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允贞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薛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薛亨(1538年—?
),字道行,号质亭,陕西西安府韩城县人,匠籍。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陕西乡试第一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登辛未科二甲第五十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督饷宁武,徙内库。
改兵部武选司主事,以父丧归。
服阕,除车驾司,奉使犒边。
道迁刑部员外郎,寻擢山西提学佥事。
以母丧归,服除,复故官。
晋学政,迁山东参议,督泰山香税。
无何,迁湖广按察副使,晋四川参政,三年考最,迁山西按察使,治兵昌平,寻徙汾州。
二十三年升河南右布政使。
二十四年八月,山西巡抚魏允贞追论贪肆监司薛亨多赃,革职闲住。

人物简介

维基
冯景隆,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进士。
万历六年,担任南京工科给事中。
曾经鸣冤赵世卿案,并论救御史魏允贞,并因此被罢免官职。
后担任南阳县推官、晋升为江西副使。
万历二十一年,任陕西左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4—1585 【介绍】: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懋权。
魏允贞弟。
与无锡顾宪成、漳浦刘廷兰均乡试第一,又同举万历八年进士,时称“庚辰三解元”。
授太常博士,擢吏部稽勋主事,调考功。
在官砥砺名节,对执政多所纠弹。
未几卒。
有《魏仲子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权,南乐人。万历庚辰进士,除太常博士迁吏部稽勋主事移考功有仲子集
维基
魏允中(1544年—1585年),字懋权,直隶大名府南乐县人。万历丙子解元,庚辰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早年为诸生,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顺天乡试第一,为王世贞所赏识,告戒门吏称:“非魏允中第一,无伐鼓以传也”,与顾宪成、刘庭兰并称“三解元”。万历八年(1580)会试第三名,殿试三甲进士,授官太常博士,历官吏部稽勋主事、考功郎。万历十三年(1585年),以病卒于任上。
魏允孚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懋成,号云门。
与兄魏允贞、魏允中并负时名,世称南乐三魏。
万历二年进士。
官刑部郎中。
维基
魏允孚(1548年—?),字懋诚,直隶大名府南乐县人,民籍,官至刑部郎中。顺天府乡试第三十八名,万历二年(1574年),会试第二百四十八名,登进士第三甲第十三名。官至刑部郎中,卒于任,年仅三十馀。
李修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脩吉(1550年—?
),字允敬,号敬宇,陕西西安府同州人,民籍。
丁卯乡试五十六名,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三百十五名,登三甲第十九名。
礼部观政,任山东莱州府推官。
擢户部主事,三关管粮,二十四年四月山西巡抚魏允贞奏参其昏肆,被议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7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上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相忌,几获谴。旋以病归。再起为考功郎中。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被严旨落职。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汉朝“三君”。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寻任吏部尚书。在官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锐意澄清,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魏忠贤初颇重之,以介一中书被拒,始生恶感。故人子魏广微入阁,三至南星门,皆拒不见。广微恨刺骨,乃与忠贤共排南星。南星搜罗遗佚,中外方忻忻望治。四年,魏忠贤责南星等“朋谋结党”,矫旨放归。又诬以赃罪,削籍,戍代州卒。崇祯初谥忠毅。有《史韵》、《学庸正说》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梦白,高邑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汝宁推官,入历吏部郎中,谪判平定州。天启初,起太常卿,历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谪戍代州。崇禛初,赐谥忠毅,有集。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
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
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
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
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
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
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
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
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
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
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
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
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
」,终于得罪魏忠贤。
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
」,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
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
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
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
四年后病卒。
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
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三八
区元晋,字惟康。
新会人。
越子。
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
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
著有《见泉集》。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
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耀州人,字之桢。万历五年进士。官御史。出视屯田,清权贵侵地九千六百余顷。张居正病重,荐其座主潘晟入内阁,国与同官抗言不可,乃止。又极论中官冯保罪。首辅申时行欲置所不悦者十九人于察典,国坚决拒绝,并与主持察政之马允登争吵。出为四川副使。十九人因此得免。官至右都御史,巡抚保定。
维基
王国,字之桢,陕西西安府耀州(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
礼部尚书王图之兄。
陕西乡试第三十八名。
万历五年(1577年)登丁丑科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改浙江道监察御史,出视畿辅屯田,清理成国公朱允祯吞并民田。
曾举荐王锡爵、陆树声、胡执礼、耿定向、海瑞、胡直、颜鲸、魏允贞
后出督南畿学政,因病归。
后获起用,掌河南道。
因与御史马允登相殴,吏部尚书杨巍上闻,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外任四川副使,称病归里。
久之,起故官,莅山西。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改督河南学政,迁山东参政。
召为太仆寺少卿。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复出任山西副使,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南京鸿胪寺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任南京太常寺卿。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任南京太仆寺卿。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南京太常寺卿。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任南京通政使。
同年,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
后进右都御史,巡抚如故。
以刚介,为党人所忌,因被弹劾乞求致仕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明顺天府通州人,一说陕西临潼人,字道甫。万历二年进士。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在任十数年,以裁抑矿税使,议罢矿税,得民心,累官至户部尚书。时顾宪成讲学东林,与之深相结交。三十八年,朝中有人建议外僚入阁,意在三才,引起朝臣争论,形成党争。次年引退家居。四十三年,被诬盗皇木造私宅,落职为民。天启三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就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道夫,临潼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右佥都御史拜户部尚书有双鹤轩鹪鹩轩二集
维基
李三才(?
—1624年),字道甫,号修吾。
陕西临潼人,顺天府通州籍(今北京市通州区),,明朝官员,东林党领导人之一,李三才性不能持廉,好用机权,然挥霍有大略,结交遍天下,且推毂他的都是一时名臣,因而世人仍以李三才为贤臣,明史则称其「英遇豪俊,倾动士大夫,皆负重名」。
李三才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移家至顺天府通州的张家湾(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
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百零二名举人。
万历二年(1574年)成进士。
曾官户部主事,历郎中。
与南乐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济国家,相互期许。
不久因上疏支持魏允贞,谪山东东昌府推官。
迁南京礼部郎中,再出为山东佥事,迁河南参议,进副使。
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召为大理寺少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担任漕运总督,巡抚凤阳诸府。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才愤而辞职。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削籍。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可汗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御史房可壮请起用三才为辽东经略,遭反对作罢。
天启三年(1623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未赴任卒。
及魏忠贤秉政,其党御史石三畏追劾三才,诏削其籍,褫夺封诰。
崇祯初年(1628年)复赠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大名府南乐人,字显伯。
魏允贞子。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由庶吉士累迁南京礼部右侍郎。
以同乡同姓勾结魏忠贤,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助忠贤倾害异己,与之通信,称内阁家报,时称外魏公。
崇祯初削夺,列逆案遣戍中。
维基
魏广微(1570年—1627年),字显伯,号道冲,直隶大名府南乐人,明朝阉党政治人物。
历任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
崇祯初年(1628年)阉党败,被追夺诰命。
东林党魏见泉魏允贞)之子,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五名,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会试四十四名,三甲一百二十二名进士,户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任会试同考官,万历四十四年升右赞善,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
泰昌元年(1620年)十月充经筵日讲官,天启元年(1621年)升左谕德,兼官如故,二年正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三月充廷试读卷官,同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与阉党魏忠贤同乡,自称「宗弟」,后与魏忠贤联宗,称侄儿。
忠贤提拔他,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召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月赴任,入内阁参与机务,时人称之「外魏公」。
其父魏见泉好友赵南星恶魏广微结交魏阉,极力羞辱之。
广微多次以子侄礼拜见,南星闭门不纳,对人说“见泉无子”。
十一月以皇子诞生,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
天启四年冬十月,熹宗亲享太庙,魏广微因后至,被东林党弹劾,遂引疾乞休,熹宗挽留。
五年正月以庆陵完工,加少保兼太子太傅。
二月任乙丑科会试考试官,八月引疾乞休,命加少傅兼太子太师,遣行人护送驰驿归里。
九月门工成加恩,加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进中极殿大学士,荫一子中书舍人。
天启七年(1627年)卒,八月加赠太傅。
崇祯初年(1628年)阉党败,被追夺诰命,论戍边。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