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简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人,字厚之。初隐庐山,不为章句学。德宗贞元中李巽荐其材,辟西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诗》、《全唐文》讹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
自称庐山山人,字厚之。
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凤翔(今属陕西)人,家于成都(今属四川)。
代宗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
贞元八年(792)依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上书求修孟浩然墓。
屡充幕职,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
宪宗元和四年(809)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
柳宗元称其“艺术志气,为时闻人”(《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
事迹散见苻载《荆州与杨衡说旧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
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符载(760-822以后),字厚之。
凤翔(今属陕西)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
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
后屡充幕职。
贞元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
元和四年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
有集十四卷,《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载字厚之。蜀人。隐居庐山。李巽观察江西。辟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授监察御史。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合淝李郎中群,始与杨衡、符载等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
北梦琐言
唐武都符载,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始与杨衡、宋济栖青城山以习业。杨衡擢进士第。宋济先死,无成。符公以王霸自许,耻于常调,怀会之望。韦南康镇蜀,辟为支使,虽曰受知,尚多偃蹇。韦公于二十四化设醮,请撰斋词。于时陪饮于摩诃之池,符公离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绕步池滨,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凤翔陈仓人,字中师。
早年随父客蜀,曾隐居青城山。
后与苻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庐山,结草堂于五老峰下,号山中四友。
德宗贞元中登进士第。
贞元七年随桂管观察使齐映至桂州,后又入广州岭南节度使薛珏幕。
贞元十六年任桂阳郡从事、郴州仓曹参军。
官至试大理评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字中师。
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籍贯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
早年随父宦游于蜀,与苻载等共隐青城山。
德宗建中元年(780)又与苻载、李元象、王简言共隐庐山,号“山中四友”。
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
十六年官左金吾卫仓曹参军桂阳部从事。
事迹散见苻载《犀浦县令杨鸥墓志铭》、《唐摭言》卷二、《唐才子传》卷五等。
杨衡爱写古调诗,颇自负,最重“一一鹤声飞上天”之句。
(见《唐摭言》卷二)《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入2句。
唐诗汇评
杨衡,生年年不详,字中师,凤翔宝鸡(今陕西宝鸡)人,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南)。
初与符载、王简言、李元象同隐蜀中青城山,后又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
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客荆州。
七年,为桂管观察使齐映幕从事。
八年,入岭南节度使薛珏幕。
王锷代薛珏镇广州,衡仍居幕职。
又为郴州仓曹参军。
十六年尚存。
后不知所终。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合淝李郎中群,始与杨衡、符载等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杨衡后因中表盗衡文章及第,诣阙寻其人,遂举,亦及第。或曰:见衡业古调诗,其自负者,有“一一鹤声飞上天”之句。初遇其人颇愤怒,既而问曰:“且‘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前人曰:“此句知君最惜,不敢辄偷。”衡笑口犹可恕矣。
吴礼部诗话
杨衡、雍裕之见《十贤集》中,往往皆律诗,盖小才也。
唐才子传
衡诗工,苦于声韵,奇拔非常格,无敢窥其涯涘。尝吟罢,自赏其作,抵掌大笑,长谣曰:“一一鹤声飞上天。”谓其响彻如此,人亦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