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369—1453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仲举。杨士奇贫贱时,翥见其困,即让其塾,自教授他所。仁宗即位,士奇当国。翥以荐被召,宣德时授翰林院检讨,历修撰。正统中诏简郕王朱祁钰府僚,为长史。王即帝位,拜礼部右侍郎,景泰三年,进尚书。致仕卒。
字仲举,吴县人。洪熙初召授翰林编修历修撰迁郕府长史景泰初擢礼部左侍郎进尚书有晞颜集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379—146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行俭,号抑庵。永乐二年进士。选入翰林,读中秘书,寻入内阁,除修撰。历仕仁、宣二朝,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在翰林二十余年,稽古代言编纂记注之事多出其手,与王英齐名,时有西王东王之说。英宗时拜吏部尚书,谏北征,不从。土木之变后,劝郕王(景帝)即位。自以不如于谦,每事推下之。帝易太子时,署名有难色,强而后可,终以为憾事。夺门变后,乞休。有《抑庵集》。
字时俭,泰和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侍读,进学士。累官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进少傅兼太子太师,赠太保。谥文端,有《抑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八
维基直字行俭,泰和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历修撰。仁宗即位,迁侍读,进侍读学士、右春坊右庶子。宣德初,进少詹事。正统初,进礼部侍郎,寻进尚书,改吏部。景泰帝即位,加太子太保,进少傅,以易储进太子太师。英宗复辟,乞休。天顺中卒,赠太保,谥文端。有《抑庵集》四十卷。(《四库总目》:直诗文典雅纯正,有宋、元遗风。自永乐初为庶吉士,即承命入阁,典司制诰,后在翰林二十馀年,朝廷著作多出其手。当时与王英齐名,有西王东王之目。而直尤为老寿,岿然负一代重望。明自中叶以后,文士始好以矫激取名,直当宣德、正统间,去开国之初未远,淳朴之习犹未全漓。文章不务胜人,惟求当理,故所作貌似平易,而温厚和平,实非后来所及。虽不能追古作者,亦可谓尚有典型者矣。《水东日记》:王抑庵先生典选,遇不如意事,好诵古人诗以自宽。一日有新得给事中即欲干挠选法者,曰:「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御史有言吏部进退官不当,则曰:「若教鲍者当筵舞,更觉郎当舞袖长。」要多切中云。田按:东王诗冲融雅饬,可肩随西杨。史称东王自内阁出治部事,盖西杨挤之。《水东日记》云《杨文贞公传》,王抑庵尚书作。公尝三致书商搉书削,再致润笔,且求其亲书,俾子孙宝藏。田谓此西杨恐其有憾,故于生前预求作佳传,以掩其迹,其谲于取名如此。)
王直(1379年—1462年),字行俭,别号抑庵,文学家,江西泰和县人。永乐初进士,在翰林院二十馀年,官至吏部尚书。王直之父王伯贞,洪武年间举明经科,官至琼州府知府。王直幼年家贫力学,永乐二年(1404年)中式二甲第四名进士,改庶吉士,与曾棨、王英等二十八人同读书文渊阁,明成祖认为其文笔卓出,召入内阁,授翰林院修撰。其历事明仁宗、明宣宗,累迁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英宗正统三年,完成《明宣宗实录》,晋升为礼部侍郎,仍然兼任学士。正统五年,负责礼部事务,尚书胡濙悉以部政付之。正统八年,代替郭琎为吏部尚书。正统十一年,户部侍郎奈亨谄附王振,诬陷王直,王直与吏部侍郎曹义、赵新均下狱,三法司会审后,奈亨论斩,王直等赎徒。明英宗宽恕王直、曹义,罚奈亨、赵新俸。
人物简介
甄完,浙江新昌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永乐十九年(1421年)辛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处理朱高煦叛乱案,并升任河南左布政使,治理当地官场,明景帝曾赐“清官第一”牌。与谢泽、胡智并称「越中三良」。
人物简介
【生卒】:1382—1454 【介绍】: 明山东高密人,字子新。仪智子。从吴讷学。宣宗即位,以荐授行在礼科给事中。正统时历官翰林侍讲,改郕府长史。景泰帝即位,授礼部右侍郎。官至兵部尚书。因灾变频仍,言消弥在省刑薄敛,节用爱人。录《皇明祖训录》以进。卒谥忠襄。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385—1462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德遵,号芳洲。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累迁户部侍郎,再进尚书。土木堡之变后,与兵部尚书于谦合谋,御也先。景泰中进华盖殿大学士。循居政地久,熟悉政事,刚果能断,进言多采之。英宗复辟,以循顺景帝意,改立景帝子为太子,杖之百,谪戍铁岭卫。石亨等败,循上疏自讼,释为民。有《东行百咏集句》、《芳州集》。
字德遵,泰和人。永乐乙未赐进士第一,除翰林修撰累官户部尚书少保兼太子太傅华盖殿大学士天顺初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一
循字德遵,太和人。永乐乙未第一人及第,除翰林修撰。洪熙改元,进侍讲。宣德初,进侍讲学士。正统中,进翰林学士,入文渊阁典机务,旋造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景泰中,进少保,历文渊阁、华盖殿大学士。英宗复辟,谪戍铁岭,寻放还。有《芳洲集》十卷。 (《蹇斋琐缀录》:宣庙最好词章,选南扬与陈芳洲二先生日直南宫应制,南杨思迟,陈思敏。一日,代御制《寿星赞》,陈援笔赞云:「渺南极兮一星,灿祥光兮八弦。兆皇家兮永龄,我怀思兮治平。赖忠贞兮弼成,宜寿域兮同升。」南杨以指圈画「寿域」二字,欲易而未就。时中官促进甚急,曰:「先生有则改,无则罢。」遂取去。赐内阁,问二杨先生曰:「『寿域』」二字如何?」西杨应曰:「八荒开寿域。」中官还诘南杨曰:「『八荒开寿域』,此句诗如何?」南杨曰:「好诗!」 中官曰:「先指『寿域』为未好,何也?」南杨默然。少顷,陈退食,遇西杨于端门。西杨语陈曰:「适赐《寿星赞》甚佳,必大手笔也。」陈唯唯。后正统间,朝钟一日不受杵,命内阁制祠钟文。南杨入室中翻旧稿不得,太监侯久,促陈芳洲曰:「先生何不作?」陈乃白南杨曰:「旧无此稿,先生第口占我写。」南杨乃起一语,陈遂续成之。)维基
陈循(1385年—1462年),字德遵,号芳洲,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泰和县(今江西省泰和县)人,景泰年间重臣。官至华盖殿大学士。陈循生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永乐十二年甲午科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永乐十三年(1415年)乙未科状元,授修撰。历事永乐、景泰五朝,宣德初直南宫,进侍讲学士,进翰林院学士。正统九年(1444)入文渊阁典机务。第二年进户部右侍郎兼学士。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蒙古族瓦剌部俘虏,京师大震。有人主张南迁。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高声道:“欲迁者可斩!”陈循说:“于侍郎言是。”支持于谦。一些朝臣拥立郕王(景帝)即皇帝位。当时朝中人心恐惧,对立帝之事争论不休,而陈循采取中间立场,得到景帝器重,进户部尚书,继而进少保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太子太傅,进华盖殿大学士仍兼文渊阁。“夺门之变”后,英宗复位,由于石亨等指控大臣于谦谋逆,于谦、王文等以谋逆罪被杀,陈循受到牵连,被刑杖一百,充军铁岭卫。天顺五年(1461年),石亨诬事泄,陈循获释为民,仍居铁岭,一年后病殁。于谦昭雪之后,陈循亦获平反,昭以原职赐祭。
人物简介
【生卒】:?—1457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巨川,号钝庵。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四川。宣德间,以顾佐荐,为温州知府,均定税额徭役。官军捕盗无所得,执平民以火烙之,使诬服。文渊悉为解脱。在位凡六年。以胡□荐,擢刑部侍郎,督两淮盐课。正统间麓川之役起,上疏极谏。景泰易储诏书中,“父有天下传之子”一语出于文渊。英宗复辟后,或传朝命逮捕,惧而自缢。维基
何文渊(1385年—1457年),字巨川,号东园,又号钝庵,江西广昌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书。永乐十六年(1418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山东、四川等地。洪熙年间,弹劾工部侍郎杨和等三百馀人。宣德五年,经都御史顾佐举荐,进温州府知府,有善政。后升刑部右侍郎。正统五年(1440年),赈灾山东、南京等地。次年,因事连坐入狱,以疾病告辞。景泰元年(1450年),代宗起用何文渊为吏部左侍郎,次年,升吏部尚书。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后因贵州民变,被给事中林聪弹劾。天顺元年(1457年)四月十一日得疾,三日后骤逝。一说景泰三年何文渊曾参与拟改立太子之诏,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顺利复位后,不久,又听说广东按察副使陈泰前来提问,最后何文渊畏罪自杀死,同谋黄竑与徐正被处以极刑,为此,朝廷还派人前来验尸,确定是自杀。有子何乔新等。
人物简介
【介绍】: 明镇江府丹徒人。宣德三年以妹为贤妃,授锦衣卫百户,景帝嗣位,妃被尊为皇太后,进卫指挥使,累迁前府左都督,封安平伯。英宗复辟,太后复称贤妃,降安为府军前卫指挥佥事,寻改锦衣卫指挥使。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生卒】:1389—145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有戒,号柏轩。永乐十年进士。授御史。迁湖广副使,历山东、浙江,皆有声。英宗即位,擢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赴任途中见饥民流移就食,因疏请免赋役。正统二年,巡延绥、宁夏边,修荒政。内调。七年复出镇陕西,九年春进右都御史,镇守如故。时瓦刺渐强,镒请严为之备。景帝监国,以于谦荐,抚京畿。旋召还,进左都御史。景泰二年,陕西饥,军民谣云:“愿得陈公活我”。乃第三次出镇陕西。次年召还,与王文并掌都察院。卒谥僖敏。有《介庵集》。
字有戒,吴县人。永乐壬辰进士,累官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镒字有戒,吴人。永乐壬辰进士,除监察御史。历湖广、山东、浙江按察副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兼督宁夏、延安、绥德边备。进右都御史、太子太保、左都御史。谥僖敏。有《介庵集》。 (田按:僖敏镇陕西,有成惠,陕人呼为「黑髯翁」。闽中陈泰挽公诗云「关西民仰黑髯公」,纪其事也。)维基
陈镒(1389年—1456年),字有戒,号柏轩,南直隶吴县(今属苏州市)人。永乐十年(1412年)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授监察御史,迁湖广副使,历改山东、浙江。明英宗即位当年,升任右副都御史,镇守陕西。正统二年(1437年),受命巡视延绥、宁夏边境。正统九年,进右都御史。在西北劳顿多年。英宗在土木之变被也先俘获,陈镒经于谦推荐,出抚畿内。北京保卫战得胜后,晋左都御史。景泰三年春,召还,加太子太保,与王文共掌都察院。次年因病致仕。卒赠太保,谥僖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