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可法

相关人物:共 79 位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91—1646 【介绍】: 明贵州贵阳人,字瑶草。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授南京户部主事,历郎中、知府。
崇祯五年,任宣府巡抚,以公帑馈遗朝贵,坐遣戍。
流寓南京,与阉党阮大铖相结。
十五年起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凤等处军务,防御农民军。
清兵破北京,与江北诸镇将拥立福王朱由崧,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仍督师凤阳。
士英不满,嗾诸将疏促史可法出督师,留己辅政。
在位援引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招权罔利。
清兵压境,一无筹划。
及扬州失陷,南京危急,即仓皇南逃,鲁王、唐王皆拒不纳,其后,一说在太湖中被清兵俘杀;一说在浙江降清,又与唐王通消息,事泄,于延平被杀。
维基
马士英(1596年—1647年),字冲然,号瑶草,贵州贵阳人,祖籍直隶仪真(今江苏仪徵),明末、南明政治人物,万历己未进士。弘光时官至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清军破南京,马士英逃亡浙江,被俘身死。
郭正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宁人,字大来。
初名凝之,通天文历数、壬遁奇门、三略六韬之术。
天启四年中顺天乡试举人。
被推举纂修历法,而所言皆关时政,罢归。
崇祯时以边才起为沂州兵备副使,史可法举荐监淮扬诸路军,守邳、宿。
后为刘泽清忌,劾之罢归。
有《圣学正宗》、《景行录》等。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公庸,号一水,山东蒙阴人。明天启五年(一六一五)进士,官至邑令。
维基
秦士奇(生卒年不详),字公庸,号一水,山东金乡县城东关小街子人。
明末官员。
天启乙丑进士,官知县。
秦士奇自幼聪颖,以节操自持。
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授昆山县知县。
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权,党羽在各地为其建立生祠,士奇拒绝执行,称病封印,被囚禁半年之久。
熹宗驾崩后,崇祯帝整肃魏忠贤,魏党倒台,士奇方得以归里。
崇祯二年(1629年),朝廷开始清算阉党,各地不拜魏祠者被重新起用。
同年,士奇补获鹿县知县,次年二月调顺天府固安县。
任内赈济饥民,修筑城池,颇有政绩。
因得罪锦衣卫,被诬陷获罪,革职遣返。
士民含泪相送。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
南明史可法镇守扬州时,延揽天下人才,士奇曾前往相助。
抗清失败后,归隐山林,不谈时事。
施凤仪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施凤仪(?
—17世纪),字孟翔,直隶苏州府嘉定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施凤仪是在崇祯三年(1630年)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担任湖广武昌府推官,以廉洁能干著名;任满后他到北京候考,但未得崇祯帝引见,李自成已攻陷北京。
施凤仪暂降大顺,不久南归南京。
弘光朝廷授户部主事,让他在扬州监税。
史可法推荐施凤仪,擢官职方郎中兼兵科给事中,赞画军务,分守扬州北门,扬州城破时他坐城而死。
林增志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增志(1593年—1667年),字任先,一字可任,自署此山道人,浙江瑞安县人。
崇祯元年(1628年)中进士,任湖广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
为政廉洁,每月讲学于明伦堂,当地士风丕变。
擢翰林院编修。
崇祯十年(1637年),为东宫讲官。
十六年(1643年),任会试同考官,转春坊。
不久,转少詹事。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林增志南归金陵,知马士英必败,固辞史可法推荐。
次年,唐王徵其为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隆武死难,增志出奔沙县,至吕峰山出家。
康熙五年(1666年),往括苍净觉寺,次年夏,因病返密印寺,于八月十二日圆寂。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尔铭(1617年—?
年),原姓陈,崇祯十年奉旨复杨姓,号锦仙,四川叙州府筠连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科会试105名,廷试三甲100名进士,都察院观政,授南直隶桐城县知县,以治理成绩优异,八年吏部纪录,十年奉旨恢复杨姓。
史可法被流寇围困于鹿耳城,向尔铭求援,尔铭领兵趋救,夜中令每人各持两根火炬,排成长队,流寇以为是大军赶至,遂解围而去。
在任七年,张献忠八次来犯,不能破桐城。
后擢升广东道御史,巡按宣大。
吴璇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璇(16世纪—17世纪),字叔度,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吴璇品行端庄,耻于流俗,为诸生时得巡按御史端方推荐,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十六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户部主事理江北饷。
他处事精敏,学识丰富,驱逐游兵,设立保甲,官银不入库、驻扎不越宿,得史可法荐任弘光朝廷的职方员外郎,与蒋臣参史可法军。
南京失陷,吴璇不再入城市,推辞清朝阁部的荐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7—1652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本名姬胤,字子卿,改字一个,晚号谁庵。
明崇祯中举贤良方正,授户部司务,迁主事。
后南归依史可法
有《谁庵集》。
周堪赓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声,号五峰。
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兼副都御史。
崇祯十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
曾密致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阮大铖。
后知事不可为,变姓名避地闽粤。
归后结庐董家村,焚香礼佛,罕与人接。
卒年六十三。
有《黄河纪》、《五峰文集》。
维基
周堪赓,字仲声,号五峰。湖广宁乡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延安府同知周耀冕之子。十九岁为诸生,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崇祯年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以工部侍郎督修汴河。崇祯帝自杀后,周堪赓隐为山僧,在岭表瓯海游历,曾参加抗清活动。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派遣中书、副将“谕楚五臣,仍著地方官敦促赴召。”因病不赴,实以尚书归故里。楚五臣还有原礼部尚书湖广夷陵州(今湖北宜昌)人文安之、原江西巡抚湖广益阳人郭都贤等。有《治河奏疏》二卷。
王寖大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庐州府合肥人,字幼章。
崇祯十年进士。
曾入史可法幕,机务悉咨以行,以廉能卓异,擢南京吏部郎,旋告归。
学长于史,有《春秋说》、《史纲抄》等。
维基
王寖大(?
—17世纪),字幼章,庐州府合肥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寖大年轻时独力侍奉继母和异母弟弟五人,到崇祯三年(1630年)中举人,十年(1637年)成进士,获授即墨知县。
八年(1635年)流贼入侵北门,他亲自抵禦,守城者再次复集才能保住城池,得安庆巡抚史可法重视,机务都咨询他后才实施。
以廉能卓异,升任南京吏部司勋司主事。
弘光时,升郎中,和颜浑、何应奎、葛含馨、姜应龙、武备、沈煃晃、王梦鼎共事。
不久辞官归乡。
壬午年后曾三遇旱灾,王寖大捐出粮饷赈灾,规画得当。。
共 7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