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石麒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初拜大学士,参与机务,善伺意旨,帝甚信任。实庸懦无才略。清军逼近畿,自请督师,驻通州不敢战,谎称奏捷。后事泄,十六年十二月勒令自尽。
维基
周延儒(1593年—1644年),字玉绳,号挹斋,直隶宜兴县宜城镇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东阁大学士。
因贻误军机,被赐死。
周延儒少时聪颖,被誉为神童,有名文。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连中会元、状元。
时年二十余岁,又与同年冯铨友善,其后结为姻亲。
天启中期升迁右中允,掌管司经局事务。
冯铨罢相后,周延儒以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
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召延儒为礼部右侍郎。
周延儒“性警敏,善伺意指”,且为复社领袖,曾深得崇祯信任,屡蒙召对,崇祯二年(1629年),崇祯帝召周延儒密议,“漏下数十刻乃出,语秘不得闻”,崇祯三年正月,韩爌致仕,三月李标致仕,九月成基命致仕,延儒得以任首辅。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刑科都给事陈赞化劾周延儒“招权纳贿、游客李元功借丛威人”,又揭发延儒尝告诉李标云:“今上羲皇上人也”。
六月,周延儒被温体仁逐出京城,温体仁把持了内阁,民间的对联说“礼部重开天榜,状元探花榜眼,有些惶恐。
内阁翻成妓馆,乌龟王八篾片,总是遭瘟”。
崇祯十年(1637年)温体仁被罢免。
周延儒再度入阁。
崇祯十四年,重任首辅的周延儒在其门生张溥的劝说筹划下,悉反温体仁时的弊政,凡周延儒所请减税、施恩、恤民、用心等事,崇祯帝皆忻然允许。
周延儒又言「老成名德,不可轻弃。
」于是当时被罢免的名臣郑三俊掌吏部,刘宗周掌都察院,范景文掌工部,倪元璐佐兵部。
其他如李邦华、张国维、徐石麒、张玮、金光辰等,布满九列。
又释放在狱的傅宗龙等,追赠已故文震孟、姚希孟等荣誉,中外一时都说周延儒贤能。
崇祯十五年(1642年)周延儒又劝皇帝剥夺东厂的权力,史称“都人大悦”,东厂特务恨之入骨,当时崇祯皇帝十分重视尊敬周延儒,曾经在新年时向他一揖说:「朕以天下听先生」,但是周延儒实际上庸驽无材略,且性贪,根本不能勉救局势。
同年五月,山东兵备佥事雷演祚弹劾周延儒门生范志完督师山东时纵兵淫掠,并赴京与其对质。
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旗压境,震动燕都。
内阁首辅周延儒请求督师抗击清兵,并明言说「但言愿捐躯报国,援兵事实非所长」。
但周延儒带兵出京后,驻军通州,不敢迎战。
每日与部属饮酒作乐,“每日幕客攒集,午后始开门收文书,应故事”,向朝廷谎报军情,伪造胜绩。
崇祯不知内情,对周延儒褒奖有加。
后来,周延儒得知清军兵退,遂谎报战功。
朝廷论功加周延儒为太师。
后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延儒。
崇祯大骂:“最恨周延儒对朕使乖(玩弄计谋欺瞒)。
”崇祯十六年七月,崇祯在中左门召见群臣,亲自审讯范志完,最后范遭诛杀,并逮治董廷献,而周延儒的地位受到动摇。
崇祯十七年(1644年)周延儒受命缢死。
当骆养性持圣旨及吊绳至延儒官邸时为酉时,周延儒向家人一一哭别,拖延至第二天清晨近卯时才自缢,相隔两个月后,崇祯也在此黎明破晓时分自缢。
清廷列周延儒入《明史·奸臣传》。

人物简介

维基
陆朗,号开先,南直隶上元县人。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中举,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
刑部观政,七年授中书舍人,十二年掌中书科事。
南明弘光时,官户科给事中,后转任江西佥事,以结交内官留用。
后与黄耳鼎一起攻讦姜曰广、徐石麒、刘宗周等东林党人结党欺君,把持朝政,无人臣礼,石麒等人遂称病辞职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介眉,以县试冠军补诸生。
幼孤贫,刻苦力学,无锡余莲村广文治见其文惊异之,驰书询其师,张孝廉玉墀,愿妻以子。
孝廉答书谓:此生胸有千秋,家徒四壁,为代纳聘礼赘于余。
粤匪之乱,奉母避难江北,流离感愤之情,一发之于诗。
母殁,哀毁成咯血症,旋卒。
沈捷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沈捷(17世纪—17世纪),字大匡,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沈捷个性含蓄娴雅、不激不随,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次年(1640年)联捷进士,获授万安知县,转任武进知县,以文治理县事,不满一年就在弘光年间辞官,不接受清朝应召,人们都为他可惜。
曹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广,字远思,浙江嘉兴府崇德县人。
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联捷庚辰科进士,大理寺观政,授汀州府推官,能清冤狱,在官五载,一介不扰于民。
调繁漳州,与黄道周交好,曹广作文治论赠之。
后擢刑部主事,以母老不赴,辞归,倡修学宫,周恤贫乏。
归时年未三十,顶嘉兴起兵事,不克。
监国擢给事中,进太仆卿。
后以蜡书致海上,频遭不测。
尝葬顺治五年翻城之役殉难之杨文琦、杨文琮、杨文瓒、杨文球四兄弟及其家属十棺于鄞县,人称高义,巡抚李某重其行,时问起居,而广未尝干以私。
卒年六十七。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瑄(1602年—1645年),字汉奉,号鸿逵,福建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进士出身。
先世为河南固始人。
祖父郑日休,官惠州府推官。
父郑元勋。
郑瑄出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七月初三。
自幼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
郑瑄喜好文学,与倪元璐、徐石麒等人“以文章相引重”。
天启四年(1624年)福建乡试中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登进士二甲三十九名。
,兵部观政,崇祯五年担任南户部主事,七年升广东司员外。
崇祯八年任嘉兴知府,崇祯十二年任浙江副使。
在浙江期间,“政务简静,听讼必折以理”。
崇祯十五年,授右佥都御史、任应天巡抚,后改江南巡抚。
崇祯十六年十一月,郑瑄移镇芜湖,后徙池阳。
崇祯十七年,任南京大理寺卿。
,是年十一月罢大理寺卿。
隔年(1645年),闰六月,迎立唐王朱聿键于福州,擢刑部左侍郎,升工部尚书。
郑瑄曾为郑成功请发鸟铳,遭到隆武责备。
隆武二年(1646年),清将博洛进逼至福州。
郑瑄投降,跪泥沙中一整天,但不为博洛所接受,不久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丹徒人,字玳梁。王文治孙女。书有祖风。工诗画,常以草汁画兰,婉丽可喜。兼善梅花水仙。
晚晴簃诗汇·卷一八六
王玉燕,字玳梁,丹徒人。
文治女孙。
词学图录
王玉燕,字玳梁。王文治孙女。精于诗书画。夫左兰成,字诣成,丹徒(今镇江)人,曾从王文治习书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江都人,字延香。
徐石麒女。
性慧,幼即能诗,通音律。
石麒每对女度曲,有不合,即为之正拍。
兼工填词。
有《诗余绣闲集》。
闺秀百家词选·绣闲词
徐元瑞,字延香,甘泉人。徐石麟女。
曹昕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昕,字如升,山东东昌府冠县人。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东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三十七年知保定府蠡县,清介有为,釐剔秕蠹,盗息民安,创建尊经、聚星书院,规模宏丽,有裨文治
擢官至吏部主事。

人物简介

简介
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
国亡后,卖卜金陵以死。
士英当国,华亭顾在观为杨龙友所引入士英幕,尝言阮大铖不可用。
大铖欲起钩党之狱,在观说伯和泣谏,赖以稍止。
是亦能干蛊者。
(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传》:在观,字观生,华亭人。
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之数,能识其所以然。
华亭教谕杨文骢命子师事焉。
马士英总督凤阳,以文骢故,辟置幕府。
时论者抨击不休,士英患之。
在观曰:“公素怀坦白,无所附丽,今昵怀宁,故众情不免致疑。
”阮大铖闻,大恚。
士英辅政,在观首以“起用老成,分别邪正”为言,一时若嘉兴徐石麒、会稽刘宗周、长洲徐研、华亭许誉卿、夏允彝、陈子龙并登启事。
而大铖憾东林诸人,思诬以谋立他藩,一网尽之,最后嗾安远侯柳某上疏。
大铖先诣士英,属以严旨票拟,士英笑不应。
大铖怒曰:“东林间谍,坐在汝家,我固知无能为也。
”在观尝语士英:“大铖才智雄杰,一朝得志,为所欲为,必不顾其后,是事关公门户,且系于万世清议,不宜强为迁就。
”士英之子銮亦以此意极言之。
其时不致启白马清流之祸者,在观力也。
)伯和尝与杜于皇倡和,(杜浚《变雅堂集》:《马伯和宅海棠分得醒字》:“把酒来花下,看山坐水亭。
鬓毛疏更白,春色晓多青。
丽蕊关心赏,妍枝议胆瓶。
一酣拚竟日,三月不宜醒。
”《伯和落一齿,有诗为余诵之,复用其才字》:“齿落闻新句,痴虫试尔才。
无多妨肉食,全不碍衔杯。
老怯边风入,人窥笑口开。
何妨杜陵叟,车辅半摧颓。
”《雨中再酌伯和斋》:“细雨春泥薄,支筇问索居。
话间尊酒至,何处管弦徐。
池水行将起,篱花渐欲舒。
频来惭款洽,挈榼意何如。
”)诗亦雅澹新警。
(卓尔堪《遗民诗》:伯和壮岁,值南都新建,进言不听,常怀忧郁,绝意仕进。
及国破家亡,君子亦深谅之。
晚年垂帘白下,有《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寓意有在。)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