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曾铣

相关人物:共 16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维基
许一德(1540年—1613年),字子恒,号吉庵,贵州贵州卫(贵阳)官籍,直隶泗州人。
隆庆辛未进士,官至云南副使。
国子生,治易经,九月十八日生。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贵州乡试第一名举人。
年三十二岁中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三百十七名,廷试三甲六十六名进士,授云南呈贡知县,隆庆六年(1572年)调任四川宜宾知县。
万历四年(1576年)充四川丙子科乡试考试官,五年行取入京,十二月授陕西道御史,巡视中、东、北三城,监十字、节慎二库,七年巡按直隶,督理屯田印马,八年正月升任湖广嘉湖道佥事,十年七月调山东佥事,十一月升湖广右参议,分守荆西、承德二郡,在任二载,擢云南副使。
张居正死后,尚书曾铣被追责,刑部左侍郎丘蕣以许一德为曾铣一党弹劾,一德与巡道张应诏被革职为民,十二年告归,修《贵州通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7 【介绍】: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
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
还朝,进侍讲。
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
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
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
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
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
后帝渐厌其横。
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嵩因而罢官。
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
有《钤山堂集》。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介溪,分宜人。官宰相。有钤山堂集。
维基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严嵩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被抄家去职,两年后而殁。著有《钤山堂集》40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48 【介绍】: 明广信府贵溪人,字公谨,号桂洲。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
嘉靖初历兵科都给事中,以议郊祀事受帝知。
十年,任礼部尚书。
十五年,入阁,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十七年冬,继李时为首辅,极受世宗宠眷。
二十年,为礼部尚书严嵩、武定侯郭勋所间,罢。
不久,复召入阁,然恩眷不及从前。
二十一年,为严嵩所挤,以“欺谤君上”罢。
二十四年复原官。
时严嵩为首辅,言至,凡所批答,略不顾嵩。
未几,河套议起,言力赞曾铣复河套,为严嵩所攻,被杀。
有《赐闲堂稿》、《桂洲集》。
词学图录
夏言(1482-1548) 字公瑾,号桂洲。江西贵溪人。谥文悯。工词,与张孝祥、陆游为近。有《桂洲集》、散曲集《鸥园新曲》。词集名《桂洲集》,一作《桂洲词》或《桂翁词》。
沧海遗珠
夏言(1482-1548)字公谨,号桂洲,广信府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诗文宏整,以词曲擅名。著有《赐闲堂稿》《桂洲集》《南宫奏稿》等。
黄鹤楼志·人物篇
夏言(1482—1548) 明代官员。字公谨,号桂洲。江西贵溪人。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初授行人,历任兵科给事中、翰林学士,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师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首辅加少师上柱国。遭谗被革职,复起为首辅,后遭削职处死。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以词曲擅名,著有《桂洲集》《南宫奏稿》等。曾奉使湖广,登黄鹤楼与东道主秦金等唱和,作七古《秦凤山招饮黄鹤楼次西涯公原韵》。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公谨,贵溪人。正德丁丑进士。自行人历吏科都给事中,嘉靖中改翰林侍读学士,累进少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坐累弃市。隆庆初复官,追谥文悯。有桂州集。
维基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公谨,号桂洲,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人。
正德丁丑进士。
嘉靖间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任内阁首辅,为严嵩所害,问斩。
隆庆初平反,谥文悯。
夏言是临清知州夏鼎之子,眉目疏朗,须髯甚伟,能言善谈,声音洪亮。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江西乡试第六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三甲三名进士,授行人,十五年十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历兵科右,嘉靖七年(1528年)六月升礼科左,九月升任兵科都给事中,八年十二月改任吏科都给事中,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
出按皇庄,力主归还侵民之产。
九年十月升翰林院侍读学士,仍兼吏科都给事中,充经筵日讲官,赐四品服俸。
十年(1531年)三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经筵日讲如故,七月以四郊工成,升礼部左侍郎,仍兼学士掌翰林院事,九月接替李时升任礼部尚书、兼官如故,十一年加太子太保。
嘉靖十五年(1536年)加少保、少傅、太子少师。
夏言正直敢谏,勇于负责,但为人颇自负,骄蹇见忤,遭忌于张孚敬。
严嵩入阁后,尽去夏言亲党。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十二月,世宗再以夏言入阁,又遭严嵩忌恨。
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三万骑兵进犯三原、泾阳等地,陕西总督曾铣上《请复河套疏》:“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请收复河套。
夏言大力支持,明世宗刚开始时亦雄心勃勃,诏答:“今倡恢复议甚壮,其令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
”严嵩谗于世宗,谓其不可轻开边事,疏称“以好大喜功之心,而为穷兵黩武之举,在廷诸臣皆知其不可,第有所畏,不敢明言”,又贿赂边将仇鸾,让他上书诬告夏言受曾铣的勾结。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正月,以夏言“事为任意,迹涉强君”的罪名致仕。
这时俺答率军南下,侵扰宣化,严嵩乘机谗言,“早先夏言、曾铣提议收复河套,以致激怒俺答”。
夏言在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时,听说曾铣以“结交近侍”的罪名被杀,从车上堕落,痛哭道:“噫!
吾死矣。
”夏言再次上疏论冤,刑部尚书喻茂坚、左都御史屠侨提出了议贵、议能为夏言求情,帝不听,还把喻茂坚、屠侨罚俸。
是年十月以“交结近侍”罪名被斩首。
自此无人再敢议复河套之事。
隆庆初年(1567年)夏家人上书而得平反,追复原官,谥文悯。
著有《桂洲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50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伯常。
正德七年进士。
世宗时,历通政司参议、通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累迁兵部尚书。
曾铣议复河套,经力陈不可,忤首辅夏言意,乞致仕卒。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经字伯常,益都人。正德甲戌进士。累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维基
陈经(1483年—1550年),字伯常,号东渚,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匠籍。进士出身。生于成化癸卯十二月初三日,正德五年庚午科举人,九年甲戌科进士,观政吏部,寻授兵科右给事中,正德十六年七月擢通政使司右参议,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升左参议,五年六月升右通政,九年六月升左通政,十年十月升通政使,十四年九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通政司事,十二月丁父忧,服阕,转礼部左侍郎,经筵侍班。二十年三月充会试读卷官,九月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二十五年二月改任礼部尚书、掌通政使司事,七月代路迎任兵部尚书,兼提督团营军务,二十六年三月充会试读卷官,七月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因边境多事,南京给事中张思诚、御史宋治疏论其庸鄙不职,因自陈求退,遂令致仕。二十九年二月复诏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惜先期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二月四日以疾卒于家,赐祭葬如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6—1553 【介绍】: 明南京江宁人,字士招,号石冈。
正德六年进士。
授上高知县,训练乡兵,华林起义军不敢入其境。
世宗时官兵部尚书,初赞成曾铣收复河套之议,帝意变,乃惶恐尽反前说,得罪,代之总制三边。
在镇六年,修延绥城堡四千五百余所,又筑兰州边垣,屡破鞑靼军。
有《漕河奏议》、《襄敏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招,江宁人。正德辛未进士,累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赠少保谥襄敏有石冈集
维基
王以旂(1486年—1553年),字士招,号石冈,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匠籍直隶吴县人,正德辛未进士,嘉靖间官至工部、兵部尚书。
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
年二十六岁,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一百九十二名,廷试三甲四十七名进士。
授江西上高县知县。
十年八月选授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巡按河南等地。
明世宗即位,欲加兴献帝皇号,王以旂抗言不可。
嘉靖二年(1523年)巡按福建。
五年告归养亲,九年二月丁父忧。
嘉靖十一年起复原职,十二年八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十五年六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七年三月升光禄寺卿,七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十八年闰七月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二月升至兵部右侍郎,次月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二十一年九月奉命回京,辞免兼官。
二十二年五月拜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五年五月召为工部尚书,二十六年二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九月代替陈经为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三边总督曾铣曾经上疏收复河套平原,王以旂支持,但世宗忽然改变看法,严厉呵斥曾铣
王以旂等人非常恐惧,于是忽然反驳此前观点。
世宗逮捕曾铣,而命王以旂代任。
在任期间,其多有战功,屡次获荫。
六年后,修筑延绥城堡四千五百馀所,加太子太保衔。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卒,军民为罢市纪念。
赠少保,谥襄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66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全粤诗·卷二二五
黄佐(一四九〇 — 一五六六)字才伯,号泰泉。香山(今中山)人。明武宗正德五年(一五一〇)解元,十五年(一五二〇)进士,明年世宗即位始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守仁亦称其直谅。还朝,会出诸翰林为外僚,除江西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闻母病,引疾乞休,不俟报竟去。被逮问,以为亲受过,于情可原,乃令致仕。家居九年,命以编修兼司谏,寻进侍读,掌南京翰林院。召为右谕德,擢南京国子祭酒。母忧除服,起少詹事。因与首辅夏言不合,辞官归,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讲学其中,人称泰泉先生。佐善诗,有粤中昌黎之称。弟子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等亦以诗名。年七十七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佐平生著述甚丰,有《泰泉集》等三十馀种,二百六十馀卷。《明史》卷二八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八有传。黄佐诗,存于《泰泉集》,有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等重刻本(简称康熙本),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行刊本(简称嘉靖本),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康熙本与嘉靖本、四库本各卷内诗之次序略有不同,而以康熙本收诗最全。今以康熙本为底本,校以嘉靖本、四库本。底本未收而嘉靖本、四库本所收之诗,斟酌其原来卷内次序,附于各卷之中。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佐字才伯,香山人。
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
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
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
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
赠礼部侍郎,谥文裕。
有《泰泉集》六十卷。
(《四库总目》:佐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
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
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
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贵溪为联衿。
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
夏大軎,主其策。
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
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
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
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
适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
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
夏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
去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
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
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
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
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
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
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
」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
」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
」今刻《泰泉集》,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才伯亦窥见格律。
」 《静志居诗话》:文裕撰体颇正,而取材太陈,故格虽耸高,而气少奔逸。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
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柳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
」持论甚精。
泰泉集》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维基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人,祖籍江西筠州(今高安),学者,进士出身。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岁的黄佐中式庚午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次年选庶吉士,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嘉靖十年(1531年)任广西按察司佥事,修成《广西通志》。因母病辞官归家,拜师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得到王守仁称赞,“家居九年,简宫僚”。嘉靖十三年(1534年),起用为南京翰林院编修兼詹事府司谏。后任江西佥事、广西学督等职,因论河套事与大学士夏言不合,弃官归养。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二十二日卒,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2 【介绍】: 明陕西镇原人,字伯翔。
仇钺孙。
嗣侯爵。
任总兵官,因贪虐被劾革职。
嘉靖二十七年,受严嵩嗾使,诬陷总督陕西三边曾铣,得受重用。
二十九年,被任为平虏大将军,抵御进逼京师之鞑靼俺答汗,避敌不敢战,仓卒遇敌,反为所败。
事后虚报战功,加太保,任总督京营戎政。
后与嵩争宠。
死后,嵩党陆炳揭发其罪恶,追夺官爵,戮尸,传首九边。
黄卷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黄卷(1503年—1579年),字景文,号万崖,锦衣卫军籍,湖广麻城县人。
顺天府乡试第十四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一百九十一名,登第二甲第二十五名进士。
授刑部云南司主事,迁浙江司员外郎,母丧归家守制,服除,补河南司,嘉靖十六年正月迁山西按察佥事,复以父丧归,服除补山东。
迁陜西右参议,分治商州,秩满,进按察副使、整饬甘肃兵备,与曾铣议不合,告病致仕。
万历七年卒,年七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嘉靖时人。
尝坐事失官。
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从徒中录用,积战功至参将。
遭诬陷,诏遣给事中申价等往核,因并劾珍为爪牙,下狱,酷刑拷打,令其證实克饷行赂事,以不承论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三二三
车邦佑,字翊卿。博罗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官浙江道监察御史。清乾隆《博罗县志》卷一三有传。
维基
车邦佑(1507年—?
),字翊卿,广东博罗县泰美镇人。
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初十生,苦读力学,嘉靖十年(1531年)中式乙未科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进士,初授山东行人司行人。
嘉靖二十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为人狷介,好任气”,又任京都五城御史,“巡南城,督京辅屯政,风纪振肃”,不畏强权,弹劾武定侯郭勋,迁湖广道监察御史,升北京巡城都御史,与曾守约、曾舜渔、利宾被称为“惠州晚明四御史”。
嘉靖二十七年(1548)正月,因兵部侍郎兼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上《重论复河套疏》,为严嵩所诬,邦佑“义愤所激,申救甚切”,被廷杖死。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