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良玉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汉儒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5 【介绍】: 明末清初顺天大兴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崇祯间累官四川巡抚,参与镇压李自成军。曾疏请重用中书涂原,练乡勇,以蜀人治蜀兵,罢官。清顺治元年,起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寻以病乞休。
维基
刘汉儒(1595年—1665年),字向董,号忝生,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启年间进士。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
天启七年,授吏科给事中。
崇祯二年,升兵科右给事中、次年改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
崇祯四年,改太常寺少卿。
此后以右佥都御史衔,四川巡抚。
流贼陷夔州,围太平,石砫土司秦良玉率兵援之,汉儒运长庆米济其军,太平围解。
中书涂原练乡勇,守梁山,击退贼,汉儒及巡按御史党崇雅请用原以蜀人治蜀兵,庄烈帝不许,并罢汉儒。
明亡后归降清朝,顺治元年五月起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九月世宗章皇帝车驾将至京师,群臣俱赴通州迎,汉儒疏言城守空虚,惧奸民窃发,请留重臣以镇中外,派守兵以严出入,远侦探以杜窥伺,下部知之。
十一月赐鞍马。
时流贼自太原直犯井陉,始开城杀官,仍退据固关。
汉儒疏言井陉险峻崎岖,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且去正定近,倘贼兵长驱正定,无兵可恃,今宜飞檄官兵,视贼所向,或直捣其巢,或分截其路,贼可就擒。
否则我兵南剿,贼已近在肘腋,土贼响应,首尾兼顾,鞭长莫及,勿谓疥癣,毋烦过虑,下所司知之。
二年闰六月,疏言顷者南差不用南人,乃一时权宜计,今天下一统,何分南北。
嗣后遇巡按差缺,除回避本省外,酌量隔省资才堪任者,列名奏请简用。
得旨:各省巡按南北一体差用,但家乡邻近者虽隔省亦不得差。
是月赐纱蟒衣一袭。
七月,疏言十三道御史原百有二十,用以巡方纠察,我朝酌减至六十,今差务日繁,铨部竟未考满,何以应差。
请砹部速补,诏如所请。
八月,御史王守履劾汉儒系大学土冯铨党,为御史江禹绪营求招抚郧阳,汉儒具疏辨并引病求罢。
得旨:刘汉儒无端被诬,著益尽心职掌,以振风纪。
三年复以病乞休。
康熙四年卒,赐祭葬如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
秦良玉侄。
累官为副总兵。
崇祯中永平四城为清军所陷,诏翼明勤王。
时李自成等义军攻取河南,乃以翼明为总兵官参与镇压。
以无功被劾归。
后起为四川总兵,以道阻,任命未达而明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46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吉人。天启五年进士。授归德推官,崇祯四年以事谪官。后以杨嗣昌荐,为大理寺右评事,军前监记。十六年为南京职方主事,进郎中。宣谕四镇,使共奖王室。南京破,走奔唐王,拜兵部右侍郎,总督江西湖广诸军,守赣州。城破,投水死。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吉人,南昌人。天启乙丑进士,除潮州推官历官太仆寺卿
维基
万元吉(1603年—1646年),字吉人,江西南昌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任潮州府推官,捕得盗贼李守志,解散其党,后任南京职方主事。
崇祯末年,曾随杨嗣昌出征,与石柱秦良玉合兵击贼,招降关索、惠登相、王光思等。
南明时,擢太仆寺少卿,隆武帝朱聿键授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入赣州,是年四月十四日,清军将领高进库由万安皂口进攻赣州,偕同杨廷麟据城坚守。
赣州被攻陷,杨延麟殉清水塘,元吉投章江死,“自五月至于十月,战中自尽,斗米至八钱,饿死载道,人无叛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
官石砫宣抚使。
万历二十七年,以三千人从征播州,大败杨应龙,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后为部民所讼,瘐死狱中。
其众由妻秦良玉代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
秦良玉兄。
泰昌时征秦良玉部援辽,邦屏与弟秦民屏率数千人先往,诏授邦屏都司佥书。
天启元年,渡浑河,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4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
秦良玉弟。
泰昌时,从良玉率石砫宣抚司土兵援辽,以功授守备,进都司佥书。
天启初,还石砫征兵,而奢崇明党樊龙反重庆,乃从良玉往击,擢参将,收复重庆,进副总兵。
后从王三善攻安邦彦,在大方战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6—1638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懋和。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苏州知府,历官四川布政使。天启元年以永宁奢崇明及贵州安邦彦反,加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务,移镇遵义。以平乱功,加少保进少师。著有《督蜀疏草》、《朱襄毅疏草》。
维基
朱燮元(1566年10月26日—1638年5月7日),原名懋赏,字懋和,号恒岳,一号石芝,行明二十一,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朝政治、军事人物。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浙江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进士,仕至兵部尚书贵州总督。
任大理寺评事,后任苏州知府。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矿税使太监孙隆在苏州横征暴敛,激起以葛成为首的万余织工群起抗暴。
时朱燮元已升川南道以“兵以御外寇者”为由反对武力镇压,采取劝谕解散。
葛成挺身投案,要求免及他人。
朱燮元又竭力说服上级,不仅免去葛成的死刑,而且不旁及一人。
万历三十五年(1606年)朱燮元以父母年高弃官归里,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5年)才起任陕西按察使。
万历四十六年(1617年)转四川右布政使。
天启元年(1621年)奢安之乱,奢崇明、安邦彦反,朱燮元加兵部侍郎,总督四川及湖广荆、岳、郧、襄、陕西汉中五府军务兼巡抚四川。
朱燮元坚守成都百余日,以石炮破吕公车,又令秦良玉率白杆兵等收复重庆、永宁。
天启四年,以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军务,移镇遵义。
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安邦彦、奢崇明合兵十万进犯赤水、永宁,朱燮元诱敌深入,又派奇兵“绕其后,急击之,贼大惊溃”,杀奢崇明、安邦彦。
又招抚流亡,修路筑驿,广开屯田,西南遂安。
朱燮元为之进少保,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后加少师、左柱国。
卒于官,年七十三,赠太师,荫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秦拱明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 【介绍】: 明四川忠州人,秦邦屏次子。
秦良玉镇压奢崇明有功,官至副总兵。
崇祯四年,阿迷州土官普名声反,拱明与战死。
林宰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林宰(1573年8月24日—1666年),字德衡,号平华。
福建漳浦县人。
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左侍郎。
林宰自幼勤奋好学,万历十九年(1591年)中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登进士,授常州府无锡县知县。
无锡人顾宪成方革职归里,倡修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林宰与知府欧阳东凤均支持,并为之捐款。
不久,升吏部主事,再升郎中,外任四川按察使。
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永宁(今叙永)宣抚使奢崇明反,次年攻打成都。
林宰与布政使朱燮元、周著,巡按薛敷政分守四门,并又密召石砫土司秦良玉提兵来救,解成都之围。
朱燮元因功升巡抚,林宰升布政使。
不久,升太仆寺卿、南京兵部左侍郎,以父母年老,上疏请求归养。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捕杀东林党人,毁天下书院,发现林宰曾为东林书院撰写碑记,削其职。
崇祯元年(1628年)恢复。
隆武元年(1645年),起林宰为兵部尚书,因已近九旬,未赴任。
清康熙初卒于家,享寿94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0 【介绍】: 明四川永宁宣抚司人。
初从奢崇明为伪总兵,后率众降,授参将。
崇祯中,累迁副总兵,镇川北。
年七十余,马上用五石弩,中必洞胸,军中号“神弩将”。
屡破张献忠军。
巡抚邵捷春倚令与秦良玉如左右手。
十三年,守竹箘坪,献忠兵大至,令力战死。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