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时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48 【介绍】: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
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
十年,任礼部尚书。
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
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
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
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
二十四年复原官。
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
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
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词学图录
夏言(1482-1548) 字公瑾,号桂洲。江西贵溪人。谥文悯。工词,与张孝祥、陆游为近。有《桂洲集》、散曲集《鸥园新曲》。词集名《桂洲集》,一作《桂洲词》或《桂翁词》。
沧海遗珠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著有《赐闲堂稿》《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夏言(1482—1548) 明代官员。字公谨,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初授行人,历任兵科给事中、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首辅加少师上柱国。遭谗被革职,复起为首辅,后遭削职处死。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南宫奏稿》等。曾奉使湖广,登黄鹤楼与东道主秦金等唱和,作七古《秦凤山招饮黄鹤楼次西涯公原韵》。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谨,贵溪人。正德丁丑进士,自行人历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中改翰林侍读学士累进少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坐累弃市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有桂州集
维基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正德丁丑进士。嘉靖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为严嵩所害,问斩。隆庆初平反,谥文悯。夏言是临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须髯甚伟,能言善谈,声音洪亮。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三甲三名进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历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礼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给事中,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九年十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充经筵日讲官,赐四品服俸。十年(1531年)三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经筵日讲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时升任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十一年加太子太保。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师。夏言正直敢谏,勇于负责,但为人颇自负,骄蹇见忤,遭忌于张孚敬。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阁,又遭严嵩忌恨。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三万骑兵进犯三原、泾阳等地,陕西总督曾铣上《请复河套疏》:“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请收复河套。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刚开始时亦雄心勃勃,诏答:“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严嵩谗于世宗,谓其不可轻开边事,疏称“铣以好大喜功之心,而为穷兵黩武之举,在廷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又贿赂边将仇鸾,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为任意,迹涉强君”的罪名致仕。这时俺答率军南下,侵扰宣化,严嵩乘机谗言,“早先夏言、曾铣提议收复河套,以致激怒俺答”。夏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时,听说曾铣以“结交近侍”的罪名被杀,从车上堕落,痛哭道:“噫!吾死矣。”夏言再次上疏论冤,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提出了议贵、议能为夏言求情,帝不听,还把喻茂坚、屠侨罚俸。是年十月以“交结近侍”罪名被斩首。自此无人再敢议复河套之事。隆庆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书而得平反,追复原官,谥文悯。著有《桂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4—1544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公字常甫母沈太夫人方妊梦神人奉玉笈宝签相授及生公有云如盖降于庭少资性绝人于书无所不读精思善学期造为圣贤年十四即能著作十七举以明经计偕中进士改庶吉士内阁刘文靖公李文正公每称公不容口由是名重馆阁问正德初年进简讨时逆阉刘瑾擅政朝士多附其门公居常愤愤著张骞乘槎赋以见意盖以瑾喻西域以骞喻附瑾者也竟力请补外以便迎养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公至楚修岳麓明山二书院身为诸生说经且下令曰学不师孔颜行不希曾闵即有文如雄褒吾且斥之世庙时在安陆藩欲就学告试公为别设一台课文送入学至今张提学名重楚中未几竟致仕嘉靖改元冉起为四川福建提学历国子祭酒南京吏部侍郎居父忧帝尝奉章圣皇太后过天寿山谒诸陵言及择相太后曰先王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必为太平宰相其人安在帝谢曰尚未用也即不俟公服阕召为吏部侍郎帝每阅公章奏辄称善以指书公名衣带间宫监数望见以白公公答曰上用我当以尧舜之道进舍我亦有田可耕此非吾所关心也诸珰为色沮帝常与翊国郭公内阁李文康公论及人才二公谓公学行文章当世第一帝欣然曰朕意亦然时公迁左侍郎摄太宰故事选部除擢率先白政府公曰黜陟自有至公今乃觇当轴为用舍岂国家设铨衡意耶遂不往白李公心不平适主断诏狱翊国夜舁金四万诣公第请宽其家人罪公不受曰法者天下所共即天子亦不得私之况我曹耶卒入其罪翊国更深衔之及帝欲迁公太宰此二人竟尼之且别使人摄公不为动帝数欲相公都尉崔公秉一陶真人俱帝所最幸闻其语因各遣人道意但一枉临即可得相公谢终不往裕景二王册封朝议谓秦晋齐楚建国甚多今宜营浙闽以均民力公独不可曰江南财赋所出且接壤留都国初封吴王即改于周二百年来谁敢复建此议事遂寝帝慕道于无逸殿改称永光宫欲令内直大臣簪冠如道家内阁夏公谋之公答曰使我等背圣人不能从也母老久思故乡今日乞归有名矣诸公任为之帝闻乃止同里部郎丰坊坐废家居数从公求复用公不可乃辑世统谓圣祖系出文王宜建明堂封禅以示万世为图说成帙献之帝惑其言心动召所幸诸大臣与语俱请退咨于公公曰其人少有文学行多不检圣朝岂乏此一人今郊庙土木大兴疆埸不靖若复有此举海内何堪诸大臣以复帝更召公赐问公答如初帝乃止坊候久冉上卿云颂以伺意帝终念公言但宣付史馆而已坊竟不用太后将合葬献陵帝召诸大臣曰廷臣惟张邦奇至孝可授礼部尚书兼都御史以行翊国奏曰张某虽诚谨然其才不足大用且年浅严相嵩久嫉公亦奏曰国家礼卿无兼宪职例帝默然而罢公复以母年踰九十力请改南乃出为南京兵部尚书然帝常念公辄曰张某何在数欲召公入相嵩更具密劄谓公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即强之必不为用也帝颇信之会荧惑入南斗留都雷震中夜星殒于江公谓天变异常宜严武备占者曰应在德望重臣次日公不能冠栉卒年六十有一是日鄞江潮赤涌起高丈馀帝闻讣惊悼数曰可惜张某可惜张某即面谕辅臣遣恤俱谓例应自请乃止后阁中拟谥以文恪文敏进帝于疏右御书云人谓张邦奇真道学抹去原拟四字大书定字于后赠太子太保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常甫,鄞县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南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有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
邦奇字常甫,鄞人。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改四川、福建,入为右庶子,迁南祭酒,擢南吏部侍郎,召拜吏部侍郎。历掌翰林院、詹事府事,加太子宾客,进礼部尚书,改南吏部,就改兵部。赠太子太保,谧文定。有《觐光楼》、《纡玉楼》、《四友亭》、《养心亭》、《靡悔轩》、《环碧堂》、《甬川》等集。 田按:「书提学湖广时,世宗在潜邸,就试学使,以此受知。帝奉太后谒天寿诸陵,语及择相,太后曰:「献皇尝言提学张邦奇,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帝憬然曰:「尚未用也。」即召为吏部侍郎。会以母老便养,改南京。帝念邦奇不已,与分宜语及之。分宜以邦奇至孝,母老不乐北来对,遂终不召。卒后阁拟谧文恪、文敏。帝抹去四字,大书「定」字,遂谧文定。庙堂制作,颇称庄雅。《观光楼集目》,乐章仅列《秋享上帝》、《祀皇天上帝》二章,后人不知,妄将洪武及嘉靖时改制乐章一切阑入集中。后之读文定集者,所当知也。
维基
张邦奇(1484年—1544年),字常甫,号甬川、兀涯,浙江鄞县人。
学者。
与张时彻为叔侄亲戚,又同为南京兵部尚书,故二人有“叔侄尚书”之谓。
为学以程朱理学为宗,以涵养为事;与王守仁多有往来,为好友,但思想多有不合。
弘治十四年(1501年),张邦奇中式辛酉科浙江乡试第十四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参与《明孝宗实录》的编写修订。
以双亲年老求便,出为湖广提学副使。
正德十年(1515年),任湖广提学副使,任上修缮了明山书院、岳麓书院、崇正书院。
之后,历职有四川提学、福建提学、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讲。
明世宗时,历职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侍郎。
因丁外艰归家。
明世宗曾经与母亲蒋太后拜谒天寿山的皇陵。
谈到择相时,蒋太后说:“先皇尝言提学张邦奇器识,他日可为宰相,其人安在?
”明世宗醒悟道:“尚未用也。
”张邦奇服阕后,任吏部右侍郎,并代理尚书职。
明世宗欲授张邦奇为吏部尚书,被大学士李时、郭勋二人所阻。
嘉靖十六年,执掌翰林院事。
嘉靖十七年,任会试主考官,《玉牒》纂修官。
嘉靖十八年,任太子宾客,充日讲官。
后进礼部尚书,以母亲年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后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明世宗曾想将他召北京。
严嵩答:“邦奇性至孝,母老,不乐北来。
”,世宗信之,此事作罢。
嘉靖二十三年,张邦奇逝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54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懋垣,号海石。嘉靖十一年进士,受业湛若水。由行人擢礼科给事中,因星变言君德之失,世宗深衔之。又疏谏南巡,斥为民。既归,务讲学,足迹不及公府。有《海石先生文集》。
槜李诗系·卷十二
薇字懋垣号海石海盐人嘉靖壬辰进士授行人拜礼科给事在谏垣四年直言剀切天子每急有任使辄畀钱给事不由推举如论翊国公郭勋揽权树党继而指摘宫僚非人又以星变乃主德缺误所致竟忤旨罢归方疏之入也薇谓其仆曰上方事玄修所忌者灾𤯝疏上必旦暮死今以数金付汝买棺以殓耳命下得免隆庆初赠太常少卿有承启堂稿时海盐有三黄门咸以敢谏著张方洲许云村钱海石是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垣,海盐人。嘉靖壬辰进士,自行人拜礼科给事中转右给事中赠太常少卿有承启堂槁
维基
钱薇(1502年—1554年),字懋垣,号海石,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祖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吴越王钱镠第二十二世孙,临江知府钱琦之侄。
世居海盐县沈荡半逻村(今属沈荡镇中钱村),嘉靖四年(1525年)乡试举人。
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进士,受业于湛若水,担任行人。
嘉靖十五年(1536年)升任礼科给事中,弹劾大学士李时、礼部尚书夏言、工部尚书温仁和、外戚蒋轮等。
嘉靖十八年(1539年)进礼科右给事中,弹劾郭勋,后反对明世宗南巡,被罢免为民。
隆庆初年,赠太常寺少卿。
李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3—1509 【介绍】: 明河间府任丘人,字从质。成化十四年进士。知上海县,历光禄寺丞,弘治时晋少卿,坐事出为青州同知,升莱州知府。时岁屡歉,楘尽力调抚,凡不利舒解民困之事,皆力争免之。以山东布政司右参政致仕。
维基
李楘,字从质,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人。
成化十年(147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三甲进士。
授南直隶上海县知县,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因丁忧去职。
当地百姓立祠祭祀,又入祀名宦祠。
服阙后,升光禄寺丞,弘治五年(1492年)升光禄寺少卿。
受光禄寺卿胡恭牵连被贬,调青州府同知,十一年(1498年)升莱州府知府。
正德元年(1506年)以儿子李时已获授翰林院编修,李楘上疏乞归,特进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5—1559 【介绍】: 明四川遂宁人,字实卿。嘉靖八年进士。授编修。十一年,应诏上疏言帝喜怒无常,用舍不当。语切直,帝怒,下诏狱究主使。数濒死而无所承。乃谪戍瞿塘卫。寻放归。居家奉亲,以孝闻。亲没,庐墓,终丧病发,卒。
维基
杨名(1505年—1559年),字实卿,号方洲,四川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人。
明朝翰林,嘉靖七年四川解元,连中探花。
任翰林院编修,因向明世宗直言进谏,而得罪下诏狱被罢黜。
杨名年少时,督学王廷相认为其言语称奇,补做其门下弟子生员。
嘉靖七年(1528年),四川乡试第一(解元)。
嘉靖八年,登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听说祖母去世后,请求紧急归乡;之后再回朝廷,担任展书官。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十月,天有彗星,依律群臣进言。
杨名上书称明世宗喜怒失中,用舍不当。
其言痛切刚直,世宗怀恨在心,但仍回旨称其为忠言,并令其不必隐讳。
杨名不谱世宗心思,继续直言道:吏部是百官之首,尚书为百官之表;然而吏部尚书汪鋐却是最卑鄙的小人。
此外,武定侯郭勋奸诈狡猾,太常寺卿陈道瀛、金赟仁粗鄙酣淫。
这几人,舆论早都称其不应任用,然而陛下你仍任用他们,这是圣上有偏爱的缘故。
诸位大臣进言忤逆了圣上,此心实为可原谅的。
大学士李时以爱惜人才为情,既然被圣上嘉奖采纳,但吏部却不为他签署发批准。
臣所说的谓虚文塞责的事,难道完全没有么?
这些得罪的大臣们,舆论认为应当宽恕,但陛下却不肯原谅他们,这是圣上有偏怒的缘故。
道士邵元节利用点卑鄙技巧,蒙蔽圣上。
您曾经下令在内府设斋醮,并命左右大臣为供事奔走,所以致使有不肖之徒在黑夜乞求出入宫门的。
如果将这些写入史册,后世人们将如何评价?
这都是圣上心中稍有的偏激,因此臣敢抒发自己的狂愚。
奏疏呈上后,嘉靖帝震怒,即刻逮捕杨名下诏狱拷讯。
汪鋐上书称道:杨名是与杨廷和同乡,最近张孚敬离任,杨廷和的同党总是计划要报复,所以这才攻击我。
臣为皇上选拔任用,一心只想重振朝廷纲法,但总有大臣指责我操之过急。
而且内阁大臣都在培植党羽,所以杨名才敢如此欺君放肆。
明世宗深信其言,更加愤怒,于是命锦衣卫追问杨名的主使。
杨名数次濒临死亡,但没有什么可承认的,只说曾将奏疏草稿给同榜进士程文德看过,明世宗遂将程文德一并拿下诏狱。
当时侍郎黄宗明、侯补判官黄直论救,均先后入狱。
致使三法司再拟杨名罪过,均不能恰当反映明世宗内心想法。
于是,明世宗亲自下诏,令杨名戍边,入编伍瞿塘卫。
第二年即释放回来。
后来多次举荐,均不再召用。
杨名家居二十多年,侍奉双亲。
双亲都死后,他和弟弟杨台在坟墓旁结草庐居住。
孝期满后,因病去世。
隆庆元年,赠光禄寺少卿。
丁杞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宁人,号种松子。
能以脉象决人生死。
知州李时之子病剧,诸医束手,杞投药而愈。
正德六年,福宁大疫,知州万廷彩命杞施药于申明亭,存活甚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4—1544 【介绍】: 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革除大胜等关守臣借稽察谋利等。入为左都御史,言南京守备权太重,不宜由徐氏世袭,遂解魏国公徐鹏举兵柄。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以左都御史理都察院事。以督团营与郭勋共事,不能有所振饬。勋被劾,廷相竟斥为民。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反对朱熹“理先于气”之说,以为“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对王守仁“致良知”之说,亦有所批评。工诗文,与李梦阳、何景明等称“前七子”。有《王氏家藏集》、《内台集》、《慎言》、《雅述》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衡,仪封人。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吏科给事中历官都察院右都御史进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掌院事加太子太保谥肃敏有家藏内台二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三
廷相字子衡,仪封人。
弘治壬戌进士,选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
以言事谪判亳州,改高淳知县,召为御史,巡按陕西。
被诬下狱,谪赣榆丞,迁宁国同知。
历四川佥事、山东提学副使、右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入为兵部侍郎,迁南兵部尚书,召拜右都御史,加兵部尚书,提督团营,仍掌院事。
加太子少保,进太子太保,坐事斥为民,卒。
隆庆初复官,赠少保,谥肃敏。
有《家藏集》五十六卷、《内台集》七卷。
(《艺苑卮言》:王子衡诗如外国人投唐,武将坐禅,威仪解悟中不免露抗浪本色。
国史唯疑》:王廷相南昌行云:「白州若子中台长,何用文章谀新莽。
」白洲,李士实也。
士实既叛被执,见伍文定不跪,伍怒挞之二十,创死,年逾七十矣。
昔人嘲夏贵诗「何不六十九」乎?
《明诗选》:陈卧子曰:「子衡五古有沈郁之思,壮丽之色。
」李舒章曰:「当何、李时,长于五言古者,有子衡、君采。
子衡峻丽,得其雄分;君采隽洁,得其英分。
」 《静志居诗话》:浚川诗格,诸体稍粗,惟五言绝句颇有摩诘风致,下亦不失为裴十秀才、崔五员外。
《田按:子衡刻意学诗,粗漫之篇诚如昔人所讥,遇有合作,如游五都市中,动获奇宝。)
维基
王廷相(1474年—1544年),字子衡,别号平厓,又号浚川,谥肃敏,河南仪封县人(今兰考县),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前七子之一。王廷相自幼丰姿发秀,聪慧奇敏,13岁补邑庠生。弘治八年(1495年)廿二岁举于乡,弘治十五年(1502年),29岁考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兵科给事中,蒙古鞑靼部进犯大同等地,王廷相上《拟经略边关事宜疏》。弘治十八年(1505年)丁父忧三年,因曾忤中官刘瑾,正德三年(1508年)以亳州判官起复,隔年升高淳县知县,不久改监察御史,巡按陕西,任内惩治权阉廖镗,正德八年(1513年),提督北畿学政,权阉三王二刘者及廖镗诬其贪墨,吏部尚书杨一清等大臣抗疏论救,正德九年谪赣榆县县丞。正德十一年(1516年)升任宁国县知县,隔年升松江府同知,旋改四川按察司提学佥事,正德十六年(1521年)升任山东提学副使,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升任湖广按察使。嘉靖三年任山东布政司右布政,旋丁母忧,嘉靖六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七年兵部左侍郎、嘉靖九年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嘉靖十二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嘉靖十五年加太子少保,嘉靖十八年(1539年)加升太子太保。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因受郭勋一案牵连,革职为民,被罢免官职回归故里。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病逝。埋葬于仪封城东二里许(即今仪封乡老君营村南),直到穆宗隆庆初年才得以平反昭雪。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