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衡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1638 【介绍】: 明高阳人,字稚绳,号恺阳。为诸生时,教读边郡,喜从老兵究问险要阨塞。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中允。历谕德、洗马。熹宗即位,充讲官。朝臣推为兵部侍郎,主辽事。帝不欲承宗离讲筵,不许。天启二年广宁失守,乃拜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承宗自请督师,既至,汰逃将,遣疲兵,用马世龙等为将;又从袁崇焕请,筑宁远等城,令崇焕守之。在关四年,凡修复城堡数十,练兵十一万,开屯五千顷,遣将戍锦州、松山、大小凌河,拓地四百里。三年,为魏忠贤党所谗,乞归。崇祯二年,后金兵陷畿辅州县多处,思宗命承宗守通州。次年,收复遵化等四城。后以大凌河等地失守,廷臣归咎承宗筑城之计,引疾归。家居七年,十一年,清兵攻高阳,率家人拒守,城破,投环死。子孙多人皆战死。福王时谥文忠。有《高阳集》。
词学图录
孙承宗(1563-1638) 字稚绳,号恺阳。保定高阳人。明末名将,中极殿大学士,为魏忠贤所谗,罢归。清军陷高阳,自经死。南明弘光时谥文正,清乾隆时谥忠定。作文属笔,如蛟龙屈蟠,江流竞注。为诗卓荦沉塞,元气郁盘。词粗犷豪迈,为烈士之壮歌。有《高阳集》,词在集中。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绳,高阳人,万历甲辰赐进士第二,授翰林编修,累官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寻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再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赠太傅。有南阳集。
维基
孙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西庄村人。
明朝政治、军事人物,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致仕后与清军战斗殉国。
谥文忠,清朝改谥忠定。
孙承宗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
明万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仅16岁。
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璧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甲午科顺天乡试第五名举人(经魁)。
万历二十六年,因房守士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使兼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孙承宗前往大同教授其子弟。
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孙承宗喜欢跟老将及退役兵卒究问险要边情,史称“伏剑游塞下,历亭障,穷厄塞”,因而“晓畅边事”。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入翰林十年。
万历四十二年任詹事府右春坊左中允,万历四十七年任詹事府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
万历四十八年,矫旨遗诏废矿税、发内帑。
任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期间与高攀龙、赵南星等东林党人相交甚善。
不料明光宗继位仅一个月即驾崩,年仅16岁的皇长子来不急册为太子即仓促继位,即明熹宗,孙承宗继而做了熹宗的老师。
这样,年近花甲的孙承宗,依借帝师的地位,逐渐地进入了明朝后期政治权力的中心。
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升任为礼部右侍郎。
经东林党人推荐后,熹宗以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至辽东勘查。
据说与经略王在晋争执,熹宗将王在晋改任南京兵部尚书,以孙承宗为辽东经略,以为“迩年兵多不练,饷多不核。
以将用兵,而以文官招练;以将监阵,而以文官拨发;以武略备边,而日增置文官于幕;以边任经抚,而日问战守于朝。
此极弊也。
今天下当重将权。
择一沉雄有气略者,授之节钺,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见沾沾陵其上。
边疆小胜小败,皆不足问,要使守关无阑入,而徐为恢复计。
”期间大胆起用袁崇焕、孙元化、鹿善继、茅元仪等人,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座、堡四十五座、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屯田五千顷,“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后金当时与察哈尔部交战,并未进攻明朝。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派太监刘应坤到山海关,以帑金十万两犒军,为孙承宗所鄙视,同年八月,发生柳河之役,马世龙因冒进兵败,魏忠贤以孙承宗不附己,借口马世龙损失马匹六百七十匹、甲胄等军用物资,参劾孙承宗。
十五日,熹宗批准孙承宗回籍养病,后以高第代为经略。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第一次入长城,进大安口、遵化,明思宗复用孙承宗。
袁崇焕被执下狱后,孙承宗力保祖大寿,复用孙承宗为督师,移镇山海关,修建入海长城之「老龙头」,且于建后由内阁大学士杨嗣昌题字「宁海城」于「老龙头」城楼上,辽左得以粗安。
崇祯三年(1630年),祖大寿、马世龙等诸将克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明人史称“遵永大捷”。
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清军攻大凌河,祖大寿坚守城池,命宋伟、吴襄救援,二将阵前不和,张春的援军也被击溃,祖大寿被逼杀何可纲而降清。
明思宗因此罢孙承宗官。
家居七年。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长城,犯保定,攻高阳。
孙承宗年已75岁,率领全家子孙拒守,高阳城墙低矮,城破,一家四十余口皆壮烈战死。
孙承宗被俘,望阙叩头,投缳而死。
明思宗闻讯,追复其故官,给予祭葬。
南明弘光帝时,予谥文忠。
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专谥忠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约1695 【介绍】: 明末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琬芬。苏州名妓。从养母姓。貌美善歌。崇祯末为田贵妃父田弘遇(一说周后父周奎)所得。拟献给思宗,帝不纳。遂献为吴三桂妾。李自成破北京,得之。三桂引清兵陷北京,复得圆圆,从至云南。传后出家,法名寂静,字玉庵。一说清兵平定三藩,投莲花池死。或谓先卒。
词学图录
陈圆圆(1623-1695) 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常州武进(今属常州)人。
苏州名妓,善歌舞。
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
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克京,陈圆圆曾被俘。
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
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
释恒转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恒转者,靖江人。
镇山,苦志清修,诵经号佛,无他事。
康熙二十年七月将入灭,先十日豫知时至,戒诸徒侣,属以正法。
至二十九日,沐浴更衣,入龛端坐,合掌而逝,时年六十有八。

人物简介

维基
黄传祁,字仲苏,号绍溪,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人,清朝官员。
光绪十五年,登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1891年,接替吴成周任崇明县知县一职,1897年由窦镇山接任。
黄传祁著述颇丰,涉及算学、医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5—1591 【介绍】: 明江西南昌人,字肃卿,号两溪。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累迁兵部侍郎。
上选兵、议将、练兵车、火器诸事疏,均得允可。
后与朱衡总理河道,筑长堤,建水闸,浚高、宝诸湖,减轻水患。
后言者劾其治水无功,罢归。
居家近二十年而卒。
维基
万恭(1515年—1591年),字肃卿,号两溪、洞阳,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进士,授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历考功司郎中。升任光禄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蒙古入侵,逼近通州。嘉靖帝命兵部调人,兵部右侍郎蔡汝楠、协理戎政侍郎喻时不能升任,被调往南京,而准备调遣郑晓、杨顺、葛缙,并问徐阶人选。徐阶称杨顺、葛缙是匪徒,请吏部重新调人,于是派湖广参政李燧取代喻时,而命万恭取代蔡汝楠。次年,李燧被罢免,将领推举万恭,万恭则称自己生病;而当起用赵炳然时,万恭则称病好。于是给事中胡应嘉弹劾万恭欺瞒皇帝。万恭上奏解释,并感到不安,请求抵达边疆效力。命兼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上任不久即在龙须墩伏击击退蒙古。之后整顿滨河州县等地,恢复生产。几年后,因内艰归乡。隆庆初年,给事中岑用宾等请求起用万恭。吏部尚书杨博建议仍然恢复到边疆就任,万恭则坚持不出。隆庆六年(1572年),给事中刘伯燮举荐,恰逢当时黄河决口邳州,漕运受阻,于是命万恭担任河道总理。之后六十天内疏通成功,之后治理河道,消除隐患。但他仍然因治水被弹劾,居家二十年后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号见海。
嘉靖十七年进士。
屡起屡谪。
隆庆二年命督河道,三年河大决于淮徐间。
大立乃上疏言治河事,言朱衡所开新河运道之利,并请增浚回回墓至鸿沟,引昭阳湖水沿鸿沟出留城之水道。
又痛言民间愁苦之状,且绘图以献。
次年,大立主持之各项工程次第告成,升工部侍郎。
而山东诸水复涨,河道复淤,被劾罢。
万历初起复,历南京兵部尚书。
致仕归。
维基
翁大立(1517年—1597年),字元本,又字儒参、道生,号见海,浙江余姚(今宁波)人,进士出身。
嘉靖十三年甲午科浙江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会试第七十八名,二甲二十八名进士。
授刑部主事,升刑部广东司郎中,二十五年正月恤刑江西。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升湖广督粮参政,三十三年十一月其职务被裁革,令赴部别用,三十六年升江西按察使,十二月升广东右布政使,累官至山东左布政使。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五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成为封疆大吏,三十九年三月被礼科给事中曾濂弹劾,被令回籍听用。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起复为巡抚山东兼理营田,因母丧丁忧去官。
服阕,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翁大立奉旨接替朱衡,担任总理河道都御史。
次年七月,黄河在沛县大决口。
京杭大运河中有二千多艘粮船,在台庄以南的邳州河段受阻。
翁大立上疏言:“臣按行徐州,循子房山,过梁山,至境山,入地浜沟,直趋马家桥,上下八十里间,可别开一河以漕。
”即所谓的泇河。
朝中廷议准奏,但不久黄河水退,京杭运河得以顺畅通行,翁大立的奏折建议就束之高阁彻底搁浅了。
隆庆四年(1571年)六月,鸿沟、境山、淮河疏浚等水利工程竣工。
明穆宗非常高兴,想要擢升翁大立。
但此时黄河、淮河同时发水灾,引发决口,不少河道被淤塞。
更严重的是,泰山庙到七里沟,十多里淮河被淤塞,淮河水从朱家沟满溢而出,居然改道至清河县河南镇,与黄河合流。
此时翁大立正在京师担任工部右侍郎一职。
隆庆皇帝下令让新上任的河道总督都御史潘季驯总管水利工程,负责防洪治灾。
不料,黄河在邳州大决口,睢宁水道被淤塞长达一百余里。
翁大立马上上奏,建议开泇口、萧县二河道。
翁大立并配合潘季驯的工作,重新筑造堤坝,弥补决口。
水灾不久消退,漕运得以再次畅通。
但事后翁大立、孔昭等人仍因“迟误漕粮”遭削籍。
隆庆六年(1572年)锦衣卫指挥使周世臣在自己家中被杀,把总张国维前来捕盗,惟有死者的婢妾荷花儿及家奴王奎在,遂声称二人通奸弑主。
狱成,刑部郎中潘志伊对此怀疑,许久未结案。
及翁大立以侍郎署部事,愤怒荷花儿弑主,强迫潘志伊尽快处决凶手。
潘志伊依然存疑,翁大立就委命郎中王三锡、徐一忠同谳。
两人竟无所平反,被置极刑。
数年之后,真凶被捕获。
京城人竞称荷花儿冤死。
明神宗大怒,欲重谴翁大立等。
给事中周良寅、萧彦复劾之,乃追夺翁大立职,调王一忠、王三锡于外。
潘志伊已升九江府知府,亦贬为陈州知府。
万历二年(1574年)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
次年担任刑部右侍郎,不久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万历六年(1578年)致仕归乡。
刘斯洁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顺天府昌平人,入易州籍,字莪山。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历祠祭郎中,光禄寺卿。
隆庆四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九丝蛮。
万历六年,巡抚江西,品行高洁,不肯为张居正伺察尚书朱衡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有《太仓考》。
维基
刘斯洁(1519年—?),字原静,号莪山,顺天府昌平州(今北京市昌平区)人,直隶保定府易州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顺天府乡试第四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联捷二甲第六十一名进士。历官礼部祠祭司署郎中,三十三年四月升浙江布政使司右参议,历湖广按察使,四十二年五月升山东右布政使,转陜西左布政使,隆庆四年(1570年)五月升光禄寺卿,十一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平九丝蛮,六年十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万历元年(1573年)二月被弹劾回籍。万历六年(1578年)正月,起为南京大理寺卿,十月升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地方兼理军务。万历七年(1579年)十二月,升户部左侍郎,八年六月署总督仓场事,九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九年十一月官至南京礼部尚书。三疏乞休,十年十月准回籍养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1595 【介绍】: 明浙江乌程人,字时良,号印川。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四十四年,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与总理河漕朱衡共开新河。
以丁忧去。
隆庆四年,主持塞邳州、睢宁决口。
后坐事被劾罢。
万历五年,河、淮大决。
次年,张居正命主治理。
时黄水北流,全淮南移,季驯塞决口,筑堤防,借淮之清刷河之浊,筑高堰束淮,使河、淮并流,以浚海口。
次年工成,进工部尚书。
张居正卒,季驯以党庇居正,落职为民。
十六年,再起总督河道,加工部尚书。
前后四奉治河之命,历二十七年。
有《河防一览》、《两河经略》、《两河管见》。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良,乌程人,嘉靖庚戌进士,除九江推官,擢江西道御史,历佥都御史,治河,累官南兵部尚书,罢归,起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总理河道。有留馀堂集。
维基
潘季驯(1521年5月28日—1595年5月20日),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汇沮村(今湖州吴兴环渚街道常溪村)人古称槐溪,因村周多槐树而名。东晋后易名汇沮,取溪水会合之意,南朝宋元嘉间,有孝廉潘综舍命救父,因事迹感人而被朝廷诏旌纯孝里,2002年外溪与西邻常田圩合并,更名为常溪村。,归安县民籍,祖籍江南西道婺源(今江西)十二世祖仲阳,仕唐宦居闽之建阳。十八世祖逢辰,唐末再徙婺源之桃溪。三十世祖万,元末回迁汇沮。,水利专家,同进士出身。潘季驯父名潘夔,母闵氏,为刑部尚书闵圭之女,亦有研究者认为是闵氏是闵圭的孙女,闵圭次子闵闻的次女。潘季驯有三个兄长潘伯骧、潘仲骖、潘叔骏。自幼聪慧,七岁能写文章,补博士弟子。为归安县学贡生。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潘季驯中庚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三名,三甲七十三名进士。初授九江推官,三十三年正月擢升江西道御史,三十八年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四十一年六月提调北直隶学校,四十二年十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次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不久因丁忧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次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次年召为刑部右侍郎。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万历八年(1580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改刑部尚书。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自缢死,全家饿死十馀口。潘季驯看不下去,上疏明神宗说,“治居正狱太急”,“至于奄奄待毙之老母,茕茕无倚之诸孤,行道之人皆为怜悯。”皇帝看了不高兴。后被御史李植劾以党庇张居正,落职为民。有官员为他鸣不平。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四月,天遇大旱,御史蔡系周上疏谓:“古者朝有权臣,狱有冤囚则旱。今李植以至尊胁廷臣,专权之渐也。且御下欲雪枉,而刑部尚书之枉先不得雪。今日之旱,实由于此。”在家乡筑有潘公桥。万历十六年(1588年)黄河大患,以给事中梅国楼等荐,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万历十九年(1591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次年,以病辞休。归后三年卒,葬于今湖州八里店镇三墩村曹家墩。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源福,字毓安。
姓王氏,新河人也。
禀性澹定,不念世华。
幼依邑中地藏庵护生剃度。
康熙四十二年,从岫云德彰受具,来栖佛地。
初入律门,矢志操持,务去嗔贪。
引礼四期,进位尊證,守护禅堂。
复作监司,事无大小,必协众心,二时粥饭,前后齐同。
偶逢游客,施舍䞋资,积得五两,即入香厨,造食供众。
谓檀越布金,意在随缘。
职司出纳,敢昧因果。
是以上下翕然,共仰清操。
雍正三年,推举教授。
避地让贤,遂朝南海。
明年春,归京都广济律院,专启相祈,屈作教授,再辞不获,乃应其请。
圆音既演,咸尊所闻。
未几还山,进居羯磨。
乾隆元年,始继丈席。
益自恭谨,不懈初志。
远地游僧,造止寺寮,多方周济,务求得所。
故遐迩归心,道望日崇。
己未岁,赐龙藏一部,建阁储之,用镇山灵。
辛酉春,设龙华道场,法财雨施,缁白云集。
大起三会,聚食千众。
如此胜缘,旷世希有。
五月讫事,颇形劳瘁。
冬十二月,示期谢众:“身为苦本,幸自努力!
”默默三日,安详而逝。
寿六十有三,腊三十有九,塔于山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35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思徵。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为宦官所诬,下狱,谪云南驿丞。正德时累迁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初改抚江西。奏免杂税,积谷备荒。后进兵部侍郎督两广军务。尝上言广兵疲弱不可用,触怒抚宁侯朱麒,为流言所中,被劾。引疾归。嘉靖六年起为右都御史治黄河,议于昭阳湖东,开新运河。工未竟,帝令罢役。
维基
盛应期(1474年—1535年),字思徵,别号值庵,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苏州吴江)人。
弘治六年进士,历仕三朝,几经起落。
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盛应期为盛寅四世孙。
弘治六年(1493年)成癸丑科进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管理济宁诸闸。
太监李广家人贩卖私盐到济南,因畏惧应期将私盐投水逃走。
李广因此怀恨,借南京进贡内官诬陷盛应期阻荐新船,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
谪官云南驿丞,迁禄丰县知县。
正德初年,历官震南佥事。
与御史张璞、副使晁必登抵制镇守太监梁裕,梁裕弹劾三人,全部下诏狱,张璞被拷打致死。
此后,乾清宫火灾,盛应期得以复职。
历官陕西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任内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
正德十四年(1519年)因丁忧归里。
嘉靖二年(1523年)起故官,巡抚江西。
宸濠之乱后,江西满目疮痍,盛应期奏免杂税数十万,并请留转输南京米粮四十七万、银二十万,赈济饥民。
次年,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
御史许中弹劾应期暴虐,御史郑洛书又劾应期贿结权贵。
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去官。
嘉靖六年(1527年),黄河决堤,流入沛县之北的庙道口,淤积泥沙数十里,运河不能行,侍郎章拯不能治。
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建议在昭阳湖之东另开漕渠,为长久之计。
随即按御史吴仲之言召章拯还,即家拜盛应期为右都御史,前往治理。
盛应期开挖新河,从昭阳湖东北到留城口。
未成撤职,后来遇赦,复官致仕卒。
应期罢官后三十年,新河由朱衡接续完成。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