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皇甫汸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11 【介绍】: 明吴县人,字昌毅。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少精文理,长称文雄,诗甲海内,名满士林。跻身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著有《迪功集》、《谈艺录》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昌谷吴县人官博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昌榖,一字昌国,吴县人。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左迁国子博士有迪功集又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二
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博士。
有《迪功集》六卷,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四库总目》:祯卿论诗宗旨见于《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
如云:「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
」又云:「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其弊不可以悉。
」据其所谈,仍北地摹古之门径。
特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枵张其词;祯卿虑澹而思深,故密运以意。
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
《国宝新编》:昌谷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
皇甫涍《少玄集》:诗之为艺,独异众体。
昌谷韵度鲜朗,情言超莹,而原其趣,参之以神,要其构,极之以变。
考则古昔,往往冥契。
君之于诗,可以继轨二晋,标冠一代。
皇甫汸司勋集》:徐集独综菁英,莫可瑕类,非其佳秽自得,去取过严乎?
环溪诗话》:徐迪功诗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间,不作风尘中语。
《艺苑卮言》:徐昌谷诗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残雪在地,掩映新月。
又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尘俗。
昌谷自选《迪功集》,咸自精美,无复可憾。
近皇甫氏为刻《外集》,袁氏为刻五集,即少年所称「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者是已。
不知舞阳、绛、灌既贵后,为人称其屠狗吹箫,以为佳事,宁不泚颡。
王世懋《艺圃撷馀》: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明其徐昌谷、高子业乎?
二君诗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能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能以深情胜,有秋闺怨妇之态。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国雅》:徐昌谷豪纵英裁,格高调雅,驰骋于汉唐之间,婉而有味,浑而无迹,诸体高妙,都无累句可删。
《续吴先贤赞》;徐昌谷初与唐寅、文壁游,其诗逸丽。
迨见李一何制作,遂变而益遒,研极诗之变。
逆其初,由卿云以来,至西京之盛,沿魏、晋而下,其所攻论甚严,谈艺之作,出钟嵘矣。
吴之文自昌谷始变而为六代。
《王稚登晋陵集》:武宗之时,文士辈出。
李君赤帜于关西,徐子白眉于东海。
李资弘亮,徐学精深。
长才绝力,则徐不逮李;清声古色,则李不逮徐。
《明诗选》:陈卧子曰:「昌谷似与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贵,又自有殊。
」宋辕文曰:「昌谷如秋夜银河,烂烂垂地。
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独宗太白,不若嘉清时七子同境也。
」 王士禛《居易录》:徐昌国《谈艺录》:「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开雎》之乱,则《桑中》为隽。
」当是既见空同之后,深悔其吴耳!
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词逸格,矫矫出群,不授后人指摘。
良由存诗不多耳。
《谈艺》一录,清言微旨,可俪严沧浪。)
维基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国。直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代文学家。其先常熟县人,迁居吴县。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年少时,与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十六岁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以国子生辛酉科应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因其貌不扬,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与李梦阳、何景明交游。因犯人逃亡牵连,降国子监博士。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仅三十三岁。《明史·文苑》有传。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昆山顾茂俭之妹,雍里方伯之女,皇甫百泉之甥也。
嫁孙佥宪家为妇,甚有才情,尝赋《春日》诗,何元朗曰:可置《玉台新咏》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7—1546 【介绍】: 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安,号少玄。
皇甫录次子。
嘉靖十一年进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礼部,官至浙江按察佥事。
好学工诗,与兄皇甫冲、弟皇甫汸、皇甫濂称皇甫四杰。
自负才俊,多忤物。
有《皇甫少玄集》。
沧海遗珠
皇甫涍(1497-1546)字子安,号少玄,江南长洲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好学工诗,颇负才名,著有《皇甫少玄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安,冲弟。嘉靖壬辰进士,自礼部郎中补右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调广平通判历刑部员外升浙江按察佥事有少玄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五
涍字子安,冲弟。
嘉靖壬辰进士,除工部主事。
改礼部,历员外、郎中,迁春坊司直,谪广平通判。
进南刑部主事,历员外,出为浙江佥事。
有《少玄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
《四库总目》:涍诗宪章汉、魏,取材六朝。
婉丽之词,绵邈之神,以骖驾昌谷、苏门,固无愧色。
甫田集》:子安雅性间靖,慕玄晏先生所为,自号少玄子。
诗沈蔚伟丽。
早岁规彷初唐,旋入魏、晋。
晚益玄造,铸词命意,直欲窥曹、刘之奥而及之,惜乎未见其止。
皇甫冲《华阳集》:仲氏子安谓馀曰:「今之为文者,王、宋称一代之宗,李、何为中兴之冠;然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于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
故于诗独取迪功。
」子安刻励二十馀年,其性敦静简默,又能致其深沈之思。
其于诗,铸词精而为旨远,体骨奇俊,辞彩英发。
吾宗之有子安,则衣裳之冠冕,居室之栋梁矣。
《司动集》:司直兄学臻博极,思覃深湛。
馀分则友于,义同师授,每有述造,辄相诏视,商榷砥奖,可得而言。
方其家食含章,与徐生、二黄定交笔劄。
笃嗜工部,既何、李篇出,病其溪径,专意建安。
至解巾登仕,与蔡、王二行人广插六代之时,披味耽玩,稍回旧好。
雅许昌毂,又与王文部、李司封、唐、陈二编修,剧谈开元、天宝之盛。
乃曰:「诗虽《选》体,亦无使尽唐风也。
」故其诗特工五言,而七言近体薄不经想。
盖错综魏、晋,托宿唐英。
幽玄以通思,春容以禦气,婉丽以陈词,和易以达理,愤懑以抒情,绵畅以该事,隽永以归趣。
其始构也,只字不惬于心,片言无艳于目,蹋壁穹思,拥衾寤索,曾不少休。
今稿中或两字未鼠,或二语并存,致盖密矣。
《艺苑危言》:子安之《东览》,古《选》颇胜;子循之《禅栖》,近体为佳。
子安卒,蔡子木以诗哭之云:「五字沈吟诗品绝,一官憔悴世途难。
」可谓实禄。
又云:子安诗如玉盘露屑,清雅绝人;惜轻缣短幅,不堪裁剪。
《续吴先贤赞》:皇甫兄弟自相师友。
涍对策高第为郎,尤为昆季所推。
贵溪相任宗伯时所上章奏,皆草之。
或有故,使他郎代,即无以尝其意。
改太子司直,坐法谪。
又移按察浙。
其在越诗曰《东览》,最盛以五言名。
冯时可《元成选集》:皇甫涍《九日》诗:「鶤弦入怨柱,虫响切离裯。
枫落他乡早,尊寒故国秋。
」又:「河虚平夕雾,阁掩澹秋尘。
素霞升逾静,高云敛更新。
」又《新月》诗:「微晖不照绮,清汉欲生尘。
」《雁山》诗:「遥霭引疏磬,群峰寒暮天。
」四杰之概也。
公负才傲睨,曾为春坊司直,卒以谗废。
然郡中称其人甚介,谓皇甫白眉。
《明诗选》:陈卧子曰:「少玄凝思《选》调,意求雅则,惟取境不广,无纵横宕逸之致。
」 《静志居诗话》:子安逸藻风飞,清文绮合。
子循工力悉敌,铢两未分。
宜子浚之难为兄而子约之鸡为弟也。
《明诗别裁》:子安枕藉《选》体,故五言自高;然得风格而遗精理,未云诣极也。
田按:子安刻意摹拟,词俊而格超,可谓镂冰雕琼,心手双绝。
维基
皇甫涍(1497年—1556年),字子安,号少玄,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明代诗人、政治人物。皇甫涍由国子生中式嘉靖七年(1528年)应天府乡试第二名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十一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刑部观政,初授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改任礼部精膳司,再改仪制司,进员外郎,升主客司郎中,十八年(1539年)被选为东宫官僚,为右春坊右司直兼检讨,不久世宗南巡承天府,以事谪广平府通判,踰年召为南京刑部主事,未任,丁父忧归。服阕还朝,服除原职,进员外郎,二十三年(1544年)三月官至浙江按察佥事,分守宁绍台,以考察黜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先生字维静幼时就外傅俱以常儿畜之从子文定公年长顾独奇先生先生师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为人师弟子数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举于乡中进士历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学江西简才汰不肖甚严关说无所入会宫庙灾嫉公者遂谓副使苛诸生所致左迁备兵临清历河南左布政使晋都御史巡抚四川讨白草番平之会中蜚语罢归冉起抚江西召为兵部右侍郎时聂公豹为尚书值杨公继盛劾相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事下兵部覆聂公谓诸司曰功俱实不虚可具以覆诸司俱曰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未易覆也聂公怫然起先生入谓聂公曰诸司殊藉藉公激之则恐事生祸且复延缙绅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曹可无覆即公论亦得不废也聂公悟卒如公言时谓公善处事也大将军仇鸾怗宠焰如火先生独持不下及鸾死疏讼都御史商公大节冤上怒下诏切责夺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忧会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为南京兵部尚书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将禦之不克相嵩从中批之遂归老时年五十五尚茂齿既不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数宠荐后辈诸君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激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先生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东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庄时引上客共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俱藉以扬声至先生殁后数十年士有郁弗无所见者尚忾然曰吾恨不与张大司马同时耳盖吾乡士大夫坛墠于斯极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尝观诸家论先生诗当时若沈凤峰谓名家易大家难惟先生足当大家皇甫百泉谓以苏李为宗而综括三唐体大兼美杨升庵谓冲淡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近时若陈大樽谓乐府意调古质近体宛倩丽佚如层台佚女意带烟霞合诸公之论可定其诗使先生当轴甄陶风雅当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乡最称东沙先生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唯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书有芝园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时撤字唯静,郑人。嘉靖癸未进士,授甫兵部主事。改礼部,历员外、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历福建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河南布政使,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改江西。入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进尚书。有《芝圆定集》五十卷。 (《明诗选》:陈卧子曰:「司马乐府,颇有造构。近体宛倩麓逸,如层台佚女,意带云霞。」 《列朝诗集》:尚书诗,学殖富有,工力深重。乐府古诗标举兴会,时多创获。七言今体尘坌芜秽,若出两手。杨用修评其诗云:「四言以至六言,冲澹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七言之什,自郐无讥。」用修可谓能言矣。 《甬上耆旧集》:尚书归老,时尚茂齿,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龙荐后辈。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散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柬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壮,时引上客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藉以扬声。吾乡士大夫坛埠,于斯极盛矣。 《静志居诗话》:芝园乐府不规摹古人,较之清南觉胜。五律颇近初唐。 田按:芝圆诗自以乐府为胜,骈文亦是当家。所作《丰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视貌袭秦、汉者,不可以道里计。)
维基
张时彻(1500年—1577年),字惟静,号东沙,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军事人物,学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会试七十一名,廷试二甲六十三名进士第。授南京礼部精膳司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迁江西提学副使。调山东。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参政,历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湖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调兵部右侍郎,转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书。曾参与抗击倭寇。归乡后寄情诗酒,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2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子瞻,号少岳。南京国子监生。不事生产,好书画,工诗。官光禄署丞。有《少岳山人集》。
槜李诗系·卷十三
元淇字子瞻号少岳秀水人性狷介工诗善书与弟元汴并名于时嘉靖中以赀为上林监著有少岳山人集皇甫司勋汸称之曰古选冲逸陶谢亚也五言典雅王孟流也七言清婉钱郎匹也人以为知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瞻,秀水人。任光禄署丞有少岳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8—1564 【介绍】: 明苏州长洲人,字子约,号理山。皇甫录第四子。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工部都水主事,母丧除,起故官,谪河南布政司理问,终兴化同知。好学工诗。有《逸民传》、《水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约,一字道隆,汸弟。嘉靖甲辰进士,除工部主事谪河南布政司理问稍迁兴化府同知有水部集
维基
皇甫濂(1508年10月31日—1564年11月2日),字子约,一字道隆,号理山,直隶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进士出身。
其父皇甫录为弘治九年(1496年)丙辰科进士,官至顺庆府知府。
嘉靖十三年(1534年)皇甫濂中式甲午科应天府乡试举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登甲辰科进士。
原为工部主事,因丁母忧而辞官。
服丧期满,起任原官,管理惜薪厂。
有位商人虚报从中牟利被皇甫濂治罪。
那位商人的女儿是工部尚书文明的妾,皇甫濂因此被尚书斥责,皇甫濂对他说:「您掌管国政,却放纵奸人违法,难道还要夺走官员执法的职责吗?
」尚书听后肃敬的向皇甫濂赔罪。
受考核后,皇甫濂被贬为河南布政使司理问,后任福建兴化府同知。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皇甫濂患痢疾,在任内去世。
皇甫濂与兄皇甫冲、皇甫涍、皇甫汸并称“皇甫四杰”,又与同里人张凤翼、张燕翼、张献翼三兄弟并负才名,吴人称「前有四皇,后有三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