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努尔哈赤

相关人物:共 129 位
共 6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札喀尤临敌地近,界藩拓界筑坚城。
过关躬战萨尔浒,一举歼明廿万兵(萨尔浒之战明经略杨镐以二十万众分四路来侵兴京我先往太祖率贝勒大臣等统兵以禦大贝勒代善统兵抚顺迎敌过札喀关与达尔汉辖扈尔汉集兵以待藩山太宗以祀事后至谓大贝勒曰我筑城夫役在界上宜急进以安夫役心且可并力合攻大贝勒称善即率军士趋太兰冈对明兵列阵以待由是出奇制胜一举克捷五日之间悉破四路明兵详见萨尔浒题句诗注)
再题实胜寺(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故老今何在,祗园此尚存。
藉寻禽敌烈,总为戴天恩。
临汝心母贰,蠢兹气已吞。
戎衣寰海定,武器再三扪(是寺恭藏弗能胜太太祖高皇帝所御甲胄数人举之而宗文皇帝所贻弓壮士弗能开矢长四尺馀亦曾皇祖圣祖仁皇帝留宝剑云)
继序思皇祖,贻庥逮耳孙。
绵绵瓜有瓞,亿载永蟠根。
丰沛贻谋远,天人应德同。
明纲方扫地,帝顾实维东。
用净欃枪气,徐开阊阖风。
庥凝皇有极,德厚祚无穷。
开创驾千古,驱除仅一戎。
三韩恢旧业,万国仰重瞳。
爰布明堂令,方吹嶰谷筒。
顺时敷巽命,驭物凛乾衷。
往者滇南乱,曾烦八阵攻。
运筹尽伊吕,奋力总罴熊。
奏捷凭边将,颁恩自法宫。
平成歌圣德,熙皞戴神功。
道洽阴阳序,时清礼乐崇。
诗书延俊秀,恩泽被昆虫。
茹拔交成泰,芒销象应丰。
戎行甲沽酒,村妇乳孳童。
六十一年久,皇王帝治隆。
春秋旋气运,张弛协苍穹。
日昃犹勤政,民安更省躬。
欢呼遍白叟,声教届乌蒙。
𬗟想承光烈,端惟予幼冲。
绍庭励初志,推斗赖群工。
成宪犹堪鉴,孚诚或可通。
永言钦陟降,胜似拜崆峒。
题萨尔浒十二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已撰长文识,仍吟近体宣。
重经用武地,深感命时天。
萨尔浒列阵(明帝遣经略杨镐等统兵二十万号称四十万分四路来攻兴京我西南两路侦卒驰告来者太祖曰明兵使我先见南路者诱我而南也其西必大兵即统众趋抚顺往拒时明将杜松营萨尔浒山复引兵围吉林崖仰攻我兵),吉林崖据巅
夹攻旗拨四,压击骑才千
合力冲其要,移时破彼坚
纵横恣驰突,陇种尽刘虔。
雁鹜蔽河下,鲸鲵封陆填
斐芬斫营速,尚间(去声)夺壕连(明总兵马林兵营于尚间崖浚濠三重严斥堠鸣金鼓自卫又潘宗颜一军营于斐芬山人以太祖集兵驰往令我兵之半下马仰攻宗颜兵万楯遮蔽连发火器我兵突入摧其楯遂破之宗颜全军尽没皆战太宗又破明兵于斡珲鄂谟游击龚念遂李希泌死其营尚间崖者凡四万众欲登太祖驰往趣令我军先据山巅向下搏击众兵方山而马林营内之兵与壕外兵合我兵太祖曰是将与我战也我兵且勿登山宜下马步战下马方四五十人明兵已自西突至大贝勒代善即怒马迎战直入其阵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与众台吉等各鼓勇奋进遂败明兵我六旗兵见之不及列阵人自为战前后弗相待纵马飞驰直逼明营明兵发鸟鎗巨炮我兵冲突纵击飞矢利刃所向无前明兵不能支大败遁走我兵乘胜追击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阵没马林仅以身免尚间崖下河水为之尽赤)
我卒羞为后,明兵避不前。
成城众志合,创业一人权。
以此先声赫,允惟隆估专。
数朝平四路,大武耀千年。
⑴ 每恭读兄弟太祖实录至萨尔浒之战心父子同心合力未尝不流涕动思我佑曾祖之勤劳感以纪上苍之眷作书事长篇之
⑵ 大贝太宗兵至勒代善及扈尔汉欲驻兵隐僻地之胆太宗曰正宜耀兵列阵明示敌人壮我夫役士卒令并力以战岂可置僻地耶额亦都以击明太宗之言为然乃对明兵管列阵而待别设伏邀兵追至界藩渡口与筑城夫役合据界藩之吉林崖
⑶ 明兵攻吉林崖者约二万人与萨尔浒军遥为声势助俾太宗与众贝勒及诸将议增兵千入往吉林崖相登山驰下冲击而以右翼四旗兵夹攻之祖命太祖至问破敌策典左太宗具以前议对浒山太分右翼四旗之二四旗兵先破萨尔再令右二旗兵遥望界藩明兵俟我兵由吉林崖驰下冲击时并力以战
⑷ 我合兵进攻萨尔浒山明兵驻营列阵发鎗炮相我兵仰射之奋力冲击不移时破其营垒死者枕藉
⑸ 我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驰下冲击石二旗兵渡河直前夹击明兵短刃相接我兵纵横驰突无不一当百遂大破其众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没于阵横尸蔽山野血流成渠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雁鹜马
⑹ 明总兵刘綎由南路出宽甸经楝鄂所过悉遭焚掠将逼兴京太宗与大贝勒三贝勒引兵往禦时綎所率精锐二万分其半欲趋阿布达哩冈布阵我兵与之遇太宗即率左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奋击后军随至冲突而入大贝勒亦率左翼兵自西夹攻明兵大溃力战太宗乃纵兵追击歼其两营兵万馀綎仓卒不及阵死太宗复督兵攻明海盖道康应乾明兵与朝鲜兵合竞发火器忽大风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昏冥尽晦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尽歼焉应乾遁去明游击乔一琦逃于朝鲜营中惧为所擒献自缢死朝鲜帅姜功烈等遂诣军门降是役也五日之间尽破明兵四路其宿将猛士暴骸骨于外士卒死者不啻十馀万我兵以少击众所至克捷仅损二百人实邀声威上天佑助于是我国益震远迩矣
兴京叠癸亥旧作五言十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阅年廿四久,拜祖仲秋时。
定鼎缅初创,契龟溯始基。
四攻分路入,一战启神思。
雄奋子兮弟,志同尊与卑。
搴旄多上勇,决策自英姿。
明将身膏斧,败军血染陂(萨尔浒吉林崖斐芬尚间崖等处之捷已见前诗注中时南路刘綎等之兵复丘逼兴京兵二太祖命扈尔汉率千人往禦复命二贝勒率千继之大贝勒三贝勒亦相继行趋登太宗请同行因亦驰往而刘綎所率精锐二万将阿布达哩冈太宗率石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人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奋击战甚酣后军随至并力冲突大贝勒亦自山之西夹攻乾寻太宗纵兵奋击歼其两营兵万人刘綎战死康应亦遁去经略杨镐闻三路兵败大惊急檄总兵李如柏等回军复为我兵击杀四十人明兵夺路而逃相蹂践死者复千馀是役也明以倾国之兵云集辽沈五日之间悉为我军诛灭死者不啻十馀万我军邀天佑助以少击众仅损二百人自古克敌致胜未有若斯之神者也)
朝鲜降合栅,叶赫惧旋旗
豳野安斯固,沈阳取不迟。
艰辛伊古独,缔搆至今垂。
书事述实录(屡读之不太祖实录萨尔浒之战益信兵之上天眷佑爽且其时地之里未盈数千众弗满数万而心膂亲冒矢石授方略开万同兄弟子侄之众率股肱之臣用集鸿勋以年丕绪每披读及此未尝不起敬起慕起悲曾恭依庶期实录叙述书事一篇以示我大清亿万年子孙臣共勉以无忘创之祖宗开艰难云),期均薄海知。
⑴ 我二月太祖己未岁明帝遣杨镐等统兵二十万号四十万来攻左翼中路以杜松等督兵六万由清河出抚顺关右翼中路以李如柏等督兵六万由清河出鸦鹘关左翼北路以马林等督兵四万由开原合叶赫兵出三坌口右翼南路以刘綎等督兵四万合朝鲜兵出宽甸口期并趋我兴京
⑵ 初朝鲜兵与康应乾合营于富察之野其兵被纸甲胄以柳条为之火器层列忽大太宗既破刘綎遂督兵攻之明兵朝鲜兵竞发火器风骤作走石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昏冥昼晦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歼焉明游击乔一琦奔朝鲜营众贝勒整兵逐一琦遂攻朝鲜其都元帅姜功烈欢请执一琦以降一琦自缢死姜功烈遂率众降
⑶ 先是叶赫贝勒锦台什布杨古欲助明与潘宗颜合甫至开原中固城闻明兵败大惊而遁
兴京再叠癸亥五言十韵(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排律
癸亥至癸卯,𠦜春秋阅时。
惟人怀故土,况我任承基。
开创惟天佑,经营廑祖思(自立英肇祖居赫图阿拉七传至服北太祖天表玉勇盖世首征栋鄂所向臣通蒙古诸部贡使不绝遂建都兴京肇开帝业)
同心勖子弟,努力共尊卑。
一战摧强敌,八旗总健姿。
南途逼京国,多卒覆荒陂
如柏遁归辔,朝鲜竖义旗
沈辽取有继,宫殿建无迟。
图大鸿谋远,宅中燕翼垂(初还国太祖得辽阳集诸臣议迁都众俱人以对太祖曰国之所重在土地民今还师敌且复至非计之得也此地乃明及朝鲜蒙古接壤要区天既与我即宜居之众皆曰善遂定议迁都天命七年三月筑城于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边创建宫室名曰东京十年三月甫定太祖欲自东京迁沈阳与诸臣议皆以东京又复迁移恐频劳我国对太祖曰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由凊河路进且于浑河苏克苏呼河之上流伐木流下以之治宫室供炊爨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多兽河中水族亦可捕取朕筹之熟矣汝等宁不计及耶于是定都盛京拓迹开统实由宸谋独运云)
即今大一统,前烈万年知。
⑴ 己未二月明经略杨镐统四路兵来攻时刘綎康应乾由南路出宽甸将逼兴京我太宗与大贝勒三贝勒引兵往禦时綎所率精锐兵二万分其半前趋阿布达哩冈布阵我兵与之遇太宗即率右翼兵往先引精骑三十超出众军前自山驰下击之战甚酬后军随冲突而入大贝勒亦率左翼兵夹攻太宗乘胜追击与綎后队兵遇歼其众万馀綎仓卒不及阵器力战死时康应乾与朝鲜兵合营于富察之野竞发火忽大风扬沙烟尘反扑敌营我军乘之飞矢雨集其兵二万人尽歼焉应乾遁去
⑵ 时杨镐闻三路兵覆殁大惧急檄李如柏贺世贤等还军如柏等自呼兰路遁归我哨兵二十人见而鸣螺吽噪击杀四十人相蹂践死者复千馀
⑶ 我部将太宗既破刘綎其游击乔一琦奔朝鲜营众贝勒整兵遂攻朝鲜其都元帅姜功烈惧请执一琦以降一琦自缢死功烈遂率众降
周甲遵涂又向东,吉林佳气郁葱葱。
故乡遗俗今犹在,创业开基古鲜同。
走马率西时相宅,如龙逴海每劳躬。
皇威远鬯先攘外,圣泽深孚早建中。
名正底须惭德抱(我伐明以太祖之兴兵报先雠非利其土地),气雄真使敌群空。
既申频价鱼书议(既得沈阳遂屡遣使议和),垂得还旋玉辔珑
帷幄运筹宣众力,风云缔构赞天功。
王师本是征无战,胜国徒称守且攻。
爰藉驱除膺大宝,遂迁都邑设酆宫。
上陵近纪诹秋吉,狩漠观风乐岁丰。
累洽重熙蒙祖德,月将日就愓予衷。
留京莅止当年宛,父老瞻依喜气融。
沧海车书虔辐辏(朝鲜遣陪臣称贺),九关阊阖洞开通。
推恩行庆遵常制,何必酺筵醉颊红。
⑴ 我谓取太宗围燕京垂得命班师之甚易守之犹难云
⑵ 我下定世祖平流寇之乱得天鼎燕京于古为正
过礼烈亲王园寝赐奠因成六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朝家让帝溯前闻,路便椒浆赐奠勤
唐较宁王无逼抗,吴逾太伯有功勋。
乌喇(平声)𥤮阵如风捲(王尝从太祖征乌喇布占泰率兵三万以拒众皆愿战虑布太祖尚未欲加兵王曰我士饱马腾利在速战所占泰不出耳今彼兵既出平原旷野一鼓可擒也克其太祖因命进兵王随太祖亲𥤮阵大败之遂城布占泰遁走王复统精兵截战又败之布占泰仅以身免),抚顺攻城卜雨欣(天命三年四月王曰太祖伐明大军两路进会天雨何虑太祖欲还军天虽阴雨我军皆有禦雨之具沾湿且天降此雨以懈明边将之心使吾进兵出其不意耳是雨利于我不利于彼也太祖善其言遂进兵下抚顺东州焉根单三城及堡寨五百馀处)
宽甸勇而诛上将(天命四年二月明遣经略杨镐大发兵四路来侵明总太祖率师亲征王督兵于界藩山斩敌百人又败兵杜松等于萨尔浒山又明总兵马林营尚间崖总兵潘宗颜营斐芬山互为犄角直入太祖命步兵接战敌兵自西突至王即怒马迎战其阵遂同诸贝勒大败敌兵斩获过半总兵刘綎由宽甸一路来犯太宗督兵登冈冲击王率左翼兵自西夹攻敌众披靡刘綎没于阵),凌河恕以免监军
灭亲大义弃孙子,陪祀推恩展礼文
三酹不禁清泪落,祖宗遗泽逮仍云。
⑴ 而众太祖上宾王于诸皇子中最长望皆属太宗王之子岳托萨哈璘请从众心推戴王曰此吾素志也乃作议书曰绍成大统必得圣君始能戡乱致治以成一统愿奉四贝勒嗣位入朝遍示诸贝勒大臣众皆喜以告于太宗辞让再三王言益恳切众议亦坚太宗是从之
⑵ 由潭柘至香山跸路经王园寝因临酹酒
⑶ 天聪五年八月我军围大凌河城明兵来援距城十五里而军我右翼兵冲入败之生擒明监军道张春等春见太宗不跪太宗欲诛之王曰我前此所获无不收养且此人既以死忠为贵奈何杀之以遂其志乎太宗悦遂赦春
⑷ 崇德八年八月贝子太宗升遐睿亲世祖嗣位郡王阿达里及硕托谋立王多尔衮王发其谋俱伏诛硕托为王第二子阿达里则其孙也
⑸ 今年正月降旨以王及睿豫郑肃克勤诸王同配享太庙
沈阳既拔壮鸿模,乘势辽阳进取图(集贝太祖既得沈阳驻军五日勒诸臣谕曰沈阳已拔敌大败宜即乘势长驱以取辽阳议既定遂于三月庚申进兵)
列栅浚壕已丧胆,轻刀长箭遂争驱。
八旗左右努群力,百雉虺颓陷一隅(辽阳城守众官闻我军将至大惊遂开太子河注水于壕闭西闸沿陴列鎗炮兵环四面守禦甚严辛酉日午我军至辽阳东南侦卒驰告西门外有兵至出城五太结祖统左翼兵先往明总兵李怀信等率兵五万里营太祖命左翼四旗兵击其左时太宗太宗引精锐护军至请进战太祖止之坚意行留后至二红旗兵城旁觇视之左太祖遣扈从两黄旗护军往助太宗引军冲明营击败其众左四旗兵亦至夹攻之明兵大乱奔溃兵自太宗乘胜追击六十里至鞅山乃还方接战时明辽阳西关出援我留驻城旁之二红旗兵见而邀击驱令奔回明兵争入城人马自相蹂践死者枕藉会日暮收军距城南七里驻营诘旦泄太祖命统军贝勒诸臣率左四旗兵掘城西闸口以城壕之水且令左四旗兵塞城东进水口太祖亲率右翼兵布楯车堵列城边以卫众军俾得橐土运石以壅水明步骑三万出东门列营相拒左翼诸将遣人驰告曰掘闸口难不若夺桥易也将涸太祖曰若然姑往夺之果得急告我会壅遏水口右四旗前队军渡壕大呼掩击东门外明兵方鏖战我红甲护军二百白旗兵千并进明骑兵遂败各贝勒部下白甲精锐护军复大呼奋射而入明步兵亦败望城奔窜我师乘势纵击至东门外明兵死者壕堑皆满水尽赤时左四旗兵夺武靖门桥分击守壕者城上下发大器抵拒联绵不绝我军奋勇冲突树梯登城遂夺西城一面驱斩其众据其一隅城中惊扰大乱日将夕左翼太祖闻左四旗兵已登城即撤北面攻城兵以益登城之众)
彻夜明兵举火噪,逮晨合队压城铺。
屹然雄镇两朝克,纷尔馀民万岁呼(是夜城内明兵举火列炬拒战达旦其道员牛维㬬高出等及众军民多乘乱缒城而遁翌旦明兵复列楯大战又败我右四旗兵亦登城遂克辽阳官民皆薙发降城中结䌽焚香备乘舆导迎日正午夹太祖入辽阳城百姓道俯伏皆呼万岁)
外柴堡通降七十,禁军卒扰患瘏痡(辽阳既下其辽东之三河东胜等大小七十馀城官民皆薙发降太祖命皇子台吉德格类侄台吉斋桑古率八大臣引兵千人安抚居民至海州城中官吏及殷富之家张鼓乐肩兴来迎二台吉揽辔传令禁军士扰害不得夺民财物二台吉宿公廨中军士俱屯城上禁勿入民家)
不知足合陇还蜀,假道灭殊虢与虞
力屈一时多尽节,燕中颇有笑捐躯(我军攻城时明经略袁应泰登城北镇远楼督战见城破举火焚楼而死分守道何廷魁率妻子投井死监军道崔儒秀自经总兵朱万良副将梁仲善泰将王豸房承勋游击李尚义张绳武都司徐国全王宗盛守备李廷干等皆战殁生擒御史张铨众令其进见宗惜太祖不肯行谕再太祖命赐死以遂其志太铨欲生之婉四终不可夺不得已缢而葬之夫明臣之不降者我其不祖宗尚加恩而燕京君臣漠弗相关功罪不明欲亡得乎)
⑴ 沈辽唇齿相依既得沈阳则辽阳不可不并取此光武所谓既得陇复望蜀也
至盛京叠癸亥七言长律十四韵(乾隆戊戌)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廿四春秋心结东,梦中佳气远葱葱。
于焉莅止今朝慰,蓦尔回思昔日同。
开创每怀廑帝虑,经营宁为(去声)豫皇躬。
辽原犹谓地居僻,沈水端宜都建中
违众议当定议独,念群劳亦岂劳空。
重门皋应排铜闼,崇宇辉煌栉瓦珑。
百雉岧岧因地利,十亭翼翼亮天功
答阳势据风云会,不日成皆子弟攻
西伐兵戈近敌垒,北来宾客燕王宫太祖既迁都沈阳至太宗遂即帝位建国号规模大定自是征明之役尤为近便此而蒙古诸部落之来朝谒者并宴赉于)
所谋大讵惜其小,虽用俭仍示以丰。
悠久规模贻奕叶,艰难缔搆缅神衷。
再临故国景依旧,正直清秋候尚融。
绳继惟期百世永,拜瞻敢谓一诚通。
独殊掖辇前巡况,不觉汍然泪眼红。
⑴ 皇帝太祖高初议都辽阳号曰东京寻复欲迁都沈阳诸贝勒大臣皆以为未便太祖谕曰沈阳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弼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且于浑河苏克素护河之上流伐木顺流下以之治宫室供炊衅不可胜用也时而出猎山近多兽河中水族亦可捕取朕筹之熟矣于是定都盛京宫殿之制庙备社略
⑵ 盛京城高三丈五尺周九里三百三十二步为门凡八南曰德盛天佑东曰抚近内治西曰怀远外攘北曰福胜地载宫城之制左阙门曰文德右阙门曰武功内为崇政殿殿之后为凤凰楼楼之后为清宁宫东为关雎宫西为麟趾宫后又增建大政殿殿前左右列亭十近北左右二亭为诸王议政之所以下分列八旗
⑶ 盛京修茸城垣建治宫室皆令八旗丁壮执役一切工作不以劳民
⑷ 癸亥甲戌两次诣盛京皆奉增悽感圣母临幸今竟不可复得惟
共 6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