山文集》十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二卷。
词学图录
元结(719-772) 字次山,号漫叟、聱叟。鲁县(今河南鲁山)人。新乐府运动先行者。有集十卷,今编诗二卷,有《欸乃曲》等词。
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结。河南人。天宝十三载进士。擢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史思明功迁监察御史里行。进水部员外郎。代宗立。拜道州刺史。进容管经略使。加左金吾卫将军。卒年五十。赠礼部侍郎。

作品评论

欧阳修《唐元结华阳岩铭》
元结,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唯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气力不足,故少遗韵。
郡斋读书志
结性耿介,有忧道悯世之思,逢天宝之乱,或仕或隐,自谓与世聱牙。岂独其事而然,其文辞亦如之。然其辞义幽约,譬古钟磬不谐于里耳,而可寻玩。在当时名出萧、李下,至韩愈称数唐之文人,独及结云。
唐才子传
(元结)性梗僻,深憎薄俗,有忧道悯世之心,《中兴颂》一文,灿烂金石,清夺湘流。作诗著辞,尚聱牙。天下皆知敬仰。
湛若水《元次山集序》
余自北游,观艺于燕冀之都,得《元子》而异焉。欲质不欲野,欲朴不欲陋,欲拙不欲固,卓然自成其家者也。唐之大家,风斯下矣,其骎骎手中古而不已矣乎!其泯而不传,将文末之世而已乎!
唐诗镜
元结诗每有真性,浅而可讽。
唐诗归
钟云:元次山诗,溪刻直奥,有异趣,有奇响,在盛唐中自为调。不读此,不知古人无所不有;若掩其姓名以示俗人,决不以为盛唐人作矣。又云:不知者笑其稚朴,知者惊其奇险,当观其意法深老处。又云:只是一字不肯近人。
《诗源辨体》
元结五言古,声体尽纯,在李、杜、岑参外另成一家。结《与刘侍御宴会诗序》云:“文章道丧久矣。时之作者,烦杂过多,歌儿舞女,且相喜爱,系之《风》《雅》,谁道是耶?”故其诗不为浮泛,关系实多;但其品高性洁,激扬太过,故往往伤于讦直。中如《贱士吟》、《贫妇词》、《下客谣》等,质实无华,最为淳古。其他意在匠心,故多游戏自得,而有奇趣。盖上源渊明,下开白、苏之门户矣,惜调多一律耳。
《诗源辨体》
元结《箧中集序》谓:“近世作者,更相沿袭,拘限声病。”故其五言古极意洗削,声体之纯,远胜光羲诸子。但矫枉太过,往往有稚朴戆直之句。
诗筏
唐诗人能以真朴自立门户者,唯元次山一人。次山不唯不似唐人,并不似元亮。盖次山自有次山之真朴,此其所以自立门户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疏率自任,元次山之本趣也,然亦有太轻太朴者。酬赠、游宴诸诗,须分别存之;唯悯贫穷、悲兵燹之言,宜备矇瞍之诵,为人牧者,尤宜置之座右。
野鸿诗的
次山效伟长而有获。
《唐诗别裁》
次山诗自写胸次,不欲规模古人,而奇响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门径,前人譬诸古钟磬不谐里耳,信然。
《茧斋诗谈》
元次山诗悠然自适,一种冲穆和平之味,又在少陵以上。
《茧斋诗谈》
高古浑穆,老杜甘处其下,王摩诘更不必言。惟韦苏州略近,而矜贵终让一筹。
《小澥草堂杂论诗》
元次山朴素中更饶妩媚。
剑溪说诗
元次山诗,在唐人中又是一格,所谓“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四库全书总目》
结性不谐俗,亦往往迹涉诡激……颇近古之狂。然制行高洁,而深抱悯时忧国之心;文章戛戛自异,变排偶绮靡之习。杜甫尚和其《舂陵行》,称其可为天地万物吐气。晁公武谓其文如古钟磬,不谐俗耳。高似孙谓其文章奇古,不蹈袭。盖唐文在韩愈以前毅然自为者,自结始,亦可谓耿介拔俗之姿矣。皇甫堤尝题其《浯溪中兴颂》曰:“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晬。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其品题亦颇近实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元次山古调独弹,冰襟雪抱,令人不敢亵玩。
《艺概•诗概》
元、韦两家皆学陶。然苏州犹多一“慕陶直可庶”之意,吾尤爱次山以不必似为真似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应德琏、刘公干。《贫妇》、《农臣》、《下客》诸篇,托风深微,扑而不野。《闵荒》、《舂陵》,古思同颉。杂言七字,别具风味,正如未下盐豉,千里莼羹。
《石遗室诗话》
次山五言古,开香山讽谕之体。
陈兆奎《王志》
附案:次山在道州诸作,笔力遒劲,充以时事,可诵可谣,其体极雅。少陵气势较博,而深永匀饬不若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居明州奉化县。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中贮行李,就人乞啜,分少许入囊,人称布袋和尚。昭宗天复中卒。江浙间多画其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7 【介绍】: 五代时僧,名契此。住奉化岳林寺。形貌猥琐,额蹙腹皤,出语无状。常以杖荷一布袋尽实供身之具。言人祸福往往应验。后梁末帝贞明中卒。宋徽宗崇宁中赐号定应大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6 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常背布袋入市廛,见物即乞,得即入口,留少许投袋中。随处寝卧,形若疯癫。世称布袋和尚。凡示人吉凶,多有应验。又喜作歌偈。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6)卒于明州岳林寺。《宋高僧传》谓昭宗天复中化去。江浙间人谓其为弥勒显化,争相图画其像。后世佛寺中所供大肚弥勒,相传即为其造像。《景德传灯录》卷二七、《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景德传灯录》、《宗镜录》、《鸡肋编》、《庆应大师别传》、《明州岳林寺志》等书中存其诗偈24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十 神化科(二)
未详氏族。天复初。见之明州奉化县。蹙頞皤腹。形裁腲鮾。语嘿出处。无常时。每荷一布袋。行市肆中。随所遇。辄乞得醯酱𦵔炙诸可食物。必分少许入袋。馀以投诸口。然过门则所货倍售。故市肆之人。争遮挽之。所至不能去。夜宿鹤林寺。晨起曳高齿木屐竖股。卧大桥上。则是日虽雨而晴。系草屦疾走。则是日虽晴而雨。或以此候察之。屡验。一日独立稠众中。或问和尚在此作么。答曰。我待个人子。曰我聻。师探怀中出一橘。其僧拟接。师缩手曰。你不是者个人。或于市井中。成一厕。师立于其前。唱曰。募缘造到。诸人不得于此大小二事。 有僧徐行其前。师从后。抚其背。僧回首云。作什么。师展手曰。乞我一文钱。僧曰。道得即与。师放下布袋叉手立。 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放下布袋。叉手立。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荷布袋便行。既灭。或遇于他州。因书偈托之以寄。其辞曰。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都不识。由是知为慈氏降迹也。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契此者。
不详氏族。
或云四明人也。
形裁腲鮾蹙頞皤腹。
言语无恒寝卧随处。
常以杖荷布囊入廛肆。
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
分少许入囊。
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
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
人以此奇之。
有偈云。
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
人言。
慈氏垂迹也。
又于大桥上立。
或问和尚在此何为。
曰我在此觅人。
常就人乞啜。
其店则物售。
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
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
亢阳即曳高齿木屐。
市桥上竖膝而眠。
水潦则系湿草屦。
人以此验知。
以天复中终于奉川。
乡邑共埋之。
后有他州见此公。
亦荷布袋行。
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唐邺都开元寺智𮗿传 释智𮗿。
不知何许人也。
少而英伟长勤梵学。
凡诸经论一听入神。
其所讲宣也音辩浏亮。
每临台座自谓超绝。
所患者听众无几。
虞其以水传器。
器器不空繄我独无。
乃辜佛意。
遂负箱帙遍历名山以询智者。
末至衡岳寺憩息月馀。
尝于寺闲斋。
独自寻绎疏义。
复自咎责曰。
所解义理莫违圣意乎。
况思兀然。
偶举首见老僧振锡而入曰。
师读何经论穷何义理。
𮗿疑其名岳之内车辙原中罗汉混凡曾何可测。
乃自述本缘。
因加悔责。
又曰。
傥蒙贤达指南请受甘心。
钤口结舌不复开演矣。
老僧笑曰。
师识至广岂不知此义。
大圣犹不能度无缘之人。
况其初心乎。
师只是与众生无缘耳。
𮗿曰。
岂终世若此乎。
老僧曰。
吾试为尔结缘。
遂问𮗿。
今有几赀粮耶。
𮗿曰。
自北徂南。
裂裳裹足。
已经万里。
所赍皆罄竭矣。
见受持九条衣而已。
老僧曰。
只此可矣。
必宜鬻之以所易之直皆作麋饼油食之调。
𮗿如言作之。
约数十人食遂相与至垌野之中散掇饼饵。
焚香长跪。
咒曰。
今日食我施者。
愿当来之世与我为法属。
我当教之得至菩提。
言讫乌鸟乱下啄拾地上。
蝼蚁蝇蚃莫徵其数。
老僧曰。
尔后二十年方可归开法席。
今且周游未宜讲说也。
言讫而去𮗿由是精进道力不倦研摩。
义味滋多。
志在传授。
至二十年。
却归河比。
盛化邺中。
听众盈千数人。
皆年二十已来。
其老者无二三人焉。
系曰。
中有末位变定难移。
今世所修必招当果。
今智𮗿依异僧之教。
令二十年后待听徒。
一如其言。
如此则当生修当生果。
故弗诬矣。
诗曰。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将知永寿之人河清屡见矣。
神僧传·卷第九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形裁腲(乃罪切)鮾(乌罪切)蹙额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市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𦵔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又尝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系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人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僧。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画其像焉。
徐映璞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词学图录
徐映璞(1892-1981) 原名礼玑,以字行,号清平山人。
衢州人。
曾任浙江省通志馆编纂,晚年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精通浙江各志,著述达四百余种。
喜吟咏,常以词代柬,与太原胡邵、南京徐翼存、杭州马一浮、钟郁云、朱少滨、徐行恭等唱和。
与南平陈守治合著《陈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