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本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7 首
近山茫茫远山黑,万里乾坤同一色。
窗前乱脚雨如麻,窗里孤踪泪成血。
岁云暮矣三日雪,冰凝初晴地犹裂。
不堪两日雨经宵,一点一声心寸折。
新坟已筑高嵯峨,旧坟犹作荒坡陀。
长镵欲出泥没胫,对此踟蹰将奈何。
青松初长三尺过,买栽远自南山阿。
一时委积不复数,厨奴失喜炊薪多。
年来苦恨穷愁续,把卷茕然不能读。
寒灯冷雨愁转长,忍听东邻夜深哭。
晓起邻翁来致辞,丈人虽苦何足知。
谁家葬母水盈坎,腊月庚申从葬师。
注:亥十二月予宿墓所躬筑先曾祖以下诸冢兼手植松桧百馀本于墓道之旁两日为雨所阻既不敢登垄又小树移自远地生意萧然坐成愁叹忽有工人来云此庚申日也葬者甚众苦于冒雨几弗克襄事且叹慕先君之盛福云予因忆向亦几用此日幸不为葬师所误语毕漫记于此
辉辉灯火照寒椽,袅袅炉香驻晚烟。
一卧正祠非白屋,对坛供奉是青莲。
心将胜事诸贤共,影度斜阳两袂连。
莫道岁寒诗景恶,碧崖苍柏自相鲜。
吾庆南湖子,汪汪似南湖
不以澄而清,而况澄定乎。
袖有双龙剑,身佩明月珠。
珠以明宝善,剑以断奸谀。
清以濯群溷,定以怀永图。
君行有遗则,邹鲁圣贤都。
朔风吹广陌,回合野晴微。
我马亦已瘏,与君同驱驰。
驱驰竟何适,无事信多岐。
道胜境斯惬,情旷途自夷。
况与三益友,同行得所师。
共励淩风节,勿使愿相违。
余子华归省 明 · 孙承恩
五言律诗
诏许宁亲去,争看太史归。
春深花雾重,寒退柳风微。
越岭茶堪摘,姚江鳜正肥。
因君动余兴,夜夜梦班衣。
韵格清癯甚,冰霜惨刻馀。
和曾三叠僭,栽尚百株疏。
偶入小羌笛,偏宜高士庐。
令人益生厌,薇药欲纷如(朱先生尝和东坡松风亭梅花诗。有梅花自入三叠曲之语。盖坡诗三篇。而先生三和之。合为六篇。篇篇皆有仙风道韵。每一讽诵。令人飘飘然有凌云之气。不胜其欣慕爱乐之情。亦尝两和于东湖梅。一和于陶山梅。僭妄何可言也。范石湖于石湖雪坡。种梅数百本。又于范村。种梅尤多。张约斋于玉照堂。植梅三四百株。盖绝致清赏。不厌其多也。余之植梅于溪庄山舍。仅十馀本。将渐广以至百本也。故云。)
黄鹤楼高雄楚都②,江流峡峙共逶纡③。
白云飞傍中丞钺④,红日曛留使者繻⑤。
名胜天开供宴赏⑥,登临身欲入虚无⑦。
兴亡千古何须问,极目汀洲长绿芜。
【校注】 (1)王中丞见峰:其人不详,见峰为字。封楚事,《明史·诸王传》:“(楚恭王)隆庆五年薨,子华奎幼,万历八年(1580)始嗣爵。”封楚当指此。 (2)楚都:指武昌。 (3)峡峙:言龟蛇二山如两峡对峙。逶纡:亦作“逶迂”。李德裕《知止赋》:“度双阙之苍翠,若天汉之逶迂。”弯曲不断貌。 (4)钺:《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古兵器,状如大斧,后用为仪仗。王中丞时巡抚湖广,故仪仗甚盛。 (5)曛:落日的余辉,孙逖《下京口逮夜行》:“寒浦落红曛。”繻:使者出入关隘的符信,以帛边为之。《汉书·终军传》:“步入关,关吏予军繻。”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繻,符也,书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 (6)天开:天工开物之意,谓非人力所成。 (7)虚无:天空,虚无之境。司马相如《大人赋》:“乘虚亡而上遐兮,超无有而独存。”“亡”,同“无”。 此诗当为万历八年作者以礼部侍郎使楚而作。诗首联以楚都点题;颔联极写作者与中丞游览鹤楼仪从之盛;颈联谓登楼宴赏,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尾联慨叹古今兴亡无定,惟汀洲杂草,长年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