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大典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7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郑二阳,字敦次,号潜庵,河南开封府鄢陵县军籍。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德安府推官,听断明允,事无冤滞。
视篆孝感,旧例岁派富民数人供驿传帷帐器具,民苦之,二阳至,悉自办,遂除其弊。
先是潞藩诸庄中官往来收租,民不胜扰,乃为设立区头,供亿赔偿,又辄破产。
二阳请于台司,罢区头,有司为之徵解,中官止受成事,人便之。
行取如京,父老攀辕饯送,络绎山谷。
时逆珰专国,气焰熏灼,令所私授二阳疏稿使劾杨涟不法事,清要可立得,二阳不从珰意,乃左授南工曹。
天启七年转南礼部仪制司郎中,崇祯元年秋调南吏部文选司郎中,丁祖母周太宜人艰,服除迁海防佥事。
盐漕军门大珰杨显名欲府道以属礼见,二阳谓兵道不与盐筮,且敕书无提衡监司语,屹不为动。
当是时寇犯凤阳,焚祖陵,淮阳大震,二阳韎韐临戎,简练将卒,一切战守之具无不备。
及寇再躏滁州,屠六合,而扬卒无烽火之警者,皆二阳绸缪之力也。
举廉卓第一,加淮扬道参议。
泰州以灶变告,即亲历诸场开谕,为除蠹害,事遂寝。
淮南旱蝗,饥民枕藉于道,乃立五厂赈济之,全活者甚众。
二阳治扬五载,宽房税,毁铺禁,革赎锾,停凤米,釐剔百年积弊,民甚德之。
及去任,郡城、瓜州、泰州、东台建祠者六。
崇祯十二年三月,用廷臣荐,召对平台,五月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协理剿寇军务。
所属地界四省群盗日炽,会楚豫淮皖合剿五营大贼,丁启睿破张献忠于麻城,二阳乃提兵与宋一鹤及凤阳总督朱大典蹙贼左金王、老回回等于潜山怀宁山中,追破争世王于灯草坪,斩首千八百级,一时东南半壁赖其保障。
及李自成攻汴,督师丁启睿、左良玉皆往援汴,献忠乘间而东,掠民益军,习水师于巢湖,太监卢九德以总兵官黄得功、刘良佐之兵战于夹山,败绩,江南大震,督抚解任听议,二阳于四月十五日解任,至五月初七日庐州为献忠陷没,时新抚徐世荫已任事二十馀日,刑科翁元益袒徐劾二阳,二阳遂被诬逮法司,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吴履中请以赎金释系禁诸臣,二阳借贷纳赎,被释出狱。
将治装,值国变,与周元亮微服出都门,因作《逐妇吟》以明志。
南下寓居京口,丙戌(1646年)归里,杜门以诗文自娱,屡荐不起。
敦宗睦族,至老不倦,卒年七十一。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徐调元,字尔赞,明无锡人。丁丑进士,马世奇弟子,初授黄冈知县。
维基
徐调元,字尔赞,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进士,授黄冈知县。
时流贼势方炽,城中无兵,调元募壮勇固守,贼攻围一月遁去。
官捕得盗三百余人,调元鞠之,皆被贼者,无所得食,故相聚行劫。
请于抚按,诛其奸淫杀人者,而释其馀。
父丧归,起补金华县。
东阳县诸生许都作乱,所在应之,都以宣大故帅房大成为谋主。
调元探其潜至城下,邀与计事,迎之别馆。
大成不疑,明日议事府治,立缚大成斩以徇。
贼众掩至,城守固,遂四散剽掠。
乃率诸将夹击之,一鼓破贼,荡其巢穴,赦其妻子,论功,有旨召用。
南都时,马、阮当国,朱大典素恨调元,因事罗织,遂被逮下刑部。
会左良玉拥兵入朝,大典御之中道而溃,调元得脱,归年八十卒。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六
孝徵,字永思,号玄海,海盐人,万历戊戌进士,授工部主事,转郎中,督理淮阳河道,升河南副使。居官勤悴,不苟取与,雅耽篇咏。在淮扬时,俗多水嬉,长桥风月甲天下。公暇辄命小舟具肴核茗酒,同四方名士客于是者,为汗漫游。游必有诗,每流传民间,妇人孺子皆能歌之,以为盛事。有玄畅阁集。
维基
沈孝徵,字原万,浙江嘉兴府海盐县锦绣里人。
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浙江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历工部都水司主事、郎中,官河南汝南道副使,信阳录囚,多所矜释。
有周某者,孝徵奇其才,释使就试,是年中式。
歼境内巨盗,创长桥跨淮,以利光州病涉者。
坐忤上官归。
著有《玄畼阁集》十二卷。
弟沈谊徵,以诸生入国学,授山东按察司经历,历凤阳府通判,流寇充斥,凤督朱大典爱其才,檄为军前赞画,以劳殁。
著有《香云庵稿》、《閒閒集》。
李懋芳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懋芳(?
—1637年),字国华,号玉完,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扬州府兴化县知县,弭盗锄奸,洁己守正。
有黠胥进金,叱之胆裂。
场民某以女私人,自焚其庐,觅他尸投烬,以女死诳婿。
懋芳烛其奸,叱捕密侦,获女于所私家,邑颂神明。
岁大旱,飞蝗蔽天,懋芳潜祷,甘霖如注,蝗悉赴水,民乐有秋。
六载奏最,天启二年考选,擢福建道御史。
值内艰旋里,五年十二月服阕入都,复除山东道御史,疏论枢辅孙承宗糜费金钱,当关碌碌无一奇策,力求卸担,未奉明旨召还而擅离信地,中外惊疑。
又弹劾总兵马世龙、亓诗教、太常寺少卿赵兴邦。
点差巡青,值魏珰焰张,青厂灾,珰为麾救,廷臣皆称厂臣功,懋芳独归福主上,不及珰一字。
后差苏松,督学吴中,搜罗名宿,靡遗乡会,得人特盛。
时周延儒擅权,抗疏论其植党营私,蠹政害民,周胆悸,出懋芳南京刷卷,寻擢廷尉,狱多平反。
会流寇告警,崇祯八年,命代朱大典巡抚山东,护漕整旅,累建奇功。
适雨雹报灾,疏内有小人害君子句,又忤温体仁,劾去之,出其党颜继祖代抚。
廷议懋芳去留系东省存亡,交章推荐,会事迫不果覆。
逾年,懋芳卒于家。
傅岩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47 【介绍】: 明浙江义乌人,字野清。
崇祯七年进士。
官至监军御史。
清兵入浙时,与朱大典等守金华。
清兵来攻,岩夜缒而出,征义乌子弟兵来援。
还至义乌,闻金华破,乃死。
有《事物考》。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野倩,义乌人。崇祯甲戌进士,除知歙县擢江西道御史有花巢诗槁
维基
傅岩(?
—1646年),字野倩,号辛楣,浙江钱塘县人。
原为金华府义乌县人,从祖父游于杭州,遂家于紫阳山。
少孤贫,及长,好读书。
天启辛酉恩贡,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举于南雍,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歙县知县,举循良第一,后以谗去官。
安宗于南京即位,以礼部主事起官,不赴。
跟从亲家朱大典驻师金华县,清军破金华,岩夜缒而出求援兵。
清军追至义乌山中,被俘后就义。
其幼子傅龄熙时年十四,以身蔽翼其父,兵刃自脸颊刺入而死。
次子傅龄发起身相救,被箭射中左腋仆倒在地,醒后见父弟具死,悲恸曰:「吾一家可谓无负国恩矣。
」遂用手拉括大创口,创裂而卒。
当时三尸皆枕伏深草中三日,傅岩妻姜氏与其长子龄文才敢去收殓遗体,荒山无人,只剩下骸骨,遂用笔在髀股上写上姓名记号,然后装入匣子带回,二十年后才得以入葬。。
黄日芳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黄日芳(16世纪—17世纪),号蠡源,湖广承天府沔阳籍四川重庆卫酉阳宣慰司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日芳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中进士,工部观政,授霍丘知县,七年调任江阴县。
后曾任职朱大典军队的赞画,监督刘良佐军协剿史。
经史可法推荐,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和秦士奇到高邮督饷,别人都称他敏捷干练。
史可法在军队亲力亲为,他劝告:「书檄委托幕府,兵饷委托胥吏,相公只需要主持就可。
」又说:「用兵是致死之道,应以生机行动;将领是会死的官职,应以生气出行。
汾阳有很多歌姬,穷奢极欲,何曾因为私情废弃公务。
」史可法笑而不答。
随后他负责防河、清河和高邮,与来到的清朝使者辨论,又与陈士奇驻守邵伯,到扬州失陷后回乡。
隆武帝继位后,起用他为太仆寺少卿,福京沦陷后,不入城市,十馀年后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姜应甲(16世纪—17世纪),字叔乙,浙江金华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姜应甲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到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获授行人,负责祭祀楚地,不收馈赠,又到顺天科场监考,取录刘侗等十三人。
之后他转为刑科给事中,正直地弹劾温体仁;当时吏部尚书缺任,张捷提议任命阉党的吕纯如,但崇祯帝不准许,张捷依然喋喋不休,姜应甲大骂张捷:「你这样做心思很明显,还敢在皇上面前狡辩!
」终于吕纯如不得起用,惟后来他因为崇祯帝不听自己的建议辞职。
崇祯十五年(1642年)许都起事,姜应甲倾出财产招募兵马抵抗,在孝顺街迎战打退许都部队。
弘光帝继位,姜应甲获徵任为给事中,南京失守后归乡;隆武帝即位,召任礼科并加太常少卿,联络温州、严关。
福京被清朝军队攻破,有人请他在婺宁庵见清朝官员,他说:「我快要死去见朱大典了。
」最后并无前往。
后来姜应甲到北山出家为僧,自号法藏,写书直到逝世,年七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