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熊浃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虞佐,号渔石。正德三年进士。任郯城知县,嘉靖时,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罢榷税及虚田之租。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军务。赈陕西饥,屡败吉囊及俺答。累官至吏部尚书。以年老多病,每事咨僚佐,辄为所欺,罢为民。卒后复官,谥文襄。有《渔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
明诗纪事·戊签·卷十
龙字虞佐,兰溪人。正德戊辰进士,除郯城知县。入为御史,擢陕西提学副使,历山西按察使。召拜太仆卿,改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连,兼巡抚凰阳诸府。进左副都御史,历吏部侍郎,进兵部尚书,总制三边,召拜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乞归。寻起南刑部尚书,就改吏部,入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吏部,黜为民卒。后以子修撰汝楫疏辨,诏馒官,赠少保,谥文襄。有《渔石集》四卷。 (《四库总目》:龙所著有《黔南集》、《江右集》、《关中集》、《晋阳集》,其文颇具浩瀚之气,诗尤长于五言。《艺苑卮言》:唐虞佐如苦行头陀,终少玄解。 《国雅》:唐文襄风度环爽,颇臻古雅。集为蔡子木所编辑。中有「长淮接江水,千里映空色」,「夜雨分芝草,晴天落囊鱼」,亦作玄解语。 《明诗选》:陈卧子曰:「渔石五言本之少陵,已涉藩篱,浙窥堂奥。」李舒章曰:「渔石五言律诗刁斗精明,风云狎竞,足为名家。」)
维基
唐龙(1477年—1546年),字虞佐,号渔石,浙江兰溪县(今浙江省兰溪市)人,正德戊辰进士,嘉靖间累官吏部、刑部、兵部尚书。
谥文襄。
唐龙早年受业于同县章懋。
弘治十四年(1501年)举辛酉科浙江乡试,正德三年(1508年),登进士,授山东郯城县知县。
正德六年(1511年),畿内爆发刘六刘七起义,席捲多省,唐龙数次抵禦刘六进攻。
父丧丁忧去职。
服除,授监察御史,出按云南。
钱宁义父参将卢和坐罪当死,钱宁为奏辩,下镇抚覆勘。
恰会遣官录囚,钱宁下属欲出面和解,为唐龙所逮捕,正其罪。
再出按江西。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世宗即位。
七月唐龙升任陕西提学副使,嘉靖五年(1526年)十一月迁山西按察使,六年十二月召为太仆寺卿。
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唐龙升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诸府。
八年十月召拜为右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
九年十二月升任吏部右侍郎,十年八月升左侍郎。
嘉靖十一年(1532年),陕西发生大饥荒。
吉囊拥众临边,延绥告警。
明世宗命唐龙担任兵部尚书、三边总督并兼理振济,发内帑金三十万前往。
唐龙用总兵官王效、梁震,屡次击退敌军。
嘉靖十四年(1535年),召为刑部尚书。
九庙修成,唐龙上充军应赦者一百四十人,除丰熙、杨慎、王元正、马录、吕经、冯恩、刘济、邵经邦外,其馀人全部释放。
尚书六年考满,十六年(1537年)八月加太子少保。
十七年四月,唐龙遂以母老乞归侍养。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再起用为南京刑部尚书,随即于十二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
次年兵部尚书戴金罢免,世宗召还唐龙替任,四月兼提督团营军务。
太庙修成后,加太子太保。
十二月代熊浃为吏部尚书,其为官劳绩,凡事均咨询僚佐,因年迈多病,动辄为僚佐所欺。
御史陈九德劾前选郎高简罔上行私,连及唐龙衰暮。
高简下诏狱,唐龙引疾辞职未成,吏科给事中杨上林、徐良辅又疏论高简之事,世宗下诏,高简杖刑六十遣戍,杨上林、徐良辅因不早言罢官,唐龙则黜为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七月卒于回乡途中。
经过数年,其子翰林院修撰唐汝楫上疏辩解,朝廷复其原职,追赠少保,谥文襄。
唐龙曾与严嵩为善,其罢官之事,实为夏言所为。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一
讳循义,字时行,邺嗣高祖也。
以所居草堂面六峰,学者因称六峰先生。
年十四,为名诸生闻里中。
大参刘君家,有藏书多未行世者,乃手刺造门,欲借其书。
刘君视先生风器非常,因诡曰:“吾家书不传,少年但能造观,当不惜。
”先生如言,每晨往裹糒,及暮而归。
刘君因款先生午餐数月,遂谢去。
刘君曰失礼少年奚遽辍读耶先生谢曰已诵之矣刘君惊为叩诸书大义尽答如响因大相叹服嘉靖二年中进士对策已定第一当事忌其言切直置三甲出为池州推官郡中有王氏豪为雠所告前司理喜击大姓遂尽按王氏死数人所系尚十馀人罪俱重其后郡太守司理以前吏能锄豪且恐冒受赃遂不覆案然其罪固有疑先生知其冤状乃喟然曰为吏自避嫌此其宿行不信耳且治狱惟论罪重轻非谓陶朱公子日可杀也即召两家集庭下好谓曰王氏固非无罪然其家破有死者罪巳足偿今理官为两家释其怨各抆拭自新如何时告家讼久亦悔尽感泣先生即手书札子数千言立决遣十馀人传书论报郡中歌之曰李公来晚使冤不遣李公旦来圜扉夜开司李三年凡摄旁郡二摄旁大县三皆有绩召入为御史首上议郊社礼疏奉命督仓陈便宜十馀事俱定为法又奏浚通惠河省挽费岁以万计上以故知先生先生素有威重在台诸权贵尽侧目人呼所馆曰李御史胡衕尝以事绳中贵人益恨之思得陷先生会出按江右乃潜遣人乘夜焚先生船失印及精微批文具疏请罪上既知先生名即命更镌御史印趣巡方竟无罪先生念上恩益厉气所过百城震竦豫有豪曰赵公子本尚书家儿劫人妻某御史女为奸创其夫亡匿父宅俱不可得先生至并遣人破户出之治以法行部至高安其乡吏部郎况氏宅近学宫日稍侵宫旁𤲬地为其家园先生至展庙诸生数百人具牒讼之先生行视立判诸生词尾千言即毁况氏垣反其侵地况氏终身不得与荐绅齿前后斫论荐豫章人才如熊浃欧阳铎邹守益詹泮诸公俱后为名臣天下所重时夏公言首当轴新治第欲茯第旁十馀家益大其宅乃私书属任其事先生不可由是与夏公有郤时严相嵩方齮龁夏公闻之喜即遣人口约使论夏公启边衅罪当从中下之先生曰不幸见忤当轴然其复封疆议正某不敢毁大臣以媚大臣使者还报嵩意惭即出公守衡州奏治复最会以病告归卒于家得年五十六先生无他嗜好独喜积书遇典籍善本虽家有此编重副必得闻人工诗善书法远购极千里在长安时日命诸小史曰若赍素一幅分乞某公某公诗索其自书若往上书即长跪面请使退则借手矣小史素畏公如约长安诸君戏相语曰行行且止避兰台小史畏面索书也所著鄮溪集行世当世宗朝夏公持国秉最幸已而严嵩进一时廷臣不左袒夏则右袒严耳或曰夏公固贤者嗟夫身为国谏臣持正议难惑以非即贤相国且不附况肯比大奸耶是可为人臣法矣
维基
李循义(1488年—?年),字时行,号鹿岩,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治《易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由国子生中式丙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十三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第三甲第二百四十八名进士。授池州府推官,嘉靖八年九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十年巡视漕运,十一年六月巡按江西,舟中失火,印信批文俱毁,上疏自劾待罪,诏夺俸三月,更给批印。以忤严嵩,出为衡州府知府,不久以病告归,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魏应召(1485年—?
年),字维翰,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民籍。
治《诗经》,行四,由国子生中式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六名举人,年三十九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一名,第二甲第七十七名进士。
历官刑部郎中,嘉靖八年七月审理张福、张柱案时,以擅出入人罪,命三法司及锦衣卫镇抚司逮问,都御史熊浃也因徇情曲护被革职,工科给事中陆粲、刘希简等人上疏申救,亦被下狱,应召后被发边卫充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53 【介绍】: 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嘉靖五年进士。授归安知县。师事王守仁。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官至刑科都给事中。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事。寻自免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丙戌进士,工科给事
维基
戚贤(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号南山,晚年改号南玄,南直隶滁州直隶州全椒县人,进士出身。
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授归安县知县,丁忧归,起知唐县。
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给事中。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
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给事中,同年弹劾郭勋及尚书张瓒、樊继祖,并举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楠、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谪山东布政司都事。
诸被荐者皆夺俸。
不久辞职归乡。
邵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邵楩,字良用,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民籍。
嘉靖十年(1531年)辛卯科浙江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
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二名,登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进士。
除南昌知县,勤敏莅政,令两吏读民词,且听且剖断,略无遗失。
时县乡绅熊恭肃有掌院之命,邵楩前往拜会,分庭抗礼,不为逊色,恭肃益以此高看之。
及离任,百姓涕泣追送江边,不忍别。
历官福建按察司海道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