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屠滽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三朝争识旧容仪,晚节重恩荷主知。
分座貂蝉看故吏,朝天珂马共佳儿。
都堂再入人皆仰,新法难平迹已危。
忆对南山倾寿酒,年年应记菊开时。
予于弘治丙辰承乏天曹四月十三日科道官奉旨俱下锦衣卫狱,予召四司询科道得罪之由,皆曰不知,且言诸衙门所进民情封事既得旨例捧到科交收,今既下狱,无人收领,各官既不得领出于外,又不可留宿于内,闻先朝亦尝有科道,官下狱请命中书等官摄其事,予未暇答铨。司具其事,呈堂日已至申,乃急为转达,遂得俞旨。是夕台部封事方得人收纳。次日,予乡姻宫詹杨公〈名守阯别号碧川今升南京吏部尚书致仕〉致书于予,大意言科道官下狱阁下,即当抗疏请贷如何,差官代其事,予以不知科道官得罪之由,难便请贷,及台部封事无人领收事不可缓之,故答之次日早乡友掌科吕公〈名献今任顺天府尹〉问予曰:杨公昨有书与阁下否。予曰:有。因诵彼此书中大意。吕公曰:杨公亦以此书送六科,科中人皆疑之。予笑而不答,后与杨公往还如旧者,经十馀稔,未尝言及此事。今年秋,朝退还邸第,有客以石田先生诗集与犬子径者,偶抽一册目之,见五言古风一首,题曰:读杨宫詹与屠太宰论事劄惊曰:异哉。读毕不觉大笑,因次韵一章名曰解嘲云。
宦游久京国,学通尤未通。
见恶必远避,见善尝加恭。
石田乃隐者,赋诗亦多工。
如何论朝政,所论殊不公。
此札实差谬,何谓声枌枌。
到处任播扬,有类衡与纵。
碧川居论思,如何不纳忠。
致书戒老夫,友道皆云隆。
追思昔年事,大明丽长空。
尧舜喜复出,万几任匆匆。
纳谏真如流,明良喜相逢。
荆榛委篱落,芝术收药笼。
万姓乐熙皞,四方无鞠讻。
今上初出阁,庶事元老总。
九卿集东阁,讲官索儒宗。
先求语言正,更论德学崇。
人各荐一二,不称交相攻。
老夫荐两杨,碧川川流壅。
为语带乡音,不及问学充。
因之又复荐,元老耳若聋。
欣然用石斋,万口称股肱。
碧川已备知,岂肯心怀凶。
同乡又相亲,度量廓有容。
维时科道官,有事忤宸衷。
一朝下缧绁,难便责保庸。
颠末尚未知,焉敢干重瞳。
台部上民事,俞旨俱已蒙。
日暮无人收,厥职谁与供。
越例送台部,又恐触衮龙。
天曹借中书,摄事犹宾鸿。
此举实旧规,碧川岂不聪。
书来既善道,如何报科中。
彼若击巨石,我犹履薄冻。
今复寄吴下,大伤君子风。
碧川岂为此,姻旧情雍雍。
意必有憸邪,假此成己功。
抑恐入铨者,邪正有不同。
或嫌不超擢,或怨非要冲。
当时吕都谏,气节侪何颙。
亦尝论此辈,怀毒犹𥘯蜂。
其祸必在后,亦或先其躬。
福善与祸淫,循环两无穷。
莫道此言虚,应若丰山钟。
云衢谩委蛇,何必好怔忪。
马周三十贵,屡受唐室封。
崇卑各分定,何必萦心胸。
石田若闻此,其言未必从。
我欲到虎丘,携酒追吟踪。
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
《孝宗实录》:"先是岷王奏武冈州知州刘逊诸不法事,上命逮逊,科道交章谏阻。上怒,四月戊子,下六科给事庞泮等四十二人、御史刘绅等二十人于锦衣卫。是月庚寅,以六科缺人掌印,命于尚宝司及中书舍人内暂委六人署事,从吏部尚书屠滽奏也。乙未,上从等公疏,即日释泮等,仍各罚俸三月。"○屠公以弘治十三年致仕,正德二年四月起掌都察院,四年闰九月致仕,则屠寄此诗当在丁卯、戊辰间,所谓"经十余稔未尝谈及此事"者也。屠诗云:"愿言保遐寿,待我谈始终。"然都宪之解任在闰九月,而先生以八月捐馆矣。
题画五首 其二 明 · 屠滽
七言绝句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圣主临轩第一春,诸生敷对意俱新。
风云早际明时会,民物同归大造仁(时制策以西铭民胞物与为问)
却羡俊髦高擢第,端期忠孝重书绅。
非才沾被今三度,分得恩波下紫宸。
群公同挹庙堂春,多士均沾雨露新。
明日蓝袍承帝命,一时丹悃答皇仁。
腾欢早见传衢路,称贺还期拥佩绅。
华盖天高瞻淡墨,遥听宫漏候严宸。
烟火沉沉夜对床(李),山城寒漏觉偏长。
诗脾欲困频呼茗(程),旅梦初回更换香。
司业馆深谁共宿(李),中丞台远漫相望。
隔窗明月窥人处(程),犹似前宵在玉堂(李)
相隔斋庐百步多,吟筒来速奈君何。
已操汉吏三章法,更爱韦郎五字哦。
口业未除时破戒,诗禅常定不成魔。
野田处处方忧麦,愿和乌台郢上歌。
玉署西瞻尺五天,讲帷何敢次高贤。
听君句比芝房籥,笑我才如草舍椽。
春馆昼长香篆续,午城风起漏声传。
诗书愿附灯窗业,不为身期食蠹仙。
芸馆初开二月天,诗邮来自柏台贤。
人才盛喜鹓成序,岁律忙惊燕寄椽。
学海有航思共济,经畬无本愧家传。
锦囊收拾珠玑在,佳话应留满集仙。
寓言娲石本诬天,名教先应罪七贤。
吴斧可当新月鉴,秦灰那复故宫传。
凤筒久慕轩皇奏,雁札曾因汉使传。
紫府列衔吾未敢,官曹无事即神仙。
共 3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