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启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启元(16世纪—17世纪),字体易,号心乾,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人,经学家。
万历十三年(1585年),王启元中乙酉科广西乡试举人,之后连续十三次会试不中。
天启二年(1622年)方中进士,选庶吉士,四年授翰林院检讨。
很快就以年老告归,但依然笔耕不辍。
著有《清署经谈》,表明反对心学并提倡儒教,促进了清朝太谷学派的产生。
其弟王启睿以贡生获授县丞,他却不赴任,隐居蟠龙岗,写下《蟠龙岗志》,二人在郴祠前有坊表彰。
周光夏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光夏(?
—17世纪),字士六,号敏山,河南开封府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周光夏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工部主事,抽分龙江,有盈馀数万。
他从郎中外任宁国知府,吏员都不敢欺骗他,又多奖拔文人和士大夫;再调官淮安,不顺从高杰与刘泽清。
北京陷落,他与路振飞中军赵彪、张云冲、徐人杰、傅文亮、王启、周逢豫共同守城。
武愫南下,周光夏命令徐州指挥王文明假装投降,与徐标中军卓圣、刘秉忠,同知郑之俊,诸生吴汝珠、王太生擒获武愫;迁任江西副使,负责督兵筹粮,来往福建广东。
隆武帝继位,让周光夏担任太仆卿,管理尚宝司;明年(1645年)就以佥都御史巡抚江西。
永历帝即位,周光夏参与拥戴,历任工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为官清廉,与严起恒、晏清友善。
不久童琳弹劾他「越资序,题差用,私乱台规,非法」,唯永历帝反而杖打童琳,他就晋升为工部尚书,但永历二年就遭罢去此职务。
肇庆再次失陷,里人江禹绪得清朝任作招抚,带兵在平南江与周光夏相遇。
他情绪激昂地数落江禹绪,禹绪最初还在得意忘形,听到他的训话就垂头丧气,不敢回答。
很快他兵败,不愿投降,于是奋身战斗,中弹而死。
南明朝廷得知,追赠太子太保,谥忠烈。
他能力出众,有义气,随从志气精锐,死后人们都为他惋惜。
潘应斗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武冈人,字章辰。明崇祯十六年进士。福王时上书言时政,为马士英、阮大铖所抑。授万州知州。桂王时累迁太常寺卿。以事不可为,弃官去。有《允孚堂诗文集》。
维基
潘应斗(?
—17世纪),字章辰,湖广宝庆府武冈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潘应斗在崇祯九年(1636年)中举人,十六年(1643年)成进士,在北京等候授职。
李自成破北京,他逃到南京,适逢弘光帝即位,因此哭著上陈时政,言词激切,被马士英、阮大铖控制。
获授万州知州,代理乐昌县知县。
清朝军队来到,潘应斗倚靠王启祚、韦章玉居住。
永历帝继位,迁潘应斗为云南道御史,但未就任就改官验封司郎中,调往文选司郎中,很快晋任太常寺卿。
他见刘承胤败坏朝政,无法对抗,于是告老归乡,和弟弟潘应星在威溪河泮安居,写作唱和,文章类近欧阳修和王安石高洁而有章法。
清朝三次徵用他,他也不出仕;晚年从事农务,穿戴破旧,虽然穷苦但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