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宗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杨仪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仪(1483年—?
年),字仲立,号镜山,四川潼川州射洪县人。
丁卯四川乡试第三十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四十名,廷试三甲一百七名进士。
刑部观政,授刑部主事,改兵部,历官兵部员外郎。
嘉靖三年(1524年)大礼议期间,参与左顺门哭谏,下狱廷杖。
升兵部郎中,晋贵州布政司参议,兵备毕节,平定土酋叛乱。
又与都指挥李宗祐、佥事龚亨守城击芒部苗普奴沙保等

人物简介

简介
蒋胤,字嗣昌,江阴顾山蒋巷人,与李宗时唱和,有《终慕堂稿》。
李惟观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惟观(1530年—?
年),字动可,四川泸州人,民籍,治《书经》,年三十三岁中式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二十五名进士。
三月初一日生,行三,曾祖李琼;祖李宗盛,岁贡生;父李鏊,知县;母刘氏。
永感下,妻何氏,兄惟乔(学正);惟端;惟肃;惟交;惟康,弟惟醇;惟熙。
由州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十九名。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苏大山(?
~?
),字君藻,号荪浦,泉州人,清末廪生。
善诗,为泉州著名诗社「韬社」中坚,参与厦门「菽庄吟社」。
娴熟地方文史掌故,亦为藏书家,曾为台北板桥林家「汲古书屋」撰联。
民国卅八年(1949)以后担任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委员。
著有《红兰山馆诗钞》(亦名《红兰阁诗钞》)、《红兰馆游仙诗册》,辑有《简明诗韵》、《温陵诗徵》、《温陵诗录》、《清人万首绝句》、《晋江私乘人物列传稿》、《九日山志》、《温陵碎事》、《蕃市录》、《关岳祀典(附备考)》、《清源林李宗谱择录》、《红兰馆小丛书》、《红兰馆藏书目》〖泉州市图书馆编《泉州市著述志》,1997。〗。
  苏氏自撰《红兰山馆诗钞》八卷,囊括《桐南集》、《桐南后集》、《幔亭集》、《镡州集》、《鹭门集》、《甲子诗卷》、《婆娑洋集》、《鹿礁集》,其中《婆娑洋集》乃苏氏在昭和二年(1927)正月,偕沈傲樵、林小眉、林希庄兄弟同游台湾廿日赋作,「归后,检行箧中尚馀若干首,不忍弃去,因复为编次,别为《婆娑洋集》,以作海天鸿山之识」,林希庄汇而录成《毗舍耶同游草》。
编者另翻拣《菽庄主人四十寿言》、《菽庄寿菊雅集》、《菽庄梦中得句唱和集》收录苏氏诗作各一首。
(杨永智撰)
李赞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赞(1424年—?
年),字尚忠,四川重庆府合州人,民籍,治《礼记》,年三十四岁中式天顺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
正月二十三日生,行一,曾祖李宗贵;祖李干,理问;父李安;母杨氏。
具庆下,妻宋氏,弟珵;环。
由州学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六十五名。

人物简介

全台诗
陈玉珂(?
~?
),台湾府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中举。
曾与台郡拔贡生李宗寅、生员陈肇昌、陈廷瑜、赵新、王瑞、陈震曜、朱登科、吴成谟等人上呈〈义冢护卫示禁碑记〉,建议保护台郡南北义冢。
〖参考《福建通志‧台湾府》;《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银文丛第二一八种。
〗(施懿琳撰)
戢翼翚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翼(1878年—1908年),字元丞,湖北郧阳府房县人。
中国翻译家、语言学家、清朝官员。
戢翼翚早年曾随父亲住在武昌,曾就读于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
1896年旧历三月底,他和唐宝锷、朱光忠、胡宗瀛、吕烈煇、瞿世瑛、 冯訚模、金维新、刘麟、韩寿南、李宗澄、王作哲、赵同颉等共13人,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选拔,派往日本成为首批留日学生。
他也是湖北省最早的留学日本学生。
到日本后,他们均在亦乐书院跟随嘉纳治五郎学习。
1899年毕业后,戢翼翚进入东京专门学校学习。
1901年,曾参与唐才常召开的「国会」之戢翼翚发行《大陆月刊》,宣传排满。
(摘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十章第三节)。
戢翼翚是兴中会会员。
他曾被孙文派到湖北,还参加过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回到日本。
毕业回国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获游学毕业进士。
1905年,他任外务部主事。
后因被指控“交通革命党,危害朝廷”而遭革职,押解回籍,于1908年在武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