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绍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车纯(1480年—1568年),字秉文,世居百楼山之麓,故号百山,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十三名,登第二甲第一百零六名进士。
兵部观政,给假归省,丁外艰,服阕赴京谒选,授工部屯田司主事。
进都水司员外郎,丁内艰,起补营缮司,奉命赴贵阳采木。
嘉靖初大礼议时受廷杖,留滞郎署者久之,乃擢山西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守大同。
十二年七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备兵曲靖,十六年四月升本省督饷参政,晋福建右布政使,十九年十二月转左布政,二十一年九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兼赞理军务。
二十四年四月揭发楚王朱显榕为其世子朱英耀所弑杀之事,十月嘉靖帝以纯托疾避难,市恩徇私,将其革职闲住。
隆庆二年卒,享年八十九。
著有《百山集》、《解组稿》等。
陈龙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仁和人,字阶尺。
陈绍英子。
工书画,其品逸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9—1567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如卿,号狷斋。嘉靖十一年进士。由南御史改北,累疏劾郭勋、胡守中、张瓒、严嵩,为嵩所恶,假大计除名,遂废弃终于家。隆庆初复官,赠太仆少卿。有《游蛾集》、《狷斋诗稿》。
维基
谢瑜(1499年—1558年),字如卿,号狷斋,浙江上虞人,同进士出身。
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进士,授浦城县知县。
嘉靖十六年(1537年)改南京广东道试监察御史。
次年,实授南京广东道监察御史,后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嘉靖十九年(1540年)两次上书弹劾严嵩,后被贬归乡。
隆庆初年(1567年)复官,赠太仆寺少卿。
与徐学诗、叶经、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88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山甫,号宅平,又号紫墩居士。
嘉靖十一年进士。
授行人,改南京吏科给事中。
劾武定侯郭勋骄恣,又与同官王晔、御史陈绍等劾严嵩奸贪,出为湖广参议,转右参政归。
读书如寒士,诗文尔雅,不为奇崛,书法亦精。
有《受欪稿》。
维基
陈垲(1502年—?年),字山甫,号宅平,浙江馀姚县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陈垲由国子生中式己卯浙江乡试第五名举人,为《礼记》经魁。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会试第五名,第三甲第五名进士。观礼部政,授行人司行人,十三年十二月升南京吏科给事中,任内弹劾严嵩奸贪违法,招忌恨。十九年七月升湖广右参议,升山西副使,二十四年正月起补广东副使,提调学校,迁湖广参政,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5—1543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叔明,号东园。嘉靖十一年进士。任常州府推官,擢御史,以劾严嵩纳贿事,嵩恨之。后巡按山东,监乡试,被严嵩诬以策语诽谤,廷杖死。
维基
叶经(1505年—1543年),字叔明,号东原,浙江上虞人,民籍。
进士出身。
辛卯浙江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壬辰科三甲进士。
礼部观政,授福州府推官,调常州府,十八年十一月擢授江西道试监察御史,十九年十月实授。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上疏弹劾严嵩。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担任山东监乡试,后被严嵩诬陷诽谤,廷杖八十,贬为平民。
随后伤重去世。
隆庆初年(1567年)赠光禄少卿。
荫一子为官。
与徐学诗、谢瑜、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 【介绍】: 明山西解州人,字振之。天启二年进士。历任金乡、寿张、滋阳、武清知县,后调扶风。以干进为耻,故官久不迁。崇祯八年农民军克扶风时被杀。
维基
王国训(?
—1635年),字振之,号宸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平阳府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第五十九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三百六十四名,三甲一百十九名进士,户部观政,本年授山东金乡县知县,三年调寿张县知县,四年本省同考,六年调滋阳县,丁忧归。
崇祯二年补武清县知县,因为性情刚直,所以很久不得升迁。
崇祯六年补陕西扶风县,八年,因抵禦民乱,与主簿夏建忠、典史陈绍南、教谕张弘纲、训导陈繻婴城固守。
两个月后因外援不至,城陷,不屈而亡。
赠光禄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67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以言,号龙川。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俺答薄京师,既退,诏陈制敌策。学诗疏言严嵩父子罪恶,谓“罢嵩父子,别简忠良代之,外患自无不宁。”世宗读之颇感动,而方士陶仲文谓学诗以私怨谋报复,竟下狱削籍。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司右参议,未之官,卒。学诗与同里叶经、谢瑜、陈绍先后劾嵩,时称上虞四谏。有《石龙庵诗草》。
维基
徐学诗(1517年—1567年),字以言,号龙川,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军籍,进士出身。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科会试第八名,二甲四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历职刑部江西司郎中。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逼近京师。
蒙古军退,世宗下诏邀廷臣陈述退敌之策。
诸臣多以细枝末节应付,徐学诗则愤然表示:“大奸秉国,是祸乱之根本。
乱本不除,岂能攘外患?
”于是他上疏称:世宗在看过奏章,颇为感动。
然而方士陶仲文向皇上密言称,严嵩是孤立尽忠,而徐学诗乃携私怨报复。
世宗大怒,投徐学诗入诏狱。
严嵩感到不自安,以退为进,得到世宗慰留。
徐学诗终被削籍归里。
与叶经、谢瑜、陈绍合称“上虞四谏”。
隆庆元年(1567年),穆宗起徐学诗为南京通政使司右参议。
未上任卒,赠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