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宗泐

相关人物:共 37 位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598 【介绍】: 亦作慧顗。
隋僧。
本颍川人,迁居荆州华容。
俗姓陈,字德安。
出身士族。
十八岁出家湘州果愿寺,精研律学,深好禅观。
初师事慧思禅师。
陈宣帝太建七年,入天台山,创天台宗,称“天台大师”,后世尊为天台宗四祖。
后主至德三年,奉命于太极殿讲《大智度论》、《仁王经》,后主亲临听讲。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杨广赐号“智者”,因称“智者大师”。
顗融当时南北佛教特点,主教观双运,解行并重;首创以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判释释迦一代时教。
著述甚多,大多口述,由弟子灌顶等笔录成书。
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
全隋文·卷三十二
智顗字德安,俗姓陈,颍川人,居华容。梁末,出家湘州果愿寺。陈光大初,住金陵瓦官寺。太建中,入天台。至德中,召住光宅寺。陈亡,晋王奉为戒师,号智者,寻归湘州,又入天台。开皇十七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三 传宗科
字德安。族颖川陈氏。晋南度迁荆州之花容县。父起祖梁散骑常侍孟阳公。母徐氏梦香烟五色入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为去之。又梦吞白鼠再三。卜曰白龙之兆也。诞育之夕。室有光明。信宿乃止。亲党将大治具相庆。无故汤火寒熸。遂罢。俄若有二僧。夜扣户者。曰此儿德重。后必出家。开户视之。无所见。因名王道。亦名光道。皆取诸梦瑞云。目重瞳子。卧必合掌。坐必向西。礼像敬僧。口不妄啖。此其常度也。 七岁偶往伽蓝。或授以普门品。一遍即能忆。其馀文句。奄忽自通。二亲禁绝之不可。年在志学。梁元帝崩。国祚残圮。遂北依舅氏于硖州。寻投湘州果愿寺。师事沙门法绪出家。 于礼佛次。俄觉身临沧海。蔽日浮天。渺无畔岸。上耸岩崖。有僧摇手呼之。复舒臂接置崎麓。且谓之曰。汝当居此。汝当终此。寻与其徒白此见。皆曰天台山也。当晋宋时。僧光道猷法兰昙密居之。 于是绪先以十戒道品律仪导之。仍使北诣慧旷律师受具足。后居大贤山。诵法花无量义普贤观等经。仅二旬而淹彻靡滞。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盛以心观开四众。又从而受业焉。盖思之道。得于就师。就师得于最师也。初顗见思。思叹曰。昔于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为示普贤道场。说四安乐行。顗由是依以行法花三昧。始三夕定起诵经。至药王品所谓是真精进句。豁然大悟。洞见灵山佛会犹在。遽诣思言所證。思曰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于熙州白沙山禅定。辄见思为释经指示。后常代思讲。而思每执如意。坐座侧听之。谓其徒曰。此儿义解有馀。而定力不足。故于三三昧三观智。用有所恨耳。既而辞之。往京师。与金陵法喜等三十馀人。创于瓦官寺弘道。时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皆博达之士。并传香法。于是长干寺智辩。延住宋熙天宫寺。僧幌请居佛窟白马。警韶奉诚智文禅众慧令。及梁朝宿德大忍法师。悉舍其先业从之。 禹穴慧荣住庄严寺。素号义龙。数致徵覈。且自矜诞。方舞其扇以逞。扇忽堕。顗咄曰。禅定之力。非散乱者所可干挠。沙门法岁。从旁抚荣背曰。义龙今成伏鹿矣。扇既堕地。何以遮羞。如是八载讫讲智度大论。次开禅那法门。利益所被为多。未几始兴王出镇洞庭。过瓦官谈论。深惬乃心。勇施虔拜。以尽其诚。顗因叹曰。畴昔之夜。吾梦遭盗。兹非软贼耶。所谓毛绳截骨。曳尾涂中。其不可脱去。有甚于贼者。 先是青州异僧定光。兼习定慧。居天台山。积四十馀年。至是顗以昔所见故。必欲徇缘归隐。仍遣谢门人曰。吾闻唇舌如弓。心虑如弦。音声如箭。长夜虚发。无所觉知。是谓暗射。则讲说是已。又法门如镜。方圆任像。则禅定是已。然吾初于瓦官寺坐者。才四十人。而半获證寤。今兹坐者二百人。而获證寤者。才十人。则世事之变。可知矣。今而后可各随所安。吾亦欲从吾志也。至台山。与光相见。光曰。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招时乎。时陈太建七年。秋七月也。顷之闻钟声满岩谷。光曰。钟声集众。得住之相。于是遂上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创庵焉。曰且聊尔栖止。俟国清时。当有贵人。为立寺宇。时莫测其言也。既而行头陀于华顶。忽风霆魑魅。音貌可畏。又身烦痛。先亲见形。枕膝哀诉。顗依止法忍。强软二魔并息。寻有梵僧曰。制敌胜怨。可为勇矣。 宣帝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其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民两户。供薪水役。乐安令陈郡袁子雄。每夏请讲净名。尝见三道宝阶。自空至地。数十梵僧。乘阶而降。入堂礼拜。手执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一众叹异。 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就山受戒。且建方等忏法七日夜。在郡昼治事。夜习观。顗一日谓门人智越曰。吾欲劝王脩福禳灾。越以为王已勤于进道。若更有所言。不知者以为佞也。乃止。俄王出猎。堕马几绝。顗为率众。作观音忏法。因而起。凭几坐。见僧擎炉。进慰问王。时王流汗。未知所答。僧乃绕王一匝。痛遂止。王著发愿文。以示敬信。辞多不录。久之玺书徵授戒法。顗始辞焉。前后七使。皆上手书。于是黾勉出都。诏乘羊车。童子引导。主书舍人翊从。礼如国师璀阇黎故事。迎入太极殿东堂。讲智度论。上与百寮。陪筵以听。因诏立禅众于灵耀寺。后仍于殿对上。讲仁王经。僧正慧暅。僧都慧旷。京师大德。皆致难。顗辩对详敏。暅执炉贺曰。国家齐会者十馀席。而忝当四讲。自谓人莫抗衡。然今太阳出矣。而月星犹照。不亦陋手。 晚住光耀寺。禅慧兼弘。从者尤众。诏袖美。时方检括僧尼。议将试经不通者罢道。顗表谏曰。调达诵六万象经。不免地狱。槃特诵一行偈。获罗汉果。所笃论者。道何如耳。岂关多诵哉。诏停前议。意以灵耀褊隘。欲徙而他。梦人翼卫严整。自称冠达。请住三桥。顗曰。冠达梁武之法名也。三桥其光宅乎。徙居之。上幸其寺大施。又诏讲仁王经。上于众中拜伏。如礼。储后而下。皆遵戒范。故内出受法文曰。仰惟。化导无方。随机济物。卫护国土。汲引天人。照烛光辉。托迹师友。比丘入梦。符契之象久彰。和上来仪。高座之德斯炳。是以翘心十地。渴仰四依。大小二乘。内外两教。尊师重道。由来尚矣。伏希。俯提所谓。世世结缘。遂其本愿。日日增长。今奉请为菩萨戒师。俄传香而泪下。异哉。 及金陵败覆。杖策荆湘。路次溢城。梦老僧曰。陶侃瑞像。敬屈护持。寻憩匡庐。见慧远所缋文殊像。依止不忍去。顷而寇叛。寺宇尽燬。独兹山岿然。则梦斯徵矣。会隋氏混一区宇。晋邸总淮海重任。钦注德风。欲承佩戒法。奉以为师。书请再三。而顗谦让未皇也。后陈四愿。一谓勿以禅法见期。二谓不责其规矩。三谓当戒范则去就重。务传灯则去就轻。要在通法。勿嫌轻动。四谓若丘壑念起。则随心饮啄。以卒残年。 于是王躬制文以请。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扬州总管金城。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即其所居。传授香法。顗既名王曰总持。王亦号顗曰智者。会毕施子丰腆。顗尽以回施悲敬二田。即欲辞去。王固留。顗曰已有成约。何可爽也。拂衣而起。复于匡岭。旋归乡壤。行道脩福。以报地恩。老幼迎候。戒场讲座迨万。卜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赐额一音。地昔荒险。蛇兽交暴。及立精舍。暴遂止。是春旱。民讹以为神怒。顗故率众。诣泉所诵经。感致云雨。讹言随息。江陵总管宜扬公王积于礼拜次。战汗甚出。谓人曰。积屡御军。临陈更勇。未有今日之惧者。是殆天龙所诃护欤。时晋王又遣手疏请。顗答疏以辞。至于再疏。乃克赴。为著净名疏。应奉。河东柳顾言。东海徐仪。受而宝藏之。俾王事持。 后遣顾言致书。请救萧妃之疾。顗仍率侣。建齐七日。行金光明忏。至六日之夜。异鸟飞入齐坛。宛转若死。俄而飞去。且闻外有豕声。顗曰妃当愈矣。鸟死而生。豕幽而显。皆吉相也。旦妃疾果瘳。王大悦。 顗旋台岳。更行前忏。立誓云。若能于三宝有所益者。当尽此馀年。若其无益。即当速化。以遂往生。因曰。吾所以亟欲归山者。正以冥告势将尽耳。死后必累石植松。坎西南峰。以安厝焉。上起白塔。使见者发心。口授观心论及疏。以贻训后来。命智越。往剡县石城寺弥勒像前。扫洒。东壁施床。多然香火。顗即面西。称弥陀观音势至以卧。分道具。为二分。一奉弥勒。一拟羯磨。索三衣钵杖近身。或以药进。顗挥之曰。药能遣病。留残年乎。病不与身合。药何所遣。年不与心合。药何所留。又进斋饮。复挥之曰。岂以步影为斋耶。能无观无缘。即真斋矣。谓智晞曰。子不闻观心论内之说乎。何故纷纷。以医药俗事扰人。吾生劳毒器。死悦归休。此固世相。不足多叹。又手书七纸。并净名疏。犀角如意。莲华香炉。别晋王。嘱累大法。其书有曰。如意香炉。故所得于大王者。还用奉赠以别。庶几永布德香。常保如意。并唱法华无量寿赞说。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观。四教。四无量。六度等法。或问脩行地位。顗曰。汝等懒种善根。于他功德。如盲问乳色。蹶者访路。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才获五品内位耳。今诸师友来迎。吾奚暇他顾哉。但波罗提木叉。是汝宗仰。四种三昧。是汝明导。饬维那鸣钟磬。以气尽为期。戒哭泣者。端坐而逝。如入禅定。寿六十七。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也。 仁寿之季。振锡被衣。七度现身。六降山寺。一游佛垄。其灵异如此。逮炀帝在御。尤严饬祠塔。内收管钥。以谨启闭。讳日即废朝。遣使入山设祭。中书令扬素。乞躬临所事。犹见其全身不散云。 且无恙时。凡树生耳。不待培植。随采掇无所乏。至是则虽培植。无复得。 始临海之民。素业渔。江沪溪梁。绵亘四百馀里。顗以檀施之资。从官买其地。为放生池。遣沙门慧拔表闻。宣帝诏加严禁。国子祭酒徐孝克。撰碑文树海滨。辞甚悲楚。读者为堕泪。后有黄雀。群飞上寺。鸣呼三日乃散。顗以为鱼感吾德故然。唐贞观间。复申明前禁焉。 著法华疏止观门脩禅法等。各数十卷。净名疏三十七卷。皆口授。侍者灌顶。笔录行世。造寺三十五所。度僧四千馀人。写经十五藏。金装檀刻。画缋尊像。十万许躯。受菩萨戒及习禅弟子。不可胜纪。的传业者。三十二人。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 习禅篇之二
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颍川人也。有晋迁都。寓居荆州之华容焉。即梁散骑孟阳公起祖之第二子也。母徐氏梦。香烟五采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如是再三。怪而卜之。师曰。白龙之兆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内外胥悦。盛陈鼎俎相庆。乃火灭汤冷。为事不成。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熏。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宾客异焉。邻室忆先灵瑞。呼为王道。兼用后相复名光道。故小立二名字。参互称之。眼有重瞳。二亲藏掩而人已知。兼以卧便合掌。坐必面西。年一纪来口不妄啖。见像便礼逢僧必敬。七岁喜往伽蓝。诸僧讶其情志。口授普门品。初契一遍即得。二亲遏绝不许更诵。而情怀惆怅。奄忽自然通馀文句。岂非夙植德本业延于今。志学之年士梁承圣属元帝沦没。北度硖州。依乎舅氏。而俊朗通悟仪止温恭。寻讨名师冀依出有。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导以律仪。仍摄以北度诣慧旷律师。地面横经具蒙指诲。因潜大贤山。诵法华经及无量义普贤观等。二旬未淹三部究竟。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心观。思又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最师。此三人者。皆不测其位也。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解悟便发。见共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思云。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砂山。如前入观。于经有疑。辄见思来冥为披释。尔后常令代讲。闻者伏之。惟于三三昧三观智。用以咨审。自馀并任裁解。曾不留意。思躬执如意。在坐观听。语学徒曰。此吾之义儿。恨其定力少耳。于是师资改观名闻遐迩。及学成往辞。思曰。汝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思既游南岳。顗便诣金陵。与法喜等三十馀人在瓦官寺。创弘禅法。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等。明时贵望学统释儒。并禀禅慧俱传香法。欣重顶戴时所荣仰。长干寺大德智辩。延入宋熙。天宫寺僧晃。请居佛窟。斯由道弘行感故为时彦齐迎。顗任机便动。即而开悟。白马警韶奉诚智文禅众慧命。及梁代宿德大忍法师等。一代高流江表声望。皆舍其先讲欲启禅门。率其学徒问津取济。禹穴慧荣住庄严寺。道跨吴会。世称义窟。辩号悬流。闻顗讲法故来设问。数关徵覈莫非深隐。轻诞自矜扬眉舞扇。扇便堕地。顗应对事理涣然清遣荣曰。禅定之力不可难也。时沙门法岁。抚荣背曰。从来义龙今成伏鹿。扇既堕地。何以遮羞。荣曰。轻敌失势未可欺也。绵历八周讲智度论。肃诸来学。次说禅门用清心海。语默之际每思林泽。乃梦岩崖万重云日半垂。其侧沧海无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见一僧摇手申臂至于坡麓挽顗上山云云。顗以梦中所见。通告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圣贤之所托矣。昔僧光道猷法兰昙密。晋宋英达无不栖焉。因与慧辩等二十馀人。挟道南征隐沦斯岳。先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屋舍用以待之。会陈始兴王出镇洞庭。公卿饯送。回车瓦官与顗谈论。幽极既唱贵位倾心。舍散山积虔拜殷重。因叹曰。吾昨梦逢强盗。今乃表诸软贼。毛绳截骨。则忆曳尾泥中。仍遣谢门人曰。吾闻闇射则应于弦。何以知之。无明是暗也。唇舌是弓也。心虑如弦。音声如箭。长夜虚发无所觉知。又法门如镜。方圆任象。初瓦官寺四十人坐。半入法门。今者二百坐禅。十人得法。尔后归宗转倍。而据法无几。斯何故耶。亦可知矣。吾自行化导可各随所安。当从吾志也。即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唤不乎。顗惊异焉。知通梦之有在也。时以陈太建七年秋九月矣。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得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闲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徘徊止宿。俄见三人。皂帽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于是聿创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时莫测其言也。顗后于寺北华顶峰独静头陀。大风拔木雷霆震吼。魑魅千群一形百状。吐火声叫骇异难陈。乃抑心安忍。湛然自失。又患身心烦痛。如被火烧。又见亡没二亲枕顗膝上陈苦求哀。顗又依止法忍。不动如山。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文多不载。陈宣帝下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天台山县名为安乐。令陈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雄及大众同见惊叹山喧。其行达灵感皆如此也。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与其眷属就山请戒。又建七夜方等忏法。王昼则理治。夜便习观。顗谓门人智越。吾欲劝王更修福攘祸可乎。越对云。府僚无旧必应寒热。顗曰。息世讥嫌。亦复为善。俄而王因出猎堕马将绝。时乃悟意。躬自率众作观音忏法。不久王觉小醒。凭几而坐。见梵僧一人。擎炉直进问王所苦。王流汗无答。乃绕王一匝。坦然痛止。仍躬著愿文曰。仰惟天台阇梨。德侔安远道迈光猷。遐迩倾渴振锡云聚。绍像法之坠绪。以救昏蒙。显慧日之重光。用拯浇俗。加以游浪法门贯通禅苑。有为之结已离。无生之忍现前。弟子飘荡业风沈沦爱水。虽餐法喜。弗祛蒙蔽之心。徒仰禅悦。终怀散动之虑。日轮驰骛。义和之辔不停。月镜回干。恒娥之景难驻。有离有会叹息何言。爱法敬法潺湲无已。愿生生世世值天台阇梨。恒修供养如智积奉智胜如来。若药王觐雷音正觉。安养兜率俱荡一乘(云云)其为天王信敬为此类也。于即化移海岸法政欧闽。陈疑请道日升山席。陈帝意欲面礼。将申谒敬。顾问群臣。释门谁为名胜。陈暄奏曰。瓦官禅师德迈风霜禅镜渊海。昔在京邑群贤所宗。今高步天台法云东蔼。愿陛下诏之还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玺书重沓徵入。顗以重法之务不贱其身。乃辞之。后为永阳苦谏。因又降敕。前后七使。并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极殿之东堂。请讲智论。有诏羊车童子列导于前。主书舍人翊从登陛。礼法一如国师瓘阇梨故事。陈主既降法筵。百僚尽敬。希闻未闻。奉法承道。因即下敕。立禅众于灵曜寺。学徒又结。望众森然。频降敕于太极殿讲仁王经。天子亲临。僧正慧暅僧都慧旷京师大德。皆设巨难。顗接问承对盛启法门。暅执炉贺曰。国十馀斋。身当四讲。分文析义谓得其归。今日出星收见巧知陋矣。其为荣望未可加之。然则江表法会。由来诤竞不足。及顗之御法即坐。肃穆有馀。遂使千支花锭七夜恬耀。举事验心。顗之力也。晚出住光曜。禅慧双弘。动郭奔随倾意清耳。陈主于广德殿下敕谢云。今以佛法仰委。亦愿示诸不逮。于时检括僧尼。无贯者万计。朝议云。策经落第者。并合休道。顗表谏曰。调达诵六万象经。不免地狱。槃特诵一行偈。获罗汉果。笃论道也。岂关多诵。陈主大悦。即停搜简。是则万人出家。由顗一谏矣。末为灵曜褊隘。更求闲静。忽梦一人。翼从严正自称名云。余冠达也。请住三桥。顗曰。冠达梁武法名。三桥岂非光宅耶。乃移居之。其年四月。陈主幸寺修行大施。又讲仁王。帝于众中起拜殷勤。储后已下并崇戒范。故受其法。文云。仰惟化导无方随机济物。卫护国王汲引天人。照烛光辉托迹师友。比丘入梦。符契之象久彰。和上来仪。高座之德斯炳。是以翘心十地渴仰四依。大小二乘内外两教。尊师重道由来尚矣伏希俯提。所请世世结缘遂其本愿。日日增长。今奉请为菩萨戒师。便传香在手。而睑下垂泪。斯亦德动人主。屈幸从之。及金陵败覆。策杖荆湘路次盆城。梦老僧曰。陶侃瑞象敬屈护持。于即往憩匡山。见远图缋。验其灵也。宛如其梦。不久浔阳反叛寺宇焚烧。独有兹山全无侵扰。信护象之力矣。未刬迹云峰。终焉其致。会大业在藩。任总淮海。承风佩德。钦注相仍。欲遵一戒法奉以为师。乃致书累请。顗初陈寡德。次让名僧。后举同学。三辞不免。乃求四愿。其辞曰。一虽好学禅。行不称法。年既西夕薳守绳床。抚臆循心假名而已。吹嘘在彼恶闻过实。愿勿以禅法见期。二生在边表长逢离乱。身闇庠序口拙暄凉。方外虚玄久非其分。域间撙节无一可取。虽欲自慎朴直忤人。愿不责其规矩。三徵欲传灯以报法恩。若身当戒范。应重去就。去就若重传灯则阙。去就若轻则来嫌诮。避嫌安身。未若通法而命。愿许其为法。勿嫌轻动。四三十馀年水石之间因以成性。今王途既一佛法再兴。谬课庸虚沐此恩化。内竭朽力仰酬外护。若丘壑念起。愿随心饮啄以卒残年。许此四心乃赴优旨。晋王方希净戒。如愿唯诺。故躬制请戒文云。弟子基承积善生在皇家。庭训早趍眙教夙渐。福履攸臻妙机顷悟。耻崎岖于小径。希优游于大乘。笑息止于化城。誓舟航于彼岸。开士万行戒善为先。菩萨十受专持最上。喻宫室先基趾。徒架虚空终不能成。孔老释门咸资镕铸。不有轨仪孰将安仰。诚复能仁奉为和上。文殊冥作阇梨。而必藉人师显传圣授。自近之远感而遂通。波崙罄髓于无竭。善才亡身于法界。经有明文非徒臆说。深信佛语幸遵时导。禅师佛法龙象。戒珠圆净定水渊澄。因静发慧安无碍辩。先物后己谦挹成风。名称远闻众所知识。弟子所以虔诚遥注。命楫远迎。每虑缘差值诸留难。师亦既至。心路豁然。及披云雾即销烦恼。今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于扬州总管寺城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戒名为孝亦名制止。方便智度归宗奉极。作大庄严。同如来慈普诸佛爱。等视四生犹如一子云云。即于内第躬传戒香。授律仪法。告曰。大士为度远济为宗。名实相符义非轻约。今可法名为总持也。用摄相兼之道也。王顶受其旨教曰。大师禅慧内融。导之法泽。辄奉名为智者。自是专师率诱日进幽玄。所获施物六十馀事。一时回施悲敬两田。愿使福德增繁用昌家国。便欲返故林。王仍固请。顗曰。先有明约事无两违。即拂衣而起。王不敢重邀。合掌寻送至于城门。顾曰。国镇不轻道务致隔。幸观佛化弘护在怀。王礼望目极衔泣而返。便溯流上江。重寻匡岭。结徒行道频感休徵。百越边僧闻风至者累迹相造。又上渚宫乡壤。以答生地恩也。道俗延颈老幼相携。戒场讲坐众将及万。遂于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敕给寺额。名为一音。其地昔惟荒崄神兽蛇暴。创寺之后快无忧患。是春亢旱。百姓咸谓神怒。顗到泉源帅众转经。便感云兴雨霔。虚诬自灭。总管宜阳公王积。到山礼拜战汗不安。出曰。积屡经军阵。临危更勇。未尝怖惧顿如今日。其年晋王又遗手疏请还。辞云。弟子多幸谬禀师资。无量劫来悉凭开悟。色心无作昔年虔受。身虽疏漏心护明珠。定水禅支屏散归静。荷国镇蕃为臣为子。岂寂四缘能入三昧。电光断结其类甚多。慧解脱人厥朋不少。即日欲伏膺智断率先名教。永汎法流兼用治国。未知底滞可开化不。师严导尊可降意不。宿世根浅可发萌不。菩萨应机可逗时不。书云。民生在三。事之如一。况覃释典而不从师。今之慊言备沥素款。成就事重请弃饰词。顗答书云。谬承人乏拟迹师资。顾此庸微以非时许。况隆今命弥匪克当。徒欲沈吟必乖深寄。王重请云。学贵承师事推物论。历求法界厝心有在。仰惟久殖善根非一生得初乃由学俄逢圣境。南岳记莂说法第一。无以仰过。照禅师来具述此事。于时心喜以域寸诚。智者昔入陈朝。彼国明试。瓦官大集众论锋起。荣公强口先被折角。两琼继轨才获交绥。忍师赞叹嗟唱希有。弟子仰延之始。屈登无畏。释难如流。亲所闻见。众咸瞻仰。承前荆楚莫不归伏。非禅不智。验乎金口。比释所谈。智者融会甚有阶位。譬若群流归乎大海。此之包举始得佛意。惟愿未得令得。未度令度。乐说不穷法施无尽。乃从之重现。令造净名疏。河东柳顾言。东海徐仪。并才华冑绩。应奉文义。缄封宝藏。王躬受持。后萧妃疾苦。医治无术。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至第六夕。忽降异鸟飞入斋坛。宛转而死。须臾飞去。又闻豕吟之声。众并同瞩。顗曰。此相现者。妃当愈矣。鸟死复苏。表盍棺还起。豕幽鸣显示斋福相乘。至于翌日。患果遂瘳。王大嘉庆。时遇入朝。旋归台岳躬率禅门。更行前忏。仍立誓云。若于三宝有益者。当限此馀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告众曰。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峰上。累石周尸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见者发心。又云。商客寄金医去留药。吾虽不敏。狂子可悲。仍口授观心论。随略疏成不加点润。命学士智越。往石城寺扫洒。于彼佛前命终。施床东壁面向西方。称阿弥陀佛波若观音。又遣多然香火。索三衣钵杖。以近身自馀道具。分为二分。一奉弥勒。一拟羯磨。有欲进药者。答曰。药能遣病。留残年乎。病不与身合。药何所遣。年不与心合。药何所留。智晞往曰。复何所闻观心论内复何所道。纷纭医药累扰于他。又请进斋饭。答曰。非但步影而为斋也。能无观无缘即真斋矣。吾生劳毒器死悦休归。世相如是不足多叹。又出所制净名疏并犀角如意莲华香炉。与晋王别遗书七纸。文极该综词釆风标。属以大法。末乃手注疏曰。如意香炉是大王者。还用仰别。使永布德香长保如意也。便令唱法华经题。顗赞引曰。法门父母慧解由生。本迹弥大微妙难测。辍斤绝弦于今日矣。又听无量寿竟。仍赞曰。四十二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云云。又索香汤漱口。说十如四不生十法界三观四教四无量六度等。有问其位者。答曰汝等懒种善根。问他功德如盲问乳蹶者访路云云。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内位耳。吾诸师友从观音势至皆来迎我。波罗提木叉是汝宗仰。四种三昧是汝明导。又敕维那。人命将终。闻钟磬声增其正念。唯长唯久气尽为期。云何身冷方复响磬。世间哭泣著服皆不应作。且各默然。吾将去矣。言已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也。灭后依有遗教而殓焉。至仁寿末年已前。忽振锡披衣犹如平昔。凡经七现重降山寺一还佛垄。语弟子曰。案行故业。各安隐耶。举众皆见悲敬言问。良久而隐。自顗降灵龙象育神江汉。凭积善而托生。资德本而化世。身过七尺目佩异光。解统释门行开僧位。往还山世不染俗尘。屡感幽祥殆非可测。初帝于蕃日。遣信入山迎之。因散什物标域寺院。殿堂厨宇以为图样。告弟子曰。此非小缘所能缔构。当有皇太子为吾造寺。可依此作。汝等见之。后果如言。事见别传。往居临海。民以沪鱼为业。𦌘网相连四百馀里。江沪溪梁六十馀所。顗恻隐观心彼此相害。劝舍罪业教化福缘。所得金帛乃成山聚。即以买斯海曲。为放生之池。又遣沙门慧拔。表闻于上。陈宣下敕。严禁此池不得采捕。国为立碑。诏国子祭酒徐孝克为文树于海滨。词甚悲楚。览者不解堕泪。时还佛垄如常习定。忽有黄雀满空翱翔相庆。鸣呼山寺三日乃散。顗曰。此乃鱼来报吾恩也。至今贞观犹无敢犯。下敕禁之犹同陈世。此慈济博大仁惠难加。又居山有蕈触树皆垂。随采随出供僧常调。顗若他涉蕈即不生。因斯以谈。诚道感矣。所著法华疏止观门修禅法等。各数十卷。又著净名疏至佛道品。有三十七卷。皆出口成章。侍人抄略。而自不畜一字。自馀随事流卷不可殚言。皆幽指爽彻摛思开天。炀帝奉以周旋。重犹符命。及临大宝便藏诸麟阁。所以声光溢于宇宙。威相被于当今矣。而枯骸特立端坐如生。瘗以石门关以金钥。所有事由一关别敕。每年讳日帝必废朝。预遣中使就山设供。尚书令杨素。性度虚简事必临信。乃陈其意。云何枯骨特坐如生。敕授以户钥令自寻视。既如前告得信而归。顗东西垂范化通万里。所造大寺三十五所。手度僧众四千馀人。写经一十五藏。金檀画像十万许躯。五十馀州道俗受菩萨戒者。不可称纪。传业学士三十二人。习禅学士散流江汉。莫限其数。沙门灌顶侍奉多年。历其景行可二十馀纸。又终南山龙田寺沙门法琳。夙预宗门观传戒法。以德音遽远拱木俄森。为之行传广流于世。隋炀末岁巡幸江都。梦感智者言及遗寄。帝自制碑。文极宏丽。未及镌勒。值乱便失。
神僧传·卷第五
释智顗。字德安。姓陈氏。颍川人也。母徐氏。梦香烟五彩萦回在怀。欲拂去之。闻人语曰。宿世因缘寄托生道。福德自至何以去之。又梦吞白鼠。如是再三。怪而卜之。师曰。白龙之兆也。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信宿之间其光乃止。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所重必出家矣。言讫而隐。年十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一日因说禅门用清心海。语默之际每思林泽乃梦岩崖万重云日半垂。其侧沧海无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见一僧。摇手伸臂至于岐麓。挽顗上山。顗以梦中所见通告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圣贤之所托矣。先有清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宜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屋舍用以待之。顗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唤不乎。顗惊异焉。知通梦之有在也。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得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閒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徘徊止宿。俄见三人皂帻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顗后于寺北华顶峰。独静头陀。大风拔木雷霆震吼。螭魅千群一形百状。吐火声叫骇畏难陈。乃抑心安忍湛然自失。又患身心烦痛如被火烧。又见亡殁二亲枕头膝上陈苦求哀。顗又依止法忍不动如山。故使强软两缘所感便灭。忽致西域神僧告曰。制敌胜怨乃可为勇。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于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敕给寺额名为一音。其地昔唯荒崄神兽蛇暴。创寺之后快无忧患。是春亢旱。百姓咸谓神怒。顗到泉源帅众转经。便感云兴雨注。虚谣自灭。晋王萧妃疾苦医治无术。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至第六夕。忽降异鸟飞入斋坛。宛转而死须臾飞去。又闻豕吟之声。众并同瞩。顗曰。此相现者妃当愈矣。鸟死复苏表盖棺还起。豕幽鸣显示斋福相乘。至于翌日患果遂瘳。开皇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端坐如定而卒于天台山大石像前。春秋六十有七。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字德安。姓陈。颖川人。有晋迁都。寓居荆州之华容。即梁散骑益阳公第二子也。母徐氏。梦香烟五彩。荣回在怀。及诞育之夜。室内洞明。忽有二僧扣门曰。善哉儿德。必当出家。言讫而隐。宾客异焉。眼有重瞳。卧便合掌。坐必面西。年大以来。口不妄啖。见像便礼。逢僧必敬。年十有八。投湘州果愿寺沙门法绪而出家焉。绪授以十戒道品。律仪仍摄。即诣慧旷律师。北面横经。具蒙指诲。因潜大贤山。诵法华经。及无量义。普贤观等。二旬未淹。三部究竟。又诣光州大苏山慧思禅师受业。文从道于就师。就又受法于最师。此三人者。皆不测其位也。思每叹曰。昔在灵山。同听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来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顗乃于此山。行法华三昧。始经三夕。诵至药王品。心缘苦行。至是真精进句。解悟便发。见共思师处。灵鹫山七宝净土。听佛说法。故思云非尔弗感。非我莫识。此法华三昧前方便也。又入熙州白沙山。入观于经有疑。辄见思来。冥为披释。尔后常令代讲。闻者伏之。唯于三三昧三观智。用以咨审。自馀并任解裁。曾不留意。及学成往辞。思曰。汝于陈国有缘。往必利益。思既游南岳。顗便诣金陵。与法喜等三十馀人。在瓦官寺。创弘禅法。仆射徐陵。尚书毛喜等。明时贵望。学统释儒。并禀禅慧。俱传香法。欣重顶戴。时所荣仰。长干寺大德智辩。延入宗熙。天宫寺僧晃。请居佛窟。语默之际。思林泽。乃梦。岩崖万重。云日半垂。其侧沧海。无畔泓澄。在于其下。又见一僧。摇手伸臂。至于岐麓。挽顗上山。门人咸曰。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有青州僧定光。久居此山。积四十载。定慧兼习。盖神人也。顗未至二年。预告山民曰。有大善知识。当来相就。直种豆造酱。编蒲为席。更起屋舍。用以待之。会往天台。既达彼山。与光相见。即陈赏要。光曰。大善知识。忆吾早年山上摇手。相换不乎。顗惊异焉。又闻钟声满谷。众咸怪异。光曰。钟是召集有缘。尔得住也。顗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处既闲敞。易得寻真。地平泉清。徘徊止宿。俄见三人。皂帻绛衣。执疏请云。可于此行道。于是聿创草庵。树以松果。数年之间。造展相从。复成衢会。光曰。且随宜安堵。至国清时。三方总一。当有贵人。为禅师立寺。堂宇满山矣。时陈宣帝下诏曰。禅师佛法雄杰。时匠所宗。训兼道俗。国之望也。宜割始丰县调以充众费。蠲两户民。用供薪水。天台山县。名为乐安。令陈郡袁子雄。崇信正法。每夏常讲净名。忽见三道宝阶从空而降。有数十梵僧。乘阶而下。入堂礼拜。手擎香炉。绕顗三匝。久之乃灭。雄及大众。仝见惊叹。永阳王伯智。出抚吴兴。与其眷属。就山请戒。又建七夜方等忏法。王昼则理治。夜便习观。顗谓门人智越。吾欲劝王更修福禳祸可乎。越对云。府僚无旧。必应寒热。顗曰。息世讥嫌。亦复为善。俄而王因出猎。堕马将绝。时乃悟意。躬自率众。作观音忏法。不久王觉小醒。凭几而坐。见梵僧一人擎炉直进。问王所苦。王流汗无答。乃绕王一匝。翕然痛止。仍躬著愿文。于即化。移海岸法政瓯闽。陈疑请道。日升山席。陈帝意欲面礼。将伸谒敬。顾问群臣。释门谁为名胜。陈暄奏曰。瓦官禅师。德迈风霜。禅境渊海。昔在京邑。群贤所宗。今高步天台。法云东蔼。愿陛下诏之还都。使道俗咸荷。因降玺书。重沓徵入。前后七使。并帝手疏。顗以道通。惟人王为法寄。遂出都焉。迎入太极殿之东堂。请讲智论。有诏。羊车童子引导于前。主书舍人翊从登阶。礼法一如国师璀阇梨故事。陈主既降法筵。百僚尽敬。希闻未闻。奉法承道。因即下敕。立禅众于灵耀寺。学徒大结。望众森然。频降敕于太极殿。讲仁王经。天子亲临。僧正慧暅。僧都慧旷。京师大德。皆设巨难。顗接问承对。盛启法门。暅执炉贺曰。国十馀斋。身当四讲。分文析义。谓得其归。今日出星收。见巧知陋矣。陈主于广德殿下敕谢云。今以佛法仰委。亦愿示诸不逮。于时检括僧尼。无贯者万计。朝议云。策经落第者。并合休道。顗表谏曰。调达诵六万象经。不免地狱。盘特诵一行偈。获罗汉果。笃论道也。岂关多诵。陈主大悦。即停搜简。末为灵耀褊隘。更求闲静。忽梦。一人翼从严正。自称名云。余冠达也。请住三桥。顗曰。冠达。梁武法名。三桥岂非光宅耶。乃移居之。其年四月。陈主幸寺。修行大施。又讲仁王。帝于众中。起拜殷勤。储后已下。并崇戒范。会大业在藩。任总淮海。承风佩德。钦注相承。欲遵一戒法。奉以为师。乃致书累请。顗于扬州总管金城。设千僧会。敬屈授菩萨戒。即于内第。躬传戒香。授律仪法。王顶受其旨。顗欲返故林。王固请。拂衣而起。王不敢重邀。合掌寻送。至于城门。王礼望目极。衔泣而返。便沂流上江。重寻匡岭。结徒行道。频感休徵。百越边僧。闻风至者。累迹相造。遂于当阳县玉泉山。立精舍。其地昔惟荒崄。神兽蛇暴。创寺之后。快无忧患。是春亢旱。顗到泉源。帅众转经。便感云兴雨注。总管宜阳公王积。到山礼拜。战汗不安。出曰。积屡经军阵。临危更勇。未尝怖惧。顿如今日。其年晋王。又遣手疏请还。后萧妃疾苦。医治无术。王遣开府柳顾言等。致书请命。愿救所疾。顗又率侣建斋七日。行金光明忏。至第六夕。忽降异鸟。飞入斋坛。宛转而死。须臾飞去。又闻豖吟之声。众并仝瞩。顗曰。此相现者。妃当愈矣。至于翌日。患果遂瘳。王大喜庆。时遇入朝。旋归台岳。躬率禅门。更行前忏。仍立誓云。若于三宝有益者。当限此馀年。若其徒生。愿速从化。不久告众曰。吾当卒此地矣。所以每欲归山。今奉冥告。势当将尽。死后安措西南峰上。累石周尸。植松覆坎。仍立白塔。使见者发心。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从雅。
钱塘人。
赐号法宝。
始从海月。
学通止观。
乃自谓曰。
言青行浊。
贤圣所诃。
遂入南山天王院。
诵法华经。
至五藏。
金刚般若四藏。
弥陀经十藏(合五千四十八数。
为一藏)。
礼舍利塔十遍(合八万四千拜。
为一遍)。
释迦三十万。
拜。
弥陀百万拜。
佛号五千万声。
礼法华。
一字三拜者三过。
心期净土一生。
坐不背西。
宪使无为杨杰。
为制安乐国赞三十章。
以美之。
其一云。
净土周沙界。
何劳独指西。
但能从一入。
处处是菩提。
师欲广化世俗。
遂于受业净住寺。
图九品三辈。
刻其赞于石。
观者皆知感化。
一日无病。
趺坐而逝。
有天乐鸣空。
异香入室之瑞。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从雅者,钱塘人。始从海月辩学止观,后入南山天王院。勤诵《法华》、《金刚》、《弥陀》诸经,计以十数藏。礼释迦、弥陀舍利塔,累百千万拜。如是诚恳,期生净土,故坐不背西。无为杨杰述《安乐国赞》三十首,以赠雅,欲起发信心于净住寺,图九品三辈,刻杰赞于石。或奏雅道行,赐号“法宝”。一日无疾,趺坐而寂。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绍德又与慧绚等同译《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前四卷为圣勇护国尊者,集释迦饲虎、救鸽、分卫、神化、不为毒害、兔王、龙王、慈力王八种缘起,又商主入海获安、老母得度、为病比丘灌顶获安、称念三宝功德、造塔胜报、出家功德六种缘起,凡十四事,文并明畅。
后十二卷,共三十四段,语多苦涩,殊难解了。
故当时译师法护而外,惟净为最,绍德亚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绍德者,未详何许人,与净同时预选,所译《诸法无常经》,深通梵义,但文词稍逊于净,亦学僮之铮铮者。
又与慧绚等同译《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前四卷为圣勇护国尊者,集释迦饲虎、救鸽、分卫、神化、不为毒害、兔王、龙王、慈力王八种缘起,又商主入海获安、老母得度、为病比丘灌顶获安、称念三宝功德、造塔胜报、出家功德六种缘起,凡十四事,文并明畅。
后十二卷,共三十四段,语多苦涩,殊难解了。
故当时译师法护而外,唯净为最,绍德亚之。
法护,止观兼持,戒操高胜,特赐嘉号曰普明慈觉传梵大师,授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
以嘉佑三年示寂,寿九十有六。
亦黑迷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作也黑迷失。
元畏吾儿人。
世祖时入备宿卫。
尝两使海外八罗孛国,与其国师以名药来献。
拜参知政事,招谕占城。
复使海外僧迦剌国。
使马八儿国时,以其良医及药物还。
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授福建行省平章政事,从史弼侵爪哇,败归。
武宗至大间以平章政事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4—1344 【介绍】: 元僧。江州人,徙南昌,俗姓陈,号笑隐。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居杭州之凤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有《蒲室集》。
元诗选
大䜣,字笑隐,南昌陈氏子。
家世业儒,去而学佛,得法于晦机熙公。
卓锡杭之凤山,迁中天竺。
文宗自金陵入正大统,命以潜邸之旧,为龙翔集庆寺。
召䜣于杭州,授太中大夫,主寺事,设官隶之。
所著有《蒲室集》十五卷,虞邵庵序之,谓䜣公以说法之馀事为文,莫之能禦。
吸江海于砚席,肆风云于笔端,一坐十年,以应四方来者之求,殆无虚日。
铿宏轩昂,感厉奋激,老于文者,不能过也。
欧阳圭斋之序蒲庵复公也,亦曰:由唐至宋,大觉琏公、明教嵩公、觉范洪公,以雄词妙论,大弘其道于江海之间。
一时老师宿儒,莫不敛衽叹服。
皇元开国,若天隐至公、晦机熙公,倡斯文于东南,一洗咸淳之陋。
赵孟頫、袁桷诸先辈,委心而纳交焉。
晦机之徒,笑隐䜣公尤为雄杰。
其文,太史虞集尝序之矣。
䜣公既寂,丛林莫不为斯文之慨豫章见心复公以敏悟之资,发为辞章,溯而上之,卓然并驱于嵩琏诸师无愧也。
圭斋次论诸禅老之文,最为明悉,而推重䜣公如此。
明洪武初,复公与蒲室之徒全室泐公,同以高僧见召。
已见于钱牧斋《列朝诗集》,故不具载。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禅师大诉者。
字笑隐。
世籍江州。
为唐尚书陈操之裔。
后徙居南昌。
故为南昌陈氏也。
母萧氏。
孕感异徵。
日者谶曰。
生子当为法中龙文中虎。
及娩。
地为震动。
父殁。
母盛年修净业。
䜣为童时。
见佛相好。
则恋慕如慈亲。
年九岁。
得依水陆院伯父云阇黎为大僧。
遍阅大藏经文。
欲扣明己躬。
愿尽形寿以法为檀。
时一山万禅师开化匡庐之开先寺。
诉竟走依之。
不发。
然诉常于此切万指。
往百丈。
遂彻證于熙禅师拂下。
熙曰。
昔黄龙得旨。
泐潭领徒。
游方及见慈明。
气索汗下。
你道过在甚处。
诉对曰。
千年桃核里。
觅甚旧时仁。
熙以为类己。
大然之。
熙迁杭之净慈。
命䜣分座。
诉以书记自任。
盖䜣博学广知。
加之辩才转变无方。
尝题曹操读碑图。
其略曰。
碑阴八字非隐语。
德祖有智如滑稽。
岂是阿瞒不解此。
感愧上马归路迷。
一时名辈称之。
又访中峰本禅师于天目山。
坐语。
夜半风雨大作。
崖石欲裂。
左右皆辟易。
诉不少动。
中峰曰。
诉公慧定之力。
俱足他日必大可观。
至大四年。
出住湖之乌回。
次住杭城报国。
又住中竺报国。
中竺俱经火之馀。
诉至任缘鼓舞。
大厦俱成。
僧徒相从者垂千辈。
首以竹篦子付之觉原昙。
而妙喜门风又一振矣。
天历元年。
朝旨改金陵潜邸。
为大龙翔集庆寺。
以诉为开山第一代。
明年诏入奎章阁。
设高座。
阐扬大法。
出貂裘金衲赐之。
䜣终不以示人。
然自奉俭薄。
衾衣常十数载不易也。
频躬烧香。
浴以给众。
身外之役。
不以劳人。
至于名教节义。
则感励奋激。
不知有己。
明宗嘉其风范。
亲书广智庵额赐。
诉退居处。
至顺二年。
疏谢。
归林下。
不报。
又辞。
文宗敕台臣慰䜣。
安居龙翔终老。
兼命较订百丈清规。
为缁门定式。
盖百丈建立以来。
年代数百。
法久成毙。
诸方丛席各杜绳规。
俾律仪大典易式无闻。
䜣以百丈旧文。
订列条章若干门。
互换主宾。
令法久住。
书成。
进上。
敕诸丛林。
遵而一之。
于是天下缁流。
礼乐铿锵。
进止有节。
大智之风。
俨然在矣。
嗣后朝赐益隆。
梵侣益众。
其禅席之盛。
自秀法云以来。
未之有也。
会中龙象。
则有愚庵智及季潭宗泐清远怀渭辈。
激扬旨要。
尝问僧。
青州布衫重七斤。
古人道了也毕竟一归何处。
僧曰。
东廊头西廊下。
曰。
甚么处见赵州。
僧拟对。
䜣曰。
棒上不成龙。
又问。
竖拂拈椎。
古佛榜样。
擎杈舞剑。
列祖条章。
衲僧下一句。
作么生道。
僧珍重便行。
䜣曰。
不消一劄。
又问。
释迦弥勒文殊普贤从你脚下过去也。
僧顾左右。
䜣喝之。
又问。
无位真人落在甚处。
僧便作礼。
䜣曰。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至正四年五月朔日。
退居广智庵。
复与御史脱欢公话。
别凡熟知。
悉致辞。
柬命弟子。
以两朝所赐资帛。
营万佛阁。
俾群生得所瞻仰。
从容书偈。
顺寂焉。
阅世六十一。
坐夏四十六。
学士虞集为蒲室叙。
叙状䜣生平甚详。
盖䜣之母。
精修净业。
感地生白连。
䜣移居报国。
时其母西往。
䜣常愧慕陈尊宿编蒲。
以故志所居处。
皆曰蒲室。
四会语录。
外文集若干卷。
名蒲室集云。
赞曰。
语云。
天地无全功。
圣人无全能。
若仰山父子之为人。
庶其全矣。
熙公至殁。
犹教诫弟子。
整其家法。
䜣公于殁前一日。
宗泐辈。
孜孜以妙喜门庭为属。
较二公之心。
而往返阎浮百千次。
尚未足其愿也。
呜呼大哉。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大䜣,字笑隐,姓陈氏,九江人也。初谒开先一山了万。万尝经神祠,见纸灰随风旋起,脱然忘所證,以白东叟,叟诘之无滞,遂主开先。䜣叩之,未深契也。乃遣参净慈晦机熙,熙器重之,问:“黄龙得旨泐潭,领徒游方,及见慈明,气索汗下,过在何处?”䜣抗声云:“千年桃核里,觅甚旧时仁。”一日,又举百丈野狐语,诘之曰:“且道不落因果便堕野狐身,不昧因果便脱野狐身,利害甚处?”䜣拟答,机喝之,生平疑滞,涣然冰释。䜣博学多通,于《涅槃》、《法华》、《大品般若》,靡不穷究,故三谛圆融,观法入妙,尤擅词翰。黄溍虞集品其文,奇彩烂然,铿鋐磊落,名重一时。元文宗、顺帝时,屡承恩顾,命坐咨问,授三品文阶,赐赉甚厚,尽用以建閤。元至正四年五月,诣御史大夫脱欢为别,复留书与交游之善者,二十四日书偈趺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7—1368 【介绍】: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元诗选
翥字仲举。晋宁人。少负才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其父为安仁典史,遂受业于李存之门。及调杭州,又学于仇山村远。由是以诗文知名,薄游扬州者久之,以隐逸荐。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寻退居淮东,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太常博士、国子祭酒、集贤学士。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孛罗帖木儿拥兵入都,强翥草诏,不可。孛罗诛,诏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仲举长于诗,其近体长短句尤工。初在扬州,众素闻其名,争延致之。仲举肢体昂藏,行则偏竦一肩,韩介玉以诗嘲之云:「垂柳阴阴翠拂檐,倚阑红袖玉纤纤。先生掉臂长街上,十里朱楼尽下帘。」坐中皆失笑。或曰:「仲举病鹤形也。」时有相士在坐曰:「不然,此雨淋鹤耳,雨霁则冲霄矣!」后入大都,致位通显。晚年尝集兵兴以来死节死事之人为一编,曰《忠义录》,识者韪之。所著有《蜕庵集》。
词学图录
张翥(1287-1368) 字仲举,号蜕岩,又号蜕庵。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元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累迁至翰林侍读学士兼国子祭酒。善谐谑。历盛衰,多伤乱。词婉丽风流,宗南宋,有姜夔、吴文英之馀音。论者以为有元一代词宗,至谓元词之不亡者,赖有仲举耳。有《蜕庵集》、《蜕庵词》。
钦定四库全书·蜕庵集·提要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翥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案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秋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翥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翥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此本乃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盖大杼与翥为方外交,元末翥没无嗣,大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翥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蜕庵集·原序
呜呼!诗岂易言也哉!大雅希声,宫徵相应,与三光五岳之气并行天地间。一歌一咏,陶冶性灵,而感召休徵,其有关于治教,功亦大矣。然自删后至于两汉,正音犹完。建安以来,寖尚绮丽,而诗道微矣。魏晋作者虽优,不能兼备诸体,其铿鍧轩昂,上追风雅,所谓集大成者,惟唐而后有之,降是无足采焉。逮及于元。静脩刘公复倡古作,一变浮靡之习,子昂赵公起而和之,格律高深,视唐无愧。至若德机范公之清淳,仲弘杨公之雅赡,伯生虞公之雄逸,曼石揭公之森严,更唱迭和于延祐、天历间,足以鼓舞学者,而风厉天下,其亦盛矣哉。河东仲举张公,生于数君子之后,以诗自任五十馀年,造语命意,一字未尝苟作。至正丙午春,其方外友庐陵北山杼禅师以公手藁选次而刋行之,来徵言为序。余犹记公之言曰:王者迹熄而诗亡,诗未尝亡也,而所以为诗者亡矣。善赋之士,往往主乎性情,工巧非足尚。盖性情所发,出于自然,不假雕绘。观公之诗,知公之所蓄厚矣。春空游云,舒歛无迹,此其冲淡也。昆崙雪霁,河流沃天,此其浑涵也。灏气横秋,华峰玉立,此其清峭也。平沙广漠,万马骤驰,此其俊迈也。风日和煦,百卉竞妍,此其流丽也。写情赋景,兼得其妙,读之使人兴起,诚为一代诗豪矣。顾余谫材,何足以铺张盛美,然托契于公非一日,而又重北山之高谊,不得辞,始僭叙之,以冠篇首云。豫章沙门释蒲庵来复序。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仲举,晋宁人。官翰林承旨。有蜕庵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举,晋宁人。以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修宋辽金三史累擢国子祭酒集贤学士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有蜕庵集

人物简介

皇明名僧辑略
师名悟光。字公实。姓杨氏。号雪窗。成都之新都人。以三昧力入智慧海。初说法于白马寺。已而住育王天童。四会说法。虞文清公赞。谓佛果一枝。凤毛麟角。洪武十四年记。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悟光,字公实,号雪窗,姓杨氏,蜀之新都人也。
母张氏,感白衣大士授贯珠而孕。
及生,有风云光景之异。
幼而岐嶷,性不好弄。
父母继没,哀痛尽礼如成人。
舅氏贤公学佛天王寺,光往依之,日事讲习。
贤没,乃受度于了冲。
间与同侣游谭,便识旨趣。
年十有五,诣大慈讲席,纵观钞疏,慨然曰:“以名义为宗,毋乃滞于见解乎?
”欲化徐门户,妙彻真诠,振衣出峡,遍历禅林。
至杭,谒东屿海知,一见即待以法器,杖厉频加。
光坚坐苦究,夜半飞蛾扑镫,见之有省,旦造方丈应答如响,群疑顿释。
自是愤发,益通内外典,充净慈记室。
海迁灵隐,复侍巾瓶,尽启心要,声闻日闳。
元至顺元年,平江白马寺,请光开法,朝夕提撕,学徒整肃,时论归之。
元统元年,广教都督管府请主开元寺,勿就,郡守士民强起之。
属天旱,光至说法,甘霖大沛。
至正二年,行宣政院使纳麟欲革僧寺旧弊,举光主阿育山。
先是,诸僧搆讼,产业沦没,光力除其蠹,旬月之间,山川草木为之改观,恳田既复,仓庾日积,殿庑禅房,次第完饰,重建祖堂,整严神相,朝廷以释迦佛舍利所藏,岁颁金帛,至是宠渥益加。
光悉以市材木,筑承恩阁以侈上赐。
复锡号曰佛日圆明普济禅师。
会天童虚席,宣政院俾兼领寺事,光以五日分会说法。
俄示微疾,危坐作书,遗偈而逝,时至正十七年六月甲辰朔也。
世寿六十有六,坐夏五十有三。
悟光虽事参究,而三谛圆融,一心朗澈,著有《心要四会语录》行世。
所为诗清丽可传,有《雪窗集稿》二卷。
塔于鄮峰草堂,大司农临川危素为之铭。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永宁。一源字也。自号虚幻子。淮东通州朱氏子。朱氏故宦族。六岁入乡校。能了经籍大义。九岁离俗。依族姻模上人于利和寺。河南王童。奇其幼而器之。属僧司。给牒度为沙门。自是蓬累出游。历见诸禅老。无所契。于焦子山。精修禅定。稍涉睡昏。则戴沙运甓。悬板坐空。如是者五年。至淮西太湖山。求證于无用宽公。公门庭严峻。师方入户。厉声叱出之。师作礼于户外。合爪而立。久之乃许。入见。问曰。何处人。师曰通州。曰淮海近日盈虚若何。曰沃日滔天。不存涓滴。曰不著槽道。曰请和尚道。公便暍。师退就禅室。彻夜不寐。一旦闻公举云门一念不起语。声未绝有省。公命举偈。偈罢。振威一喝。师曰。喝作么。公曰。东瓜山前吞匾担。捉住清风剥了皮。师不觉通身汗下。曰。今日方知和尚用处。执侍三年。因以断崖义所赞己像。亲署一花书。授师曰。汝缘在浙逢龙。即住遇池便居。延祐中。往广德。缚茅于大洞中居之。无何。宜兴之龙池。请师建立禅居。师以名符悬记。欣然赴之。结屋数十间。命曰禹门兴化庵。山颠有龙池。龙出每大水。民甚苦之。师召龙。受三皈戒。龙不复出。师居之久。复厌其未幽邃也。择绝巘作室以居。至壁立如削处。斲木为栈。钩环连锁栖板于空中。足不越户限者二年。师以退隐为心。间迫于不得已。勉一出焉。俄以疾归龙池。至正壬午。江南行宣政院。命师主大华藏寺。师举龙门膺代之。明年复命补天童。师坚以疾辞。宋文宪谓。师得法之后。固拳拳以庶人为急。及主大刹。屡退养龙池。虽天童实厕五山。亦摇首弗顾。其高风峻节。如祥麟威凤。可望而不可即。何其贤耶。至正戊子。有旨。趣入说法于龙光殿。上悦。赐金襕法衣玉环师号。寻奉旨。函香至五台。感祥光五道之瑞。升辞南还。道趣维扬。镇南王。率嫔妃等。延师入宫。禀受大戒。遣司马护还龙池。入我明洪武己酉夏六月。示微疾。属弟子裁纸制内外衣。曰。吾将逝矣。或以药剂进。麾去之。自兴化庵移龛。至绝巘所居。昧爽。师起沐浴服纸衣。索笔书偈云。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场败阙。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天飞雪。书毕。侧卧而化。茶毗。现五色光。齿牙舌轮。及所持数珠。皆不坏。舍利无算。烟至中林。亦累累然生。人竞折枝取之。淘汰灰土。获者亦众。门人等。分馀骨与不坏者。五处建塔焉。师气貌雄伟。身长七尺有馀。吐音洪亮。其接物也。不以贵贱异其心。所至无不倾向。若中书右丞相朵儿只。江浙行省左丞相别不花。赵文敏公孟頫。冯内翰子振。尤所宾礼者也。四民来献芗币衣履者。肩摩而袂接。既无虚日。师受之即以施人。曾无毫发系吝。其自处则布袍粝食。沛然若有馀。凡发为文偈。了不经意。引纸行墨。而空义自彰。有四会语录。行世。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
禅师。出淮东通州朱氏宦族。名永宁。字一源。其先东山演公之下开福宁。宁七传至无用宽。宽乃永宁之师也。宽居舒州太湖。门士不满百。皆峣然自肯之辈。其得宁最晚。而宽特注之。以为可继开福。而阐东山法门。初永宁。在襁褓中。弄以金紫。即有戚容。九岁闻邻壁治丧啼哭声。辞亲弃俗。依禾州之广慧寺。寺为州之望刹。乃故淮海肇禅师说法处。前一夕。寺众同梦肇公来。次日独宁至。众欣然。疑为肇公再世也。及为大僧。汗游禅社。走舒州见无用宽公。公问。何来。对曰。通州。曰。淮海近日盈虚若何。对曰。沃日滔天。不存涓滴。公使喝。宁拟进语。公又喝。宁拟退。公连喝之。宁大骇而趋出。自是罢游。坚依席下。一日公举云门答僧须弥山话。宁闻之脱然。公乃召曰。掣电飞来。全身不顾。拟议之间。圣凡无路。速道速道。对曰。火迸星飞。有何拟议。觌面当机。不是不是。公喝。宁曰。作么。公曰。东瓜山前吞扁担。宁曰。今日方知和尚用处。久之辞去。公曰。逢龙即止。遇水即居。金鸡玉兔。鞭影长驱。至治癸亥。常州道俗。以龙池致宁。宁以为符其师谶。欣就之。连三载成丛林。南国高人。以见𣆶为感。同曰龙池尊宿。不敢名之。宁慕高峰之为人。别业高崖。至正间。紫书三至。不赴。诸方勉之。始受朝旨。号佛心了悟禅师。然足不越阃。顺帝嘉之。乃召璧峰金。而问宁之行略。金对曰。不耘而秀。不扶而直。劈华岳迅烈风雷。吸淮海不留涓滴。演东山是其远祖。宽无用容其入室。虽经三诏下龙池。野老不知尧舜力。洪武元年。宁嘱制纸衣木龛。次年六月十七日。服衣居龛而化。有偈曰。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场败缺。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炎飞雪。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八
释永宁,字一源,别号幻虚子,姓朱氏,淮东通州人。
世为宦族,母陇西李氏。
宁生而黠慧,舅氏吉安郡守爱之,欲以为嗣。
年六岁入乡校,始习经籍,即能暗记,了明大意。
然非所乐,闻人诵佛号,心向往之,注耳以听。
九岁,有离俗之思,请于二亲。
初弗之许,后见其志坚,乃使依模上人于利和广慧寺。
利和,州之望刹,宋有淮海肇禅师说法度人,声闻当世,前一夕,寺众梦迎禅师。
旦而宁至,寺众异之,谓肇禅师乘愿再来者也。
年十二,游扬之雍熙寺,会主僧来峰泰编《禅林类聚》成,宁览之笑曰:“此古人糟粕,检点何为?
”河南王童童奇其幼而器之,属僧录司给牒薙度为沙弥,寻受具足戒。
自是厥后,蓬累出游浙河东西,见诸宿老,下语无所契。
中峰海方柄法苏之万寿,留之经年。
乃入穹窿山谒克翁绍,绍察其志不凡,俾掌藏室。
时年已十九,既而欲归乡省觐。
至毗陵,约明极昶于焦子山,精脩禅定,稍涉睡昏,则戴沙运甓,悬版坐空,如是者五年。
明极曰:“藏主见解且至,宜往参人。
”遂至淮西大湖山,求印可于无用,无用门庭严峻,方入户,厉声叱之。
合爪立于门外,久之,乃许入见。
诘其居处,知在通州,便问:“淮海近日虚盈若何?
”宁曰:“沃日滔天,不存涓滴。
”无用未之许,退就禅室,彻夜不寐。
一日,闻无用举云门一念不起,语声未绝而有省,急趋入堂,无用便欣然知其领悟,令造偈拈赵州。
宁立就曰:“赵州狗子无佛性,万家森罗齐乞命。
无底篮儿盛死蛇,多添少减无馀剩。
”无用嗒然一笑。
复举《證道偈》问之曰:“闪飞电来,全身不顾,拟议之间,圣凡无路。
”宁曰:“火迸星飞,有何拟议,觌面当机,不是不是。
”无用喝曰:“东瓜山前呑匾担,捉将清风剥去皮。
”宁不觉汗下,曰:“今日方知用处无用闭着口。
”自是侍左右者三年,因以断厓义所赞己像,亲署一书授宁曰:“汝缘在浙。
逢龙即住,逢池便居。
”宁遂还浙,时虚谷陵、元叟端、濑翁庆、幻住本、天如则各据名山,递展化机。
宁往叩击,皆相吻合,而幻住尤誉之弗置。
元祐庚申,延至广德,缚茅于大洞中,洞左有实相寺,马祖弟子澄公道场也,宁为重新之。
同时有无一全,遁迹于石溪,石溪与大洞相望,人称“广德二甘露门”云。
至治癸亥,宜兴之龙池请宁建立禅居,宁以名符悬记,欣然赴之,作室百堵,命曰“禹门兴化庵”。
先是山巅有龙池,其深叵测,龙出每大水,居民苦之。
宁乃咒,鼋受三归依戒,不复为害。
久之复厌凡近,思涉幽邃,乃穷绝巘构室以居,至壁立如削处,斲木为栈,钩环连锁,栖版空中,足不越户限者二年。
学侣闻风,遐迩奔赴。
帝师大宝法王稔其道行,降号曰“弘教普济禅师”。
泰定乙丑,州西九里有地曰“青山”,僧副延宁主之,为创寺一区,以“九里”名之。
至顺庚午,出世李山禅寺,瓣香酬恩,归之无用。
俄有诏,集桑门千七百人,阅毗卢大藏经。
一七日,宁升座敷正法,天降甘露。
壬申退归龙池。
时元叟主双径,月江印主云峰,皆虚首座招之,并辞不赴。
元统甲戌,浙西江东道广教总管具疏请主常之天宁万寿,州守戍将敦劝尤力,左右亦谓:“大法火冷灰寒,不可自安暇逸。
”乃蹶然起赴。
而寺尝被灾,方议经营,至则为新释迦佛殿,造菩萨、天神诸像,雄冠诸刹。
踰八年,有司以闻,诏锡“本觉妙明真净”之号。
至正壬午,江南行宣政院命主大华藏寺,宁举龙门膺代之。
明年,复命补天童景德,坚以疾辞,退归龙池。
宜兴铜官山旧有北岳菩提院,燬于火,会昌士人潘敬之重构焉。
宁以九里寺助建法堂、丈室之属。
戊子,有旨趣入觐,说法于龙光殿,赐金襕法衣,纽以玉环,加号曰“佛心了悟大禅师”。
帝师亦有绛袍毳帽之赠。
无何,奉旨函香至五台山,曼殊大士为见祥光应之。
明年,陛辞南还,道过维扬,镇南王波罗普化率妃嫔迎之入宫,禀受大戒,赐以白金盂及僧伽黎衣,遣司马护还龙池。
庚子,出领善卷,寺故废坏,宁为修葺,涂塈丹艧,且甓其宝坊。
明年,募善士万人为万善会。
及瘗兵后枯骨无万数。
壬寅,退归龙池。
癸卯,大旱,询乡民之请,结界诵咒,作法将终,大雨如泻。
岁乃有秋,众愈知敬,坚留不拾,强住麻蕻慈慧。
未几,成大丛林。
有明洪武初元,复归龙池,将不复出。
明年己酉夏六月,示微疾,属弟子宗珦裁纸为衣,曰:“吾将逝矣。
”自兴化庵移龛至绝巘所居,一日昧爽,起沐浴,更纸衣,索笔书偈曰:“七十八年守拙,明明一场败阙。
泥牛海底翻身,六月炎炎飞雪。
”掷笔而化,黑白恋慕,执绋之人盈万。
荼毗,有五色光舍利无算。
弟子志舜、志思等分馀骨就龙池、太平、齐山、紫云、麻蕻五处建塔藏焉。
寿七十八,腊六十五。
宁气貌雄伟,身长七尺有馀,吐音鸿亮。
其接物也,不以贵贱异心,所至无不倾向。
右丞相呆儿只、左丞相别不花、赵文敏孟頫,尤所宾礼者也。
所为文偈了不经意,引纸行墨空义自彰,有《四会语》行世。
寂后七年,弟子仁性,亲撰《行业记》,徵宋文宪濂铭其塔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之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赵孟頫外孙。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元末曾官理问。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芒鞋竹杖,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明洪武初知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明诗纪事·甲签·卷十八
蒙字叔明,吴兴人。
元末官理问。
洪武初,为泰安知州。
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
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
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
叔明画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
时陈惟允为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
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谓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
」惟允曰:「如傅色何?
」叔明曰:「我姑试之。
」以笔涂粉,色殊不活。
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
」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
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
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
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
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
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
」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
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为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
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
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
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
」题署者僧泐季潭
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
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
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
盖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
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
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
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重茅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
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
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
子辄以赠之。
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
华溪沈良。
」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
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
俞焯题于都城寓舍。
」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
云间张远。
「竹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
合参两家笔法。
」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
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和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
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
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
遂昌尚左生。
」「笔精墨妙王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
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倪瓒。
」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
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
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刘彦敬画《竹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
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
时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
吴兴王蒙敬题。
」「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
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晋、汉,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
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
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
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
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
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可谓名论。
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蒙者,是其早岁所作。
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
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
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共 3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