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永光

相关人物:共 23 位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州人,字廷荐。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金坛县令。后擢南京吏部郎,司考察事,凡贪墨吏则一笔勾罢。同官以为过刻,一榛以为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后官至通政使,以清正廉明闻于时。
维基
涂一榛(1560年代—1620年代),字廷荐,一字振任,号水厓,福建都司镇海卫人。
涂一榛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联捷进士,初授金坛知县,三十八年补束鹿县知县,四十年擢升兵部主事,调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发现官员贪污一定勾罢,同僚对他说:「毋须太苛刻吧。
」他回答:「一家人哭好过一路人哭。
」坚持清正。
涂一榛在金坛时曾为东林书院院主,时论诋毁东林党时亦会累及他;进入吏部后小人亦执著此点弹劾他,他三次上疏申辩,内容直接指出各奸人行为,但奏疏却留中不发。
他和吏部尚书赵南星友好,得对方提拔,南京都御史王永光打算去除南京礼部正人时被他拒绝,因而被忌恨;这时候他已迁任大理寺丞,再转通政,看到赵南星多次被诬陷,决定以病辞官,同年周起元被逮捕,乡人请求锦衣卫放过周起元,他说:「他遇上不测,我会投河自尽。
」母亲因而嘈吵,很快抑郁致死,年六十岁,乡人奉祀在乡贤祠。
葛应斗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葛应斗,山东兖州府钜野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官邢台县知县,崇祯元年四月考选,授户科给事中,疏言申定官民服舍诸禁。
三年八月疏紏陕西巡抚王顺行龙钟太甚,狼疾堪羞,部核令解任回籍。
四年二月,斗纠御史袁弘勋、锦衣卫都督同知张道浚,通赂窃权。
命下大理寺勘问。
弘勋受参将胡宗明、主事赵建极贿,嘱于兵部尚书梁廷栋、吏部尚书王永光
弘勋、道浚,皆永光所任也,俱论戍。
永光罢职。
四年九月升刑科右给事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4—1635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闻斯,号淇澳。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
授编修,累官左庶子。
数请假里居,键户息交,覃精理学。
四十一年,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
于朝政缺失,屡疏切谏。
对福王久留京师事,至合诸臣伏阙力请。
熹宗立,拜礼部尚书。
天启二年,以追论红丸案,主张严惩首辅方从哲,与廷臣意见不合,谢病归。
其冬,廷推阁臣,以慎行为首。
魏忠贤抑不用。
既而忠贤势炽,议修《三朝要典》,以慎行为红丸案之罪魁,当遣戍宁夏。
未行,庄烈帝嗣位,得免。
崇祯间,朝士数推慎行入阁,为吏部尚书王永光所挤,不获用。
八年召入,至都即卒。
谥文介。
有《周易明洛义纂述》、《不语易义》、《玄晏斋困思抄》等。
维基
孙慎行(1565年—1636年),字闻斯,号淇澳,直隶武进县(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祖籍濠州,万历乙未探花。开国功臣燕山忠悯侯孙兴祖之后,外祖父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才子唐顺之。自幼受唐顺之影响,用功读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顺天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乙未科联捷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累官礼部右侍郎。精研理学,并讲学东林书院,“从宗门人手,与天宁僧静峰,参究公案,无不了然”。天启元年(1621年)任礼部尚书,因弹劾大学士方从哲进荐李可灼之红丸案,为权贵所忌。天启二年(1622年)托病辞官。魏忠贤作《三朝要典》,对红丸案进行翻供,认定孙慎行、王之寀、杨涟等人才是祸首,议戍宁夏,不久魏忠贤垮台,得免此祸。崇祯元年(1628年)命以故官协理詹事府事,力辞不就。崇祯八年(1635年)令推为阁臣,入北京不久即病亡。卒赠太子太保,谥文介。
周洪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宗稷。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授延平府推官。
天启中为户科给事中,上疏弹劾魏忠贤、王体乾等。
崇祯初为吏科给事中,又疏劾南京兵部尚书王永光改乱铨叙之法。
维基
周洪谟(1565年—1630年),字宗稷、庆虞,号箐斋,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进士,授福建延平府推官。天启二年(1622年)授候补给事。次年,实授户科给事中。天启五年(1625年)改户科右给事中 。崇祯元年(1628年)改吏科右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崇祯三年(1630年)为礼科左给事中。

人物简介

维基
闵洪学(1567年—1644年),字周先,号曾泉,浙江湖州府乌程县织里镇晟舍人,军籍,祖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顺天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
刑部观政,授刑部河南司主事,三十一年(1603年)升刑部江西司郎中,三十六年(1608年)升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四十年(1612年)升江西按察使,四十六年(1618年)升山西右布政使,四十八年(1620年)改福建左布政使。
天启元年(1621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督川贵兵饷。
乌撒土酋安效良串通永宁宣抚使奢崇明、水西土司安邦彦同叛。
二年(1622年)重用土司沙源、龙在田、王显祖、吾必奎等四人平定叛乱,“用兵五年,大小数千百战”,七年(1627年)以军功得以入京。
又与温体仁同乡,受到提拔,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吏部尚书王永光罢官,由闵洪学替补,对此闵洪学感恩戴德,唯以阿谀奉。
五年(1632年)六月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华允诚上疏,疏陈“三大可惜,四大可忧”,言闵洪学徇私数事,“造门请命,夜以为常”。
八月初二日,崇祯帝遂罢闵洪学。

人物简介

维基
高捷(1567年—1633年),字心泰,号龙门,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人。
曾祖高禄,祖高拱,父高凌烟,赠文林郎江西道御史,再赠奉政大夫大理寺左寺丞。
母王氏,封太孺人,赠太宜人。
兄高推,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顺天乡试十四名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寻丁父忧,天启二年(1622年)授河南固始知县,平白莲教李思贤等乱,中州刊传《高侯平妖集》。
旋以母忧去,服除,再令固始,崇祯元年授山东道御史,三月疏劾工部主事杨惟和、袁熿冒居副宪,少卿加衔陕西新督臣史永安、王之采以建祠互相推诿,词臣吴孔嘉借黄山献謏,流毒乡井,章下所司。
八月,以疏紏辅臣刘鸿训,帝以捷肆意妄言,夺俸三月示惩。
已而告归。
崇祯二年,吏部尚书王永光具疏特荐,以特旨起用,起补江西道御史。
时袁崇焕被逮下狱,十二月高捷即疏参辅臣钱龙锡与崇焕奸逆相倚,崇焕之杀毛文龙也,龙锡密语手书,不一而足,即崇焕疏中亦有辅臣龙锡低徊私商之句,两人阴谋诡计,目中安知有皇上乎?
三年奉命巡按山东,劾府道四州县二十人,东省肃然。
三年庚午科山东乡试,拔来仪、左懋第、姜埰等人,四年监试礼部会试,又主武举。
会噪军经山左,为侍御出境后两月事,坐谪补上林苑左丞,寻晋南铨主政,历稽勋正郎,升山东东昌道副使,驻临清。
后以失陷属邑,兵部拟遣戍,疏辨,下旨免戍。
卒年六十七。
墓在县北十五里曹古疃。
李长春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李长春(16世纪—17世纪),字恒阳,直隶河间府兴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李长春是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举人,到四十一年(1613年)成进士,授峄县知县,期间他平衡处理政务,不故意违反常情,令官司减少、人民安定;同时他在荒年振灾,严禁商人从中牟利,惠及人民。
调临淄,转河南道监察御史。
崇祯帝即位,他弹劾王永光,改任户部郎中。
弘光帝继位,李长春上疏南运和北运的不同,请求改漕粮由民运输,减少保兑充实军饷,朝廷听从。
不久升任太仆少卿和太仆卿,南京失守后清朝曾邀请他出仕,但他拒绝,后事不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4—1636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文起,号湛持。
文彭孙。
曾十赴会试,天启二年殿试第一。
授修撰。
时魏忠贤已用事,震孟愤而上《勤政讲学疏》。
魏忠贤摘疏中语,谓比帝为偶人,调外,辞官归。
六年,又因事株连,斥为民。
崇祯元年召置讲筵,因连劾忠贤遗党王永光,忤权臣,乃乘出封益府之机,归家不出。
五年复出,累进少詹事。
八年擢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不肯循例投剌司礼监,又与温体仁不协,被劾落职。
归卒。
有《姑苏名贤小记》、《定蜀记》。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起,翰林待诏,徵明曾孙。天启壬戌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以言事镌级崇祯初复原官历坊局进少詹事以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谥文肃有药圃诗槁
维基
文震孟(1574年—1636年),字文起,号湛持,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湖广衡州府衡山县,明末政治人物、书法家,状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6 【介绍】: 明末南直隶贵池人。万历间进士。天启五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次年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寻卒。
维基
丁绍轼(1575年—1626年),字文远,号东鹤,直隶池州府贵池县人。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应天乡试第二十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一百九十八名,三甲第一百十二名进士。
刑部观政,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三十七年(1609年)授翰林院检讨,三十八年(1610年)丁忧,四十一年(1613年)补原职。
四十六年(1618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四十七年(1619年)养病。
天启元年(1621年)升左赞善,二年(1622年)升右谕德,四年(1624年)升右庶子,掌右春坊印,五年(1625年)升少詹事,纂修实录。
同年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八月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九月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充实录总裁。
丁绍轼与熊廷弼有过节,陷熊廷弼于死。
六年(1626年)三月初五日,太监刘应坤镇守山海关,丁绍轼、兵部尚书王永光等力谏,明熹宗不听。
四月加少保,改户部尚书,进武英殿大学士。
四月二十三日卒,赠太傅,谥文恪。
著有《丁文远集》。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大启,字君舆,号广原,秀水人,万历庚戌进士累官刑部侍郎其人温谨不作崖岸然亦不苟同于人故值门户方张独称完节著有曼寄轩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舆,一字广原。万历庚戌进士,除南昌推官擢吏部主事历官刑部左侍郎赠尚书有曼寄轩集
维基
朱大启(1575年10月17日—1642年7月18日),字君舆,号广原,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祖籍直隶吴江盛泽(今江苏),同进士出身。
户部尚书朱国祚侄。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己酉科顺天府乡试六十五名举人。
次年,联捷庚戌科第三甲七十五名同进士。
礼部观政,授江西南昌府推官。
万历四十年(1612年)充任江西本省乡试同考官。
朱大启在江西任职时,曾与汤显祖有书信往来。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任广东乡试同考官。
次年行取,暂拟礼部主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改吏部验封司主事。
同年,调考功司主事,升考功司郎中。
天启五年十月二十七日(1625年11月26日)调文选司郎中。
时魏忠贤当权,想谋划派遣宦官分别镇守九边,遭到王永光等一众大臣上公疏反对,公疏为大启所草拟,因而忤逆到魏忠贤,遂被罢职免官回乡。
天启七年九月二十七日(1627年11月4日)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崇祯元年八月十四日(1628年9月11日)升太仆寺卿,后调大理寺卿。
官至刑部左侍郎,卒赠刑部尚书。
共 2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