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居正

相关人物:共 259 位
共 25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平江人,字和父,号纯卿。
嘉靖三十七年举人。
署阜城教谕。
万历初擢刑部主事,进刑部员外郎。
以上疏论张居正遭丧夺情事,杖戍凉州。
后起为四川巡抚。
有《熙亭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和甫,一字纯卿,岳州平江人。嘉靖中举人,除国子监助教。万历初,历刑部员外郎,以抗疏遣戌西宁,复起光禄少卿,累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有终太山人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深州人,字永亨,号双林。
宦官。
嘉靖中为司礼秉笔太监。
隆庆元年提督东厂兼掌御马监事。
以未得司礼掌印,深疾大学士高拱,而与张居正相结。
穆宗崩,保与居正遂逐高拱去。
万历初,既掌司礼,又督东厂,兼总内外,权势大盛。
神宗年幼,受其约束甚严,因此不敢淫游无度。
万历十年,张居正死,未几,即被谪籍没,南京安置。
有《经书音释》。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
历监察御史,以忤张居正外调,累官福建右参政,廉直有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1—1440 【介绍】: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明诗纪事·乙签·卷三
荣初名子荣,宇勉仁,建安人。
建文庚辰进士,授编修。
永乐初,入直内阁,赐今名,历修撰、侍讲、右谕德、右庶子、学士,掌翰林院事,进文渊阁大学士。
仁宗即位,进太常卿,寻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进工部尚书。
宣德中、进少傅。
正统初,进少师。
卒赠太师,谥文敏。
有《默庵》、《云山小稿》、《静轩》、《退思》等集。
(《四库总目》:荣当明全盛之时,历事四朝,恩礼始终无间,儒生遭遇,可谓至荣。
故发为文章,具有富贵福泽之气。
应制诸作,沨沨雅音,其他诗文,亦皆雍容平易,肖其为人。
虽无深湛幽渺之思,纵横驰骤之才,足以震耀一世,而逶迤有度,醇实无疵,台阁之文,所由与山林枯槁者异也。
与杨土奇同主一代之文柄,亦有由矣。
殿阁词林记》:永乐八年,成祖北徵至野狐岭,召学士胡广等赋《平胡》诗。
杨荣曰:「圣主尊居四海安,天教戎虏自相残。
」上甚嘉之。
未几,谍知本雅失里与其下阿鲁台仇杀,东西奔遁,乃召荣谕曰:「此贼果自残灭,汝前日之诗,安知不为谶乎?
」荣下马叩谢。
上喜,命赐羊酒。
翰林记》:永乐八年,上亲征,次清水源,水皆苦咸,不可饮,人马俱渴,改营西北二三里许,忽有泉涌出,清彻可爱,命杨荣与胡广往观,遣中官以银瓶汲取,上亲尝之,味甚甘美,赐荣等饮讫,士马争趋之,皆给足。
命曰「神应泉」。
又明日,应制撰《神应泉诗铭》,上嘉之,各赐上尊。
宣德二年三月驺虞见,荣献颂,上褒赏之。
三年扈从北征,凯旋,进《平胡》诗凡十篇,各立题命意。
上览之喜,屡沐白金钞币之赐。
闽小纪》:闽有贫生客京师,饥寒滨死,颇善丹青,不能售一钱,因以两幅献杨文敏公荣。
公题其上而还之。
诗云:「谁家老屋枕溪滨?
十里青山半是云。
此处更无尘迹到,只应啼鸟隔花闻。
」明日张此画于市,价遂涌起。
田按:西杨铭东杨墓云:「北裔西垂,从狩万里。
职典著文,亦兼知武。
羌虏胸臆,帅垣弱强。
重瞳屡顾,敷奏惟明。
」参机务者,不熟塞垣形势,何以禦侮?
后来惟张江陵庶足当此。
维基
杨荣(1371年—1440年),原名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省建瓯县)人。明朝内阁首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与杨士奇、杨溥共称“三杨”,其为“东杨”,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缔造者之一。谥文敏。建文、永乐年间建文元年(1399年),杨子荣考中己卯科福建乡试第一名举人。次年联捷庚辰科二甲第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燕王朱棣起兵攻入应天府后,杨子荣迎谒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朱棣听后促骑马谒陵,子荣遂得赏识。明成祖即位后,他直入文渊阁,并改名杨荣。当时内阁一共七人,杨荣年纪最少且警敏。一日,宁夏急报被围,朱棣急召内阁商议,而当时只有杨荣值班,于是朱棣示其奏报。杨荣则称:“宁夏城坚固,人人都习武,况且奏摺已经过去十日,现在围困肯定已解。”到半夜,果然解围的奏报抵达。明成祖因此大赞杨荣。江西发生盗乱,朝廷派遣使者招抚,之后又派都督韩观派兵随后跟上。后招抚的奏报抵达,朱棣欲赏赐韩观。杨荣则劝阻:“计发奏时,观尚未至,不得论功。”朱棣日益器重他,之后升至侍讲。储君确立后,晋升为右谕德,仍然兼任翰林院职位,赐二品服。朱棣为人威严,与大臣议事未决时或会发怒。而杨荣每次赶到即解决事情。永乐五年(1408年),杨荣奉命赶往甘肃处理军务,沿途记录山川形势,考察军队百姓,并检查城堡守卫,还奏武英殿。当时正值盛暑,成祖大悦,并亲自为杨荣切西瓜。不久,杨荣晋右庶子,仍兼任原职。次年,因父丧归里,下葬后随即再起。次年,杨荣因母丧乞归,成祖以北巡时间急迫而不予批准,并命其与胡广、金幼孜随行。甘肃总兵官何福称脱脱不花等请降,杨荣再赴甘肃,偕同何福受降,并持节即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之后赶往宁夏,与宁阳侯陈懋规画边疆事务,回朝后奏请十事,均得到成祖批准采纳。永乐八年(1411年),杨荣随成祖北征,抵达胪朐河,解决兵饷问题。次年,乞求回籍奔丧,成祖命中官护行。杨荣返回后,成祖问及福建民情及当年丰歉,杨荣具对。之后,奉旨在文华殿侍奉诸位皇孙读书。永乐十年,甘肃守臣宋琥进言,蒙古有叛乱恐为边疆后患。朱棣于是派遣杨荣抵达陕西,与丰城侯李彬探讨进兵方略。杨荣回朝后奏报:“冬天并非出兵时候,且有罪的人不过数人,不宜出兵。”朱棣于是接受其言,叛者也投降了。次年,杨荣与胡广、金幼孜再次跟从成祖北巡。再一年,北征瓦剌,皇太孙朱瞻基随行。朱棣命杨荣在军中给朱瞻基讲说经史,兼领尚宝事。之后朱棣下令,凡是宣诏出令以及旗志符验,必须经过杨荣奏报才得以发送。永乐十四年,其与金幼孜俱进翰林学士,仍兼庶子,跟从返回京师。明年,再次跟随朱棣亲征。永乐十六年(1419年),胡广去世,杨荣掌管翰林院事,朝中大臣多有嫉妒杨荣,并欲疏远,共同举荐其担任国子监祭酒。朱棣则表示不可,诸位大臣不再敢言。两年后,他晋升为文渊阁大学士,仍然兼任翰林学士。次年,跟随朱棣迁都北京。永乐二十年,再次跟随北征出塞,还师后,朱棣劳赏将士,分四等赐宴,杨荣、金幼孜列前席、受上赏。不久,再次征讨阿鲁台,有人请调用建文时江西所集民兵,朱棣咨询杨荣,他对答到:“陛下许诺百姓复业刚二十年,一旦再征用,恐怕难以示信于天下。”朱棣遂打消此法。次年,跟随出塞,军务均委托杨荣,朱棣称其为“杨学士”而不直呼其名。又过一年,杨荣再次跟随北征,当时朱棣已经五次亲征,士兵饥冻,馈运不继,死者十有二三。明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仍然不见敌军。朱棣问群臣是否继续前进,大臣纷纷唯唯诺诺,只有杨荣、金幼孜进言班师回朝。朱棣遂同意。部队撤退到榆木川,朱棣驾崩。中官马云等人不知所措,只能与杨荣、金幼孜进入御幄商议。两人则称,部队现在在外,离京师尚远,应该秘不发丧。以礼入敛、熔锡为椑,载置于舆中。而每日的进膳则如常,但日益严厉军令,使人无法预测。此外杨荣与少监海寿率先驰入南京告诉太子朱高炽讣告。抵达后,朱高炽命其与蹇义、杨士奇急议筹备事项。另在永乐末期,江浙四川有贼乱,臣议发兵平定。当时朱棣在塞外,奏摺抵达后朱棣拿给杨荣看。他表示:“愚民因官员而受苦,不得已相聚自保。如果派兵,只会使其更团结而不宜解决问题。应当派使招抚,不应当再发兵。”朱棣听从,之后果然平定盗患。杨荣虽然论事激烈,不能容忍他人过错。但遇到他人触怒明成祖,其往往能够以微言导帝意,使问题得以解决。夏原吉、李时勉等人得以不死,都御史刘观得以免除戍边,都仰赖于杨荣之力。洪熙、宣德年间明仁宗即位后,杨荣晋升为太常卿。之后再进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不久,再晋升工部尚书,食三份俸禄(太常寺、大学士、工部)。当时杨士奇、黄淮均辞去尚书的俸禄。杨荣、金幼孜亦固辞,不被批准。宣德元年,明宣宗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即起兵谋反。宣宗召见杨荣商讨对策,杨荣率先请宣宗帅部亲征,称:“对方认为陛下刚立,肯定不会自己出行。现在我们出其不意,以天威降临,事无不成。”宣宗于是同意此法,抵达乐安后,朱高煦投降。部队还师后,以决策论功,杨荣受上赏,赐五枚银章。宣德三年,跟从宣宗北巡边界,抵达遵化时,听闻兀良哈将骚扰边界,宣宗于是留下随从文臣,独命杨荣跟从。于是率轻骑出击喜峰口,破敌而还。两年后,晋升杨荣为太子少傅,杨荣因此辞去大学士俸禄。宣德九年,再次跟随宣宗北巡边界,抵达洗马林后班师。自明成祖攻佔交阯(现越南)并设置交阯布政使司后,该地区屡次叛变。明朝屡次发兵征讨均战败。交阯黎利派人伪请立陈氏后人。宣宗也厌恶兵战,预备答应其请求。英国公张辅、户部尚书蹇义等大臣以下数人都称,赐其无名,反而只会示弱于天下。宣宗于是召见杨士奇、杨荣商议,两人力言称:“陛下体恤百姓,不是无名之举;汉朝放弃珠崖郡,史书都以此为美谈,不是示弱。请许其方便。”于是宣宗下令命选择使者出使交阯。从此,明朝放弃交阯并罢兵,每年省出军费上亿两。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士翱(1488年—1562年),字如翰,号长白,山东长山县北关(今邹平县长山镇)人。
正德丙子进士,嘉靖时历官工部、刑部、户部尚书。
治《诗经》,正德十一年(1516年)山东乡试第六十六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名,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名进士。
授潜山县知县,改婺源县。
因政绩卓著,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擢授山西道试监察御史,八年五月实授,兼巡两淮盐政,又巡按苏松。
擢荆州府知府,改承天府知府,十八年十二月升本省右参政,二十一年九月升山西按察使,二十二年十月升陕西右布政使,十二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保边境无虞。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升大理寺卿,十二月升户部右侍郎,二十七年五月升本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升任工部尚书,二十九年三月充殿试读卷官,五月改任刑部尚书,六月接替潘潢任户部尚书,数日后因北虏入寇至京畿,以未能供应军需粮草被嘉靖帝切责,兵部尚书丁汝夔被逮捕下狱,李士翱被革职闲住。
罢官家居十余载,卒于家。
明穆宗登基后,于隆庆三年(1569年)恢复他的官职,赐祭葬,赠太子太保。
著有《长白集》。
李士翱任荆州府知府期间,对年轻的张居正有知遇之恩。
后来张居正成为首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7—1580 【介绍】: 明云南太和人,字仁甫,号中溪。嘉靖五年进士,授江阴知县,有政绩。入为御史,遇事敢言。巡按关中,墨吏望风解绶。官至荆州知府。有《中溪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仁甫,大理人。嘉靖丙戌进士,选庶吉士除户部主事擢江西道御史出知荆州府
维基
李元阳(1497年10月23日—1580年11月26日),字仁甫,号中溪,云南大理人,理学家、文学家,同进士出身。
明嘉靖元年(1522年)壬午科举人,云贵乡试第二名。
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第三甲第65名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因为仗义执言,受到同僚排挤,他因此借故归家赋闲。
嘉靖十年(1531年)复出,官授江阴知县,在任期间,外抗击“海寇”,内施惠政于人民。
后升为户部主事,监察御史,再次因直言而被贬为荆州知府,政声显著。
因识张居正于童试,在张居正担任首辅之后亦与之通书信。
最终因看不惯官场黑暗,回到大理老家隐居,与谪居于云南的杨升庵相契最深,两人常常一起吟诗作画,同游景胜。
与张含、杨士云、胡廷禄、王廷表、唐锜,相互酬唱,并称杨门六学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国望,号竹墟。嘉靖二年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曾镇压龙河仔起事。后改授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罢归后,与里中故人纵饮为诗,诗虽不工而时有神来之笔。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公字国望,生时适从大父襄惠公以泰山摩厓碑遗其家,因名曰大山,为儿即绝异。
襄惠公常摩其顶曰:儿他日复大吾门。
稍长,美风仪,好魁磊之节,倜傥自喜。
中进士,出知合州,为治尚宽,持大体,喜与士大夫父老常言民所疾苦,以故一州事无不闻。
有巫以其术为奸,扰州民,公以计取之,掠数百,不中。
公悔曰:吾适以智获彼,故彼能禦我。
次日,公盛威严,系巫至,正色叱之,有书从巫腋坠出,立杖杀之。
历刑部郎,出知吉安府。
乡荐绅尚书王公在朝,诸公子稍横里中。
公取其苍头助虐者治之,诸公子因折节称儒生。
王公尝谓人曰:使我诸子得比于人,数不覆吾宗,俱屠使君教也。
世两贤之。
迁按察副使、备兵徐州。
值流贼大发,掠州县、千里为墟。
公身督兵与战,贼败走。
历迁副都御史,抚湖广酉阳蛮界。
思州自新建王公荡平后,稍窜伏不出。
至是苗民吴黑辈,更拥众破城郭,数杀官军,远近戒严。
公出奇兵,设伏左右翼,尽歼之,楚中平,人谓功不在新建下。
迁工部右侍郎,冉抚湖广。
奉诏修太岳太和宫成,玺书慰劳。
讨斩妖贼马三儿,晋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川、贵军。
苗首乱者龙氏、潭氏啸结共扰。
楚公以计间之,使相攻,各灭其族,因以大兵乘之,苗悉平。
时公在楚久宣力行间,朝议方召公为兵部右侍郎,而严相子世蕃数有觊于公,人或讽公少赂,入即得内召。
公曰:吾老矣,复铅粉为容,无乃违三十年素耶?
卒不为通。
世蕃大衔之,欲置公死。
会倭贼大举入犯,所过积尸骨如山,乃降授公巡抚应天。
公适病,奋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爱死。
甫至官,而援剿参将许国与倭战,大败,世蕃遂嗾言官并劾公,系问。
上知公旧劳,赦其罪。
公归里门,翛然为布衣,耕东海田,凡二十馀年。
朝廷既复公官,致仕,当事荐公可大用,竟不复出。
卒年八十。
公初登泰山,遇异人青羊桥,遂若有得。
及垂殁,自赞曰:断念断意,混天合气。
外缘荡涤,内景密閟。
寂照煌煌,无隙可觑。
天地勿违,鬼神尽避。
人谓公既得道矣。
长卿先生序公集曰:公少天才豪逸,自命作者。
既起家为大吏,经营天下三十馀年,卒为世蕃所中,幸脱虎吻。
归田后,与里中故人纵饮,酒酣,以往时援笔为曼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来,是为雄豪大人之章,固非隅曲词人所呕心枮影而得之者也。
可谓善言公诗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国望,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兵部左侍郎巡抚应天有集
维基
屠大山(1500年5月28日—1579年2月26日),字国望,号竹墟,甬上屠氏第九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初授四川合州知州,进湖广川贵总督,参与平定龙许保之乱。嘉靖三十三年三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督粮。后因对倭寇作战失利而下狱,革职为民。归乡与被解职的范钦、张时彻并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3—1583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嘉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为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祠迎帝意,嵩不能图。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仇鸾罪恶,鸾因此诛。进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劾嵩子世蕃,勒嵩致仕,代为首辅。世宗卒,阶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卒赠太保、谥文贞。有《世经堂集》。
槜李诗系·卷四十
号存斋华亭人官宰相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癸未赐进士第三,授编修,斥延平府推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召为司经局洗马,累官少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贞。有少湖集。
维基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及思想家,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徐阶自幼善于读书,少年时期结识阳明学江右学派门人聂豹。
他弱冠之年乡试中举,殿试联登探花,受到杨廷和极高的赞赏。
嘉靖早年张璁执掌朝廷时,徐阶直言反对张璁的提议,被贬出京城。
当时嘉靖帝因此刻石说「徐阶小人,永不录用」,而徐阶在地方督学十数年后,在夏言的帮助下回到京城。
徐阶回京后先主事国子监数年,在内结识杨继盛等谏臣,随后辗转六部之间。
他先后主事礼部、吏部、翰林院等重要机构,在翰林院结识了后来的重臣张居正、高拱等学生。
徐阶随后依靠其出众的青词入直无逸殿,冷静处理了危在旦夕的庚戌之变,期间以礼部尚书之职负责北京城防,拖延敌军,成功保护京城不被攻入。
他又改革了吏部、礼部、太医院所存在的旧弊,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
于嘉靖三十一年入阁后徐阶因严嵩独断朝政,隐忍多年,最终取代严嵩的首辅之位,尽反严嵩之政,试图以“三语”政纲改良内阁的运作现状。
嘉靖末,徐阶成功劝阻皇帝南幸承天府,叫停当地大兴土木;帝弥留之际,徐阶又劝其停服丹药,并将左右方士和相勾结的太监一体斩决。
嘉靖驾崩后徐阶拟写了《嘉靖遗诏》和《隆庆登极诏》,在两张诏书下达后,朝野大臣都举手相贺,将此举和杨廷和所拟《嘉靖登极诏》被统称为正始正终第一政。
但是,明人支大纶却批评徐阶说他只是依靠玄奇的青词入直,在任期间献媚讨好他人,没有做出任何政绩,只有到了隆庆时期才有所改善。
嘉靖死后,由于早年辅佐穆宗有功,隆庆年间徐阶依旧担任首辅,他多次调和穆宗和外廷的矛盾,在两年中多次上疏阻止宦官(中官)获得更多的权力,于隆庆二年成功引退致仕。
徐阶共入内阁十七年,元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
他不但足智多谋,本身度量、器识都是上品,受到冯梦龙等人的推崇;现代学者对其则多有争议,也有一些人对他持有肯定态度,如谭平先生认为徐阶对比与其学生张居正,更加沉稳也更少贪恋权位。
徐阶在任内培养了张居正等政治家,在任期间试图改变内阁在朝廷中的位置,对后期内阁制度做出很大影响;同时又试用新晋官员用他的方法教导宦官,试图依靠义理让他们不成为刘瑾等人的后继者,也可以藉此改变宦官在朝廷的面貌和作用。
另一方面,抗倭寇名将张经被冤杀,以及胡宗宪瘐死狱中,也都是徐阶所一手造就,甚至高拱与张居正日后不和,亦与徐阶不无关系。。
在徐阶致仕后,由于家中子弟作恶多端,徐阶被牵扯其中,多次与牢狱只有毫厘之差,甚至不得不致书好友求救,高拱等人同时又以旧案诘难徐阶。
直到万历十一年,徐阶于华亭家中逝世,赠太师、谥文贞。
谢汝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州府长乐人,字其盛。
嘉靖间举人。
历知武义、安仁县,以持正与时忤。
左迁吉府长史,复忤张居正,罢归。
有《碎金集》、《天池存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5—1578 【介绍】: 明山东德平人,字与立,号与川。
嘉靖八年进士。
历官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以清廉称。
忤严嵩,勒致仕。
隆庆元年起户部尚书。
奏定国计簿式,颁行天下。
隆庆、万历间,徐阶、高拱、张居正先后用事,守礼持正独立,周旋其间。
以左都御史致仕。
有《静思稿》。
维基
葛守礼(1505年—1578年),字与立,号与川,山东德平县(今临邑县德平镇葛老庄)人。嘉靖七年解元,联捷进士。历仕世宗、穆宗、神宗三朝,凡47年。官至户部尚书。谥端肃。出身农家,家贫好学,师从齐清斋。二十四岁登嘉靖七年(1528年)山东乡试第一名,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二百二十四名,三甲二十四名进士,授彰德府推官。历任兵部主事,礼部仪制司郎中,二十一年十月升河南提学副使。二十四年八月迁山西左参政,历山西按察使,进陕西左布政使,二十九年(1550年)七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三十年三月入京担任户部右侍郎,六月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督理宣、大、山西等处粮饷。九月回京,改任吏部右侍郎。三十三年四月升吏部左侍郎,三十四年七月迁南京礼部尚书,三十五年三月被大学士李本弹劾,被令致仕。隆庆元年(1561年),起用葛守礼为户部尚书,六月以母老乞终养归。四年二月再起为刑部尚书,十一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万历三年(1575年)六月,告老还乡,加授太子少保。曾为郭谌写《墓志铭》。万历六年(1578年)五月辞世,赠太子太保,谥端肃。《明史》有传。
共 259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