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慎

相关人物:共 53 位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正德三年进士。任郯城知县,嘉靖时,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赈陕西饥,屡败吉囊及俺答。累官至吏部尚书。以年老多病,每事咨僚佐,辄为所欺,罢为民。卒后复官,谥文襄。有《渔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龙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除郯城知县。入为御史,擢陕西提学副使,历山西按察使。召拜太仆卿,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连,兼巡抚凰阳诸府。进左副都御史,历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召拜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乞归。寻起南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入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吏部,黜为民卒。后以子修撰汝楫疏辨,诏馒官,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四卷。 (《四库总目》:龙所著有《黔南集》、《江右集》、《关中集》、《晋阳集》,其文颇具浩瀚之气,诗尤长于五言。《艺苑卮言》:唐虞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国雅》:唐文襄风度环爽,颇臻古雅。集为蔡子木所编辑。中有「长淮接江水,千里映空色」,「夜雨分芝草,晴天落囊鱼」,亦作玄解语。 《明诗选》:陈卧子曰:「渔石五言本之少陵,已涉藩篱,浙窥堂奥。」李舒章曰:「渔石五言律诗刁斗精明,风云狎竞,足为名家。」)
维基
唐龙(1477年—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累官吏部、刑部、兵部尚书。
谥文襄。
唐龙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
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辛酉科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
正德六年(1511年),畿内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唐龙数次抵禦刘六进攻。
父丧丁忧去职。
服除,授监察御史,出按云南。
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钱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
恰会遣官录囚,钱宁下属欲出面和解,为唐龙所逮捕,正其罪。
再出按江西。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
七月唐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迁山西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召为太仆寺卿。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唐龙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
八年十月召拜为右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
九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右侍郎,十年八月升左侍郎。
嘉靖十一年(1532年),陕西发生大饥荒。
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
明世宗命唐龙担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并兼理振济,发内帑金三十万前往。
唐龙用总兵官王效、梁震,屡次击退敌军。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召为刑部尚书。
九庙修成,唐龙上充军应赦者一百四十人,除丰熙、杨慎、王元正、马录、吕经、冯恩、刘济、邵经邦外,其馀人全部释放。
尚书六年考满,十六年(1537年)八月加太子少保。
十七年四月,唐龙遂以母老乞归侍养。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随即于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次年兵部尚书戴金罢免,世宗召还唐龙替任,四月兼提督团营军务。
太庙修成后,加太子太保。
十二月代熊浃为吏部尚书,其为官劳绩,凡事均咨询僚佐,因年迈多病,动辄为僚佐所欺。
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连及唐龙衰暮。
高简下诏狱,唐龙引疾辞职未成,吏科给事中杨上林、徐良辅又疏论高简之事,世宗下诏,高简杖刑六十遣戍,杨上林、徐良辅因不早言罢官,唐龙则黜为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卒于回乡途中。
经过数年,其子翰林院修撰唐汝楫上疏辩解,朝廷复其原职,追赠少保,谥文襄。
唐龙曾与严嵩为善,其罢官之事,实为夏言所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7—1476 【介绍】: 明云南嵩明人,字廷秀,号止庵、和光道人。通经史术数之书。曾以方略佐兵部尚书王骥攻麓川。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兰隐君集》等。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茂字廷秀,杨林人。
洪武中布衣。
有《止庵吟稿》、《山堂杂稿》。
(袁文典《明滇南诗略》:杨升庵诗云:「兰叟和光卧白云,贾生东每挹清芬。
何人为续嵇康传?
题作杨林两隐君。
」和光,止庵别号,东每名惟孝,亦能诗。
田按:滇自汉通西南夷后,张叔、盛览、尹珍、许淑诸人号为才杰。
吾黔与滇接壤,长通、道真、遥遥名德,互相矜重,牁牁母敛,人各异说,既无碑志之录,又无琬琰之编,两地人士,共为俎豆。
斯笃论已。
袁文典《滇南诗略》谓《渡澜沧》、《白狼王》等歌为滇南韵语之始。
考《渡澜沧》为行路所作,不必滇人也。
《白狼王》歌言语侏离,译其文字,殆经润色。
考南诏篡蒙氏,改国号曰大长和,同光三年,使人布燮来贡,作《思乡》诗曰:「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此真滇诗也。
有明肇兴,声教斯广,《洪武实录》所纪,云南岁贡国子生入监读书者,衣钞有赐。
余检程原道《巽隐集》有《送太学生段汝霖序》云:「段焚大姓也,有澍其名,汝霖其字者,以经生充贡大学,归省其亲。
中原礼义之邦,名门子孙若汝霖者,甚不多见。
不图得见斯人于殊邻绝䣊之地,奚啻百鸟之孤凤耶!
」原道誉之如此,惜其著述不传于世。
廷秀家世杨林,杨林于明初为县,隶嵩盟州。
升庵诗所谓杨林隐君也。
所著有《元壶集》、《监例折衷》、《经史馀编》、《安边策》、《条止庵吟稿》、《山堂杂稿》,今皆不传。
金马碧鸡之乡,蜻蛉螳螂之域,采明诗者,当以廷秀数诗为西南雅音之首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9 【介绍】: 明浙江仙居人,字原忠,号南洲。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王守仁在吏部,良从之治学。亲老归养,讲学山中垂十年。嘉靖初还任,以争大礼受廷杖,出为山西副练,谢病归。卒年七十余。
维基
应良(1478年—1549年),字原忠,晚号南洲,浙江台州府仙居县人。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
正德三年(1508年)中会试第五十四名,因愤慨权阉刘瑾专权,避归。
正德六年(1511年)补应辛未科殿试,登第二甲第七名进士。
授翰林院庶吉士。
与黄绾、朱节等同受业于王守仁。
正德七年(1512)春,乞终养归,家居十年。
嘉靖二年(1523年),应良在朱节等举荐下,与吕楠、湛若水同起,授编修。
次年,大礼议时间爆发,随编修杨慎等参与左顺门哭谏,被廷杖。
出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升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随即调广西。
官至广东布政使致仕。

人物简介

列朝诗集
安人遂宁黄简肃公珂之女,新都杨修撰用修之继室也。
用修在史馆正德丁丑,以谏巡幸不报,引疾,归里。
明年王安人卒,又明年,继娶黄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42 【介绍】: 明陕西高陵人,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正德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因忤太监刘瑾,引疾归。瑾死后,以荐复官。嘉靖中因大礼议触帝怒,下诏狱,谪解州判官,摄行州事,有政绩。擢尚宝司卿,晋南京礼部侍郎,署吏部事。致仕归。卒谥文简。楠为薛敬之弟子,专守程、朱之说,以穷理实践为主。官南都时,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著作甚富,有《泾野子内篇》、《泾野诗文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南礼部侍郎赠尚书谥文简有泾野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楠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以议礼下韶狱,嫡解州判官。改南宗人府经历,就迁吏部郎中,历尚宾卿、太常少卿,韶拜国子祭酒,攉南礼部侍郎。隆庆初赠礼部尚书,谥文简。有《泾野集》三十六卷。 田按:泾野及第后,以忤刘瑾引疾去。厥后康封山以救李空同谒刘瑾牵连放斥,泾野舆封山浒西唱和,相得甚欢,能谅其心故也。讲学舆阳明良知不合。时阳明倡学东南,当路者嫉之。癸未会试,主司发策有焚书禁学之议,泾野力辨而解救之,得不行。此皆盛德事,可以愧讲学攻声者。
维基
吕楠(1479年—1542年),字大栋,又字仲木,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陕西高陵县人,明代政治人物、学者。
正德戊辰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
父吕溥有隐德。
吕楠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陕西乡试第十。
正德三年(1508年)成戊辰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
据传本科原取杨慎为第一,但杨因试卷为火所焚而落第(不过杨慎三年后再试,仍抡元)。
曾任国子监祭酒,官至南京太常寺少卿。
师事薛敬之,与湛若水、邹守益主讲三十馀年。
吕楠因居泾水之阳(水北曰阳),别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
卒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58 【介绍】: 明四川泸州人,字东玉,号少岷山人。正德三年进士。官至建昌知府。宁王朱宸濠叛,从王守仁破之,收复南康。致仕归后,构茅斋数楹,藏书数万卷,以著述自娱。有《少岷拾存稿》。
维基
曾玙(1480年—16世纪),字东石,号少岷,四川泸州直隶州人。
曾玙是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四川乡试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获授户部郎中,因为忤逆刘瑾遭外任建昌府知府。
宁王之乱期间,他带著书生和广信府知府周朝佐攻下南康、九江,协助王守仁讨平叛乱,当地人将踏入祀名宦祠。
曾玙擅长诗文,和新都杨慎、州人章懋等人友好,有作品《计部大事记》、《少岷存藁》流传。

人物简介

维基
严时泰(1480年—?
),字应阶,号术山(𤇍山),浙江余姚县人,湖广武昌府江夏县匠籍,曾任永昌知府。
原籍浙江余姚人。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湖广乡试第三十五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会试第一百八十二名,三甲一百名进士,历官云南永昌府、江西南康府知府、江西按察司副使,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累迁四川布政使,晋南京太仆寺卿,二十六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二十七年十一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三十年二月以考察致仕。
严时泰与杨慎同届,故与杨交好,当杨氏不遇后曾提携杨氏。
杨慎有《伏枕行赠严应阶》送严时泰。
曾任云南任永昌知府,负责守卫滇西,后调任江西南康府。
明嘉靖丁亥(1527年),在中国缅甸边境腾冲(明时称为腾越)建龙光台。
明嘉靖七年(1528年)离任云南,立碑刻明世宗嘉靖帝赐《重建永昌府敕谕》于府署,敕谕全文506字,碑高244厘米、宽94厘米,今尚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新繁人。嘉靖二年进士。历知汉阳府。大水坏城墙,亲率仆役采石转运,以修城墙。官至云南按察副使,忤上官归。
维基
樊景麟(1485年—16世纪),字季仁,号九冈,山西蒲州人,四川成都府新繁县军籍。
樊景麟是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四川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癸未科会试二百六十八名、廷试三甲一百十九名进士,授湖广汉阳府知府,为政公正不阿、体恤穷民,曾亲自在水齧城和家僮移走巨石转运江岸,身先士卒节省财费,人民都称颂其功德。
不久,樊景麟调任长沙府,任内清苦勤劳、恤民简讼,有民谣歌颂:「樊作长沙官,止饮长沙水。
」又称为福星,后官至云南按察司副使,因忤逆巡抚遭弹劾而辞官回乡,杨慎有《春日访樊九冈幽居》及《即席赠樊九冈黄梓谷》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1—1524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宜学,号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乾清宫火,应诏上疏不合上意,贬潮州三河驿丞,怡然就道。从王守仁于赣州,赞讨宸濠军机。世宗立,召复原官,与同官屡争大礼议,继以哭谏,再受廷杖,创伤卒。著有《改斋集》。
维基
王思(1481年—1524年),字宜学,号改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
吏部尚书王直曾孙。
正德辛未进士,嘉靖三年,在大礼议中与杨慎等众官在紫禁城左顺门哭争,被廷杖身死。
弘治十四年(1501年)江西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第五十九名,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正德九年,因乾清宫火灾,而上疏请求明武宗重整吏政纲纪。
同年九月,再次上疏进谏,而被贬为潮州三河驿丞。
当时王守仁在赣州讲学,王思跟从游学。
王守仁讨伐朱宸濠叛乱时,檄令王思参赞军务。
明世宗继位后,王思被召回恢复官职,并充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年),参与大礼议事件,王思与群臣在左顺门哭谏,此后下诏狱,行杖刑,不久因病疮发作去世,年四十四。
隆庆初年,追赠右谕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嘉定州人,字以道。正德三年进士。授三原知县,入为御史。上章请革权倖子弟冒滥军功及早视朝、罢冗费等,帝不省。嘉靖间,屡言事忤旨,又为张璁、桂萼所恶。后以劾郭勋庇李福达狱,谪戍边卫。有《南溪诗话》。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启充字以道,嘉定州人。
正德戊辰进士,除三原知县。
入为御史,以劾郭勋谪戍边卫。
隆庆初,赠光禄少卿。
有《初亭集》。
田按:以道在正、嘉两朝,号为敢言,惜谪戍后不复起用。
升庵为素交,升庵亟称其诗。
今全集不馥可观,仅于费经虞《剑阁芳华集》见二诗,不足见所长。
所著又有《南溪诗话》三卷。
《四库存目》著录者仅二卷,《提要》亦不详其名,未知是二是一也。
维基
程启充(1482年—1537年),字以道,号初亭,又号南溪,四川嘉定直隶州(今四川省乐山市)人。治《书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年二十七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年二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进士。授陕西三原县知县,九年六月入为浙江道监察御史。正德十一年(1516年),反对都督马昂进上有怀孕的妹妹,并弹劾边疆开支。十二年(1517年)称病告归。明世宗即位,恢复官职,随即争兴献帝皇号。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江西,得到朱宸濠通萧敬、张锐、陆完等私书,其中欲赶走孙燧,云:“代者汤沐、梁宸可,其次王守仁亦可。”于是弹劾萧敬、张锐,并称王守仁党逆,宜追夺爵位。给事中汪应轸审查此案后认为:“逆濠私书,有诏焚毁。启充轻信被黜知县章立梅捃摭之辞,复有此奏,非所以劝有功。”主事陆澄亦为王守仁奏辨。明世宗确定此事不再更议。嘉靖二年丁忧归乡。五年丙戌冬,服阕,入京师,复任御史,当时张璁、桂萼都厌恶他。恰逢郭勋庇李福达狱,为程启充所劾,张璁、桂萼于是主张他挟私,六年九月谪戍边沈阳。嘉靖十六年赦还,言者交荐,不复任用。回乡不久即去世。隆庆初年,赠光禄少卿。
共 5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