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校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53 【介绍】: 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嘉靖五年进士。授归安知县。师事王守仁。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官至刑科都给事中。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事。寻自免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丙戌进士,工科给事
维基
戚贤(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号南山,晚年改号南玄,南直隶滁州直隶州全椒县人,进士出身。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授归安县知县,丁忧归,起知唐县。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给事中。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给事中,同年弹劾郭勋及尚书张瓒、樊继祖,并举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楠、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谪山东布政司都事。
诸被荐者皆夺俸。
不久辞职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昭明。
魏校弟子。
精《周礼》及字学。
谓《周礼》自宋以后,学者各以己意更定,大失原貌。
乃穷研十数年,成《周礼传诂》。
嘉靖中流寓江西泰和,以其书就正于罗洪先。
洪先大服。
又有《同文备考》、《书法指要》、《六义音切》等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伯鲁,号开阳。
郑文康五世孙。
嘉靖初贡生。
少师魏校,又师湛若水、王守仁。
有济世志,凡天文、地理,靡不周览。
倭寇扰东南,曾佐总制胡宗宪、总兵戚继光筹划御倭军务,平倭后,叙功授锦衣世荫,力辞不受,归而著书。
为胡宗宪撰《筹海图编》,另有《江南经略》、《黄河图议》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6—1571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乃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十百人,世称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审案时常劝解两造,使归和好。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隆庆四年以高拱等荐,官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官。工诗文,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与王慎中、唐顺之等被称为唐宋派,自谓可肩随欧阳修、曾巩,为明代文章大家。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维基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5日),字熙甫,一字开甫,直隶昆山县(今苏州昆山市)人,明朝文学家,早年因老家在昆山项脊泾(今属昆山市玉山镇),自号项脊生,晚年居于震泽(太湖的雅称)附近,人称震川先生。
因曾任南京太仆寺丞,又称归太仆。
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诗文唱和,合称嘉靖三大家。
嘉靖三家与茅坤等人同尊唐宋古文,是为“唐宋派”。
归有光又与浙江德清的胡友信齐名,世称“归、胡”,并列《明史·列传·文苑》。
归有光生于正德元年腊月二十四日(1507年1月6日),归家为昆山世族,先世多以文学著称,祖母是太常寺少卿夏昶的孙女。
但归有光这一支并不显赫,祖父归绅、父亲归正均未入仕,且归有光父叔辈感情不睦,互抢祖辈家产闹翻不往来,故归有光讨厌父方归姓亲属,与祖母与母亲等女性亲属感情密切。
归有光自幼聪颖,九岁能属文,十岁写《乞醯论》流传至今。
师事同县名儒魏校,喜读《史记》以及唐宋八大家之文,也阅佛家《大藏经》。
嘉靖四年(1525年),归有光以童子试第一名补为苏州府学生员,时年十八岁,后以贡生选入南京太学。
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受到主考官张治的赏识,举应天乡试第二名。
以后的二十年,八次礼部会试均落第,对科举失望。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迁居嘉定(今属上海)之安亭江边,讲学授徒二十年之久,从者数百人,自号「震川」,因太湖古称「震泽」,也尊敬当时的文士何震川。
徐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元懋。
魏校门人。
所著《六书精蕴》字多怪僻难识,故作《音释》附于后。
又有《古今印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人,字良贵,号参波。有《尚书砭蔡编》、《毛诗或问》、《春秋胡传考误》。
槜李诗系·卷十二
仁,字良贵,号参坡,嘉善人(或云苏州人,误)。
凡天文、地理、律历、书数、兵法、水利、翳卜之属,靡不究心,谓医可济人,遂寓意于医。
昆山魏校疾,使三至,仁谢曰:君以心疾召我,但当咬咀仁义,炮治礼乐以疗之,不然虽十至不来也。
仁以祖父皆习春秋,有论著,复悯世儒溺胡而不信也,乃作针胡编。
诗亦斐然,气殊苍朴。
著有一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良贵,吴县人。有一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3—1595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以道,号少湖。
岁贡生,受业于魏校,其学以慎独为先,以标立门户为戒,乡人尊为少湖先生。
万历中征授国子博士,辞不行,诏以所授官致仕。
有《俟后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以道,长洲人。以荐授国子博士有俟后编附诗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沧(1469年—1515年),字一清,号石泉,浙江金华府永康县人,民籍。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浙江乡试第八十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四名,二甲第七十二名进士。
授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奉差督甓仪真及管理龙江关竹木抽分厂,廉慎有为,人不敢以私事干预,虽中官同事者亦严惮之。
闲暇之馀辄与昆山魏校、永丰夏尚朴讲学,研究理学。
正德十年卒于官,卖马以敛,乡人高其风操,捐私钱为其树牌坊,章枫山题其额曰“清修吉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31 【介绍】: 明湖广嘉鱼人,字立卿。弘治六年进士。授太湖知县,累迁南昌知府。正德六年,从都御史陈金镇压华林军。超迁浙江按察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时边备废弛,城外数百里皆诸部射猎地。承勋疏请修筑。适世宗即位,发帑银。承勋身负畚锸先士卒,筑边墙墩台,招徕逋逃,广开屯田。官至兵部尚书。
维基
李承勋(1473年—1531年),字立卿,湖广嘉鱼县(今湖北)人,弘治癸丑进士。
官至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父李田,官至顺天巡抚。
弘治六年(1493年),李承勋登癸丑科进士,由太湖县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历任南京工部郎中、南昌府知府。
正德六年(1511年),赣州贼侵犯新淦,扣押参政赵士贤。
各地盗乱,李承勋率部进攻,屡次有战功。
都御史陈金檄李承勋讨伐,并成功平定。
此后升任浙江按察使,历任陕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辽东,在任期间防备嫣然。
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嘉靖六年(1527年),改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李承勋随后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专督团营,兼掌都察院。
因弹劾官吏而被给事中王准等弹劾,下清法司。
兵部尚书胡世宁致仕后,世宗诏李承勋归还兵部,并代任,仍然兼督团营。
言官攻击张璁、桂萼时,言语涉及李承勋,李承勋不得不辞职,世宗仍然温旨挽留。
当时大同有警报,朝议派大臣督军,大家推举都御史王宪,王宪不肯前行。
给事中夏言举荐李承勋,李承勋也不自请。
于是给事中赵廷瑞一并弹劾,恰逢敌寇撤退,此事遂罢。
嘉靖十年(1531年),致仕回乡,不久病卒。
世宗哀悼,赠少保,谥康惠,特赐白金、䌽币、米蔬等。
李承勋为官四十年,家无余产。
与胡世宁、魏校、余祐善等人并称“南都四君子”。
吴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稷(15世纪—16世纪),字舜弼,号石湖,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北俞塘河南人。
吴稷是正德八年(1513年)举人,次年(1514年)联捷进士,获授金华推官,府内永康县有马姓贵人羞辱知县,他按法惩治,忤逆上级而调任惠州推官;在惠州他代理府事,裁革多馀税项和繇役,减少监狱囚犯,设立规过匮于府门,训练保甲侦察流寇,得巡抚聂贤称赞,在其他府县采用其办法。
博罗人民聚众犯事被擒,株连无辜,有赖他辨解释放,海丰知县林克润以贪污罢黜,恃著有靠山继续治县,他下令驱逐对方,得罪巡按御史,不得升官。
之后吴稷迁任荆府左长史,服阙后改任徽府长史,进表《贤王箴》、《芸窗赋》规谏徽王朱厚爝,很快致仕,归隐县东。
他生平锐意钻研程朱理学,在金华时经常拜访章懋请教,于惠州任职期间又和督学魏校等人切磋,著有《自园稿》、《宦游稿》、《石湖漫稿》、《破愚录》、《史纲纂要》等作流传,死后入祀乡贤祠。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