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迁

相关人物:共 34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涪州人,字惟馨。
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言事有直声。
正德初,因抗疏请留刘健、谢迁,忤刘瑾,被杖削籍。
瑾败,起金华知府。
嘉靖初,官至江西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玉畴,一作王涛,号石峰。
弘治九年进士。
授监察御史,上端本修政十五事,出督南畿学政。
正德初,刘瑾逐刘健、谢迁,逮戴铣、陆昆等,琳抗章谓“岂宜自弃股肱,隔塞耳目”。
忤瑾怒,谪揭阳丞。
瑾诛,嘉兴同知。
嘉靖时终南京兵部右侍郎,卒年六十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56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以中,号汝湖。
谢迁子。
弘治十八年进士。
授编修。
刘瑾擅权,落职归。
瑾诛,复官。
官至吏部左侍郎,丁忧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以中,太傅迁子。弘治乙丑赐进士第三,除编修寻削籍嘉靖初起充日讲历吏部左侍郎
维基
谢丕(1482年—1556年),字以中,号汝湖,大学士谢迁之侄,浙江余姚人。
官至吏部左侍郎。
谢丕之伯父谢迁为成化十一年状元,父亲谢选早卒,他本人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式辛酉科顺天乡试第一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四名,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一时传为佳话。
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翰林学士掌院事,吏部左侍郎,追赠礼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6—1475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纯道。
正统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
次年,即入阁预机务。
辅政近三十年,颇能持正存大体。
后与万安同在内阁,主张多不见用。
成化中,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卒谥文宪。
有《可斋笔记》、《彭文宪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八
时字纯道,安福人。正统戊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郕王监国,入阁须机务。进侍读,忤旨,不与阁事。寻迁左春坊大学士,再迢太常少卿。天顺初,仍入阁兼翰林学士。成化初,进吏部侍郎,再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改吏部,进少保。卒赠太师,谥文宪。有《文宪集〉四卷。
维基
彭时(1416年—1475年),字纯道,又字宏道,号可斋。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安福县(今江西省安福县)人。明朝状元,政治人物。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戊辰科一甲一名进士及第(状元)。景泰年间,授翰林院修撰,入阁为阁老之一,但因守制回籍。英宗复辟,免除受难。天顺元年,徐有贞得罪,岳正、许彬相继被罢免。入阁,太常寺少卿兼兼翰林院学士。天顺年间,与李贤(当时明朝首辅)、吕原为当时的宰辅,政兴治良。天顺八年,又建议礼制,因而又升为吏部右侍郎,兼学士。成化年间,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成化十一年,《英宗实录》成,累官至太子少保,李贤、陈文相继过世之后,成化四年四月至成化十一年三月间,为明朝首辅。成化十一年(1475年)卒,赠太师,谥文宪。
侯秩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侯秩(1486年—?
),字季常,号平丘,直隶大名府开州长垣县人。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九名,登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进士。
兵部观政,初授山西曲沃县知县,擢江西道试监察御史,丁忧归。
服阕,嘉靖四年(1525年)五月复除江西道,十一月因疏荐谢迁、彭泽,忤上意,降二级调远方用,寻补四川富顺县县丞。
后以桂萼疏荐起用,起复长沙府同知,嘉靖九年(1530年)升扬州府知府,十四年三月升陕西按察司副使,十六年正月升本省右参政,因托疾久不赴任,被抚按官奏之,七月诏令致仕。
刘茝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刘茝,一作刘茜,字惟馨,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曾弹劾户部尚书掞钟纵容其子受贿、并论外戚庆云侯、寿宁侯家人侵牟商利等罪,有直声。
正德元年(1506年),吏部尚书马文升致仕,朝廷推举候选人。
御史王时中反对举荐闵圭、刘大夏,刘茝则上疏反驳。
当时刘瑾摄政,尽召孝宗老臣归还,并以其党羽替代。
刘茝反对,因忤逆旨意被夺俸三月。
当时,刘健、谢迁致仕,刘茝与刑科给事中吕翀抗章乞留,言语伤及刘瑾,被下诏狱鞫治、廷杖削籍。
刘瑾伏诛,刘茝起用为金华府知府,有治行。
嘉靖初年,改长沙府知府,升江西按察使司副使,卒于任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1—1521 【介绍】: 即朱厚照。
明朝皇帝。
孝宗子。
弘治十八年,孝宗死后嗣位。
次年,改元正德。
初即位,宦官刘瑾等八人用事,导帝游戏。
政事多决于瑾,旧辅臣刘健、谢迁被黜,其余被贬逐、受廷杖者至众。
正德五年,杀刘瑾,张永等仍用事。
后又宠信边将江彬,调边兵入京师,纵横都市。
帝自称“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又称“威武大将军、镇国公朱寿”,率彬等游宣、大,掠民女淫乐。
又在宫中建“豹房”,游乐无度。
在位时,中原、四川、江西等地都发生农民起事。
安化王朱寘鐇、宁王朱宸濠先后叛乱。
十四年,以亲征宸濠为名南游,在清江浦泛小舟捕鱼,溺水得病。
次年,北返。
十六年三月,死于豹房。
无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1499 【介绍】: 明宜兴人,字时用,号谦斋。
景泰五年进士。
授编修。
宪宗时,累官为吏部侍郎。
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
弘治五年,为首辅,与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心辅治。
官终华盖殿大学士。
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
屡遇大狱及逮囚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
以目疾乞归,卒谥文靖。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溥字时用,宜兴人。景泰甲戌第二人及第,授编修。擢庶子,再迁太常卿,兼学士,拜礼部侍郎,改吏部,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寻进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师兼太子太师。卒赠太师,谥文靖。有《谦斋文录》四卷。
维基
徐溥(1429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直隶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景泰甲戌榜眼及第,历仕四朝,弘治初年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徐溥生于宣德四年(1429年),自幼天资聪颖,每日将黄豆、黑豆分装两瓶以自省。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科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会试第五十五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宪宗时,迁太常卿兼翰林院学士。
成化十五年(1479年)拜礼部左侍郎,又改吏部左侍郎。
孝宗时,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旋进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弘治五年,刘吉罢免,徐溥为内阁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
徐溥为政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其他内阁成员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力辅政。
当时,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为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
徐溥等称不宜赏赐内臣。
弘治八年,太皇太后召崇王来朝,溥等与尚书倪岳谏劝阻事,明孝宗批准。
之后亦上疏劝阻进军安南。
同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
之后因年七十岁,请求退休,不予批准。
后诏风雨寒暑免朝参。
弘治十一年,皇太子出閤,加少师兼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
以目疾乞归。
帝眷留,久之才批准,恩赉有加。
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谥文靖,赠太师。
徐溥天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
他人有过错,均为之掩覆,并屡次调解大狱及逮系言官。
明孝宗多采纳其言。
人称“四朝大学士”。
曾拥有《清明上河图》。
李芳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
穆宗内官监太监。
帝初立,以能持正见信任。
劾徐杲,尽汰其属冒太仆少卿以下职衔者以百数。
以此为诸阉所嫉。
是时司礼诸阉倾国帑饰奇技淫巧以悦帝意,作鳌山灯导帝为长夜饮。
芳直言切谏,被杖下狱,旋充南京净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5—1492 【介绍】: 明江西安福人,字景元。成化十一年登进士第二,授编修,进侍讲。弘治时奉使安南,馈遗均不受。预修《宪宗实录》,迁右春坊右谕德,卒于官。有《晋轩集》。
维基
刘戬(1435年—1492年),字景元,号晋轩,江西安福县人。
景泰元年(1450年)随祖母北迁山东。
景泰七年(1456年)乡试中举,成化十一年(1475年),谢迁榜进士第二及第。
授编修,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侍讲。
明孝宗弘治时,奉使交趾(今越南),交趾国王赠与犀牛角、象牙,均不受。
归来后升任谕德,次年去世。
邹守益称道主戬:“砺行似周恭叔而益励于晚节,绥远似陆大中而无金以遗子孙。
”著有《晋轩集》。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