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生卒】:1326—1378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吴县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四川嘉州,其祖官吴中,因而定居。少聪颖,九岁能背诵六经。善诗文,兼工书画。元末隐吴之赤山,张士诚辟为丞相府记室,未几即辞去。入明,被迁往临濠,又徙河南。洪武二年放归。旋被起用,官至山西按察使。被诬夺官,罚服苦役,卒于役所。与高启、张羽、徐贲称吴中四杰。有《眉庵集》。词学图录
杨基(1326-1378后) 字孟载,号眉庵。苏州长洲(今吴县)人,原籍嘉州(乐山)。与高启、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精书画。有《眉庵集》,词在集中。黄鹤楼志·人物篇
杨基(1326—1378后) 明代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别号去非,又号雪海。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入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幕,明初为荥阳知县,官至山西按察使。与高启、徐贲、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工诗,擅书画,有《眉庵集》《眉庵词》等。洪武六年(1373)奉使湖广,十二月二十一日初到武昌,慕名登临黄鹤楼,写七古《黄鹤楼看雪》,描写黄鹤楼的雪中奇景。后再次登临,写七古《雪中再登黄鹤楼》,抒发“平生不愿万户侯”和“但愿武昌连日雪,日日醉登黄鹤楼”的感慨;诗句“玉树参差”、“瀛洲浩荡”被后世书法家题写在高冠山上五座石牌坊中的“冬坊”横额上。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孟载,吴人。㓋武时官按察。有眉庵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居吴,初以饶介客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以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右,还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司副使,进按察使,寻夺职供役。有眉庵集十二卷。明诗纪事·甲签·卷七
基字孟载,其先嘉州人,家于吴,为张士诚记室。明初安置临濠,旋徙河南,放归。起为荣阳知县,召至京,改太常典簿,再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以省臣得罪,落职。复起,奉使湖南、广西,授兵部员外郎,出为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夺官输作,卒于工所。有《眉庵集》十二巷。《麓堂诗话》:杨孟载《春草》诗最传,其曰:「六朝旧恨斜阳外,南浦新愁细雨中。」曰:「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诚佳。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南濠诗话》:世称高、杨、张、徐,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透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至「翠袖锦筝邀上客,画船银烛照归人」,「高楼锦瑟花连屋,深巷珠帘柳映桥」,则又见其情致之绮麓矣。「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玉露多」,「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则又见其气象之突兀矣。他如「半醉半醒花冉冉,闲愁闲闷雨沈沈」,「恨不发如春草绿,笑曾花似面颜红」,「万里归心鸥送客,片时残梦鸟惊人」,则又优柔痛快而无牵合排比,其亦诗人之豪者哉!《诗薮》:杨孟载《结客少年行》,用沈君攸体。如「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鞠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千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笑求浆」等语,视沈作远过之。又《岳阳》一首,壮丽欲亚孟浩然,其末句「何入夜吹笛?风急雨冥冥」,尤为脍炙。《明诗别裁》:杨孟载七言短古,原本李颀、常建诸公。田按:孟载少负诗名,杨铁崖来吴下,于坐上属赋《铁笛歌》,即效铁体歌云:「铁崖道人吹铁笛,宫徵嚼含太古音。一声吹破混沌窍,一声吹破天地心。一声吹开虎豹闼,彤庭跪献丹扆箴。问君何以得此曲?妙谐律吕,可以召阳而呼阴。都将《春秋》一百四十二年笔削手谱成,透天之窍价重双南金。掉头玉署不肯入,直入弁峰绝顶俯瞰东溟深。王纲正统著高论,唾彼传癖兼书淫。时人不识我不厌,会有使者徽球琳。具区下浸三万六千顷之白银浪,洞庭上立七十二朵之青瑶岑。莫邪老铁作龙吼,丹山凤舞江蛟吟。勖哉宗彦吾所钦,赤泉之盟犹可寻。更吹一声振我清白祖,大鸣盛世载赓阜财解愠南风琴。」铁崖得此诗大喜,挟与俱东,谓从游者曰:「吾在吴又得一铁,优于老铁矣!」此诗虽不见工,然对客挥毫,可以想其豪宕之气矣。《眉庵集》中不乏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弇州摘其「判醉望愁醒,愁因醉转增」,是词中《菩萨蛮》语。「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花似未开时」,是《浣溪沙》调语。竹诧附和之,摘至数十联。昔人评苏子瞻词是诗,秦少游诗是词。弇州、竹诧所云,固未损其声价。)
人物简介
【生卒】:1453—1521 【介绍】: 明湖广石首人,字仲德。弘治三年进士。授兴藩长史。世宗即位,擢吏部左侍郎,寻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谥荣襄。维基
袁宗皋(1452年—1522年),字仲德。湖广石首人。明代官员。景泰四年(1452年)出生于石首城南郊(今高基庙镇肖家岭),成化癸卯年(1483年),与其弟袁宗夔皆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被选充兴王幕府(湖北钟祥,朱祐杬的住所)长史。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袁宗皋随朱厚熜入燕京继皇帝位。不久,大礼议事件爆发,朱厚熜对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称「袁阁老」。嘉靖元年(1522年)病故。葬于白莲湖北岗地(今高基庙镇桥堰堤村10组花园咀)。
人物简介
【介绍】: 明湖广夷陵人,字铁庵。天启二年进士。授检讨。崇祯中迁南京国子祭酒,为权臣所劾,削籍归。南明福王、唐王相继起用,因交通不便而未赴。永历四年至梧州见桂王,任东阁大学士。次年自请往川中督师,至都匀,为孙可望所阻。脱身后至川东,联络夔东十三家抗清。永历十三年率军攻重庆,因谭弘、谭诣反叛而败。不久忧愤而死。有《黔记》。维基
文安之(?—1660年),字汝止,号铁庵,湖广荆州府夷陵州人,明末大臣。文安之深得雷思霈赏识,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考选庶吉士,四年授翰林院检讨。累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祭酒。因权臣薛国观弹劾,罢官家居。安宗时,起为詹事。绍宗召为礼部尚书,皆因交通不便,未能就职。永历四年(1650年),文安之到梧州拜见昭宗,任东阁大学士。次年,为联络四川反清势力,自请往四川督师,遂加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书,总督川湖诸处军务。到贵州都匀时,为孙可望所拘留,数月后脱身到川东,联络川鄂边境的夔东十三家抗清势力。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文安之率领刘礼仁、袁宗弟、李来亨等十六营经水路进攻重庆。因谭弘与谭诣杀谭文向清军投降,诸将散走。文安之被迫回师东撤。文安之进攻重庆失败后,“郁郁而卒”,病死容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