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于廷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个人简介
陈于泰(1596-1649),字大来,号谦茹。
江苏宜兴人,(今宜兴高塍镇亳村人),父陈一教、弟陈于鼎、族兄陈于廷皆进士出身。
幼敏悟,好读书,十五岁时即精通经史。
崇祯四年进士,殿试第一。
官修撰。
国变后为僧。
维基
陈于泰(1596年—1649年),字大来,号谦茹。
直隶宜兴毫村(今江苏)人,明末政治人物、状元。
生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父陈一教、弟陈于鼎、族兄陈于廷皆进士出身。
幼敏悟,好读书,十五岁时即精通经史。
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传闻殿试原取吴伟业,但陈于泰因为是主考官周延儒之姻亲且行贿通关而抡元。
后因周延儒牵连去职。
在宅内建「永世坊」,又名状元坊。
陈于泰曾三次抗疏直言朝政,崇祯六年(1633年)正月,为宣府监视宦官王坤所诋毁,被革职。
明亡后,隐居不仕。
顺治六年(1649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
都御史陈于廷子。
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四公子。
与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
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
明亡,隐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
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岭集》、《交游录》、《秋园杂佩》等。
余文𪹓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余文𪹓(16世纪—17世纪),四川重庆府长寿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余文𪹓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成进士,获授江都知县,公正判决案件,然而为人坦恕不严苛,每晚为民事通宵端坐。
天启五年(1625年)行取福建道监察御史,转任湖广道御史,疏陈贵州军事,请求削叶向高籍遭罢归;崇祯初年恢复原职,但在四年(1631年)监考武会试不力被削籍,又和马思理、高倬因事下大理寺,得陈于廷抗疏救回。
后来余文𪹓得起用为南京大理寺右丞,历任左少卿、大理卿后回乡;永历三年二月(1649年)他前往肇庆谒见永历帝,擢官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和宗室朱盛浓审问永历朝五虎(袁彭年、刘湘客、金堡、丁时魁、蒙正发),再调左都御史署都察院,很快投降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