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庆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抑之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抑之,字元白,直隶大名府开州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升郎中,出守大同府,廉介自持,多善政,即迁大同兵备副使,告归。
清顺治元年三月,流贼兵入开州城,置伪官,时乡宦张抑之、王懩、董钵、刘庆长皆被勒索饷银。
后以荐起山东东昌兵备副使,加意与民休息,淡素醇谨,一如寒士,谢病归,行李萧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 【介绍】: 清浙江乌程人,字崧瞻,号海珊。雍正二年进士。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不与试。官至云南嵩明知州。历游豫、楚、滇、黔。诗工咏古,撰《明史杂咏》至四卷。有《海珊诗钞》。
晚晴簃诗汇·卷六十六
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授知县。乾隆丙辰举博学鸿词,历官嵩明知州。有《明史杂咏》、《海珊诗》。
海珊诗钞·序
壬戌岁,余视学山左,时海珊宰阜城,与余曾同应徵书,邮亭道故,一昔别去,阅十有二年。来吏于滇,蹇伤迟暮,顾益豪于诗,阅《明史杂咏》,知其用世有所未尽,特于诗发之。又手一编以进,则豫、楚、黔游草,余赞之曰:「知人论世,其言有物。于诗为史,于治为谱。信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曩余由滇入觐,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讹,补古事之阙,雅亦非空言无补。今万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谓不孤,无俟淯井监弓衣定织梅尧臣《春雪》也,因劝梓之,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盐城徐铎拜撰。
海珊诗钞·自序
余少为诗,以偏宕相尚,罔识律令。吾乡姚薏田、同年厉樊榭方负能诗声,雅与余善,而于诗未之许也。甲寅被荐,居内忧,弗逮赴朝考,顾虚声一时藉甚,思有以禳之。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师穆堂先生典试江南,止邮亭,余谒见迎,谓曰:「吏亦不易为,知生百无暇,独诗可分余一席,慎毋废。」余憬然汗下,嗣后收视返听,知功夫有在于诗之外者。厚其所积,穷其所变,别搆户牖,不屑苟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后梅花诗》传诵京师,《明史杂咏》人以诗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补遗二卷,都从零佚中以次改窜,无复前后年地可问。大参徐南冈先生阅竟,评曰:「君诗必有所为始作,无一字无来历,笔头勾得数十斤起。」楚中余同麓尝从夏环川太史游,叹为知言,辱参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间,相劝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无缘重定吾文,此足贻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试灯日于役宜良,夜宿万寿山僧舍,遂成自记。
明史杂咏
国朝严遂成撰。
遂成字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官云南知州。
咏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昙皆用近体,明李东阳则用乐府体,遂成此编,赋明一代之事,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
严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录》之诬,虽子孙之词,实则公论。
至于刘三吾一首,谓太祖欲立燕王,为三吾所沮,酿靖难之祸,不为无见,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犹贤于王莽篡」句,则谬矣。
姚广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萧何、李泌,且有「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几多人」句。
王越、王骥、王琼三首,谓三人之交结宦侍,乃借其阴助以济国事,非为身家之计,比之郭子仪之俯仰鱼朝恩,持论皆有意抑扬,故翻定案。
李梦阳一首,词多诋斥,并有附记曰「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云云。
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为植党报恩之地,况梦阳与东阳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东阳之罪,尤未免深文锻鍊,踵明末门户之旧论矣。
明史杂咏·序
古者史与诗异体而同用。周世《尚书》,所记不过数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国盛衰,与夫贤士大夫悯俗忧时,草野中士女讴吟言志,其事则具备于诗。迨《黍离》降而雅亡,《閟宫》立而颂亡,《株林》赋而风亦亡,诗亡矣! 诗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为作。然则诗未亡以前,诗即史也。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诗也。自汉氏以来,诗人递起,《文选》所录咏史、咏古、拟古诸篇,何尝不即史为诗?特其以诗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独推工部。又如乐府古题,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拟者,亦必稍仿其意,又岂非以史为诗者耶?工部不拟古题而能成乐府,此其所以为诗史也。 曩者词科之役,吾浙荐举,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为举首,海内翕然推之。及临轩召试,而先生顾以艰归里,海内莫不叹其才之奇而不获为史也。乃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频宰剧邑,用儒术饰吏治政事,暇即读书著述以自娱。岁丁卯,余服阙补官,先生遥寄一编,则咏明史古今体也,先生既不获为史,因以其史之具尽发于诗。余读之,欲歌欲泣,其诗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视记室诸公,较西涯新乐府何多让焉?先生以余尝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辞,为书古人诗史同用之义以复之。 时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台齐召南拜撰。
维基
严遂成(1694年—?),字崧瞻,号海珊,乌程(现浙江湖州)人。严遂成于康熙年间中举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甲辰科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后任雄州知州。著有《明史杂咏》、《海珊诗钞》等书,《三垂冈》等诗。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牧及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臣良(1838年—1878年),原名会良,号文山,廪生咸丰己未科举人,同治辛未科进士,工部主事营缮司行走,五品卿衔,诰授朝议大夫。
刘臣良祖籍江西永新二都大社浪湖(今永新县怀忠镇新居村)。
其祖父刘兆熙为浪湖四房兰生公位下三十二世孙, 生家梁,家乐,家杰,家楚,家柱,家琛六子。
其父刘家杰寄籍贵州贵阳府,清道光丁酉拔贡本科举人,清咸丰癸丑大桃一等分发河南知县,亲老改近云南补授浪穹县知县,历署南关水利同知,宣威州罗平州知州。
其叔父刘家琛,字恩伯,寄籍贵州,庠名斌增生,军功保举花翎同知衔,特授绛县知县,父调署岳阳县知县, 其子刘韫良,号丽山,清同治丁卯科举人,与堂兄刘臣良同录辛未科进士。
其长兄刘庆良之子刘敬德,清同治己巳补行辛酉壬戌己末科举人。
二哥刘登良,郡庠生,赏戴花翎,特用直隶州知州,山东侯补知县,登良之子祖恩,邑庠生,补授广西兴安县知县。
其子刘炜,清光绪庚子辛丑恩正两科举人,五品衔,长芦候补盐课大使,拣选知县。
炜次子克昌,邑庠生,清光绪癸卯恩科举人,丁未钦点法部主事京师法律学堂毕业,任中华民国司法部佥事。
刘庆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六十一
,长沙定王曾孙,黄龙元年嗣封泉陵侯,卒谥曰顷侯。
(案《王子侯表》作众陵侯。
师古曰:此传及《翟义传》并云泉陵,表为误。
今检《翟义传》但有东平王孙,无泉陵字。
表言黄龙元年,顷侯庆嗣,距此元始五年已五十四年。
恐此刘庆非即顷侯。
《表》又言新乡侯佟,元始五年上书言莽宜居摄。
莽篡位,赐姓王,则此刘庆似即刘佟。
又《后汉·刘玄传》,立刘庆燕王,疑莫能明。
姑依颜注作小传,俟通人考定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扶风平陵人。
以恭孝称于乡里,不应州郡之命。
有二女,均入宫为章帝贵人。
以长女生刘庆,得立为皇太子,被征为议郎。
后,废为清河王,亦免归本郡,失志憔悴,卒于家。
左小娥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犍为人。
清河王刘庆姬。
有才色,喜辞赋。
和帝赐给清河王,生子刘祜。
后祜继承帝位为安帝。
尊为孝德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 【介绍】: 东汉扶风安陵人。
班超孙。
清河孝王女阴城公主。
主为顺帝之姑,贵骄淫乱。
始积怒,遂杀主。
被腰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 【介绍】: 东汉顺帝姑母,清河王刘庆之女。
封阴城公主。
适班超子班始。
骄横淫乱,为始所杀。
宋衍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扶风平陵人。
清河王刘庆舅。
窦宪擅权时,被遣还乡。
宪被诛,归京师为郎,迁清河中大夫。
永初元年,刘庆子刘祜入继帝位(即安帝),封为盛乡侯。

人物简介

简介
任城贞王刘安,任城孝王刘尚子,嗣。
永元十四年,封母弟福为桃乡侯。
永初四年,封福弟亢为当涂乡侯。
安性轻易贪吝,数微服出入,游观国中,取官属车马刀剑,下至卫士米肉,皆不与直。
元初六年,国相行弘奏请废之。
汉安帝不忍,以一岁租五分之一赎罪。
安立十九年薨,子节王崇嗣。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