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明穆宗

相关人物:共 70 位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7—1546 【介绍】: 明山东诸城人,字仲鸣。弘治十八年进士。嘉靖六年,以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入直文渊阁。丁忧后,久不召,与夏言谋。十八年,因言等荐,充行边使,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因广受诸边将吏馈遗,归以赂权贵,得再入阁。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二十一年,代夏言为首辅。后以其子中进士有弊端,为严嵩所攻,革职为民。穆宗时追复原官,谥文懿。
维基
翟銮(1477年—1546年),字仲鸣,号石门,锦衣卫籍,山东青州府诸城县人,弘治乙丑进士,嘉靖朝官至礼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三任内阁首辅。
曾祖父为锦衣卫校尉,翟銮遂寄籍顺天府。
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正德元年(1506年),授翰林院编修。
刘瑾用事,改翰林官为部曹,翟銮改刑部主事,不久复官翰林,进侍读学士。
嘉靖年间,累升至礼部右侍郎,嘉靖六年(1527年)春被举荐入内阁。
杨一清认为其名望尚浅,请用吴一鹏、罗钦顺,而嘉靖帝不批准,仍命其为吏部左侍郎,后擢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赐银章「清谨学士」。
以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入阁办事,加少保、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
嘉靖二十一年(1541年),夏言被罢免,翟銮升为内阁首辅,进少傅、谨身殿大学士,任内与严嵩不和。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明甲辰科场案中因儿子翟汝孝、翟汝俭科举舞弊,被严嵩弹劾而得罪削籍,严嵩继为首辅。
隆庆帝继位后,恢复官职,赐谥文懿。

人物简介

维基
王高,字彦高,一字思登,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进士出身。
江西乡试第八名中举。
建文二年,会试第十九名,殿试登庚辰科进士二甲第二十四名,授邢科给事中,历任大理寺丞。
靖难之役中,因支持方孝孺,后与同乡刘端连坐,被朱棣施以劓刑去世。
隆庆年间,明穆宗下诏祭祀王高于大节祠。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号玉阳,歙县人。隆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礼部侍郎。有《漱艺堂集》。
维基
张一桂(1540年—1592年),字庭芳,号玉阳,河南开封府祥符县民籍直隶歙县人。
河南乡试第二十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九十六名,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
选庶吉士,四年三月授翰林院编修,充《明世宗实录》纂修官,六年持节册封德藩。
万历二年(1574年)分校礼闱,预修《明穆宗实录》,实录成,升修撰,三年补经筵展书官,兼掌诰敕。
四年(1576年)三月乞假送母归乡,七月主考应天府乡试,录取唐文献等人。
五年八月以世宗实录修成,升侍讲,六年二月充编纂章奏官,因不满张居正居丧夺情,辞官而归。
张居正死后,万历十一年闰二月复除翰林院侍讲,充会典纂修官,又充经筵讲官,十二年二月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十三年六月补日讲官,八月与洗马陈于陛充顺天乡试考试官,十月因私人冒顺天籍中式举人被皇帝知晓,被下旨斥责,调任南京,为南京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十六年五月改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仍支正五品俸。
十七年八月升祭酒,十九年五月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不久升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未至北京,十月复升南京礼部右侍郎,二十年七月改北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八月升左侍郎,二十九日行至河南永城,以痰疾去世,享年五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泉州府安溪人,字汝钦,号咫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由南海知县征为御史,遇事敢言。隆庆初,疏乞罢购宝珠,后以论内官,被杖除名。神宗嗣位,起为广东参议,官至刑部右侍郎。
维基
詹仰庇(1540年1月11日—1609年),字汝钦,号咫亭,又号佛耳山人,福建晋江人,籍贯福建安溪,嘉靖末同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
云南按察副使詹源子,治易经。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甲子科应天乡试一百六名。
次年,连捷乙丑科会试二百七十五名,廷试三甲五十五名同进士,户部观政。
同年六月,授广东南海县知县。
隆庆二年(1568年)十月考选,担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次年五月,因建言反对明穆宗购买宝石、珍玩等,被廷杖,革职为民。
隆庆六年(1572年)神宗即位。
同年八月,起用原官。
九月,升为广东参议。
万历元年(1573年)八月,患病致仕。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三月,起补江西参议。
九月,转山东按察副使。
次年九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五年(1587年)三月,晋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
次年十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
万历十七年(1589年)十二月,官至刑部右侍郎。
次年八月,告病归。
居家二十余年卒。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七月,赠刑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宗室。
穆宗第四子潞简王朱翊镠子。
万历四十六年袭王爵,国卫辉。
崇祯中义军攻略秦晋河北,常汸疏请选护卫助守,捐岁入万金资饷。
后逃往杭州。
顺治二年降于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从化人,字一卿,号韶山。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御史。世宗即位,请复起居注之制,从之。以谏改孔子徽号,忤旨革职。
全粤诗·卷二一六
黎贯,字一卿,号韶山。
从化人。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年)进士,选庶吉士。
改授陜西道御史,以言事忤旨,下狱,寻罢为民。
穆宗朝追赠尚宝司少卿。
著有《台中稿》、《使闽稿》、《西巡稿》。
清陈恭尹《番禺黎氏存诗汇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七有传。
维基
黎贯(1483年—1549年),字一卿,号韶山,广东广州府从化县人。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广东乡试举人。曾任直隶建平县学教谕,六年(1511年)辛未科会试中副榜。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四年(1519年)八月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任巡城御史,十五年(1520年)刷卷福建,兼查盘有司仓库军卫器械,劾奏镇守太监尚春,追还官银十三馀万两、粮二十六万石。嘉靖三年(1524年)巡按江西等地,赴任五月,因父黎元昌去世归乡守制。九年(1530年)起复原职,十一月因争论不该去孔子王号,改称先师,触怒明世宗,被革职为民,罢免归乡,二十八年(1549年)卒于家,赠尚宝司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596 【介绍】: 明四川南充人,字元忠,号元垒,陈以勤子。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为日讲官历詹事、吏部侍郎,与诸臣请立太子,虽未得允,而三王并封中止。万历二十一年秋,擢礼部尚书,领詹事府事。寻以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二十三年,言官同时落籍者二十余人,于陛上疏力救。改文渊阁。在直庐常以帝拒谏为忧。卒谥文宪。少从父习国家故实,为史官,益究经世学,尝参与预修世、穆两朝实录,并以副总裁编辑国史。有《万卷楼稿》。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忠,南充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保谥丈宪有万卷楼藁
维基
陈于陛(1545年—1596年),字元忠,号玉垒,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人。
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年十七举嘉靖辛酉科(1561年)四川乡试第四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三名,廷试二甲第七名进士,选庶吉士,四年三月授编修,充《世宗肃皇帝实录》纂修官,因父亲致仕,扶侍同回四川。
隆庆六年赴京师,以《穆宗实录》成,升修撰。
旋以太夫人去世归乡守制。
万历五年(1577年)以《世宗实录》成,升俸一级。
服阕,十月复除原职,十二月充经筵日讲官。
八年四月请求回乡省亲。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仍补日讲兼起居注,十二年二月升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四月充会典纂修官,十三年八月与右谕德张一桂主持顺天府乡试,十二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四年父亲陈以勤去世,丁忧回乡。
十七年八月复召为日讲官,十一月升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十九年正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詹事府印信,二十年正月与盛讷充礼部会试考试官,七月改任吏部右侍郎,经筵日讲如故,十月转左侍郎,教习庶吉士。
期间曾上奏册立太子、请万历皇帝能够早朝勤政,但是都没有收到回报。
到了万历二十一年(1593)八月,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事,日讲、教习如故。
他跟从父亲时,便勤读国家故实;担任史官时,更是习知典故,于经世之学尤有造诣。
上疏请招集人才,开设史局,纂修明朝国史,并兼任副总督官。
万历二十三年夏接替王锡爵,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
疏请亲大臣,起用被罢忠贤(录遗贤)、奖励外吏、核实边饷、储养将才,慎择边吏,又请神宗亟图更始、兴修百业,但是神宗只是称赞却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
(优诏答之,而不能用)。
后来又再三力救因兵部考选军政而被削职的言官。
神宗俱不采纳。
不久,改陈于陛为文渊阁大学士,而以甘肃破贼功,加太子少保。
是时内阁辅臣计四人: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为同年进士,遇事虽无掣肘,但因神宗一再拒谏,上下隔绝,政事久废。
陈于陛为此忧形于色,终日叹息不已。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二月十三日卒于官,年五十二。
赠太子少保,谥文宪。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1607 【介绍】: 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维基
于慎行(1545年11月3日—1608年1月9日),字无可,更字无垢,又字可远,号谷山,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东阿县洪范村人,隆庆戊辰进士,万历朝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祖籍现东阿县姚寨镇前屯村。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九月二十九日出生,为人忠厚老成,少而颖异,「为童子时屹然有成人之志」,「学有原委,淹贯百家,博而核,核而精」。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二百八十七名,廷试二甲六十一名进士,改庶吉士,隆庆四年(1570年)升翰林院编修,纂修《世宗实录》、《穆宗实录》、《穆史》。
万历元年(1573年)六月复除编修,三年(1575年),升修撰,四年(1576年)六月充经筵日讲官,「主讲唐史,每至成败得失之际,未尝不反覆论说,上辄为竦听。
」,于慎行遂得神宗信任,神宗御笔写下「责难陈善」四字以赐之,一时士林间传为盛事。
同年十二月升侍讲,七年(1579年)三月以病乞回藉调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7—1626 【介绍】: 明湖广京山人,字本宁。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进修撰,出为陕西参议,迁提学副使,天启初以布政使致仕家居。又召为南京太常卿,不就,以荐为南京礼部右侍郎,进尚书。博闻强记,文章弘肆有才气,海内请求者如市,负重名四十年,其诗文声价腾涌,然多应酬之作,品格不高。有《史通评释》、《黄帝祠额解》及《大泌山房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本宁,京山人。隆庆戊辰进士,累官礼部尚书有大泌山人集
维基
李维桢(1547年—1626年),字本宁,号翼轩,湖广京山人,明朝文学家、政治人物。
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李维桢博闻强记,有文名,为“嘉隆末五子”之一。
湖广乡试第四十五名。
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修撰。
万历时参修《穆宗实录》。
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出为陕西右参议,五年八月迁提学副使,八年八月升河南右参政。
十七年五月复除原职,十九年八月补江西右参政。
二十六年十一月复除四川左参政,二十七年闰四月进浙江按察使,二十九年正月考察降用,五月降浙江右参政。
万历三十三年十月起任陕西右参政,分守河西兵备道。
三十四年八月复起山西右参政,三十五年闰六月进按察使,三十七年八月升陕西洮岷道右布政使,后致仕家居。
天启初年(1621年)起南京太常寺卿,御史贾继春弹劾其登进太滥,令以新衔致仕。
以刑科给事中薛大中疏荐,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起原任南京太常寺卿,管少卿事。
不就,又荐为南京礼部右侍郎,四年八月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十二月引疾致仕。
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深州人,字永亨,号双林。
宦官。
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
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
以未得司礼掌印,深疾大学士高拱,而与张居正相结。
穆宗崩,保与居正遂逐高拱去。
万历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内外,权势大盛。
神宗年幼,受其约束甚严,因此不敢淫游无度。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未几,即被谪籍没,南京安置。
有《经书音释》。
共 7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