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钱琦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子正。正德六年进士。历官襄阳知府。居官宽简持大体,好文学。有《近代名臣言行录》、《四朝闻见录》等。
槜李诗系·卷十一
咸,字子正,号东滨,泰同母弟。正德辛未进士。雅度高怀,骏材颖发。居官务持大体。初知沔阳州,擢守襄阳,会中嫉者免归。孝友之乐终身无间。筑园城堙,与里中耆硕饮酒赋诗,名小瀛洲社,风流文雅为一时之盛。人以白香山司马君实比之。嘉靖壬子岛寇入邑,所在焚储。当事议徙邑仓,或曰徐太守南园便,咸慨然曰:吾素笑文饶之愚,安用恋此?即捐地为之。著有国朝名臣言行录、泽山野录、四朝闻见录、西园杂记、盐邑文献志、东滨三稿。私谥曰文达先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正,海盐人。正德辛未进士,除知沔阳州入为兵部主事历襄阳知府有东滨槁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咸字子正,泰弟。正德辛未进士,授沔阳知州,迁襄阳知府。有《东滨三稿》。
维基
徐咸(1479年—?
),字子正,号东滨,浙江海宁卫军籍海盐县人。
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
中式浙江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登辛未科进士。
知湖广沔阳州,有惠政,教民种稻。
升南京兵部郎。
官至湖广襄阳府知府。
晚年退休居海盐,筑园名小瀛洲。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徐咸与陈鉴、朱朴、徐泰、钟梁、钱琦、吴昂等结十老诗社,并绘有《小瀛洲十老图》。
著有《四朝闻见录》、《西园杂记》等。
钱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懋文,号泮泉。
钱琦子。
嘉靖十七年进士。
官至永州知府。
有《钱永州集》。
维基
钱芹(1501年—?),字懋文,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军籍。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三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式戊戌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三名,二甲第八十三名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广东肇庆府知府、湖广永州府知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2—1554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懋垣,号海石。嘉靖十一年进士,受业湛若水。由行人擢礼科给事中,因星变言君德之失,世宗深衔之。又疏谏南巡,斥为民。既归,务讲学,足迹不及公府。有《海石先生文集》。
槜李诗系·卷十二
薇字懋垣,号海石,海盐人。嘉靖壬辰进士,授行人,拜礼科给事。在谏垣四年,直言剀切。天子每急有任使,辄畀钱给事,不由推举。如论翊国公郭勋揽权树党,继而指摘宫僚非人,又以星变乃主德缺误所致,竟忤旨罢归。方疏之入也,薇谓其仆曰:上方事玄修,所忌者灾𤯝,疏上必旦暮死。今以数金付汝,买棺以殓耳。命下得免。隆庆初,赠太常少卿,有承启堂稿。时海盐有三黄门,咸以敢谏著,张方洲、许云村、钱海石是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懋垣,海盐人。嘉靖壬辰进士,自行人拜礼科给事中转右给事中赠太常少卿有承启堂槁
维基
钱薇(1502年—1554年),字懋垣,号海石,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祖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
吴越王钱镠第二十二世孙,临江知府钱琦之侄。
世居海盐县沈荡半逻村(今属沈荡镇中钱村),嘉靖四年(1525年)乡试举人。
嘉靖十一年(1532年)登进士,受业于湛若水,担任行人。
嘉靖十五年(1536年)升任礼科给事中,弹劾大学士李时、礼部尚书夏言、工部尚书温仁和、外戚蒋轮等。
嘉靖十八年(1539年)进礼科右给事中,弹劾郭勋,后反对明世宗南巡,被罢免为民。
隆庆初年,赠太常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钦定四库全书·西村诗集·提要
臣等谨案: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明朱朴撰。朴字元素,海盐人。当正、德嘉靖间,与文徵明、孙一元相唱酬。是集为其孙䌽所编,分上下二卷,下卷附以集句、诗馀,又别辑补遗一卷。其近体格调清越,超然出群,古诗差逊,然亦不坠俗氛。以不为王世贞等所奖誉,故名不甚著。然当太仓历下坛坫争雄之日,士大夫奔走不遑,七子之数辗转屡增。一时山人墨客,亦莫不望景趋风,乞齿牙之馀论,冀一顾以增声价。诗道之盛,未有盛于是时者;诗道之滥,亦未有滥于是时者。朴独闭户苦吟,不假借嘘枯吹生之力,其人品已高,其诗品苕苕物表,固亦理之自然矣。
槜李诗系·卷十一
朴,字元素,号西村,海盐人。
弘正间布衣。
貌修挺,音琅琅然。
隐居腴道,绝嗜寡营。
性耽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声律。
兼善绘事,兴到辄作云林小幅。
每当酒酣月下,弄笛作叫霜裂石声,闻者知为诸诗人出游也。
直指行部武原下车访之。
朴布衣芒屩,挥尘雄谈,大为倾动。
郡守闻其名,欲礼致之,凿坏遁去。
许黄门葬父乡俗,题主必丐贵宦为荣,比当泥首速客,则西村老人也。
曰:眼前不乏缨组,若年高有德,终让此布衣耳。
其为诗孤清警拔,颇具排古荡今之致。
有西村集,并未刻稿,一时林下诸贤并邀入社,为倡和友。
后复与钱东畬、徐丰厓、吴南溪、陈勾溪、徐东滨、陈古厓、刘海村、钟西皋、释石林为瀛洲十老之会,推朴为首。
更得董萝石、许云村、沈紫硖、钟彦材及僧秋江、雪江佐之。
选辰命篇,殆无虚日。
且命画士,绘图镌诗于后以传焉。
亦可谓矫世绝俗、风流弘长者矣。
予因想见当时士大夫恬静寡欲,不亟亟于声利之途,故能优游林泉,日以文章师友为乐。
如古莲社、竹溪、香山、洛水之盛,传为美谈。
追慕遗风,邈然不可复得。
感叹之馀,附识于此。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朴字元素,海盐布衣。有《西村集》三卷。 (《四库总目》:朴近体格调清越。闭户苦吟,人品巳高,其持品苕苕物表。 《携李诗系》:元素性耽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兼善绘事,兴到辄作云林小幅,其诗孤清警拔,颇具排古荡今之致,一时林下诸贤并邀入社,与浅东佘、徐丰奎、吴南溪、陈勾溪、徐东滨,陈占奎、刘海村、钟西皋、释石林为「瀛洲十老」之会,推元素为首。后更得罗石、许云村、沈紫硖、钟彦村及僧秋江、雪江,选辰命篇,且命画士绘图以傅焉。 田艺蘅《海盐文献志》:西村善绘,绘成,作蝇头楷题诗其上。 《居易录》:海盐朱朴西村诗虽末脱临摹之迹,亦右佳句。七言如「数峰苍翠寺门迥,三月落花溪水深」,「楝花风过蚕蛾老,麦秀城深雉子斑」,「千年玉骨湘垒墓,万里坚城少保家」。「雁来关塞暮天碧,龙起江湖秋水腥」,「巫峡晓风髽短髻,楚江秋水练长裙」,「山围野色迷秦驻,海送潮头上浙江」,「落花时节已寒食,流水陂塘还祓除」,「白云出岫澹如扫,红藕作花香可怜」,「月明苍壁系仙舫,风细幔亭流白云」,此例皆佳。 旧按:嘉靖壬寅,徐东滨结小瀛洲社会,西村以海滨一老,消吟雅制,领袖骚坛,仿西园故事,倩画士陈询绘图。伫立相语者为西村、丰奎、西皋,聚首阅卷者为东佘、南溪、勾溪,挟童过桥者为海村,欲行且顾者为古奎,坐以待弈者为东滨、石林。东滨序所谓「衣冠萃止,献酬乃行。四美具而二难并,三寿朋而五福介。仕无愧于轩裳,隐有光于丘壑」。洵一时胜事也。)

人物简介

全台诗
卢若腾(1600~1664),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故号牧洲。
〖参考林树梅〈明自许先生传〉,《?云山人文钞》,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馆藏。
〗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
居官洁己惠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
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禦史,后加兵部尚书。
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腰臂中矢,遇水师救出。
闻闽败,隆武帝被俘,痛愤赴水,?同僚救起。
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徐孚远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庵)」,一意著述。
永历十七年(康熙二年。
1663),清兵攻下金门、厦门。
次年,遂与沈佺期等东渡,寓澎湖。
病亟,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
  卢氏风情豪迈,喜六书之学,于文学创作主张需有真实情感,最忌无病呻吟,宜「噫」自己心中之「气」,以直抒心志。
尝自述:「丧乱以来,惊心骇目之事,层见?出,其足供诗料者多矣。
」因此其诗颇能反映郑成功复台之艰难,披露郑军纪律不严,至骚扰掳掠百姓之事,以「诗史」观之,未尝不可。
此外,卢氏闲退金门时,亦写下品茗、歌咏当地风土之诗篇,清新可诵。
著作甚丰,惜多已佚。
1959年于金门鲁王冢发掘《留庵文集》、《留庵诗集》、《岛噫诗》等。
不过诗集中与台湾有关之作不多,或存于《岛噫诗》,或存于《留庵诗文集》内,前者目前可见版本有:(1)旧钞本八世胞侄孙卢德资重录(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台湾文献丛刊第二四五种,1968年。
(3)台北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
(4)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文献丛刊‧诗文集类。
第二种系根据旧钞本勘校,另加《留庵文选》一卷(序十、书二、疏十、露布一、传一);而第三、四种又悉据第二种版本。
《留庵诗文集》系1969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出版,依据林策勋抄寄作品二十馀首及其他书籍著录而得,其中部分作品乃《岛噫诗》所无。
唯其中〈澎湖文石歌〉、〈澎湖〉、〈金鸡晓霞〉三首诗应为钱琦之作。
(许俊雅、黄美娥撰)
岛噫诗·弁言
若腾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金门岛贤聚人。明崇祯丙子(九年)举人,庚辰(十三年)进士;御试召对称旨,授兵部主事,旋升本部郎中兼总京卫武学。 后外迁浙江布政使司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兵备道;在任遗爱于民,士民建祠以奉,有「卢菩萨」之称。福王立,召为佥都御史;唐王立,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温、处、宁、台,后加兵部尚书。清军南下,若腾守平阳,力战中矢,遇水师救出。闻闽变,痛愤赴水,为同官拯起。寻潜入滃州,辗转入闽海,偕王忠孝、诸葛倬、沈宸荃、曾樱、许吉燝、辜朝荐、徐孚远、郭贞一、纪许国、沈光文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永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西历一六六四年),与沈佺期、许吉燝东渡,寓澎湖。病亟,值崇祯当年殉难之日,一恸而绝,享年六十有六;遗命题其墓曰「自许先生」。 若腾风情豪迈,当时士大夫俱幸愿一识。晚年一意著述,上自天文地理,下逮虫鱼花草,无不宏通博雅。遗著达十数种,惟多已佚。「岛噫诗」之幸存,实为珍贵;尚望读者勿以等閒之作视之!书后,今加「留庵文选」若干篇,皆关当年史事(陈汉光)。
岛噫诗·小引
诗之多,莫今日之岛上若也。忧愁之诗、痛悼之诗、愤怨激烈之诗,无所不有,无所不工。试问其所以工此之故?虽当极愁、极痛、极愤激之时,有不自禁其哑然失笑者,余窃耻之!岛居以来,虽屡有感触吟咏,未尝作诗观,未尝作工诗想;如痛者之呻、哀者之哭,噫气而已。录之赫蹄,寄之同志。异日有能谅余者曰;「此当日岛上之病人哀人也」!余其慰已。 牧洲自序。
维基
卢若腾(1600年—1664年),字闲之,一字海运,号牧洲,福建同安颜厝(今金门县金城镇贤庵里)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